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其項背不是「趕不上」,目無全牛不是「沒有全局概念」,危言危行不是「危險的言論和行為」,文不加點不是「文章不加標點」,萬人空巷不是「街上空空無人」……別告訴我你不知道!30個易錯成語,轉起長知識!
1.求全責備
【解釋】:求、責:要求;全、備:完備,完美。對人對事物要求十全十美,毫無缺點。
【誤用】:常被誤用為「委曲求全」。
2.登堂入室
【解釋】:比喻學問、技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達到更高水平,也作「升堂入室」。
【誤用】:常被誤用為「進入屋子」。
3.望其項背
【解釋】:能夠望見別人的頸項和背脊,表示趕得上或比得上。多用於否定式。
【誤用】:常被誤認為是「趕不上」。
4.目無全牛
【解釋】:眼中沒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結構。形容技藝已達到非常純熟的地步。
【誤用】:常被誤用為沒有全局觀念。
5.七月流火
【解釋】:火,星名,指大火星,即心宿。出自《詩·豳風·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指農曆七月,大火星西行,天氣轉涼。
【誤用】:常被理解為七月驕陽似火。
6.罪不容誅
【解釋】:罪大惡極,處死都不能抵償。
【誤用】:常被誤解為罪行還沒有達到被殺的程度。
7.首當其衝
【解釋】:先受到攻擊或遭遇災難
【誤用】:常被誤用替代「首先」。
8.危言危行
【解釋】:危:正直。指的是講正直的話,做正直的事。
【誤用】:常被誤認為是「害怕發表言論,不敢說話」或「危險的言論和行為」。
9.不刊之論
【解釋】:刊,古代指消除刻錯的字;不刊意為不可更改。比喻不能修改或不可磨滅的言論。
【誤用】:常被誤認為是「不能刊登的言論」。
10.明日黃花
【解釋】:黃花:菊花。原指重陽節過後逐漸萎謝的菊花。後多比喻過時的事物或消息。
【誤用】:常被誤寫作「昨日黃花」。
11.無所不為
【解釋】:沒有不幹的事,指什麼壞事都做。
【誤用】:常被誤指為能力強,沒有什麼不能做的。
12.炙手可熱
【解釋】:比喻權勢大,氣焰盛,(多指權貴氣勢盛)使人不敢接近。
【誤用】:現常被誤用為某樣事物很紅或很搶手,非常流行受追捧。
13.差強人意
【解釋】:差,程度副詞,勉強。大體上使人滿意。
【誤用】:經常被誤用為不能使人滿意。
14.不足為訓
【解釋】:足:夠得上;訓:法則,典範。不值得作為效法的準則或榜樣。
【誤用】:常被誤用為「不足以成為教訓」。
15.文不加點
【解釋】:點:塗上一點,表示刪去。文章一氣呵成,無需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寫作技巧純熟。
【誤用】:常被誤用來形容寫文章粗心大意,不加標點。
16.不學無術
【解釋】:沒有學問才能。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飾詞語。
【誤用】:常用來說別人不學習,遊手好閒。
17.不以為然
【解釋】:然,正確。不認為是正確的。
【誤用】:常誤用為「不以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無所謂」。
18.耳提面命
【解釋】:褒義詞,不僅是當面告訴他,而且是提著他的耳朵向他講。形容長輩教導熱心懇切。
【誤用】:常誤用為貶義詞。
19.窮形盡相
【解釋】:形容盡致的意思,指文章的細膩生動。現也用來表示醜態畢露。
【誤用】:常被誤解為「原形畢露」之義。
20.三人成虎
【解釋】:比喻謠言或訛傳經多人重複述說,就能使聽者信以為真。
【誤用】:常被誤認為人多力量大。
21.鼎力相助
【解釋】:敬詞,指別人對自己的幫助。
【誤用】:常誤用為表示自己對他人的幫助:「我一定會鼎力相助。」
22.蹉跎歲月
【解釋】:蹉跎:時光白白過去。指虛度光陰。
【誤用】:常誤用來形容歲月艱難、艱苦。
23.名噪一時
【解釋】:指在當時很有名聲。
【誤用】:常誤用為貶義詞。
24.始作俑者
【解釋】:俑:古代殉葬用的木製或陶製的俑人。開始製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壞事的人。
【誤用】:常誤用為褒義詞,指某種新制度的開創者。
25.不忍卒讀
【解釋】:卒,盡、完,不忍心讀完,形容文章的「悲」。
【誤用】:常誤用為形容文章寫得不好。
26.不勝其煩
【解釋】:勝:禁得起;煩:煩瑣。煩瑣得使人受不了。
【誤用】:常誤用為「不厭其煩」。
27.胸無城府
【解釋】:城府:城市和官署,比喻難以揣測得深遠用心。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誠,心口如一。
【誤用】:常誤用來形容「大腦簡單」,貶義詞。
28.身無長物
【解釋】:除自身外再沒有多餘的東西。形容貧困。
【誤用】:常誤用來形容沒有特長。
29.鬼斧神工
【解釋】:像是鬼神製作出來的。形容藝術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達到的。
【誤用】:常誤用為形容自然景觀。相類似的還有「巧奪天工」。
30.萬人空巷
【解釋】:家家戶戶的人都從巷裡出來了。形容慶祝、歡迎等盛況。
【誤用】:常被誤用作街巷空空無人之意。
—版權聲明—
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為傳播而發,若侵權請聯繫後臺刪除
文中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