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 (記者 宋向樂)手機支付方便了人們生活的同時,也帶來新的困擾。譬如,如果家裡有老人突然去世,又沒有人知道支付密碼,手機裡的零錢該怎麼繼承呢?近日,鄭州的馮先生就遭遇了這樣的問題。
「一方要提供財產明細才開公證書,一方要公證書才提供明細,簡直就是死循環。」馮先生和各種平臺溝通了無數次,又跑了大半個月,費盡各種力氣才終於補齊了各種證明材料,最後才把錢提了出來。
老人突然去世,微信裡的錢咋繼承?
2020年的5月份,河南鞏義市的馮先生父親因為一場意外去世了,在收拾父親遺物的時候,馮先生意外發現父親手機錢包裡存有一筆錢,零錢有1900塊,零錢通裡邊有17000多塊,由於只有父親本人知道支付密碼,這筆錢一直都沒有提出來。
為了這1萬多塊錢,半個多月來馮先生沒有少跑路,到處找人幫忙,但是錢還是沒有提出來。
馮先生說:「錢包裡的零錢提供了死亡證明、關係證明、承諾函,已經發給支付平臺的客服了,目前平臺已經把錢轉到我指定的帳戶了。但是零錢通裡邊的錢不同於錢包裡的零錢,父親存在零錢通的1萬多元屬於理財基金的範疇,如果沒有經過公證處公證的話,這筆錢是沒有辦法提取的。」
馮先生稱:村委會開的死亡證明、關係證明,還有公安局開的非正常死亡證明,自己跑了將近20天,才把所有的東西都辦全了。可是前幾天又被告知辦理不了公證書,馮先生表示,為了這件事已經煩得睡不著覺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二章法定繼承人之規定,馮先生和父親是父子關係,有權利繼承他的遺產,自然也包括網絡基金投資遺產。
對於馮先生遇到的問題,鞏義市公證處的工作人員表示,之所以沒有給馮先生辦理,是因為他缺少一個材料,需要馮先生提供零錢通裡邊的帳戶明細。馮先生之前聯繫過客服,也可能是因為溝通的問題,馮先生認為自己提供不了帳戶明細,所以覺得很難。
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馮先生聯繫到了管理這筆基金的公司,對方表示需要他們開相關證明的話,馮先生要提供資產繼承人填寫的申請表,還有過世人的身份證複印件及死亡證明,最後還有繼承人的身份證複印件。
至此,整個事情終於找到了解決方案,馮先生表示自己會填完申請表,然後再回去準備其他相關材料。工作人員表示,只要材料齊全就可以辦理了。
並非個例,來聽聽網友都是怎麼說
馮先生的遭遇並非個例,大河網記者在網上搜索「意外去世微信零錢咋能繼承」關鍵詞後,發現網友相關詢問為數不少。2019年,發生在山東德州的一起案例,被稱為首例微信零錢繼承公證。
山東德州的王大媽年近七旬,老伴去世後,王大媽一直用著老伴生前所使用的智慧型手機和微信帳號,在使用的過程中,王大媽發現,老伴的微信錢包裡還有2000多元,可是因為王大媽不知道支付密碼,現在不能消費,也不能提現。
無奈之下,王大媽來到公證處,但是這裡從沒有公證過關於微信錢包遺產繼承的業務,而且目前對於虛擬財產也沒有明確的司法解釋。另外繼承法中規定,對具有人身性質的網絡遺產,不可以繼承。比如個人聊天工具、QQ、MSN、網絡ID等,而沒有人身性質的網絡遺產,則可以繼承,如網上店鋪、遊戲幣等,對於王大媽這種情況,應該如何公證,這讓工作人員犯了難。
工作人員查閱了相關資料,沒有找到任何的相關法律規定,因為錢也不多,按照小額繼承走的流程,辦理了小額繼承公證。
對此,有網友表示,「這來來回回搭進去的時間和油錢都不知道多少了,錢少了還真不值當」。網友「元氣少女」則認為,相關平臺可以簡化一些不必要的步驟和流程,讓事情都好辦起來。
網友「直女」表示,微信零錢本質就是財產,只要繼承人具有合法條件,就能正常繼承。只不過程序跟正常的業務會不太一樣,一般會需要一份死亡證明、關係證明,到公證處進行公證的效力是最高的。不過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微信目前還沒有明確的解決方式,需要通過人工客服進行具體溝通。
就該事件,律師提出了三個建議
河南泰豫恆律師事務所律師張博就此事發表了觀點。
「微信帳號,支付寶帳號,既有支付信息和現金功能,也有通信等社交信息功能,按照法律規定,根據網絡安全法等相關法律規定屬於實名註冊信息,一般來說是不能繼承的,但帳號中除人身性質以外的財產權利,應當屬於可繼承的『合法財產』範疇。」
為了避免出現案例中的情況,張博還給出了三個建議:
1.兒女要幫助老人整理銀行存摺、銀行卡、微信錢包、支付寶帳戶等密碼信息,妥善保存。
2.莫在微信零錢中存太多現金,零錢嘛,零花足夠了。
3.如果父母較為開明,可以提前做好遺囑。民法典新增了列印遺囑和錄音錄像遺囑,公證遺囑不再優先,而是以最後一份為準。
法律領域的自媒體創作者「禪律」認為,關於微信零錢等個人資產如何處理的問題,其實統一納入遺產繼承是最好的做法。
「相關的法律法規應該進行完善,擴大遺產繼承的範圍,將各類現金、實物、金融等資產統一納入資產繼承的範疇,讓繼承者一次公證,全盤接收,既省去了反覆跑各類手續的時間,也讓財富的傳承規則更加人性化、法治化、合理化。」「禪律」說。
一起來學民法典
民法典實施後,刪除了《繼承法》中對收入、房屋、文物、著作權等一一列舉的表述,意味著只要是合法取得的財產,都可以被繼承,其中就包括網絡財產、虛擬貨幣等。
換句話說,比特幣、遊戲裝備、VIP帳號等此前看起來虛無縹緲的東西,通過立法都將實現可繼承,曾經那句「打遊戲練級繼承給兒子」的玩笑話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