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刪一個帖子,一般五百到一千……」在網上有這樣一門生意,專門從事刪除負面信息。
殊不知,這已經觸犯刑法,構成非法經營罪。
小馮,女,1989年出生;小黃,男,1994年出生,兩個人去年為人有償刪帖,短短幾個月共獲利25萬元。
一開始,他們通過QQ搜索「負面公關」大量加群,廣泛撒網發布廣告,慢慢鋪開自己的「刪帖生意」渠道。他們的客戶橫跨各行各業,從藝人、「網紅」,到企業、個人。
小黃的第一單就是從一個專門負責處理某女「網紅」負面輿情的人那裡接來的。
小馮從上家「花爬爬 爬爬爬」(另案處理)處接到有關女網紅負面帖子的刪帖業務,轉包給小黃,在目標帖子刪除成功後,小黃拿到229550元。
近日,浙江義烏法院審理了這起涉及網絡有償刪帖的案件。法院審理認為,兩人因違反國家規定,以盈利為目的,通過信息網絡有償提供刪除信息服務,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其行為均已構成非法經營罪,分別判處小馮和小黃有期徒刑二年十個月和三年,均處罰金22萬元、沒收違法所得。
義烏法院法官介紹,此案並非個例,隨著文娛、電商等網際網路產業迅速崛起,負面信息刪除的需求也隨之猛增,由於獲利大、操作簡單、形式隱蔽,有償刪帖這個灰色產業已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
產業鏈條上,有負責招攬客源的網絡公關,有負責介紹客源的刪帖中介,有執行刪帖的網站管理員、黑客、版主等。運作模式通常是一些形成規模的網絡公關公司將刪帖任務發給中介,由中介負責聯繫刪帖人員,刪除成功後再進行分成。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
綜合整理自@錦繡青羊、@金堂發布等,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