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在大銀幕上,無疑地是個女力出頭天的年頭。今年我們有許多女性主演主導的電影,而儘管現在2020年才過去2個月,我們就有了許多女力電影。其中還有兩部女性群戲電影: 《小婦人》與《猛禽小隊》。你也許以為,有很多女性角色是它們唯一的共通點,其實不然。於是我們有了一個奇妙的問題:我們是不是能將某些《小婦人》的角色套進《猛禽小隊》呢?舉個例子……喬馬區會是小丑女哈莉奎茵嗎?
閻羽茜執導的《猛禽小隊》似乎可以套進背景為十九世紀英國的《小婦人》。
當然,這是完全不同的兩部電影,它們的時代背景不同、劇情風格不同、甚至連人數也不同── 《小婦人》敘述馬區四姊妹的故事;而《猛禽小隊》裡有五位高譚市不同年齡與階級的女性。不過這些角色之間仍然有不少共通性,就連《猛禽小隊》導演閻羽茜也這樣覺得:
有一部分的我……有點像哈莉喬?不過哈莉自己可不像喬。也許她更像艾美,真的,我覺得《小婦人》裡的角色都比較有責任感,至少比我們猛禽小隊有責任感多了。但我覺得這種比較還蠻有趣的。
《猛禽小隊》的拍攝現場,導演閻羽茜正為小丑女瑪格羅比、妮蒙託亞蘿西培瑞茲講戲。
小丑女哈莉奎茵= 艾美馬區?
瑪格羅比飾演的哈莉奎茵以及弗洛倫斯佩治在《小婦人》飾演的艾美馬區。
我們先不管責任感的問題了,畢竟猛禽小隊組團的原動力並不是為了殲滅高譚市罪惡的責任感──那是陰暗大人蝙蝠俠的工作。但是正如閻導演所說的,奎茵確實跟艾美比較像:艾美喜歡珠寶與閃亮亮的東西、奎茵喜歡珠寶與閃亮亮的東西(看看她在逃難時身上還是穿金戴銀的);小婦人都很有個性,脾氣都不太好;
《猛禽小隊》瑪格羅比。
艾美心儀的羅禮 對她不太好,不但對她沒禮貌、在她面前爛醉把妹、還一副拯救者的模樣。而奎茵幾乎是被小丑拋棄了,還被他的手下丟出去,眼見她慘遭追殺也不願伸出援手;小婦人都被迫活在其他人的陰影裡,艾美不像姊姊那麼有寫作或彈琴的才華、而奎茵的自我幾乎被小丑劫持了;而除了艾美與奎茵都喜歡穿得美美的之外,更重要的,小婦人都有積極想要走出一片天的自主欲望。
《小婦人》弗洛倫斯佩治、飾演羅禮的提摩西夏勒梅。
《小婦人》裡的艾美,某種程度上比起《小婦人》的艾美更接近哈莉奎茵。原因在於新版電影裡,艾美的性格矛盾被刻畫地更深刻了。她有自小心儀的對象,但卻必須擺出冷淡的臉孔,面對這個追求姊姊失意的鄰家男孩。同時,她也不想讓自己淪為愛情施捨的對象。
《小婦人》提摩西夏勒梅。
羅禮把情感挫敗發洩在艾美身上。
而奎茵也陷在這種情感困境裡,雖然她在《猛禽小隊》電影開頭,就已經與小丑分手。但其實對這段被迫逝去愛情藕斷絲連的人是她:《猛禽小隊》基本上是一部漫長的分手電影,奎茵在整部電影混亂的搶鑽石過程中,慢慢理解與體諒,分手不是罪,而不跳脫這段有毒的關係,她永遠不是自己。
《猛禽小隊》中,哈莉奎茵已被小丑拋棄。
這兩部電影同時翻轉了兩個典型的刻版印象角色:艾美就是典型家庭劇裡的嬌蠻么妹;奎茵就是典型黑道劇老大旁愛到卡慘死的情婦──《自殺突擊隊》 裡非常明顯。但是幾乎所有看完《小婦人》的觀眾,都會喜歡上這個應該愛吵有糖吃的小惡魔;而《猛禽小隊》最後,不但電影裡絲毫沒提到小丑。不言可喻地,我們也知道,奎茵也許已經徹底忘記這個男人與他的毒愛了。
葛莉塔潔薇執導的《小婦人》,弗洛倫斯佩治飾演的艾美馬區。
警探蕾妮蒙託亞 = 喬馬區?
《猛禽小隊》飾演蕾妮蒙託亞的蘿西培瑞茲以及《小婦人》中瑟夏羅南飾演的喬馬區。
這不是一個明顯的類比,畢竟小婦人的差異更大──文學少女與醉酒警探?但是蕾妮與喬的關聯比起其他人多了一些:至少小婦人都同樣沉不住氣。蕾妮更像個男人,她記熟所有90 年代警匪電影的臺詞,把自己活成一個終極警探;而喬也像個男人,甚至在19 世紀就剪短頭髮、戴起報童帽、像個桀傲不羈的男孩;蕾妮想要力爭上遊,因此她努力工作,卻被迫困在一個對女性不友善的環境裡;喬想要力爭上遊,因此她努力寫作,卻被迫困在一個女性大多得隱姓埋名寫作的環境裡。
《猛禽小隊》蘿西培瑞茲飾演的蕾妮蒙託亞。
高譚警局男性居多,他們不但在日常生活裡不把蕾妮當回事、不尊敬她、甚至強奪她的功勞;19 世紀的出版業也是男性講話大聲,如果故事裡有女性角色,她一定得在結局結婚嫁人。而主編可以強壓不肯就範的女作家,要求小婦人一定得寫個浪漫的結局。
《小婦人》中飾演喬馬區的瑟夏羅南。
但是面對同樣男女不平權的環境,蕾妮還是與喬做出了不同的應對選擇:蕾妮選擇用酒精麻醉自己,這原本可能是孤身紐約的喬馬區的下場。但是她遇上了另一場家庭悲劇,她被迫從灰暗孤獨的紐約,回到久違的溫暖家園。這次返鄉改變了她的人生、與她的寫作方向──喬還是幸運多了。因為仿造紐約的高譚市可沒那麼容易離開,這個罪惡之城持續地吞噬居住其上的人類,誰都別想離開。
《小婦人》瑟夏羅南。
女獵手海倫娜柏帝內 = 貝絲馬區?
《猛禽小隊》瑪麗伊莉莎白文斯蒂德飾演的女獵手,以及艾莉莎斯坎倫 飾演的貝絲馬區。
這可能是最奇怪的類比,我們印象中的貝絲是溫柔安靜的大閨女,因為好心而染上的猩紅熱糾纏了她一輩子,導致喜愛彈琴的她,在書中許多時候都臥病在床。這跟身手矯健的女獵手海倫娜似乎相差甚遠,因為海倫娜應該算得上猛禽小隊中戰力頂尖的猛將,她接受過近身格鬥、暗殺與射箭的專業訓練,她能孤身單挑高譚市的許多黑道,十字弓殺手之名震攝高譚市──儘管她不喜歡這個渾名。
《猛禽小隊》飾演復仇者女獵手的瑪麗伊莉莎白文斯蒂德。
但是我們從另一方面觀察,海倫娜的人生目標,是為她被殘殺的家人復仇,這一點讓她化身成為高譚的復仇惡靈。她似乎對其他事都不太感興趣,甚至連待人接物方面都有點生澀與害羞。非常重視家人這一點,讓她與貝絲有了連結,貝絲雖然自身是泥菩薩過江,但是她仍然以她的方式在關照這個小家庭。直到她即將油盡燈枯之時,她仍然非常關心自己的姊姊,擔心她是否放棄了曾經喜愛的寫作志願,鼓勵喬繼續為她寫下去。
《小婦人》艾莉莎斯坎倫飾演的貝絲,以及弗洛倫斯佩治飾演的艾美馬區。
如果沒有這場悲劇,海倫娜也許會繼續與她財大勢大的黑幫家族生活在一起,做她的黑道千金;而貝絲如果遇上了不幸的滅門血案,她也許會捨棄自己的人生,踏上復仇血路。海倫娜與貝絲都有著強大的心靈能量,能讓小婦人堅持自己以家庭為重的信念。
黑金絲雀黛娜蘭斯 = 瑪格馬區?
《猛禽小隊》飾演黑金絲雀的朱妮絲莫利特貝爾以及《小婦人》飾演瑪格馬區的艾瑪沃特森。
如果沒有蘭斯,猛禽小隊應該永遠不會成真。她是這個小隊還沒成形前,就默默聯繫許多成員的隱形媽媽。她關心卡珊德拉該隱(Cassandra Cain),即便她大可以不顧這個眾矢之的的小扒手;她關心奎茵,在她酒醉就要被撿屍時,冒著暴露身分的風險出手拯救;她也在暗中幫助警探蒙託亞,向她通風報信;而這一切行動對於最接近危險的蘭斯來說,甚至沒有任何好處。伴君如伴虎的她不但得小心黑面具 的起疑,還要小心身邊的維克多薩斯 抓耙子。但是也還好有她,原本一盤撒沙的高譚女士們是不可能攜手合作的。
《猛禽小隊》由朱妮絲莫利特貝爾飾演的黑金絲雀,是猛禽小隊之所以能夠團結的關鍵人物。
瑪格原本也有自己的規劃,她希望遇上好人家、過上錦衣玉食的富裕生活,而她一時衝動買下高貴布料,但是最終仍然為了丈夫與孩子,而放棄這個唯一能夠奢華片刻的機會。
《小婦人》中,由艾瑪沃特森飾演的瑪格馬區。
蘭斯與瑪格同樣都遵守傳統價值,蘭斯並不想踏上母親為正義而必須涉險的危險道路,為此她隱瞞了自己的出身,並且選擇了與母親完全相反的道路。但你會發現,蘭斯幾乎是這個團隊裡唯一夠格被稱上是超英雄的角色──她無私地為正義公理奉獻、她有著高度的自製、她不會因為誘惑而偏離自己的信念。
而一直想成為明星的瑪格,最終仍然選擇了當時女人最正統的就業方向──成為妻子與母親。這種家庭生活在經濟貧弱的狀況下也許辛苦,但是瑪格並沒有背離她的家庭。即便她曾經面對誘惑而軟弱了一下,但她卻願意做出真誠的犧牲。對瑪格的家人來說,她永遠是不可思議的超英雄。
《小婦人》艾瑪沃特森。
為什麼《小婦人》與《猛禽小隊》的角色會如此相似?也許一個簡單的答案可以解釋:這兩部電影都想表達不同階層的女性所遇到的不同困境,以及小婦人在這些極端狀況下做出的選擇。而女性困境其實從19 世紀乃至21 世紀並未改變太多。
《猛禽小隊》黑金絲雀朱妮絲莫利特貝爾、哈莉奎茵瑪格羅比。
不管你是超英雄、不管你是小說家、不管你是家庭主婦或是黑道情婦,這些身分認同、不平等待遇與種種挑戰信念的誘惑,好像總是會在身邊出現。《小婦人》與《猛禽小隊》的巧合也許證明了,我們更應該傾聽這些大銀幕上越來越多的女人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