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至此,持續了好久年的、慘絕人寰的二戰才告一段落。如果天皇不投降,日本下一步的計劃是什麼?
小磯國昭,日本的陸軍大將,是一個典型的官僚。「九一八事變」前後,他曾風雲一時。由於他長期在朝鮮任職,又長得像老虎,故被稱為「朝鮮之虎」。他是一個文武雙全的戰犯,於1944年7月22日擔任日本的第41屆首相。「雷伊泰灣海戰」中,日軍慘敗,他就開始考慮用外交收拾戰爭的殘局。
1945年2月,小磯國昭在徵求外相重光葵等人的意見後,決定讓南京偽政府到東京,企圖通過偽政府的人聯繫上民國政府,讓民國政府出面和蘇聯調解,結束戰爭。不過,他的這項計劃最終失敗了,還引起了閣僚們的強烈指責和天皇的不悅。
日軍在戰場上的失敗,同盟軍接連告捷,他們攻打日本本土是遲早的事。在這種情況下,小磯國昭開始制定本土決戰的計劃。幾十年來,日本一直是對外發動侵略戰爭,從未在本土打過仗,如何抵禦同盟軍,成了一個難題。前線和後方的劃分、作戰的方式等問題,都需要好好規劃。他認為,無論是政府、軍隊,還是民眾,都要馬上做好投入本土決戰的準備。
因此,「義勇兵役法」、「戰時緊急措置法」等法律法規,在內閣的主持下迅速起草並出臺。兵源,是本土決戰能否勝利你的重要因素。當時,日本為了戰爭,能應徵入伍的男子都上了戰場,國內只剩下了一群老弱婦孺。6月22日,日本臨時議會公布了「義勇兵役法」。該法規定全體國民除了要按照規定的兵役法服兵役外,還要按照「義勇兵役法」的規定服兵役。17到40歲的女子,15到60歲的男子,都要服義勇兵役,編入「國民義勇戰鬥隊」。負責修復被破壞的戰備工程,運輸彈藥和糧食,還要負責支援防空警戒防衛等。
義勇隊要盡最大力量徵兵,除了老幼、孕婦、產婦、病弱不用加入之外,其他人都得加入義勇隊。各單位、地方、村子,全部都變成了作戰指揮部。可以說,小磯國昭等人的計劃是要讓日本全民皆兵,進入戰時狀態,與同盟軍拼個你死我活。由日本內閣情報部編撰的一本叫《寫真周報》的畫冊,對這一指令進行了大肆宣傳。該計劃在鈴木內閣時開始逐步實施,直至日本投降。也就是說,日本不投降,同盟軍打到日本本土時,日本準備戰鬥到底,直到最後一個日本人死亡。但日本天皇選擇了投降,這個計劃也就停止了。
至於小磯國昭這個戰犯,日本投降後,在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被判處無期徒刑。1950年,他在獄中走完了罪惡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