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對大文豪蘇軾並不陌生,上學的時候都背過他的詩詞,蘇軾是宋朝著名的文學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宋代豪放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其實蘇軾的弟弟蘇轍跟父親蘇洵也同樣有名,他們二人在「唐宋八大家」中也榜上有名,他們三人被傳為千古佳話。
蘇軾跟弟弟蘇轍一同考中進士,本來以為二人的仕途都會一帆風順,萬萬沒想到卻是一個比一個坎坷。一生曲曲折折,飽經辛酸。
蘇軾作為兄長,為了安慰弟弟蘇轍,他寫過很多的詩詞,最為著名的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萬丈豪情;還有「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的人生感慨;更有"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的生活安慰。
蘇軾的一生就是被貶的一生,不過也正是因為仕途如此不順,才練就了他樂觀豁達的個性,蘇軾特別擅長苦中作樂。
有一天夜晚,蘇軾被外面的大雨驚醒,外面狂風暴雨,伴隨著惡劣的天氣,蘇軾詩興大發,寫下一首詞抒發自己內心的悲涼,並且還派人送給了自己的弟弟蘇轍:
《木蘭花令·宿造口聞夜雨寄子由才叔》梧桐葉上三更雨,驚破夢魂無覓處;夜涼枕簟已知秋,更聽寒蛩促機杼。夢中歷歷來時路,猶在江亭醉歌舞;尊前必有問君人,為道別來心與緒。
開篇「梧桐葉上三更雨」,僅僅這七個字就被後世稱為千古名句。
蘇軾巧妙地運用了溫庭筠的《更漏子》中這句「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來抒發自己被貶的憤懣以及怨恨之情。
半夜三更被一場秋雨驚醒,溫庭筠說「不道離情正苦」,蘇軾說「驚破夢魂無覓處」,意思就是說在現在在他眼前的,除了「離情」,再沒有其他東西,表達了作者無限的憂思。
後面兩句從字面的意思上看是在寫秋葉的涼爽,其實是在寫人心的薄涼。更進一步地抒發了蘇軾在這樣的雨夜內心的悽涼之感。
到了這首詞的下半闕,蘇軾回憶這一路被貶的經歷,用「夢中歷歷來時路」,表達了他走過的路途實在是太遙遠了,並且十分辛苦,向弟弟蘇轍敘述了自己曾經的經歷,接著用「尊前必有問君人」來問候弟弟,表達了對弟弟蘇轍的關心。
最後一句表達了自己對弟弟的思念之情,表達了自己對於自己未來的感嘆,這個時候的蘇軾還幻想著能夠為祖國效勞,但是他的壯志未酬在我們現在看來,真實無比心酸。
蘇軾的一生胸懷大志,心中裝著家國天下,無奈天不遂人願,他的遠大抱負都在一次次的被貶中一點點消失殆盡,只剩下了豁達的心態,隨遇而安的人生態度。
蘇軾的一生經歷都能在他的詩詞中找到痕跡,從蘇軾留下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他的一生漂泊,一路坎坷,還能看到他的許多生平小故事。
蘇軾的生平經歷,對待人生的態度值得我們學習:學習他即便是被貶依然不放棄的精神,學習他豁達的人生態度,學習他的處世哲學。
在蘇軾的身上還有著很多的故事,很多的人生智慧,想要了解更多的朋友們,建議大家讀一讀這本《蘇軾詞傳》。
這本傳記不同於大家想像中的人物傳記,這是一種全新的題材,用一種全新的面貌給我們展示蘇軾不同凡響的一生。《蘇軾詞傳》主要是以他的詞為主線,以他的人生經歷為框架,以他的仕途為血肉,通過他的一首首詩詞,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把我們帶入了他繁華的一生。
每次讀到「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都不免哀上心頭,即便蘇軾生活的年代距離現在有幾百年了,但是我們卻依然能夠通過讀他的詩詞真真切切感受到有血有肉的蘇軾,真真切切感受到他眼中的此情此景。
於是我們不禁產生惺惺相惜的感情,好像發生在他身上的一切,都在我們的生活中上演著。
除了這本《蘇軾詞傳》,這套詞傳一共有6本,還有《李煜詞傳》《李清照詞傳》《辛棄疾詞傳》《倉央嘉措詞傳》《納蘭容若詞傳》。
讀《蘇軾詞傳》,可以醫心,讓我們更加豁達;讀《辛棄疾詞傳》,讓人奮發,充滿力量;讀《李清照詞傳》,讓人感傷;讀《李煜詞傳》,讓人感嘆一代帝王的無奈,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點綴了中國文化史。
在我們閒暇的時光,讀一讀古詩詞,跟古詩詞的作者們來一場靈魂的碰撞,去感受他們的人生,不但可以幫助我們增長見識,還能幫我們提升氣質。
喜歡的朋友點擊下方,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