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騰訊視頻近日播出的《明日之子樂團季》總決賽中,實力在四支樂團中明顯墊底的「氣運聯盟」憑藉超高人氣奪得冠軍,讓許多觀眾大跌眼鏡,紛紛質疑這檔音樂節目的專業性和合理性。
氣運聯盟」 | 資料圖
「氣運聯盟」的粉絲說,「氣運聯盟」成員長得帥性格好,成員之間的互動溫馨有愛,人氣高無可厚非,人氣本身就是一種實力。然而他們可能忘了,《明日之子樂團季》並不是像《偶像練習生》《創造101》那樣的偶像選拔節目,製作這檔節目的宗旨,是選出新生代樂團。
大部分參加該節目的選手都有較高的樂器演奏水平,一些選手在音樂上還表現出有相當潛力的原創能力,由郎朗、樸樹、梁龍、鄧紫棋組成的導師團陣容強大,專業性更是毋庸置疑。這樣一檔「生源」優質、配置強大的節目,最後選出的冠軍、最強廠牌,居然在實力上明顯墊底,甚至頻頻誕生「音樂車禍現場」,不得不說是一樁大笑話。《明日之子》前三季的冠軍都是類似毛不易這樣的實力派,沒想到今年在樂團季把自己的招牌砸了。
一味追求流量的不合理賽制,一步步將該節目引向畸形。據說這一季買了韓國《超級樂隊》的版權,但韓國版裡,前期選手可以一直自由組合,在反覆嘗試中找到最完美的樂隊配置,而且專業導師在打分上擁有絕對話語權。但《明日之子樂團季》從一開始就把投票權交給粉絲,並通過剪輯引導觀眾喜好,到了後期,該節目已經完全演變成粉絲的狂歡,輸贏不是拼實力,而是比誰的粉絲多。
從短期結果看,選手收穫人氣、資源,節目組贏得流量、曝光,賺得盆滿缽滿;但長期而言,這樣的結果無異於飲鴆止渴。該節目剛開播時很是驚豔,不少人都被這群有才華的選手摺服,沒想到節目最後高開低走,很多認真聽音樂、看表演的觀眾流失,只剩下一群狂熱粉絲。對節目組而言,一檔選拔人才的節目被做成了一樁依靠流量賺錢的生意,也就意味著失去了觀眾的信任。對選手來說,此刻雖然風光,但缺乏實力支撐的人氣就像肥皂泡,節目結束幾個月,他們就會被打回原形,歸來仍是素人。
華語樂壇近幾年持續萎靡不振,急需有才華、有激情的年輕音樂人來補充血液。《明日之子樂團季》把人氣置於實力之上,把綜藝性排在專業性前面,實在是本末倒置。如果真正有才華的音樂人不能獲得行業資源傾斜,而是唯「流量」馬首是瞻,只怕最終好音樂會越來越少。
(原標題:人氣與水準間,《明日之子》本末倒置)
來源:北京日報
流程編輯:u015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