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無錫,一提起棒球,人們便會說:「哦,在新吳區。」江蘇省無錫棒球運動訓練基地毗鄰高浪東路,高高挑起的月牙形白色頂篷、夜間亮如白晝的燈光、曾經號稱「亞洲第一」的棒球室內擊打訓練場,使這裡成為區域性的地標式建築。
5月27日,2016中國棒球聯賽開幕式暨揭幕戰在此打響。江蘇鉅馬主場首戰北京猛虎,以一場驚心動魄的賽事開啟本賽季大幕。
美麗、性感的韓國拉拉隊營造出專屬賽場的喧鬧氣氛;30多戶商家聞訊而來,在烤腸、漢堡、可樂等美食軟飲的陪伴中,滿座的觀眾席上,掌聲、歡呼聲不絕於耳,一個刺激、歡樂、激情的「CBL(中國棒球聯賽)之夜」,讓人幾乎心生在美國、日本或是韓國看棒球賽的錯覺。
從零零散散的幾個人,到看臺上坐滿觀眾;從無資格參加聯賽,到數次成為中國棒球聯賽開幕式承辦地,江蘇棒球在無錫從無到有,歷時15年躋身中國棒球強隊之列。這裡,不僅捧回了全國冠軍獎盃,也是城市與世界對話的活躍之地,從而使棒球成為繼桌球、斯諾克之後,無錫的又一張特色體育名片。
棒球成績:逐年提升實現突破
相比於北京、天津、廣州等地,江蘇棒球起步較晚。2002年,江蘇棒球隊落戶無錫,成為無錫首個「省隊市辦」項目。伴隨著省隊落戶,江蘇無錫棒球運動訓練基地2003年正式建成。
因為是首個「省隊市辦」項目,所以沒有規律可循。任何事物都有一個漫長成長期,棒球在無錫也不例外。當年拿下「省隊市辦」項目,促成棒球基地的建設,無錫有自己的考慮:一是借「省隊市辦」優勢,尋找新的金牌增長點,提高城市競技體育整體水平;二來棒球運動風靡美、日、韓以及中國臺灣,無錫作為日資、臺資高地,建設棒球基地有利於完善投資環境。
「從落戶到衝頂,這支隊伍走了不少彎路。」省棒球運動訓練基地主任馬振新並不諱言,教練反覆調換、隊員不斷更新、管理逐漸規範,隊伍成長一波三折。但不變的是,這支隊伍聘請教練「高起點」的理念不變:以韓國、日本以及中國臺灣等棒球發達國家及地區的教練為主,而臺灣名教頭呂文生的到來,使球隊實現了質的變化,「2011年至2014年,球隊成長最快。」
在省隊落戶無錫的同時,「市隊校辦」模式的錫山體校(東北塘中學)棒球隊、MLB無錫棒球發展中心,加上30多個棒球特色學校等,使無錫擁有良好的棒球氛圍。
中國棒球聯賽見證了江蘇棒球隊在無錫的成長:2006年,與河南隊聯合組成「中國希望之星」隊參加聯賽,「當時,我們沒有足夠的隊員組建一支完整的球隊。」基地工作人員說起當年,萬分感慨。
也正是有了這一次的闖蕩,使江蘇棒球隊通過聯賽得到練兵。2007年,江蘇棒球隊獨立組隊參賽;2008年,江蘇隊殺入聯賽前三,直至2015年在聯賽總決賽中奪冠。現如今,江蘇棒球隊不僅有足夠的隊員打甲組比賽,還有「家底」組建二隊打b組比賽,板凳深度不可同日而語。
球隊在職業聯賽中攻城拔寨的同時,全運會成績逐年提升:實現了從「爭名次」到「上獎臺」的歷史性突破。
「棒球外交」:為世界打開無錫之窗
在無錫競技體育中,國際化程度最高的運動項目當屬棒球,沒有之一。
運動隊建隊之後,本著「高起點」尋找外援的考慮,先後有日本、韓國等地的教練來無錫執教;球隊派人員遠赴美國、日本學習,拉隊伍到中國臺灣打交流賽等,這種以賽為媒的民間交流方式,讓更多人認識了一個叫「無錫」的地方。
2003年4月,江蘇隊派送兩名投手、一名接手、一名教練員出訪美國職棒聯盟進行為期20天的學習。這次學習,讓教練與隊員們大開眼界:原來,棒球竟然這麼棒!
無錫對棒球運動的支持,也吸引了美國職棒聯盟的關注。2007年,美國職棒大聯盟中國區經理馬志遠來無錫出席該年的中國棒球聯賽開幕式,為美國職棒聯賽在中國的推廣提供決策依據。無錫特有的棒球氛圍讓他感嘆這是發展棒球運動的好地方。
馬志遠離開後,進入美國棒球名人堂的瑞普金了來到中國推廣「快樂棒球」,無錫,便是其中一站。其在無錫各棒球特色小學推行的「快樂棒球」,讓很多孩子迷上了這項運動。
無錫濃厚的棒球氛圍,也吸引了日本人的到來。2007年,日本千葉羅德隊正式與江蘇隊籤署合作協議,派遣兩名千葉羅德隊的職棒教練來錫執教。
除此之外,在江蘇無錫棒球運動訓練基地的「鑽石場」上,曾接待過來自美國、日本、韓國以及中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孩子們打比賽。每年暑假,來自各個國家與地區的小運動員們在這裡以球會友;在新吳區工作的日本、韓國以及中國臺灣的棒球愛好者,節假日也會相約而來,在這裡打場友誼賽,活絡一下筋骨。
來來往往的交流中,提升的不僅是球技,還有城市的知名度與美譽度。通過與美國棒球的交流,讓無錫頻頻出現在美國最具人氣的賽事平臺:美國職棒聯盟;與日本、韓國小朋友共組棒球夏令營,這些孩子回國後趴在世界地圖前,與父母親朋一起找中國一個叫無錫的地方,說說自己在這座城市的趣聞……
棒球,為城市搭建了與世界對話的新平臺,為世界打開了解無錫的一扇窗。
棒球文化:打造體育特色名片
集體力與智力於一體的棒球運動,是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的熱門運動。動靜之間,場上形勢轉瞬即變。棒球之有趣,就在於賽事的謀略,在於團隊合作的精誠團結。
棒球文化,更是融入美國文化的骨血之中。一些美國大片中,上前線的戰士都記得隨身帶著棒球與手套。
「球隊講精氣神,說到底,就是文化氣質。」馬振新認為,「有文化」的球隊,才能真正領會棒球文化的精髓,才能引領球隊走得更加穩健。
提升球隊文化素養,增強發展後勁,這是江蘇棒球隊的「文化追求」。「正氣、霸氣、人氣、和氣」是球隊的發展方向。這支球隊雖然時間不長,但卻有自己的建隊史,將每年發生的大事一一記錄在案,為後來人釐清了發展脈絡。
在建隊史上,2006年首次出現「希望之星」的提法。2005年,球隊在十運會主場作戰沒能完成「進前六」的目標任務,士氣低迷。球隊往那裡走?今後目標如何設定?基地負責人與中國棒球協會多次溝通,最終達成一致,將「希望之星」主場放至無錫;與此同時,重新組建隊伍,帶球隊首次踏出國門,赴日本福岡打了3場交流比賽。「哪裡跌倒,就在哪裡爬起!」「希望之星」重燃隊員信心,這一年,球隊在全國棒球錦標賽中取得第五名,實力有所提升。
憑著這股勁,江蘇棒球隊隊員孫國強2008年出現在北京奧運會的賽場上;2009年,褚夫佳、陳浩等4人入選國家隊;2010年,褚夫佳、張德洋身披國家隊戰袍出徵廣州亞運會;2013年,褚夫佳、陸振洪代表國家隊出徵「世界棒球經典賽」,站上了國際舞臺。
建隊15年以來,球隊人員進進出出,但「正氣、霸氣、人氣、和氣」這八個字始終是球隊的根與魂。也正是秉持「文化建隊」這一宗旨,江蘇隊終於躋身中國棒球強隊之列,成為無錫體育的一張特色名片。
來源:無錫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