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魏鬱):為支持全面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17日正式開通,免費服務全國近1.8億中小學生居家學習。
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由教育部整合國家、有關省市和學校優質教學資源搭建而成。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此前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介紹:「在延期開學期間,開通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和中國教育電視臺空中課堂,免費供各地自主選擇使用,平臺的資源包括新冠肺炎防疫的有關知識、紅色教育資源、專題教育資源、數字教材資源,以及從小學一直到普通高中主要學科課程的學習資源。」
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提供防疫教育、品德教育、專題教育、課程學習、電子教材及影視教育等六大模塊的學習資源。其中課程學習模塊,是從近年來全國開發的課程資源中擇優選取,並根據需要由北京等地的骨幹教師補充錄製,課程將分周陸續上線,第一周上線了169節課,涵蓋語文、數學、英語、生物、道德與法治、歷史、地理、體育、音樂、美術等科目。小學六年級的劉思甜同學今天和同學們一起開始了在線學習。「今天老師組織我們在網上學習了疫情防控知識、誦讀了古詩、還一起練習硬筆書法。現在全國人民都在抗擊疫情,我們在家上網課,安排好自己的學習,鍛鍊身體,也是為抗擊疫情做出一份貢獻。」
據了解,為了提高網絡學習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很多學校還配合網絡課程,用微信群或者小程序的方式組成學習小組,老師在學習小組裡給學生答疑解惑,小組成員之間也能及時溝通分享。北京的陳女士與孩子一起體驗了剛開通的網絡課程:「我們家的孩子是五年級,整體來看,(網課)還是根據每個年級自己的特點,安排了比較有特色的內容。老師也強調每天要進行合適的體育鍛鍊。另外在每個小組裡面都會有相應的老師和大家進行溝通和分享。感覺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間階段裡,學校還是希望孩子們能夠平心靜氣地度過這樣一個階段,能夠在這樣的一個階段裡面有自己的收穫。」
對於在家上網絡課程、老師在線答疑等全新的學習形式,老師、家長和學生們,都在共同努力確保學習效果和質量,很多學校網絡授課、交流的方式也在持續優化、完善。
為了保證學生在線學習網絡的暢通,工信部部署百度、阿里、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網宿、華為等企業全面提供技術保障支持,協調7000個伺服器、90T帶寬,可供5000萬學生同時在線使用。同時,中國教育電視臺4頻道通過直播衛星向全國用戶播出小學有關課程及部分初高中課程,保證偏遠地區或有線電視未通達地區的學生也能居家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