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23亞洲杯小組賽進行到第三輪,八強席位逐漸浮出水面,而中國國奧隊早早出局,延續熟悉的劇本。東道主泰國隊在末輪逼平伊拉克,拿到1分,三戰1勝1平1負,排名A組第二名,拿到八強資格。這是泰國隊首次打進U23亞洲杯八強,已經創造歷史,他們將向著奧運目標發起衝擊。泰國足球這些年堅持理念,穩步發展,各級梯隊已全方位超越中國,是名副其實的亞洲足球後起之秀。與泰國近鄰的越南足球發展同樣出色,實力突飛猛進,同樣是亞洲足球後起之秀。
此前中國足協制定發展方向,不再盲目學習歐洲豪強,而是將學習目標轉向兩大東亞強隊日本和韓國。日韓足球是亞洲一流隊伍,各自有多名球員效力於歐洲五大聯賽,其國家隊層面實力領先中國足球已經有很長一段距離,中國足球與日韓可以說完全是隔著層次的隊伍。中國足球此時才想起來學習日韓模式,這未必是最佳選擇,畢竟日韓足球發展從九十年代就已打下堅實基礎,且持之以恆,穩步發展二十多年。
中國足球在九十年代的基礎和日韓差距並不大,但中國足球卻走出反向道路,從而被甩開很長距離。新千年初,中國足球達到頂峰,看起來一片祥和之風,前景可觀。但其實已經埋下隱患,呈現的是浮華假象,為如今的徹底枯死埋下伏筆。中國足球現在去學習日韓,差距很大,恐怕會特別吃力,一旦學不來就會破罐破摔,再次陷入目前這種混亂局面。這些年就是不斷推倒重建,不斷重複豆腐渣工程,卻從來沒有想過基礎階段。所謂萬丈高樓平地起,底下的基礎確實費時費力,但沒有基礎根本無法建起高樓。
整個東南亞地區,菲律賓、泰國和越南是三支足球發展較快的隊伍,或許不久之後中國足球官方就會稱他們為東南亞三強。菲律賓足球發展是依靠歸化道路,整個菲律賓國家隊已很難找到土生土長的菲律賓人,可以快速提高戰績,但是沒有根。而泰國和越南不同,兩國足球發展理念很明確,加強青少年足球培養,制定十年及更多的長遠目標,穩步推進,打下堅實基礎,到如今逐步迎來開花結果。
從國家體制上來說,中國與泰國、越南相似之處更多,比起韓日國家體制,泰越國家體制與中國也更為接近,參考泰國和越南的足球發展模式或許更加現實,更適合中國體制。很多人會說中國的父母不支持孩子踢球,在中國沒錢就不能踢球。這兩條觀點並不是沒有道理,中國基本沒有草根球員,以前根本就無法接觸足球,如何成為職業球員。現在有所改觀,但草根發展職業球員依然不太現實。關於父母不支持孩子踢球的問題,可以參考借鑑泰國、越南的發展模式,借鑑他們發展之初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