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莉莎白一世如何利用英國海盜爭奪海上霸權

2020-12-16 張琳談歷史

導語

作為英國歷史上著名的君主之一,伊莉莎白一世整頓國內經濟、採取宗教寬容政策、利用聯姻手段進行外交政治,為英國向近代社會轉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女王一生未婚,被稱為「童貞女王」,除此之外,因伊莉莎白時代英國海盜展開的大規模掠奪活動,伊莉莎白一世又被稱為「海盜女王」。

初即位的伊莉莎白面對亟待解決的困境:沉重的債務負擔、國內複雜的宗教衝突、列強環伺的戰爭威脅,凡此種種,英國急需要一位有著長遠眼光的開明君主。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在財政緊張的前提下發展社會經濟成為一大難題。

面對這一困難,女王採取了一種非常方法:支持原本成為一大禍患的英國海盜走出英吉利海峽,展開針對西班牙、葡萄牙等的海上掠奪活動,從而為英國發展積累大量財富,壯大了英國的對外殖民活動,更打擊了當時的海上霸主西班牙的力量。

一、西印度群島成為掠奪的主要對象

南、北美洲之間的西印度群島,指的是加勒比海周圍的地理區域,是當時英國海盜的主要掠奪地區。歐洲對這片海域的掠奪開始於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西班牙首先便是從西印度群島開始對美洲的殖民活動。1496年,哥倫布首先在海地島建立第一個永久性根據地,從這裡展開對這片土地的侵略。

(圖一·西印度群島地理位置)

16世紀中葉,墨西哥的薩卡特卡斯、聖路易斯波託西、瓜納華託等地發現了四大銀礦,這些銀礦產量居大,甚至提供了全世界用銀總量的三分之一。而西班牙殖民者在秘魯波託西地區發現的銀礦比這還要大,銀產量超過世界的二分之一。緊接著,金礦、水銀等豐富礦藏的發掘是西班牙一度十分富有。同時,殖民地的蔗糖、可可、棉花等經濟作物也創造了大量財富。

這些殖民地創造的財富,都被運到加勒比海沿岸港口,然後再被集中運走。整個運輸過程中,貨物裝船的環節最為薄弱,為英、法海盜的劫掠提供了可乘之機。

西印度群島成為歐洲各個國家嚮往的土地,但最早發現的西班牙、葡萄牙卻不允許他國進入,各國礙於西、葡兩國強大的國力不敢與之正面對抗,但又不肯就此放棄巨額的財富,便開始另謀他法。

(圖二·波託西銀礦)

1523年,法國海盜傑·弗勞瑞率先襲擊了加勒比海地區的聖文森特島附近的幾艘西班牙商船,開啟了法國海盜在西印度群島搶劫的歷史。隨後,英國海盜、荷蘭海盜相繼加入。英國海盜中比較出名的人物有霍金斯、德雷克,甚至伊莉莎白女王還在1597年組織了「島嶼遠徵隊」,專門襲擊從西印度群島歸來的西班牙船隊。

二、女王對海盜恩威並施的態度

伊莉莎白女王統治前期,對海盜持有恩威並施、若即若離的態度:一方面鎮壓海盜,一方面採取利用縱容、暗中支持的方式,兩種政策的實行與英國同西班牙、法國等國的關係密切相關,在後期與西班牙海上爭霸的過程中,女王利用海盜一方面為了攫取財富,最主要的是為了打擊西班牙的海上貿易。

伊莉莎白初即位時,英國海盜活動的主要範圍還是英吉利海峽,英國存在大量的海盜,隨時都在尋找「獵物」。面對海盜的猖獗,女王曾下令鎮壓,但對於龐大的海盜群體來說,政府的鎮壓只起到了很小的作用,並不能完全禁止肆虐的海盜。或許女王本來就沒打算將他們趕盡殺絕,而是計劃著如何讓他們為英國服務。

(圖三·伊莉莎白一世)

伊莉莎白一世期間,女王不僅縱容海盜對西班牙的掠奪,從而達到打擊其海上力量的政治目的,甚至直接參與了海盜的掠奪行為。最典型的是女王對約翰·霍金斯奴隸貿易和海盜行為並行的支持。霍金斯對西、葡兩國的掠奪遭到了兩國的強烈不滿,他們聯合向英國政府抗議,女王只是下令處罰霍金斯500英鎊,並沒有沒收船隻等強制措施。

女王不僅默許了海盜的掠奪活動,還專門發放了「私掠許可證」鼓勵這種行為。英國海盜可以通過申請或是購買獲得許可證,然後就可以進行「合法的」掠奪行為。還有許多人沒有許可證,只要得到上層統治階級的許可,也可以組建海盜。僅1585年6月至1586年3月,英國政府就發放了88張許可證。這無疑極大地刺激了英國海盜走出英吉利海峽,走向大西洋。

(圖四·女王冊封德雷克)

除了以上兩種方式,女王更是海盜股份公司的重要成員,參與公司的投資與分紅。著名的德雷克環球航行便是在女王在統治集團內部討論通過的,回到英國後,德雷克更是受到了伊莉莎白的召見。隨後,女王又封其為騎士,直接彰顯了女王的重視。在這之後的很多年中,女王和德雷克策劃了多次遠航,不僅獲得了大量財富,還襲擊了西班牙的海港、船隻,獲得了政治和經濟的雙重利益。

三、英國海軍與海盜並肩作戰

海盜與海軍的合作是伊莉莎白時代的特殊表現,海盜是國家海軍的重要成員,其擁有豐富的海上作戰經驗,為海軍建設做出了很大貢獻,德雷克、霍金斯等大海盜更是被任用到海軍中任職。而英國海軍軍官也時常直接參與對外掠奪活動。

王朝統治之前,英國的海軍力量實際上十分薄弱。英國海軍的歷史可追溯到875年,英格蘭王阿爾弗雷德組建了英國海軍。到了中世紀,英國海軍只是在急需時臨時組建,發展尚不完善。愛德華六世、瑪麗一世統治時期,由於海軍船隻是木質的,缺少必要的維護和保養,英國海軍喪失了很多船隻。

(圖五·16世紀英國皇家海軍)

伊莉莎白女王把發展海軍力量放在重要位置,邀請了很多海盜進入王家海軍擔任指導。其中最著名的要數海盜霍金斯,他不僅告發了海軍中存在的腐敗現象,還參與了海軍戰艦的改造、設計。由他改建的戰船不僅在運行速度和容納軍備上都高於西班牙大帆船,更初步具備了中遠距離作戰的條件,成為以後海軍戰艦的重要參考。

雖說英國為發展海軍力量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但西班牙作為當時的海上霸主,在船隻數量、武器裝備上仍然佔有優勢地位。在這種情況下,1588年爆發的英西大海戰,英國海軍戰艦僅佔英方出戰總數的18%,其餘的都是武裝商船和武裝民船,海盜成為這次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海盜德雷克被任命為副司令,在海軍和海盜的共同努力下,擊敗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重創了這位霸主的實力。

(圖六·1588年英西大海戰)

此時英國管理海盜活動的部門便是海軍,很多高官便和海盜暗中勾結,為自己謀取私利。不僅如此,海軍中的很多人甚至直接參與海盜的掠奪。曾任最高海軍大臣的諾丁漢伯爵就非常頻繁的參與海盜活動,他每年很大一筆收入就是來源於此。

四、「亦商亦盜」的英國商人

除了英國女王和海軍,大商人也成為海盜事業的重要參與者。為了獲得更多的財富,他們對這一事業甚至擁有更高的熱情,也具備更優越的條件。

起初,英國商人十分痛恨海盜,因為這損害了商人的海上貿易。但隨著英西關係的逐漸緊張,英國商人無法與西班牙、葡萄牙等國進行貿易,便只能轉向海盜行業,他們往往具備更優質的條件。

首先,成為海盜最首要的問題就是擁有一艘裝備齊全的船隻。他們的商船都是能夠進行遠洋航行的船隻,且裝備有一定武器以自保。雖說這些船隻原本都是商船,但卻成為很多商人「轉型」的必備條件。比如當時的倫敦大商人託馬斯·考代就擁有「王家商人」號、「喬治的帆」號、「愛德華的帆」號等多艘商船。

(圖七·大海盜約翰·霍金斯)

其次,遠洋航行需要準備充足的食物、武器,更需要僱傭大量水手維修船隻,這些準備需要充足的資金支持,而大商人恰好具備這一條件。

從事對外掠奪的商人都擁有自己在國內經營的事業:蔗糖貿易、金銀飾品、葡萄酒貿易等等,長期以來人脈、聲譽的積累使得他們可以很容易地處理得來的「戰利品」,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價格出售這些商品,從而獲取更大利潤。同時,通過對外掠奪獲取商品無疑是比正常貿易獲利更大的方式,刺激著大商人將貿易與對外掠奪結合起來。

商人投身海盜事業有兩種途徑:一種是通過投資海盜的股份制公司參與分紅,像海盜德雷克的每次冒險活動幾乎都有大商人的投資。另一種是自己籌備船隻、策劃路線進行搶劫,這種方式具有更大的風險性,因為損失需要自行承擔,但其利潤也更大,受到了很多大商人的歡迎。

(圖八·海盜掠奪大量財富)

總之,這一時期的商人與海盜利益相互聯繫,海盜亦是商人,商人亦是海盜,很多大海盜便是商人出身,而那些海盜也介入商業貿易。

結束語:伊莉莎白時代海盜的快速發展,反映了英國爭奪海上霸權的欲望、對財富的追求、更是對外擴張的願望。海盜的發展有其特殊的時代背景:由來已久的海盜歷史、英國急需解決的財政困境、西班牙的虎視眈眈,種種特殊因素疊加,構成了海盜的「黃金時代」

英國的海盜活動帶來了巨額財富,為其財政危機的解決作出重要貢獻,更為英國的崛起奠定了經濟基礎。但我們也要承認,財富的大量流入也造成了資源的浪費以及英國國內經濟一定程度上的忽視

政治層面,海盜活動為英國國內貧苦大眾帶來了一條快速致富的道路,緩和了國內的社會矛盾,而對西班牙戰爭的勝利更是極大地提升了英國人民的民族自尊心,更使得伊莉莎白女王成為英國人的驕傲。同時也使得英國的國際地位得到提升,對西班牙的打擊使得英國在國際事務中的話語權增強。但這種野蠻的掠奪行為也造成了英國內部嚴重的腐敗問題,成為日後難以解決的弊端。

海盜參與海軍建設,提供了豐富的航海作戰經驗,為英國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作出重要貢獻,成為英國走出海峽、邁向大洋的重大勝利。雖說這場戰爭的勝利存在巧合因素,但英國海軍力量的增強是毋庸置疑的。在海盜的掠奪過程中,財富的積累、航海技術的進步、海上作戰能力的提高,都為今後英國的海外殖民做好了鋪墊。

相關焦點

  • 伊莉莎白一世為什麼終身未嫁?
    伊莉莎白一世(1558—1603年在位),為英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君主之一。在鑄就個人輝煌的同時,她也成就了一個輝煌的時代——伊莉莎白時代。在其約半個世紀的英國女王生涯中,使英格蘭從邊陲小國逐漸發展為海上強國,為日後「日不落帝國」的建立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她被稱為榮耀之神、古典神話中的聖貞女、「世界鳳凰」。
  • 英國女王;瑪麗一世、伊莉莎白一世
    (當代英國女王。)一,英國第一位女王——瑪麗一世。瑪麗一世(1516年2月18日-1558年11月17日),英格蘭和愛爾蘭女王(1553年7月-1558年11月17日在位)。(瑪麗一世與夫君腓力二世)二,童貞女王——伊莉莎白一世(1533年9月7日-1603年3月24日)。
  • 世界史:伊莉莎白一世登基,都鐸王朝達到鼎盛,英國成為西歐強國
    伊莉莎白一世於1559年1月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為女王。她在英國歷史上是一位很有作為的君主。在她統洽時期,英國的都鐸王朝達到了鼎盛時期。在執政的近半個世紀中,她制定了許多政策,客觀上有利於英國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也使得英國一躍成為西歐的強國。
  • 英國歷史上的著名女王;瑪麗一世、伊莉莎白一世
    (當代英國女王。)一,英國第一位女王——瑪麗一世。瑪麗一世(1516年2月18日-1558年11月17日),英格蘭和愛爾蘭女王(1553年7月-1558年11月17日在位)。(瑪麗一世與夫君腓力二世)二,童貞女王——伊莉莎白一世(1533年9月7日-1603年3月24日)。
  • 伊莉莎白一世:「榮光女王」如何一步步開創英國「黃金時代」?
    前言伊莉莎白一世是都鐸王朝的最後一位君主,在她近半個世紀的統治之下,對內文化經濟得到很大發展,對外殖民擴張也在不斷進行,英國的國力日益強盛。後世則將其統治時期稱為「黃金時代」。而這位英國女王又是如何將一個國家領向發展鼎盛時期,需要從她的幼年生活逐步開始了解。
  • 歷史上真實的海盜什麼樣?英國女王竟被人稱作最大的海盜頭子?
    隨著新航路的開闢和殖民地的擴張,全世界範圍內海洋上滿載黃金和貴重物品的船,刺激了海盜無窮的欲望,因此在新航路開闢時期,海盜也更為泛濫。 新航路的開闢刺激著歐洲各國追逐海上霸主地位,這些國家發現可以通過與海盜合作來增強本國的海軍力量,並防止本國商船被掠奪。最早的歐洲海上霸主,被譽為「海上馬車夫」的荷蘭,率先對海盜提出合法化的規定。
  • 天啊,他本是海盜大王,英國女王卻封他為爵士,背後真相令人髮指
    建立起遍及全球的所謂「在英王的領土上太陽永不會下落」的龐大殖民帝國和海上霸權。到了十六、十七、十八世紀以後,荷蘭的、法國的、英國的海盜,橫行海上,盛極一時,海盜成了專門的事業,甚至連他們的老前輩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都相形失色。這些海盜往往有本國政府的支持。十六世紀中葉,赫赫有名的英國女王伊莉莎白就曾親自參與了海盜事業。她把船隻交給海盜使用,海盜把劫掠來的財寶贓物同女王分享。
  • 英國霸權發展的四個階段:啟發我們對當前中美發展的思考
    16世紀以後,英國陸續組織許多貿易公司,進行海盜掠奪,包括海盜J·霍金斯販運黑人,F·德雷克則在伊莉莎白一世贊助下劫掠西班牙美洲殖民地,並於1577-1580年間進行了震驚歐洲的環球航行。17世紀後英國的海外殖民活動有三大變化:政府特許成立殖民貿易公司,且在政府支持下進行壟斷性貿易;建立殖民地;積極爭奪殖民霸權。
  • 伊莉莎白一世的一生
    當時的英國,貨幣貶值、債臺高築、財政混亂,如果進行極端的宗教改革必將導致英國更加動蕩。為了吸取瑪麗一世的教訓,從國家穩定的角度著想,她在宗教上採取了溫和折中的改革路線。作為英國的君主,她取代教皇成為英格蘭的教會領袖,但並不採取新教徒過於激進的主張。在其統治前期,她積極調和天主教與新教兩大力量,實行了「兼容並包」的宗教政策。
  • 19世紀英國是如何擊敗「無敵艦隊」成為海上霸主「日不落帝國」的
    而當時英國就是牢牢抓住了制海權,從而得以積累下大量的財富,並在世界各地拓展殖民地,當時的英國也因此得名「日不落帝國」。 眾所周知,最先開始航海運動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作為後起之秀的英國究竟是如何從強大的西班牙手中搶得海上霸權的呢?這要從英國擊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說起。
  • 間接引發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國王之一:詹姆士一世
    在詹姆士一世的歷史評價中,他和他的兒子查理一世被認為是導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導火索式人物,議會對兩代國王的君主專制忍無可忍,才會導致兩次革命的發生。但實際上,詹姆士在位期間也為英國謀取過不少好處。本文列舉詹姆士一世統治時期的種種政策,並探討他與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相互關係。
  • 一幅肖像畫中的世界史:伊莉莎白一世與大英殖民帝國
    到19世紀,主要是1815年維也納會議之後,世界歷史敘事中出現「不列顛治下的和平」(Pax Britannica)這一專有術語,從殖民的地理範疇來看,英國成為「日不落帝國」。這個過程就是英國殖民帝國建構的過程,而就殖民史而言,當然不能只從英國革命談起,作為連續歷史中的一個重要階段,至少可以說,都鐸王朝最後一任君主伊莉莎白一世(Elizabeth I)時代為大英殖民帝國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礎。
  • 羅馬人、北歐海盜、野蠻人先後登陸,播下「日不落帝國」擴張基因
    不列顛群島頻頻遭受入侵公元前55年,凱撒率領羅馬軍團橫渡英吉利海峽侵入英國,這是不列顛群島第一次遭遇來自海上的大規模兩棲入侵。羅馬人在今天的多佛港附近登陸,卻遭到在此埋伏多時的凱爾特軍隊的英勇抵抗。為了給進攻者提供強有力的支援,羅馬軍團的戰艦一直駛抵灘頭,利用投石器攻擊海岸防禦者。
  • 無敵艦隊的名稱如何而來?又為何會輸給英國海盜?
    無敵艦隊是近代西班牙帝國霸權的象徵之一。由於曾被用於進攻後來的霸主英國,而在教科書上佔有一席之地。但無敵艦隊的失敗本身,就說明這支艦隊根本沒有到達無敵的水平。就是觀察過程,也會發現有很多巨大的缺陷。又為何就這樣輸給了以海盜為主的英國對手?
  •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終身未婚的真實原因是什麼?
    有著「童貞女王」綽號的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為什麼選擇不結婚呢?伊莉莎白的生活一點也不傳統。她於1533年出生在亨利八世和他的第二任妻子安妮·博林的家裡。1536年,她的母親因為墮落並被處決後,伊莉莎白被宣布為私生女,而她的地位變得岌岌可危。很明顯,她根本就不適合當女王。
  • 伊莉莎白一世和伊莉莎白二世有血緣關係嗎?
    關於伊莉莎白一世與伊莉莎白二世是什麼關係?用我們中國人的話說「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一世不是二世的母親,祖母,可能並沒有可據可查的血緣關係,甚至於不是一個時代的人。伊莉莎白一世圖片伊莉莎白一世是英國都鐸王朝女王(1558~1603),亨利八世的獨生女,1533年9月7日生於格林尼治。
  • 淺談國外歷史,如何評價伊莉莎白一世?她的一世是怎麼樣的?
    英國王位的繼承是按照血緣關係的遠近來排定次序的,斯圖亞特家族和都鐸家族有聯姻關係,所以斯圖亞特家的人也有都鐸家的皇室血統。伊莉莎白沒有直系子嗣,就只能從旁系裡面選了。所以,也不算旁落了。現在還是這樣,在英國《繼承法》上有資格繼承王位的人現在好像有200多個。
  • 英國伊莉莎白一世的美學標準至今還在流行!
    然而,你知道早在 16 世紀,英國已經有第一位時尚女王嗎?她就是被歷史稱為「童貞女王」的伊莉莎白一世!她所訂下的美學標準,到今天還是非常流行呢!愛美的女王伊莉莎白一世於 1558 年接替同父異母的姐姐瑪麗一世成為英國女王,因為擁有不少正面的政績,讓英國於該年代成為了歐洲最強大富裕的國家之一,因此深受民眾所崇拜,也讓伊莉莎白一世成為英國歷史上最受歡迎的君主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