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大西北最美的風光!這條1200公裡的進疆要道,此生必駕!

2020-12-22 中國自駕地理

-這 是 自 駕 地 理 的 第 333 篇 原 創 主 文-

中國之大,值得一去的自駕線路太多太多,有的人喜歡奪人眼球的大美風光,有的人偏好歷史厚重的人文氣息,而遠在西北,就有這樣一條讓人熱血沸騰的線路,完全可以滿足兩者的需求!

它,曾是大國夢想的源起,是金戈鐵馬的古戰場,是古詩詞裡蒼涼遼闊的邊塞之地,千年前,駝隊漫漫、駝鈴悠悠,陸上絲綢之路因它暢通,也拉開了中國對接全世界的大格局。

猜得出這是哪嗎?攝影@會員·XinYi

如今,集雪山、草原、戈壁、沙漠、花海、丹霞等景觀於一身的它吸引著眾多「好色」自駕者前來,試圖翻開那一部絢麗磅礴的千年史詩…

沒錯,小編在說的就是——河西走廊。

一、理解河西走廊,從「天山」開始

甘肅西部,以河西走廊著稱於世。

從地圖上看,甘肅東西狹長,兩頭粗中間細,看起來像一個直插西北的啞鈴,而河西走廊就在這啞鈴中段至西頭,形如走廊,又因地處黃河之西,於是被稱為「河西走廊」。

製圖@《中國自駕地理》

走廊東起烏鞘嶺,西至甘新交界的星星峽,是一個長約1200公裡,寬約10公裡到100公裡不等的狹長地帶,在它的北面有馬鬢山、合黎山、龍首山,南面則是如屏障一般,幾乎貫通整個河西走廊的祁連山。

如果說河西走廊是一本厚重的書,那麼祁連山就是它的序,要理解河西走廊,必須從祁連山開始。

河西走廊地形地貌,製圖@《中國自駕地理》

橫亙在甘肅和青海之間的祁連山綿延千裡,在驍勇善戰的匈奴眼裡是「天山」,東起烏鞘嶺,西至當今山口與阿爾金山相接,由多條西北東南的高山與寬谷盆地平行排列組成。(山峰多海拔4000-6000米,山間谷地也在海拔3000-5000米之間。)

而當我們把視線移到祁連山的周圍,你會發現這片地帶是非常值得玩味的——北邊有北山戈壁和巴丹吉林沙漠,南邊是乾旱的柴達木盆地,西邊是庫木塔格沙漠,東邊還有黃土高原,非常乾旱的一個地理區域。

製圖@《中國自駕地理》

祁連山恰似上帝的神來之筆,如一座溼島,為河西走廊帶來無限生機。 祁連山發育有3066條冰川,總面積2062平方公裡,如同一個巨大的固體水庫,冰川融水源源不斷從山間流向沙漠,也就在這片絕境之下,滋潤出了整個走廊綠洲帶。

至此,祁連山之於甘肅乃至中國的意義,已經很明了了,正如《中國國家地理》所言:「如果沒有祁連山,內蒙古高原的沙漠就會和柴達木盆地的荒漠連成一片,直逼青藏高原,那也就不會有河西走廊和東西方文明交流的通道——絲綢之路了。」

二、河西是個「斜槓青年」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河西位於內蒙古高原與青藏高原之間,西接西域,東聯中原,儼然是中國西北地區的大十字路口,註定了它的一生將不可能平凡

得益於祁連山的冰川融水灌溉,河西大地水草豐美、沃土千裡,吸引了諸如月氏、烏孫、塞種、匈奴等各大西北遊牧民族在這繁衍生息、角逐爭鋒,使一條地理意義上的走廊搖身一變超級民族大通道——歷史上有不少於40個古代民族進出河西走廊,有的只是匆匆過客,有的則建立了地方政權。

河西走廊中部的焉支山是匈奴的故裡,它們在這座大山裡生活了大約300多年,圖@《中國自駕地理》

比如曾一度稱霸蒙古草原的匈奴帝國,就連武力值爆表的秦王朝也無可奈何,只能修築萬裡長城以作抵禦。

直至漢武帝時期,這個強悍的「百蠻之國」也還是不斷騷擾漢朝邊境,這就引出了張騫奉命出使西域這檔子事,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

總的來說就是張騫原想拉大月氏進入統一戰線聯盟,結果長路迢迢又是被囚困,又是當匈奴女婿,任務沒完成卻開啟一條利用西域各地區情報做部署,進而「鑿空西域」的支線故事。

那是河西走廊第一次正式進入中原王朝的視野,大國夢想就此源起。

張騫返回長安後五年,霍去病「河西之戰」大破匈奴,隨後在幾十年間,先後設置河西四郡:酒泉、武威、張掖、敦煌,這期間漢朝對河西地區的開發,打開通往西域的交通,促成並暢通了絲綢之路最為重要的「黃金通道」。

中原王朝也正因此不再蜷縮一隅,向西邊舒展開了龐大的身軀,拉開了中國對接全世界的大格局。

公元前1世紀,漢武帝時期世界地緣示意圖,製圖@《中國自駕地理》 參考自《中國國家地理》

唐玄宗開元年間(731-741年間)世界地緣示意圖,製圖@《中國自駕地理》,參考自《中國國家地理》

河西走廊作為絲綢之路西去的咽喉,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頻繁,也因此成為佛教東傳的要道,是內地佛教石窟開鑿較早的地區,整個走廊遍布石窟群,簡直就是一條「石窟走廊」

說起石窟,相信你會脫口而出的是莫高窟(敦煌)、雲岡石窟(大同)和龍門石窟(洛陽),其實在武威默默無名的天梯山石窟才是中國石窟的「鼻祖」,它的開鑿時間比這三位都要早,關於這個天梯山石窟,還有值得一說的故事,我們下面會講到。

河西走廊主要石窟分布示意圖,製圖@《中國自駕地理》 參考自《中國國家地理》

假如你在金秋時節自駕河西走廊,就會發現這裡還是一條「黃金走廊」——到處都是金黃的田野,那是河西著名的「玉米制種田」,全國半數以上的玉米種子都出自這裡。此外,這裡還是全國最大的蔬菜、瓜類、花卉等對外製種產業基地,佔全國種子出口量的75%。

想不到吧?氣候乾旱、降水少的河西走廊農業居然如此之發達?!

一幅秋收的油畫,攝影@《中國國家地理》脫興福

其實千裡河西走廊本就地勢平坦,得益於祁連山水系的滋養,土質肥沃,且引水灌溉便利,水量較為穩定,加之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十分有利於農作物的光合作用和物質積累,有史以來河西就是個「大糧倉」,滿足軍需的同時,還能在中原發生重大自然災害時,調出大量糧食救災。

民族走廊石窟走廊黃金走廊,頭銜眾多,河西啊,你不愧是中國自然和文化上至關重要的一條走廊。

三、匯聚天地大美的自然、人文景觀長廊

白雲蒼狗、滄海桑田,千年的時光在我們眼裡不過一個個枯燥無味的數字。

對於河西走廊來說,兩千年的春夏秋冬,無數個故事激蕩在這廣袤蒼茫的天地間,才沉澱成如今這瑰麗厚重的模樣,讓我們得以幸運地窺見那被無數人書寫的偉大傳奇以及被無數人讚嘆的大美景觀。

蘭州(古稱金城郡,河西第五郡)出發,沿312國道進入烏鞘嶺,便正式進入河西走廊。烏鞘嶺,屬祁連山脈北支冷龍嶺的東南端,是中原進入河西地區的第一道屏障。

17歲的霍去病還沒有驃騎大將軍之名,他年少輕狂、意氣風發,就是從這裡開始了他一生的傳奇,他猶如天降戰神,六戰匈奴毫無敗績,讓匈奴哭喊:「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

(甘肅地處我國東部季風區、西北乾旱區和青藏高寒區這三大自然區的交匯地帶,而交匯點在烏鞘嶺,製作@《中國自駕地理》)

烏鞘嶺作為河西走廊的門戶,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沿312國道過烏鞘嶺,河西宏大的歷史畫卷就這麼猝不及防地徐徐展開——漢、明長城在這裡相會,蜿蜒西去,夯土板築的牆體經受千年侵蝕,大多已經化為土埂。

假如你還能在河西走廊上看到壕溝或烽燧,就需要好好發揮你豐富的想像力了,在想像中穿越時光,回到那段金戈鐵馬、熱血豪情的滄桑歲月。

明長城遺址,來源@《河西走廊》紀錄片

烏鞘嶺位於武威市南部,武威一名,取自表彰霍去病武功軍威之意,炫耀著當年漢王朝開拓西域的大國雄風。

別看現在武威在河西四郡裡不大出名,兩漢魏晉時,甘肅大部分地區都由屬省級的涼州管轄著,而武威就是當時的「省會」(治所)。(後來,武威的名稱一度被統治者改為「涼州」。)

在漢唐之際,它就是西北地區的軍政中心、僅次於長安的最大古城,還是東晉十六國時期「四涼」(前涼、後涼、南涼、北涼)及唐初大涼都的國都,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中外商人云集的「國際大都市」

(西漢時的涼州,是十三州(刺史部)之一,所管轄的範圍很廣,武威正好處於涼州的腹心,又是距離長安最近的河西第一郡,涼州「省會」非它莫屬,製作@《中國自駕地理》)

貞觀元年(627年),玄奘法師西行求經途經這裡,就曾感嘆道:「襟帶西蕃,蔥右諸國,商旅往來,無有停絕。」

武威,作為絲路重鎮,也一度成為我國北方的佛教中心。說到這裡,就要提到兩個人物,一個是佛教大師鳩摩羅什

公元382年,生於龜茲國(今庫車)的佛教大師鳩摩羅什,早已在西域乃至中原聲譽鵲起,他萬萬沒想到,這一年,一場千裡徵戰因他而起。

鳩摩羅什像,攝影@VIP會員·天若有情

為搶奪鳩摩羅什,前秦苻堅派遣呂光攻打龜茲,沒想到就在兩人班師回朝途中,苻堅淝水之戰失敗,呂光留在武威建立後涼國,以近乎囚禁的方式困厄了鳩摩羅什17年,佛學就誤打誤撞地以這種方式,在武威中轉,廣泛地向東傳播。

另一個就是北涼國國君沮渠蒙遜,受鳩摩羅什影響的他在成就大業前就已是佛教信徒,為方便僧人禪修,他派遣僧人曇曜帶領工匠,在武威城南百裡外的天梯山,建造石窟。

也因此,開創了一種新疆以東地區存在的早期佛教造像模式——「涼州模式」,成為後來雲岡石窟和龍門石窟的直接源頭。

(天梯山石窟,大佛依山而建,腳下碧波蕩漾,1958年,為解決缺水問題,由於當時對歷史遺蹟重視不夠,天梯山石窟旁被規劃了黃羊河水庫,來源@《河西走廊》紀錄片)

如果說武威的美在於人文之美,那麼張掖的美則更為直白狂放,簡直可以說是河西走廊的顏值擔當。

離開武威,沿G30高速前行,會途經張掖的山丹縣,距離縣城50公裡的地方有個山丹軍馬場,2000多年前由霍去病為屯兵養馬而建,是當前世界規模最大和歷史最悠久的馬場。

山丹軍馬場,來源@《河西走廊》紀錄片

草原是祁連山中段最重要的景觀,在這裡,你可以騎上健碩的馬匹,腦海裡響起「讓我們紅塵作伴,活得瀟瀟灑灑...」,一頭扎進藍天白雲下,被祁連山、湖泊襯託的高山草原風光裡,放飛自我,呼吸自由的空氣!

而如果你人品足夠好的話,或許還能看到萬馬奔騰、塵土飛揚的壯觀景象。

(山丹馬場分為總、一、二、三、四這五個場,一般遊人去的是景色最美的一場,在這裡還能欣賞到一條幽深的奇妙峽谷,名為「窟窿峽」,製圖@《中國自駕地理》)

張掖,"張國之臂腋,以通西域",自誕生之初,就肩負厚望,它也許不會想到,自己將在千年之後,憑藉七彩丹霞地貌而出圈。

張掖丹霞之美,在於一種矛盾、碰撞之感,在親臨目睹之前,你我的固有思維裡的丘陵是單調無趣的,你根本想像不到這樣一片荒涼、寸草不生的廣袤丘陵,居然被奇妙地賦予油畫般豔麗的色彩。

張掖七彩丹霞,攝影@《中國自駕地理》

那一丘一巒,一溝一壑,曼妙、遒勁、氣勢磅礴...每一筆都是天地造化無意遺落人間的。也許我們不會像地質學家一樣,清楚地知道它如何形成,但當站在它的面前,就如同與一位上億歲的老者對視著,他悄然無聲,卻帶著一股遠古力量浸入你的心脾,讓你在渾然不覺中震撼許久。

張掖之美並不止這一處,面積廣闊的丹霞和彩丘地貌,在臨澤縣和肅崖南裕固族自治縣之間。

分布在肅南境內的冰溝丹霞,相對沒有七彩丹霞出名,後者以色取勝,前者則以形取勝,最大的特點是連片構成的丹霞像宮殿、像古堡、像窗欞...更值得觀賞者細細琢磨。不管是七彩丹霞還是冰溝丹霞,要想拍到它們最美的模樣,需得在雨後天晴或黃昏時刻。

冰溝丹霞,來源@《河西走廊》紀錄片

除了荒野之美,張掖還有更接地氣的一面,民國詩人羅家倫在遊覽張掖後,感嘆道:「不望祁連山頂雪,錯把甘州當江南」

每年7月,位於祁連山北麓的張掖民樂縣十萬畝油菜花進入盛花期,金黃色的油菜花海和碧綠色的麥田參差相間,在藍天白雲下流光溢彩,一派高山田園牧歌之景,視覺和嗅覺得到雙重感受,讓人心曠神怡。

民樂縣扁都口,攝影VIP會員·四季藏香

離開張掖一路向西,也就來到了大名鼎鼎的「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一座在戈壁灘上崛起的城市,明代萬裡長城的西端起點。

由於處於長城文化與絲路文化的交匯點,又是西域進入中原的第一關隘,這裡不僅保衛著西北邊防安全,同時也維護著明代絲路的暢通。

嘉峪關最吸引人文愛好者的莫過於雄渾的長城文化,而對於戶外運動愛好者來說,城東北的嘉峪關滑翔基地是個不錯的選擇,以雄鷹的視角,俯瞰無邊無際的戈壁大地。

嘉峪關,攝影@會員·KID

繼續往西,來到敦煌,河西走廊就進入尾聲了。西漢時,敦煌和酒泉分屬兩個郡,但現在已歸屬酒泉市管轄了。

如今,敦煌可謂河西走廊上最耀眼的明星,其洞窟、壁畫和彩塑之精美絕倫,引起了中國乃至全世界的注意,還誕生了國際化的敦煌學!敦煌文化博大精深,小編就不在這裡贅言了。但莫高窟的壁畫還是很平易近人的,又萌又生動的內容,觀賞門檻低,仔細琢磨還能得出些有趣的猜測呢!

飛天

內褲外穿的化生童子?

菩薩,很潮

對了,還不能錯過敦煌一處沙山與泉水共存的奇異景觀——著名的鳴沙山與月牙泉!

「大漠黃沙,千裡駝鈴。河西腳印,樓蘭依舊。武功軍威,灑酒入泉。張國臂掖,敦煌盛大。」

1200公裡,這將是一場時空錯亂、眼花繚亂的人文行旅,大美風光與歷史底蘊齊飛,絕對體驗感滿滿。

如果你想更全面地了解河西走廊,牆裂推薦大家看下紀錄片《河西走廊》,好評率超高!看得人熱淚盈眶,恨不得馬上背起行囊出發!

那麼,千裡迢迢來到大西北,如果你有更多時間,行程當然可以再擴展一下啊,兩條自駕線路給你準備好了,請查收!

河西走廊,夏秋季節最美哦,製作@《中國自駕地理》

參考資料:

1、《中國國家地理》2016年第一期;

2、趙永紅.《河西走廊藏文化史要》;

3、餘秋雨:「絲綢之路上的武威情結」 ;

4、人民日報:「涼州的光響」;

來源:中國自駕地理

相關焦點

  • 此生必駕318@3817KM,這裡是昌都!
    距昌都市以南約12公裡處,卡若村沿瀾滄江西岸而落。村子西南500米處,有一塊被圍牆圈起來的土地,大約1200平方米,雜草叢生、怪石突兀。當腳下的沙粒被風揚起時,仿佛帶人穿越回了五千年前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上究竟有無最早的「原住民」,在史學界被討論得熱火朝天。曾經最流行的說法是「西羌說」,認為青藏高原居民源於古羌人入遷,其最直接的論據來自於《新唐書吐蕃傳》:吐蕃本西羌屬。
  • 大西北,大西北!
    大隊伍都在返城的節點 ,我選擇去了大西北,高速公路上無數輛車與我擦肩而過,也有無數輛車被堵在路上,那一刻我感受到了「身體在流浪,心卻有歸宿」的滿足。在我國這片96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越往西走,越覺得這個世界是孤獨的。尤其是到了大西北。每次來這裡都能感覺到它萬裡無人煙的孤獨與荒涼。
  • 國內36條經典自駕遊線路重點推薦!你走過多少條
    你走過多少條? 額濟納旗—嘉峪關—敦煌—酒泉—丹霞地貌—張掖—武威—蘭州臨夏—紅原—成都 必駕理由:戈壁—大漠—雪山—草原—溼地—湖泊—胡楊林—蒼茫寥落的人文古蹟,用車輪逆時針勾勒出五千多公裡的弧圈,將祖國壯美的大西北攝入鏡頭、更印入自己的腦海心田。
  • 此生必駕318@4815KM,這裡是山南!
    這裡有西藏歷史上第一座宮殿、第一位贊普、第一座三寶俱全的寺廟、第一部經書、第一塊農田、第一個村莊……山南幾乎囊括了西藏所有的「第一」。第一座宮殿(建築):雍布拉康在公元前二世紀二十年代,雪域吐蕃出現第一位王——聶赤贊普。
  • 此生必駕的G318:具有獨特的魔力,跌宕起伏的路程不亞於坐過山車
    其實對於很多喜歡自駕遊的朋友來說,可能都聽說過G318這條風景秀麗的自駕遊路線,但可能並不太了解這條線路,它可以說是此生必駕的一條線路,如果你對這裡充滿好奇,不妨一起來了解一下這條線路。從海平面直抵世界最高峰腳下,全程大約5400多公裡,這其中途經了許許多多的充滿魔力的美景。當然,其中最精華的部分還應該屬四川到西藏這段路程,這就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川藏線,它從成都一直到達拉薩,全長大約2200多公裡。為什麼說它最精華呢?因為它從東到西跨越了整個橫斷山脈,「一山有四季,十裡不同天」說的便是這裡。
  • 我對大西北最美的想像,都在寧夏這座小城裡了
    在吳儂軟語的水鄉逛夠了,開始嚮往遼遠的大漠風光。尤其在疫情肆虐之時,出國不成,人們開始往祖國的大好河山裡翻騰。但也有人說,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大漠風光。其實這也不難,祖國的大西北真就有一個城市可以完美滿足雙需——「塞上江南」銀川。
  • 遊記:此生必駕川藏線,318自駕全紀錄之踏上紅色的「大雪山」
    這裡是曾曾的旅行記錄冊,有攻略,有風光,有你喜歡的東西。318川藏線,一條被譽為「中國人的景觀大道」的公路,絕美的景色一直吸引著眾多人慕名沿著這條國道進入藏區。路上有徒步的、有騎自行車的、有騎摩託車的、有開自己車的。
  • 這六條自駕線路承包了全中國99%的美景
    在這6條長線中,有兩條路線分別經川藏南線、阿里大北線看遍西藏天堂美景;有兩條路線在新疆:環遊南疆、穿越羅布泊,難度一低一高;還有兩條路線,一條行攝大西北
  • 被稱為「最美的森林古道」,安徽這條千年古道,沿途風光讓人驚豔
    當人們厭倦了喧囂的城市生活,最想做的是什麼,很多人會選擇旅遊,更多的時候是想回歸自然,在野外感受森林的清新與寧靜,基於這一目的,一些以自然風光著稱的景點成為了很多遊客心中最理想的旅遊目的地。在安徽省,黃山、齊雲山、太平湖、青龍灣等景點就以其獨特的風光和美景贏得了眾多遊客的青睞,其實除了這些知名的景點之外,安徽還有很多地方雖然名氣不大,但是風景也不差,安徽省寧國市的吳越古道就是其中之一。
  • 西安這條秦嶺自駕路線,路虐、景美、人少,還有被藏起來的秘境
    對於愛好自駕遊的老司機而言,眼下又到了一年中最美的時候。一腳油門扎進秦嶺大山裡,隨處都是色彩斑斕的視覺盛宴。這兩天,小漁也陸續為大家介紹了幾條經典的秦嶺自駕旅遊路線,今天介紹的這條秦嶺老國道,屬於「西安必駕」系列。 一則這條自駕路線的起點就在西安市境內,開著車一腳油門就進山了;二則這條盤山老國道沿途山水相依,路虐、景美、人少;三則這條路線遊玩選擇較多,既可以玩環線,也可以原路折返,一日遊兩日遊都適合;第四則是整條路線中還藏了一處原始秘境,被稱為秦嶺裡的香格裡拉。
  • 又一條中國最美國道爆火!霸佔大西北50%的精華美景,7、8月沿途美爆朋友圈!
    不過最精華最經典的卻是    青海西寧到和甘肅張掖的這347公裡,從西寧出發53公裡後,就能抵達這處雲杉構成的綠色秘境。行走在鷂子溝林區之間,那些高峻茂密的蒼松如渾然天成的大傘,讓人只覺得清涼不已。©圖蟲 畫雞蛋的莫扎特達坂山,是大通到門源的要道,有 「走門源,過達坂」 之說。
  • 川藏線318國道1200公裡,跨越9條河流,你了解多少?
    自駕遊318川藏線,2100公裡從成都出發,一共要跨越9條河流,其中3條流出國境了,自己駕車挑戰川藏線的朋友,一定要注意了,9條河流伴隨著我們一路到拉薩,每一天河流都有「個性」。你最好收藏一下,說不定那一天就用上了。
  • 全世界最美,一路美到新疆!500公裡無人區,滿足自駕人所有的美夢和激情!
    這是一條貫穿五省一市的公路這是一條從北京五環到新疆烏魯木齊的公路,全長2768公裡,連接北京、河北、山西、內蒙古、甘肅、新疆,五省一市的公路。來源/人民網這是一條百年夢想的道路100年前,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中勾畫出一個宏大設想:「東起北平(今北京)、經阿拉善,西至迪化(今烏魯木齊)的第二條進疆大通道
  • 第二條進出疆高速公路成型
    原標題:第二條進出疆高速公路成型 24日下午,隨著盆克特二號大橋最後一片梁架設到位,G7京新高速「最後一公裡」——梧桐大泉至木壘段貫通。至此,第二條進出疆高速公路大通道成型。 「今年我們積極組織施工材料,加大人員、設備投入,克服困難搶抓工期,保障項目如期貫通。」
  • 這裡春光夏色逼瘋攝影師,還有條不羈自駕路!
    就旅遊地域而言,壩上草原指的是內蒙古高原向河北省的過渡地帶,海拔1200—1500米。僅從名字而言,壩上草原就有四個:圍場壩上(木蘭圍場)、豐寧壩上、張北壩上和沽源壩上。同時也是自駕者的天堂,或騎馬奔騰,或驅車自駕,只需沿著草原的脈搏,一路所向便是最美!
  • 走過一次大西北,才叫不枉此生
    汽車行駛在寬闊的公路上,窗外是無邊的戈壁,前方的道路延伸到天邊。這一路,看過日落,等過日出,翻過高原山脈,走過茶卡丹霞, 再多的高山大海,都比不上這簡潔闊大的天地,直接呈現在眼前。有人說,去一趟大西北,相當於經歷了10次旅行。
  • 大城市人看不上東風風光S560,西部五線小城市穩坐7座SUV銷冠
    大家好,我是東風風光的銷售,今天跟大家聊聊風光S560:東風風光S560最近賣的怎麼樣?我店位於大西北一個五線城市,有很多知名景點都在我們附近,我們也是本地唯一的經銷商。我們店裡1.8L 手動都市型 7座是主銷車型,國六版的市場指導價65900元,這車因為定價本來就很低,經銷商返利也沒多少,所以國六還是延續之前的優惠政策,目前優惠2000元左右,但是我們這裡是大西北的小城市,優惠比較少,在其他地區可能會有更大幅度的優惠。
  • 河西走廊有座不知名的城市,在大西北隱藏了一年中最美的時光
    沒去過西北,你永遠不知道遼闊疆域的真諦,甘肅省有個不知名的地級市,那裡隱藏著最美的丹霞地貌和無數奇異的景觀,今天,他又回到了人們的視野,向你展示了西北的美麗,那麼今天我們就帶你看一下河西走廊有座不知名的城市,在大西北隱藏了一年中最美的時光。
  • 全省最美跑步線路!快去打卡!
    日前,「魅力江蘇 最美體育」江蘇省全民健身運動會閉幕式暨全省最美跑步線路、最美鄉村健身公園頒獎儀式在南京舉行。 江陰綠道 狀元古道 「狀元古道」跑步線路,其名源於胡埭曾是無錫首位狀元蔣重珍的故鄉,過去是一條重要交通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