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曹皇后畫像圖
01
天下之主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身為大宋王朝的皇帝,理論上來說,他是天下之主,天下所有女人,他都有佔有權,他想娶誰就娶誰。
不過嘛,皇帝也是人,血肉之軀,做不到雨露均沾,就只能從中選一些女子充入後宮軍團成員。
腎好的,多選幾個,腎不好的少選幾個,只要你腎好,選多少都隨意;愛好此道的,多選點,不愛好此道的少選點,只要你高興選多少也隨意。
那宋朝的後宮軍團是是怎麼來的呢?
02
選秀考試
宋朝後宮軍團來源方式,最重要,也是最常規的是選秀。
所謂選秀就是皇帝到該結婚的時候,朝廷下令,向民間選拔女子進宮備選。
宋朝後宮選秀一般要經歷四級考試。
第一級:初選。
主考人:太監。
考試內容:主要是相貌和語音。
在這一級考試中,主考的太監首先要審視著每一位參選選手的相貌(發、耳、額、眉、目、鼻、口、頷)和身材(肩、背、腿、腳),總不能弄些歪瓜裂棗給皇帝不是。
其次要辨聽她們的嗓音,聲音不好聽的不能要,不會講官話的也不能要,一個是要能和皇帝溝通,二嘛,也不能因為一口嗓音敗壞了皇帝的性致不是。
第二級:二審。
主考人:太監。
考試內容:身材,儀禮。
進入這一級考試,主考的太監就不能只是目測,要開始動手了。
這時候,太監要用尺子測量手、臂、腰、腿、腳,尺寸不合格一律淘汰;
然後再令選手起身「活動活動」,一顰一笑,一舉一動都得符合禮儀規範,凡是不符合一律落選。
可惜,這次考試的主考官必須太監,要不然老王很有興趣去噹噹。
宋朝仕女圖
第三級:三審。
主考人:老宮女。
考試內容:器官,體味,智力,生活習慣。
進入這一級考試,要求選手,單獨進入一個考場,然後一絲不掛,赤身裸體,由宮中老宮女進行嚴格的私密檢查。
主要聞其味,口臭、狐臭、腳臭的通通淘汰,這味太重了實在不行;
察其膚,身上有傷疤的通通淘汰;
然後進行智力測試,腦子笨的淘汰,不能影響皇家下一代不是;
作風習慣評估,這個主要是選手睡覺的時候不能咬牙、說夢話、夢遊,總不能皇帝和你睡覺,你突然來這麼一遭,影響皇帝睡眠,嚇著皇帝不是。
第四級:終審。
主考人:太后(或皇帝)。
考試內容:眼緣。
前面三關一過,該考的都考完了,能進終審的都有資格成為皇帝的嬪妃。
這時候唯一的考試內容就是眼緣了,太后、皇帝中意誰,就選誰。
選擇方法也很簡單,一般來說,就是太后和皇帝意見相同時,聽皇帝的,皇帝說選王妹妹就王妹妹; 太后和皇帝意見不相同,聽太后的,太后說選郭妹妹就郭妹妹。
總之,進入這關,中選者很有可能一步登天,直接成為母儀天下的皇后。
就算落選者也不被灰心,大宋不像清朝一樣,就算不能成為皇帝后妃,也允許你再嫁,不會讓人因為參加過皇帝後宮海選就孤老一生,而且很有可能當場許配給外戚、王爺。
以上就是宋朝選秀過程。
王凱版宋仁宗
其實宋朝選秀相對來說規模很小,基本都只是在開封附近選拔,只有極少數是從全國各地趕到開封參加海選(比如宋仁宗的情婦王氏)。
而且由於宋朝後宮不太講究門當戶對,一般說來,參加海選的女子,只要是身世清白的良家子即可。
這些良家子有的是開國功臣的後代,比如宋仁宗曹皇后,宋英宗高皇后;
也有的是文官的後代,比如宋神宗向皇后;
也有可能是武將的後代,比如狄青的孫女就差點成為宋哲宗的皇后;
更有甚者還能是商人的女兒,比如宋仁宗的寵妃陳美人,就是商人之女。
更誇張的是,宋朝後宮還出現過再嫁的嬪妃,比如宋真宗皇后劉娥,宋仁宗曹皇后,在入宮前都有婚姻經歷。
03
嬪妃來源
而除了選秀,宋朝皇帝后妃還有以下幾種來源,或者說身份。
1、皇帝在未登基時的側室,甚至是情人。
最有名的當屬宋真宗皇后劉娥,劉娥是宋真宗登基前金屋藏嬌的情人,登基後將其納入工種。
2、前朝宮人。
比如宋太宗的臧貴妃,原先就是李煜的宮人,宋太宗看上她了,就將其納為嬪妃。
3、皇帝長輩的恩賜。
這個比較逗,皇帝的長輩有的時候是會給皇帝塞幾個女人的。這些長輩就包括皇帝的父親、前任皇帝或者太后。
比如宋太宗李皇后(宋真宗母親)就是宋太祖特意為弟弟娶來的媳婦;
比如宋光宗黃貴妃,原本是宋孝宗的妃子。
宋孝宗一看自己寶貝兒子,除了正牌夫人李鳳娘,就沒別的女人了,於是他就很大方地把自己一個妃子送給了兒子;
再比如,宋仁宗最愛的張貴妃(溫成皇后),就是他的養母楊太后送給他的。
4、后妃的親戚。
比如宋真宗杜貴妃,就是趙匡胤母親昭憲太后杜氏的侄女。
當然最出名的還屬宋仁宗的張才人,張才人的姐姐就是大名鼎鼎的張貴妃(溫成皇后)。
5、后妃的侍女。
這個以宋仁宗的親生母親李宸妃最出名,李宸妃最早的時候就是劉娥的侍女。包括宋徽宗的劉安妃、喬貴妃與韋太后(宋高宗生母)都是鄭皇后的侍女。
宋朝仕女圖
6、宮中貴人預備的備胎。
這個以宋仁宗最愛的張貴妃最為典型,張貴妃就是宋仁宗養母楊太后為了加深母子倆的感情,特意收養一批宮女,等她們長大後,送給皇帝,張貴妃就是其中之一。
7、皇帝保姆的女兒。
這個以宋仁宗的苗貴妃最典型,苗娘子的母親許氏就是宋仁宗的乳母。後來,苗貴妃長大後,宋仁宗就將其納入後宮。
8、皇帝后妃的養女。
宋朝皇帝的后妃為了爭寵,爭相收養妙齡女子為養女,然後送給皇帝。
養女成為皇帝後宮。
這個以宋仁宗最典型,宋仁宗很專一,他這輩子就喜歡十多歲的少女蘿莉。
呃,宋仁宗其實就是一個蘿莉控。
因此,當時張貴妃和曹皇后為了栓住宋仁宗的心,不約而同地養了很多養女,送給宋仁宗。
比如張貴妃就送了養女周氏給宋仁宗,成為宋仁宗的寵妃——周貴妃。
曹皇后也不甘示弱,送了養女範觀音給宋仁宗,甚至還想把自己的侄女高滔滔送給宋仁宗。
這個就很奇葩了,按輩分,張貴妃和曹皇后的養女,都得管宋仁宗叫乾爹。
宋仁宗跨輩分,把自己后妃的養女充入自己後宮,來了個乾爹幹養女。
而這種現象還出現在宋徽宗身上。
04
嬪妃制度
以上就是宋朝皇帝後宮軍團的主要來源方式。
這麼多途徑,就導致宋朝皇帝擁有很多女人,為了方便對後宮軍團的管理。
宋朝和其他朝代一樣,實行後宮嬪妃制度。宋朝後宮制度基本沿唐制,設一後,四妃、九嬪等等。
後來宋真宗、宋仁宗時期,又把九嬪擴充至十八人變成了十八嬪;
而劉娥為了宋仁宗的親生母親李氏,又在妃中增加一個名號——宸妃。
宋朝後宮等級自製圖
這樣一來,宋朝後宮嬪妃制度,實際算上皇后,共分九等,從高往低分別是:
1、皇后。
僅設一人,位居中宮,統領後宮,為後宮之主。
宋朝後宮幹政現象其實還挺嚴重,皇后的娘家人往往能因此獲得大利,升官進爵不在話下。
尤其是當皇后熬死了丈夫和婆婆,成為太后之後,權力更大,因此,宋朝皇后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職位,母儀天下是天下女人的最高目標。
2、妃。
妃設五個名號,分別為貴妃、徳妃、淑妃、賢妃、宸妃。
以宋真宗為例:貴妃有沈貴妃、許貴妃、兩個陳貴妃,總計四個貴妃;劉徳妃(即劉娥,後追諡章獻明肅皇后);楊淑妃(即宋仁宗養母楊太妃,後追諡章惠皇后);曹賢妃;李宸妃(即宋仁宗親生母親李氏,後追諡章懿皇后)。
3、嬪。
嬪設十八人,以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為九嬪。正二品。
等級位於后妃之下,在其他侍妾之上。故既可與妃合稱「妃嬪」,也可與其他侍妾合稱「嬪御」。
其中又有皇子之母稱為太妃,公主之母稱為貴儀,後增設淑儀、淑容、順儀、順容、婉儀、婉容。
4、婕妤。
正三品,共設9人。
5、美人。
正四品,共設9人,美人既是女官名,又是皇帝妃嬪稱號。
6、才人。
正五品,共設9人。
7、貴人、國夫人。
隋煬帝在才人之下設寶林,正六品,共設24人;御女,正七品,共設27人;採女,正八品,共設27人,寶林、御女、採女合為八十一女御(亦稱御妻)。
唐朝沿置,設寶林、御女、採女各二十七人。
但宋朝不設,宋朝後宮自才人之後,皆無視品。
宋朝仕女圖
才人之下為貴人、國夫人;
再往下是郡君(後改為縣夫人)、縣君;
最後是紅霞帔、侍御,這些其實和宮女也沒多大區別。
不過運氣要是好,長得夠漂亮,正好被皇帝看中,那就能無視等級,蹭蹭的往上漲,比如宋仁宗寵妃張貴妃就由一個小宮女,火箭般一躍成為貴妃,死後更是追贈為溫成皇后。
可你要長得不夠漂亮,沒被皇帝看中,那你就當一輩子宮女,死了都沒人知道的那種。
當然,要是運氣倒黴到家,正好成為宋徽宗、宋欽宗的後宮軍團的一員,又正好倒黴的碰上了靖康之恥,那這些宮女將迎來一次和皇后、貴妃平等的機會——淪為金國人的性奴!
真要這麼倒黴,也只能認命,誰叫這父子倆不是不中用的亡國之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