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個地下立體式智能單車停車庫成都亮相 12月初將投入使用

2021-01-19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謝燃岸

解決「出行最後一公裡」的共享單車,一直以來,在停車問題上頗受詬病。如何在有限的城市空間裡,為共享單車找到合適的居所?

11月28日,封面新聞記者從成都市建委獲悉,全國首個地下單車智能存車庫已經現身成都地鐵2號線牛市口站A2口,預計將於12月6日投入使用。

小亭子「大肚子」

共可存放224輛共享單車

「一個小小的亭子下面,竟然裝得下這麼多自行車啊?」最近,成都地鐵2號線牛市口站A2出入口附近的一個橘色的小亭子火了,每天都有不少人慕名而來,看看這個不起眼的小亭子是如何裝得下兩百多輛共享單車的。

同樣帶著這個疑問,記者來到現場一探究竟。出了地鐵2號線牛市口站A2出入口,十幾米處就是一個小亭子,看起來十分别致,和地鐵站出入口一大一小,同樣是橘色的帽簷。不遠處就是公交站牌,地鐵和共享單車、公交、步行等換乘無縫銜接。

成都市建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日本在2013年就率先推出了地下智能自行車停車庫,集約利用城市空間,存取車操作高效便捷,頗受當地民眾歡迎。德國、捷克等歐洲國家也相繼在火車站、地鐵站旁建造了自行車自動停車塔,為站前廣場創造了良好環境。我們選取地鐵2號線牛市口站A2出入口建設地下共享單車停車庫,就是希望發揮『軌道+公交+慢行』示範效應」。

作為共享單車停車庫的研發企業,天津某科技公司負責人表示,「在做這個項目的時候,我們一直秉持『地上文化,地下功能』設計理念,地上部分為存車亭,佔地面積僅為約6平方米,力求與地鐵出入口及周邊環境相協調。地下部分是一個直徑8米,深約10米的地下圓筒式鋼筋混凝土結構,共8層,每層布設28輛,共可存放224輛共享單車。小亭子下面有『大肚子』。」

使用方便

十來秒就可以存取車

記者看到存車亭一側按鈕板上有四個不同顏色的按鈕,分別顯示摩拜單車、ofo單車、青桔單車和哈羅單車。

記者按下哈羅單車按鈕,大約十來秒的時間,停車庫庫門打開,一輛哈羅單車就被送了出來。記者隨後又把這輛共享單車放入門槽至庫門位置處,按下哈羅單車按鈕,共享單車就被收了進去,存車只要了幾秒鐘,存取操作很是方便。存車亭庫門的正上方是個顯示屏,上面清楚地顯示著各類共享單車的庫存數量和車庫的空餘庫位,一目了然。

該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共享單車停車庫設置運行數據遠程監控,可在控制指揮中心放置監控看板,監控所有運行車庫的運行狀態、時間、次數、存放情況、各種品牌共享單車的數量,各車庫的報警提示等,使用電腦與手機均可隨時查看。」

成都市建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建設地下立體式智能共享單車停車庫,既滿足了共享單車日常停放的需要,引導公眾綠色出行,又能最大程度減少佔地,成為城市環境的一個有益補充,實現公共資源的最大化利用。該試點項目的建成,對規範共享單車停放、集約利用城市空間、改善城市市容環境、解決市民出行『最後一公裡』等具有重要意義。試點成功後將在我市全面推廣應用,這對健全成都乃至全國共享單車管理模式和提升城市管理服務水平具有典型示範作用。」

據悉,目前,成都正在大力推進軌道交通場站綜合開發工作,結合SOD模式,打造15分鐘社區生活服務圈。下一步,成都市建委將抓緊研究成都市軌道交通場站地下空間規劃,統籌協調共享單車停車庫與其他各類地下空間及設施的關係,滿足軌道交通場站綜合開發要求,推動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

相關焦點

  • 推動慢行交通發展,深圳規劃13處地下自行車立體停車庫
    ,包括將結合軌道建設,在全市多個軌道站點規劃13處地下自行車立體停車庫。大運中心等軌道站點規劃建地下單車立體停車庫除增加自行車道外,針對市民關注的自行車停放問題,深圳市交通運輸局表示,2017年初正式印發了《深圳市自行車停放區(路側帶)設置指引(試行)》,按照應設盡設的原則,推動規範設置自行車停放區。截止目前,全市共推動設置超過3萬個自行車停放區。
  • 停車不再難!北京南站立體停車樓本月完工,天通苑地鐵站將建立體...
    記者從峰會上獲知不少好消息:本市正在推進多個立體停車樓項目建設,其中北京南站立體停車樓將於本月完工,可為南站地區和周邊小區提供400個停車位;而在「回天」地區,智能立體公交車庫正在建設中,天通苑地鐵站也將建立體自行車架;另外部分共享車位已經「上網」,市民可以通過「靜態交通共享」APP實時在線預約。多個停車機器人新品昨天也扎堆亮相本屆城市停車產業博覽會。
  • 深圳將設自行車地下停車庫
    深圳商報記者 廖萬育 通訊員 葉振峰 攝11月18日,記者從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獲悉,為推動慢行交通發展,深圳將結合軌道建設,在全市多個軌道站點規劃地下自行車立體停車庫。該局也正在同步編制《深圳市慢行系統骨幹網絡布局及試點實施方案》,將規劃6條自行車快速路、12條幹線主廊道組成的深圳市慢行系統骨幹網絡,推動中等距離機動化出行向自行車交通轉移和促進慢行健身休閒化普及,提升慢行出行品質,支撐城市可持續發展。
  • 十堰體育館開建大型立體停車場,將現有停車泊位增加兩倍
    概算投資2800萬元的十堰市六堰體育館B座立體停車場經過數月的緊張施工,近日開始啟動鋼結構主體吊裝焊接施工,停車場計劃明年3月竣工投入使用 。A 地塊位於人民廣場西北角,南鄰十堰圖書館,北鄰多層居民住宅,東臨十堰體育館,西接文化街開設道口,智能停車庫 A 座用地面積1929.14㎡,建築面積 3428.70㎡,計容面積1714.35㎡,停車位168個。
  • 深圳首個校園智能地埋式垃圾桶投入使用 智能記錄投放行為
    深圳首個校園智能地埋式垃圾桶投入使用 智能記錄投放行為金羊網  作者:沈婷婷  2020-12-24 要利用科技的力量將扔垃圾變成一件有趣的事
  • 立體停車選址_2020年立體停車選址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消息刊發後,不少市民打來電話表示,增加停車位非常必要,但不應因此破壞綠化、減少市民休閒場所。對此,市園林局副局長李洪建說,初步選定的290處停車場場址中,有10處是綠地、廣場,但綠地、廣場只能建地下停車場,他們將配合規劃部門逐一審核,保證綠地面積不減少。
  • 全國首座共享單車立體車庫:解決「亂停亂放」困擾
    近期,在西安市滻灞生態區投入使用的全國首座共享單車立體停車庫(共享驛站),規範了共享單車的停放,為民眾出行提供了便利。  【同期】共享單車相關企業工作人員 袁維穎  建立共享(單車)驛站的話,可以積極的引導市民用戶進行集中存取,有效的解決了地鐵口停放難的問題,而且也更好的呈現了地鐵口交通接駁的作用,為市民的騎行保證了足夠的需求。
  • 呼和浩特市中山西路首個智能立體停車場投入使用
    @睡前伴你夜聽呼和浩特市中山西路首個智能立體停車場投入使用自動存車、自動取車,為中山西路增加221個車位……8月17日,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記者在回民區中山西路22號看到了已投入使用的智能立體停車場。當日,在回民區中山西路美居酒店院內,不時有車輛駛入智能立體停車場,出入口前設有智能操作顯示屏,寫有「關門、開門、我要停車、我要取車」等對應字樣,根據出入口上空的即時數據顯示,車位尚有122個轎車空位,75
  • 北京南站立體停車樓本月完工,天通苑地鐵站將建立體自行車架
    記者從峰會上獲知不少好消息:本市正在推進多個立體停車樓項目建設,其中北京南站立體停車樓將於本月完工,可為南站地區和周邊小區提供400個停車位;而在「回天」地區,智能立體公交車庫正在建設中,天通苑地鐵站也將建立體自行車架;另外部分共享車位已經「上網」,市民可以通過「靜態交通共享」APP實時在線預約。多個停車機器人新品昨天也扎堆亮相本屆城市停車產業博覽會。
  • 三水區行政服務中心智能立體停車庫啟用 208個車位暫時免費開放
    佛山日報訊 記者梁欣瑩 通訊員張國榮報導:近日,三水區行政服務中心智能立體停車庫正式對外啟用,共提供208個機械泊位,暫時免費開放。目前,該中心停車泊位總量增至600多個,為市民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體驗。該停車庫項目於去年10月初動工,上個月起試運行,近日正式對外啟用,暫時免費向市民開放。
  • 深圳市首個校園智能地埋式垃圾桶投入使用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沈婷婷12月23日,深圳市福田區外國語高級中學引進的智能地埋式垃圾桶正式投入使用,這是深圳市首個安裝在校園內的地埋式垃圾桶。福外高中表示要利用科技的力量將扔垃圾變成一件有趣的事,不斷增強校園垃圾分類教育工作,改善校園環境。學生提著各自班級的垃圾袋丟垃圾當天上午,在第五節下課鈴響後,幾個學生提著各自班級的垃圾袋丟垃圾。當他們往垃圾桶前一站,桶蓋就自己張開了嘴,迎接分好類的「美食」。
  • 福田將添4座立體車庫 22個停車場實現夜間共享停車
    下沙立體車庫示意圖福田籤發4張機械立體車庫「準生證」!近日,福田區召開福田區機械式立體停車設施管理工作聯席會議,市交通運輸局福田管理局(區停車辦)、區發展改革局等25個部門參會。晶報記者獲悉,福田區聯席會議已經正式審議通過下沙立體鋼結構公交車庫、美絲工業區機械式立體車庫、景新花園機械式立體車庫、國銀金融中心機械車庫等4個項目的申報,首次為福田區轄區內的機械車庫給予合法的「特種設備身份認證」,其中美絲工業區機械式立體車庫將於2020年完工,預計2021年可正式投入使用,下沙立體鋼結構公交車庫以及國銀中心機械車庫預計將於2021年完工。
  • 湛江首座公用立體智慧停車樓來啦!明年1月投入使用
    ▼▼12月15日記者從市交投集團獲悉位於赤坎區九二一路與大德路中間的智能立體機械停車樓已進入主體鋼結構的安裝施工階段這是湛江首座公用立體智慧停車樓明年1月擬投入使用將為市民提供60個立體標準停車位項目新建機械車位60個,其中T類車(小汽車)40個,K類車(SUV車)20個;地面車位10個。項目於今年10月上旬動工建設,目前已進入主體鋼結構安裝階段,預計明年1月可建成投入使用。
  • 深圳立體停車泊位佔比僅約1%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肖晗/文 廖萬育/圖近日,深圳首個由社會投資建設並取得《項目意見通知書》「合法準生證」的立體停車庫——羊臺新村立體停車庫投入使用。該消息引發眾多市民關注。在城市停車位缺口達百萬級的背景下,不少市民期待有更多的立體停車庫可以來到自己身邊。
  • 福田4個立體車庫喜提「準生證」,22處停車場推「錯時共享」停車服務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肖晗 通訊員 餘曉松記者從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福田管理局獲悉,深圳又有4個立體車庫喜提「準生證」,其中包括一個公交車立體停車庫。同時福田22處停車場將推出「錯時共享」停車服務。近日,福田召開福田區機械式立體停車設施管理工作聯席會議,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福田管理局(區停車辦)、區發展改革局等25個部門參會。會議審議通過了下沙立體鋼結構公交車庫、美絲工業區機械式立體車庫、景新花園機械式立體車庫、國銀金融中心機械車庫等4個項目的申報,首次為福田區轄區內的機械車庫給予合法的「特種設備身份認證」。
  • 今年深圳新建成立體車庫4個共331個泊位數
    深圳商報記者 廖萬育 攝原標題:深圳立體停車泊位佔比僅約1%停車位「向上要空間」有待破題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2月16日訊(深圳商報記者 肖晗)近日,深圳首個由社會投資建設並取得《項目意見通知書》「合法準生證」的立體停車庫——羊臺新村立體停車庫投入使用。
  • 已建成甲岸智能立體車庫等項目!寶安3年內將增1.15萬個立體停車位
    原標題:寶安3年內將增1.15萬個立體停車位來寶安建立體停車庫審批快、享補貼,寶安出臺機械式立體停車設施建設管理實施細則>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8月10日訊(晶報記者 柯季 通訊員 李濤 崔天一/文、圖)目前,寶安區已建成甲岸智能立體車庫等項目,三年內將再增1.15萬停車泊位,有效緩解停車難問題。
  • 自動化立體車庫梳齒式智能車輛搬運器研究
    機械停車真正實現人性化、智能化,還需著力研發機械立體車庫專用核心技術:具有一定智能的存取交接搬運器的技術,以提升機械式立體停車設備技術含量,提高停車設備行業整體技術發展水平。對於倉儲類停車設備,如平面移動、巷道堆垛、圓形塔庫、垂直移動等類型停車設備,其核心技術為汽車存取交接技術。
  • 公司首套智能停車庫順利通過國檢中心型式試驗
    NEWS 新聞 12月17日,公司製作的首套智能停車庫順利通過國家起重運輸機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型式試驗。
  • 寶安近三年規劃新增1.15萬停車泊位,立體停車設施建設管理實施細則...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肖晗 實習生 黃詩園 通訊員 李濤 崔天一 深圳寶安區發展和改革局、市交通運輸局寶安管理局等六個部門於近日聯合印發《寶安區機械式立體停車設施建設管理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細則》」),優化立體車庫報建、審批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