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小夥伴會覺得,我還年輕,養老對自己來說很遙遠,現在工資也不多,繳社保每月都要扣錢,晚幾年再參保;還有些覺得社保繳滿15年,已經達到領取養老金的門檻了,沒必要再繼續交。但其實隨著大家風險意識的提升,對社保也有了更深的認知,除了養老和醫療報銷外,生活中很多事情都跟社保掛鈎,社保已經成為繼房子、教育之後的第三大剛需,但是現實生活中,不少參保人由於企業漏繳,個人離職或者跳槽等情況,導致養老保險出現斷繳,那麼社保斷繳到底會有哪些影響呢,大家和小編一起來看看:
社保是國家強制保險,由個人、企業和政府三方共同承擔,參保範圍覆蓋全國,抵抗風險的能力也是最強的。我們繳納社保看重的是在晚年沒有經濟收入能力時得到基本生活保障,而不是划算不划算,退休金是以繳納社會保險費最後一年的社會平均工資為計算基數,而每年的社會平均工資都在增長,相信若干年後會比現在高出若干倍,養老保險則是遵循「多繳多得」的原則,也就是參保時間越長,繳費越高的,退休後的養老待遇就越高,所以如果條件允許,建議最好堅持繳納。
目前,根據很多城市國土房管部門的要求,在當地購房,需要出具符合規定連續年限的社保繳費證明,否則會影響購房資格。落戶也是,在相關城市工作的年輕人如果有落戶規劃的,一定要確保社保不能隨意中斷,如果換工作儘量藉助橋為人代繳社保進行過度。
另外,醫保現在實行的是 「現收現付」制,也就是說用每月新繳納的錢看現在生的病,醫保斷繳即停。尤其是針對計劃生孩子的準媽媽來說,整個生育醫療費用、檢查費用和生育津貼,合計也是不少錢,但很多城市是要求必須在分娩前根據所在地要求連續繳納社保6個月或12個月才能正常享受生育保險待遇,且分娩當月及之後都要在正常參保狀態,如果有中斷,可能就不能享受生育保險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