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91號高速公路,又名Interstate 91,它的存在促成了美國四通八達的交通網。沿著91號高速一路徜徉,你總能感受到美國式的遼闊和豪邁,那是一種別樣的感覺,它遼闊無邊,它豪邁無際。路上的車流熙熙攘攘,川流不息,不變的忙碌和多變的人群匯成了美國所有公路的樣子。
跟著車流一路前行,很輕易就能捕捉到斯普林菲爾德和NBA名人堂的影子。91號公路如斷水之刀硬生生把美國這兩座舉足輕重的所在分隔兩地,老死不相往來。
尋著前人的腳步前行,穿過圓形建築的門,就進入了世界籃球的至高聖地「NBA 名人堂(Naismith Memorial Basketball Hall of Fame)」。這是一幢三層大樓,總佔地僅54000平方英尺的異形建築,卻吞下了人類籃球最輝煌的歷史。
名人堂的牆上掛滿了膚色各異的人群,他們或是籃球領域的翹楚之輩,又或是為籃球發展功不可沒的人群。他們把自己活成了籃球界的藝術家,為世界帶去了無數的歡樂,也在世界中贏得滿堂喝彩。
正如魯迅所言「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無數英雄的故事從此流傳,數以百計的英雄在此不朽,克羅埃西亞的德拉贊-皮特洛維奇,法國的多米尼克-威爾金斯,中國的姚明還有美國的「大鯊魚」奧尼爾。當目光觸及到「大鯊魚」鄰左的位置時,突然抑制不住,回憶四起。
阿倫.艾弗森,又一個令時代銘記的球星。
2016年4月4日,退役近兩年的他正式入選奈·史密斯籃球名人紀念堂。跟所有前輩及後來者一樣,「答案」也有著自己無可取代的歷史地位。
1975年6月7日,美國維吉尼亞州漢普頓艾弗森家族迎來了長子阿倫·埃澤爾·艾弗森。試想如果這位孩子生在中國,憑他將來的成就,也完全配得上彗星入宅,雷霆大作的異象。但生在維吉尼亞,彼時等待這位未來巨星的並不是美好,而更多的是不幸,不幸的家庭,還有惡劣的成長環境。
目睹了養父頻繁出入監獄的慘狀,還有外祖母莉莎的病痛,年少的阿倫.艾弗森早早下定決心,來年爭他個功成名就,爭他個千古留名,他需要這樣的成功,以此來改善日漸破敗的家庭。
1990年,艾佛森進入貝澤高中,進校的第一年,他就成為了學校橄欖球和籃球隊的絕對核心。此後數年,橄欖球隊州冠軍,籃球場上的MVP,艾弗森贏得了無數令人側目的成績。
1996年,就讀於喬治城大學的阿倫艾弗森迎來了人生最重要的篇章,如果說成功也有高潮,那我覺得這就是開始的徵兆。那一年,艾弗森以首輪第一順位的優異成績加盟費城76人,他也因此成為了NBA史上最矮的選秀狀元。
此去殺盡敵方將,不留片甲不留骸。
小小蝦將敢輕笑,來人可是狀元才。
進入NBA後的「答案」艾弗森,開啟了恐怖的殺神模式。左晃右閃,他用無數次假動作摧毀著防守者的信念,單騎帶隊,他用無敵的傲氣射穿了對手的決心。新秀賽季,他壟斷了各項新人獎,甚至1997年與騎士的比拼中,狂砍50+5+6的恐怖數據。
1米83的身高,天空卻限制不了他的飛翔。無數次他越過人群悍然補扣,無數次他單騎突襲只手掛筐,他鋒芒畢露,他氣焰囂張。
2000-2001年,阿倫艾弗森迎來了自己的巔峰,開季十連勝,以東部第一的成績殺入季後賽,憑藉的是艾弗森場均31.1分、3.8個籃版、4.6次助攻、2.5次搶斷及0.3個蓋帽的成績,這一年,他摘下了常規賽MVP桂冠,並同時榮獲得分王和搶斷王。也是這一年季後賽,艾弗森16助蕩平猛龍,東決搶七力克密爾沃基雄鹿。可惜雙拳難敵四手,總決賽對陣如日中天的「OK」組合,連連禁區失守,除了50分搶下首戰後,連丟四局鎩羽而歸。這是艾弗森籃球生涯最接近總冠軍的一次,咫尺天涯,他註定是費城的無冕之王。
費城76人,這個艾弗森為之效力10年之久的球隊,在他生涯末期,棄他而去,最終分道揚鑣。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我想最痛苦的分手,莫過於你已經失去了在一起的價值。
2006年艾弗森攜手「萬花筒」卡梅隆安東尼組成了掘金雙槍,2年的風和雨,AI只能擁有露水情緣。掘金之後AI轉而被兜售到活塞,也就是這個球隊,他生涯第一次被放到了第6人的位置,烈士暮年,垂垂老矣,活塞後的AI已然巔峰不再。
2009年阿倫艾弗森和灰熊籤了一年短約,合同不曾到期就戛然而止,真真是虎落平陽被犬欺。也就在這一年,萬念俱灰的他試圖退役,但在發布退役宣言的隔天,他選擇了收回,也許他還不甘心,也許他還想著單騎破敵,統帥千軍。
仙居五裡外門西,鼓樂喧天駿馬蹄. 隆重莊嚴歸故裡,樹碑立傳與天齊!
2009年12月,在聯盟四處闖蕩的AI終於回到了夢開始的地方,費城76人。3號戰衣的情懷,球迷舍之不盡,王者回歸,費城球迷奔走相告,夾道歡迎。充耳歡迎之聲,滿腦舊情舊愛,這個堅毅的男人用最隆重的方式,來回報費城的恩賜,這一跪了卻前愁,這一吻銘記所有。
76人之後AI有過短暫的歐洲杯經歷,最終因為經年累月的傷病,於2011年退出籃壇。
一代王朝終於此刻,蕭蕭背影何其苦澀。
兩年後的2013年,阿倫.艾弗森宣布正式退役。對於這樣一位視籃球如生命的王者,選擇歸隱的那種無奈和艱難,無異於生死訣別。
2014年3月1日,當3號球衣升上76人主場上空時,艾弗森再次難掩傷痛,這個無數次被他用汗水洗禮的賽場,今次一別,再難有回歸之日。生涯回首,來時只是少年郎,走時早已鬢毛霜,這是阿倫艾弗森的青春,也是無數艾迷的青春。我相信不管多少年後,當人們再次抬頭,總能看到那件球衣,也總能想起那個3號球員。
鏡框中,阿倫.艾弗森笑得很開心,看著由無數名宿肖像裝飾的名人堂展示牆,我問問自己「什麼是你的最愛」,看著AI我默念道「這就是我的「答案」」。
和無數球迷一樣,我選擇鍾「艾」一生—2019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