2020年12月7日至11日,由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與新加坡銀行協會聯合舉辦的「2020新加坡金融科技節」開幕。此次金融科技節為期5天,全球40多座金融科技中心城市共同連線,來自130個國家及地區的政策制定者、科技領袖及學界權威匯聚一堂,共探金融科技發展趨勢。學院學術副院長、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金融學教授張純信受邀出席「綠色與可持續發展金融」分論壇,並在以「氣候與環境風險防控」為主題的圓桌討論上發表了真知灼見。
圓桌討論
針對科技創新如何助力綠色經濟的話題,張純信教授在圓桌討論中發表了觀點。他提出,融資將價值與投資聯繫在一起,使風險和報酬息息相關,而傳統投資理念視金錢回報為唯一價值來源,同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周期長、回報慢,新興經濟體又更被視為高風險,這和綠色金融的理念是相悖的。可持續的綠色創新建設必須重視長期收益結合社會價值。
張純信教授在線發表演講
在張純信教授看來,金融科技的創新彌補了這一差距,而通證化是其中的核心部分。
談及綠色創新的話題,張純信教授認為,政府一方面致力於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也應該重視國民幸福指數的提升。他舉例稱,不丹正在開發一種幸福通證,其中幸福是被多種指標定義的,包括工作和休閒時間、退休金、個人健康、環境影響等等。在這種框架下,我們可以將這些可衡量貢獻,通過通證獎勵給對社會做出貢獻的個人和企業,然而這些通證反過來可以被用於政府補貼、稅收減免、農業補貼和配額等財政支出。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鼓勵提高人類幸福感的行為和商業模式,這些獎勵性而非處罰性的措施能夠取得更好的正向反饋。
2020新加坡金融科技節
本次圓桌討論由新加坡金融科技節大使Huy Nguyen Trieu擔任主持,匈牙利國家銀行副行長Dr Csaba Kandrács、區塊鏈公司Digital Asset聯合創始人Yuval Rooz、全球綠色增長研究所助理總幹事Susanne Pedersen三位圓桌嘉賓就中央銀行在綠色金融中的角色、可持續發展政策的制定、基礎設施投資的價值、氣候變化帶來的風險等熱點話題與張純信教授進行了精彩而深入的探討,對後疫情時代綠色金融的發展前景作出了展望。
本屆新加坡金融科技節及新加坡科技創新周是全球規模最大的金融科技盛會之一,邀請了全球金融機構和企業的高管和決策者、金融科技頭部企業、投資者和學術界人士等參與。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蓋茨基金會創始人Bill Gates,谷歌執行長Sunder Pichai,微軟執行長Staya Nadella,納斯達克總裁兼執行長Adena Friedman,花旗集團執行長Jane Fraser等超過1400名全球知名嘉賓出席了此次盛會。各方的積極參與和激烈的思想碰撞,讓本次論壇舉得了圓滿成果,為後疫情時代的金融科技發展指引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