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高官投降前制定了一個瘋狂計劃,如果實施,日本人早不存在了

2020-12-26 騰訊網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至此,持續了好久年的、慘絕人寰的二戰才告一段落。如果天皇不投降,日本下一步的計劃是什麼?

小磯國昭,日本的陸軍大將,是一個典型的官僚。「九一八事變」前後,他曾風雲一時。由於他長期在朝鮮任職,又長得像老虎,故被稱為「朝鮮之虎」。他是一個文武雙全的戰犯,於1944年7月22日擔任日本的第41屆首相。「雷伊泰灣海戰」中,日軍慘敗,他就開始考慮用外交收拾戰爭的殘局。

1945年2月,小磯國昭在徵求外相重光葵等人的意見後,決定讓南京偽政府到東京,企圖通過偽政府的人聯繫上民國政府,讓民國政府出面和蘇聯調解,結束戰爭。不過,他的這項計劃最終失敗了,還引起了閣僚們的強烈指責和天皇的不悅。

日軍在戰場上的失敗,同盟軍接連告捷,他們攻打日本本土是遲早的事。在這種情況下,小磯國昭開始制定本土決戰的計劃。幾十年來,日本一直是對外發動侵略戰爭,從未在本土打過仗,如何抵禦同盟軍,成了一個難題。前線和後方的劃分、作戰的方式等問題,都需要好好規劃。他認為,無論是政府、軍隊,還是民眾,都要馬上做好投入本土決戰的準備。

因此,「義勇兵役法」、「戰時緊急措置法」等法律法規,在內閣的主持下迅速起草並出臺。兵源,是本土決戰能否勝利你的重要因素。當時,日本為了戰爭,能應徵入伍的男子都上了戰場,國內只剩下了一群老弱婦孺。6月22日,日本臨時議會公布了「義勇兵役法」。該法規定全體國民除了要按照規定的兵役法服兵役外,還要按照「義勇兵役法」的規定服兵役。17到40歲的女子,15到60歲的男子,都要服義勇兵役,編入「國民義勇戰鬥隊」。負責修復被破壞的戰備工程,運輸彈藥和糧食,還要負責支援防空警戒防衛等。

義勇隊要盡最大力量徵兵,除了老幼、孕婦、產婦、病弱不用加入之外,其他人都得加入義勇隊。各單位、地方、村子,全部都變成了作戰指揮部。可以說,小磯國昭等人的計劃是要讓日本全民皆兵,進入戰時狀態,與同盟軍拼個你死我活。由日本內閣情報部編撰的一本叫《寫真周報》的畫冊,對這一指令進行了大肆宣傳。該計劃在鈴木內閣時開始逐步實施,直至日本投降。也就是說,日本不投降,同盟軍打到日本本土時,日本準備戰鬥到底,直到最後一個日本人死亡。但日本天皇選擇了投降,這個計劃也就停止了。

至於小磯國昭這個戰犯,日本投降後,在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被判處無期徒刑。1950年,他在獄中走完了罪惡的一生。

相關焦點

  • 二戰美國有一個比原子彈更厲害的計劃,如果採納,日本將被滅族
    他們集結了53個步兵師,共收集了235萬名士兵,甚至緊急訓練了超過3千萬人作為預備兵。這個數字看起來很龐大,但事實上,他們是不能正式參戰的老兵傷兵或沒有經驗的新兵,所謂的預備兵更是臨時而來。而且日本的航空海養老航線已經完全封鎖,整個日本已經成為一個孤島,軍事戰略物資完全無法進入,怎麼能有力量抵抗呢?
  • 日本投降前,美國還準備怎麼打擊日本?火燒城市,餓死千萬日本人
    日本裕仁天皇得到廣島、長崎的傷亡報告之後非常惶恐,生怕美國人往東京或者大阪這樣的地方投彈,造成更恐怖的傷亡,最後只好選擇投降。▲廣島紀念公園其實,美國在二戰時期則對日本恨之入骨,曾制定了很多個針對日本的「亡國計劃」,一個比一個狠,原子彈只是最簡單、效率最高的,所以被率先使用。
  • 日本二戰真是無條件投降?他們曾提出一個條件,不答應就死戰不降
    其實大家都被這個提法蒙蔽了,日本不是無條件投降,而是「有條件」投降,提出的最大的條件就是盟軍尤其是美國,要答應日本保留天皇制,或者說不懲罰裕仁天皇。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派出代表團(11人)登上停泊在東京灣的美國軍艦密蘇裡號上,當天9時籤字,日本正式無條件投降。咋一看,日本這一提法沒有問題,其實我們都忽略的一個問題。日本為何投降?
  • 二戰德國投降後,為什麼日本還在負隅頑抗,不肯投降
    1945年5月8日,德國籤署了無條件投降書,向盟軍投降。二戰的歐洲戰場就此宣告勝利。不過日本並沒有打算承認失敗,而是積極準備本土作戰。早在菲律賓戰役打響的時候,日本意識到敗局難以挽回,開始考慮本土作戰。
  • 抗戰勝利紀念日|戰敗後的日本:軍隊無條件投降,國家有條件投降...
    格魯認為,無條件投降原則忽略了日本政治結構的特殊性,即天皇制問題。如果美國按照一般性的解釋對日本執行無條件投降原則,必然會指向廢除天皇制,但這樣將難以保障日本投降的有序進行,他說「我很清楚地知道,到了日本應該投降的時候,只有天皇能促成其實現;也只有他頒布詔書,即日本人所認為神聖的文件才能使投降生效」。
  • 二戰如果日本不投降還能撐多久?最多六個月,不然要被餓死
    日本在二戰後期已經被逼上絕境,前線實力被中美蘇牽制,大後方又遭受原子彈的攻擊,這種情況下如果日本堅決不投降,依舊頑抗那麼等待它的又是什麼呢?據可查資料顯示當時的日本國內情況很糟,從國內的各種表現來看結果顯而易見。
  • 日本為何有神風特攻?日本最後的瘋狂!
    這就要說日本的神風隊了,這也是日本最後的瘋狂! 什麼是自殺式作戰? 中途島戰役失敗後,日本為了挽回頹勢。日本海軍中將大西瀧治郎率先倡導的,即利用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按照「一人、一機、一彈換一艦」的要求,對美國海軍艦艇編隊、登陸部隊展開自殺式攻擊,其目的是以最少的資源對美國海軍實施最大程度的打擊。
  • 當初日本再晚十天投降,那它將會永遠從地圖抹掉,怎麼回事呢?
    在整場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是發起國也是最後的閉幕國。在這場戰鬥中他們投出的人力物力和資源與他們得到的利益相比簡直不是一個級別的,儘管是這樣但日本的右翼分子卻還是冥頑不靈,在二戰末期還想出了一億玉碎這樣的瘋狂計劃,但他們可能不知道,當初日本如果晚十天投降,那這個國家將會在世界地圖上被永遠的抹去!
  • 日本宣布投降前一晚,為什麼說日本皇宮外變成了「屠宰場」?
    二戰中的日本因為長期受軍國主義思想的影響,因此對戰爭非常狂熱,加之日本一直推行的武士道精神和對天皇的忠誠,因此日本軍人在戰爭中非常瘋狂,戰爭中寧死不降便是非常直觀的一點。正因為如此,日本軍隊中的很多激進分子即便到了天皇宣布投降前夕,依然不甘放棄,想要通過逼迫的方式讓天皇妥協,繼續戰爭。
  • 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的直接原因並非原子彈,而是這個歷史事件!
    因為當時歐洲戰場以德國最終戰敗而告終,以美英為首的戰勝國正在歐洲對德國主要戰犯進行審判,而日本天皇和其軍國主義政府高官害怕日本無條件投降後,美英為首的戰勝國會以同樣方法將日本天皇作為戰犯進行審判,而日本天皇是日本人心中的「神」,是不能夠被當作戰犯審判的。
  • 日本宣布投降前一晚,為什麼說日本皇宮之外變成了「屠宰場」?
    可是實際上,在日本皇室都已經打定主意要投降的時候,它本國的那些好戰分子們還依然保有非常大的抗拒情緒。不僅如此,他們還讓日本皇宮以外的地方變成了「屠宰場」。那麼,日本宣布投降的前一晚,為何說日本皇宮之外變成了「屠宰場」呢?
  • 二戰日本是「無條件投降」?日本提出一個條件,不答應死戰決不降
    大家都知道,1945年8月15日裕仁天皇以廣播錄音的方式,向日本全體國民宣布投降。長久以來,關於日本投降前面總有「無條件投降」五個字,這可不是隨意加上的,是有講究的,甚至可以說是大有學問的。
  • 日本投降前一天,日本皇宮發生了這樣的一幕
    那麼,為什麼日本會在天皇宣布投降的前一刻發生兵變呢?又是誰主導了整個兵變?事情還得從1945年8月14號的中午說起。1945年8月14日中午,在盟軍的強大壓力下,日本天皇裕仁做出了最後的「聖裁」,準備在15日發表《終戰詔書》。當陸軍大臣阿南惟幾將這個最終命令帶到陸軍省的時候,一批不甘心失敗的軍官們開始串聯,妄圖用兵諫的方式改變日本天皇裕仁的投降決定。
  • 一個滯留滿洲的日本人回憶:投降後,騷擾日本人的,正是日本人
    這是一個日本人的講述。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滯留在滿洲的日本人,經歷了人間冰與火的轉變。日本人被攆走後,人們把住宅區的東西一搶而光。永島半路拐到學校竹本先生的家,看到驚訝一幕:危險時刻,一群中國人拿棍子圍在竹本家房子的四周,不讓暴徒靠近。此時的竹本母親已經70多歲,躺在病榻上動彈不得,如果暴徒闖進來搶東西,很難說,她能否逃過一劫。然而,關鍵時刻,是中國人保護了她。
  • 「無條件投降」的條件,假如盟國不答應,日本仍將負隅頑抗
    眾所周知,二戰時,在美國向日本投放原子彈沒多久後,日本就在在1945年8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可其實,日本並不是真正的無條件投降。日本在投降時提出了必須要答應一個條件,才接受無條件投降。什麼是無條件投降呢?無條件投降,這個主張最早是由美國總統羅福斯在1943年提出的。
  • 日本投降後,在東北留下近十萬日本女人,她們後來怎麼樣了?
    但侵華戰爭的罪魁禍首是日本的軍國主義,我們不必將仇恨遷怒至其整個民族,日本平民其實也是戰爭的受害者,尤其是被日本遺棄在東北的十萬女性。 這十萬女性從何而來,又為何被遺棄在東北?且聽我慢慢道來!
  • 廣島長崎被毀後,如果日本繼續頑抗美國是否會繼續使用原子彈?
    他們制定了一個瘋狂的本土決戰計劃,叫囂「一億玉碎」,將日本十五歲到六十歲的男性、十七歲到四十五歲的女性全部徵召,編入軍隊和「國民義勇隊」,拼湊了數百萬武裝力量和近千萬民兵,準備對盟軍實施抗登陸作戰,妄圖以本土「抗戰」給盟軍造成巨大傷亡,迫使盟軍放棄登陸日本,最終同意進行有條件的停戰談判。
  • 日本投降時兵力還剩多少?如果不是美國的原子彈,仗還有得打
    帶給中國人民苦難的同時,也將魔爪伸向了東南亞,甚至澳大利亞、太平洋諸島、美國等地區,可以說,僅僅一個小小的彈丸之地日本,卻攪動了整個世界的形勢。為趕走日本侵略者,中國軍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非常慘痛的犧牲,同英美蘇等其他國家形成合力,組建反法西斯聯盟陣營,才能反敗為勝,打贏日本。特別是在美國向廣島、長崎投下兩顆原子彈之後,日本終於無法承受原子彈的威力,選擇了無條件投降。
  • 二戰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是什麼?難道不是兩顆原子彈?
    可是美軍卻忘了他們所面對的國家是日本,這個國家有一個最大的特點,那就是非常敢抬槓,而且不怕死,只要沒到最後一刻那就絕對不可能投降,儘管日本在那個時候已經掏空了所有的資源去投入戰爭,但是他們依舊不想投降,而且還在全國範圍內徵兵準備實行「本土決戰、一億玉碎」這讓美軍也感到十分有壓力,在經過了一番商議之後決定,使用最新武器原子彈轟炸日本,避免造成盟軍死傷更多的戰士。
  • 廣島和長崎的核爆,對於日本的投降,到底起到了多大的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將核武器作為對日本拒絕投降的回應,分別投擲在了廣島和長崎。一般會認為,兩次核爆促使了日本的投降,但是在戰後,很多人認為原子彈並沒有起到決定性作用,甚至有人認為,原子彈只是枉殺無辜。今天就回顧這段歷史,看看原子彈到底有多大的作用?而那些死於核爆的日本人,又是否真的無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