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新傳學院本科改革引熱議 有現實之問更有專業思索

2020-12-15 金臺資訊

「學校反覆研究、慎重決策,決定大幅度擴大新聞學院碩士研究生規模,今後學院的人才培養主要在研究生層次進行。」清華大學副校長彭剛5月14日在新聞與傳播學院全體教職工會議會議上的一番話,引發社會關注,並帶來「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從2020年起將取消本科招生」的傳聞。後經多家媒體報導證實,從今年起,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將停止從高中畢業生中招收本科學生,並澄清了「取消本科招生」的誤讀,而是以日新書院形式培養,未來新聞與傳播學院本科課程將融合入日新書院。

改革一石激起千層浪。5月16日,人民網傳媒頻道曾採訪十餘位學界專家,刊發報導《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本科教育改革 聽聽學界專家怎麼說》。目前,學界和業界關於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本科教育改革的熱議還在持續,這些討論中,既有對進行改革的現實發問,更有關於新聞傳播教育改革以及新聞人才培養的思索。今天傳媒頻道推出第二篇報導,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院長張明新,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黃合水,四川外國語大學教務處處長、新聞傳播學院原院長嚴功軍,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新聞系教授孫 旭培,天津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原院長孫瑞祥,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許靜,南京解放軍政治學院原新聞系系主任蔡惠福等學界專家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質疑:原有人才培養體系不能滿足現實需求?

「書院制」教育下新聞傳播學科的特質何在?

對於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本科教育的改革,常務副院長陳昌鳳透露,「學院按照學校的部署,正在順應調整,計劃順勢而為。」

清華大學的改革,對於國內其他高校的新聞院系,將會帶來何種影響?張明新覺得,「這次改革可能會在觀念上對於其他大學的人才培養模式有一定的衝擊與啟發,但是目前在行動方面,暫時應該不會有較大影響。」他認為,清華大學的改革有自身的合理性和行動邏輯,教育界和業界對其改革成效也充滿了期待,但這種改革措施,未必適合其他高校的新聞傳播院系。

任何的改革,總會伴隨著肯定、期待,但也會引發疑問甚至質疑,清華大學此番改革也不例外。

黃合水指出,新聞傳播教育的具體功能應該是培養適用於實踐的專業人才。他對清華新傳學院的改革提出了自己的疑問:「這是不是意味著原有的新聞傳播學院人才培養體系已經不能滿足現實的人才需求呢?如果的確是這樣,那麼問題在哪裡呢?」他還認為,高等教育最為重要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對人的塑造,「此次清華教改有助於這一功能的實現嗎?若有,是體現在書院嗎?那麼學院不能勝任的原因又在哪裡呢?」

黃合水曾經提出過「教育度閒論」的觀點,即教育有一個重要功能是幫助青少年度過閒暇時光,並在「度閒」中掌握生存本領。書院制是否能使學生「度閒」更充實?當下新聞傳播教育所傳授的基本知識、技能又需要用多少年的時間來傳授比較合適?黃合水認為,當下新傳的人才培養體系值得檢討,本科階段和研究生階段傳授的知識技能是否重複?若傳授相關技能不需太長時間,那麼是設置在研究生階段合適,還是放在本專科階段更合適?

作為教師,黃合水還提到了未來或會發生的骨牌效應:「居安思危也好,存亡齒寒也罷,取消本科會不會導致新聞傳播的教師轉行乃至失業?新傳學界應當如何應對這一現象可能帶來的新變化?」

日新書院是清華大學新設立的五個書院之一,負責歷史學類、哲學類、中國語言文學類(古文字學方向)的人才培養。

「新聞教學決不能就新聞學新聞,而要跳出新聞學新聞。」蔡惠福呼籲,好記者好編輯一定要有豐厚的文史哲經法知識,還要有思想。蔡惠福還從自己的經歷出發,強調一定要多實踐,「會『寫』的人一般不是『教』出來的,而是自個兒『練』出來的,『悟』出來的。新聞系的學生,將來要靠『寫』立身,必須去練,要天天讀、天天想、天天寫。」

從「學院制」到「書院制」,「書院制的教育,文史哲有了,新聞傳播學科的特質全無」,嚴功軍表達了自己的擔憂,在他看來,新聞傳播學科的氣質是開放包容,具有問題意識、社會敏銳度,且責任使命意識強,相關人才具備很強的觀察力、思考力、判斷力、執行力。當前媒介化社會使得新聞傳播學科既可能是交往革命的問題,也可能是根本的社會治理問題,這都說明兼具人文和社會科學的本學科的重要性。「朝著這個方向努力,總體就是正確的。如果片面追求理想化的改革,等於自斷經脈。以史為鑑,以今之勢,回歸文史哲很重要,學科特質的保護更重要。二者如何結合,改革永遠在路上!」

思索:新聞傳播教育改革的方向不可迷失

亟需培養適應融媒體發展的優秀人才

「在改革年代應該拋棄整齊劃一的思維方式,更不應強求一致。」孫 旭培表示,「我設想,清華要辦研究院式的學院,擇天下英才(優秀的本科生)而教之,並沒有要求別人都仿效它,都像它那樣不招本科生,有何不可呢?」孫 旭培指出,中國需要多種模式,需要各種方式的創新,每個學院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條件來創新,所以清華的做法、試驗應該準許,而不應受到責難。

由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本科教育改革一事出發,不少學界人士也紛紛談到了自己對於新聞傳播教育改革及新聞傳播人才培養的思索與建議。

孫瑞祥認為,新聞傳播教育既要適應新聞傳播產業發展的當下需求,也要引領新聞傳播產業發展的未來走向。在全媒體時代,新聞傳播教育既要思變求新,又要強基固本,要在變革中有定力,在守正中有創新。「在我看來,人文情懷、科學素養、法制意識、專業精神,是新聞傳播人才培養的四大價值取向。專業理論、社會實踐、博雅教育、媒介技術和傳播倫理,是新聞傳播人才培養的五大教學支柱。說到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本科教育改革,無論是『書院』制還是『學院』制,都是對卓越新聞傳播人才培養『路徑』的一種考量。」孫瑞祥肯定了清華大學率先探索、勇於實踐的舉措,但也特別提醒,無論如何,在市場和技術的雙重裹挾下,新聞傳播教育改革的方向不可迷失。

談及新聞專業如何教學、科研、育人,方延明說:「新聞教育既不是精英教育,也不是經院教育,更多應該是一種職業教育。」,他還形象地打了一個比方,新聞人和律師、醫生差不多。律師離開案件、訴訟,無用武之地;醫生離開臨床,也無用武之地;記者離開媒體,就是無本之木,水上浮萍。方延明認為,新聞教育教學的初衷和價值訴求,是為培養愛黨愛國愛人民、為人民鼓與呼的新聞工作者,為造就一大批名記者、名編輯、名評論員、名節目主持人,提供專業支持。新聞學科在當下最迫切的改革任務,應該是如何在網際網路的社會大環境下,培養出一大批適應融媒體發展的優秀人才,而這恰恰是本科的任務。

現代大學應該培養什麼樣的人?「我堅持認為,大學應該以人的培養而不是以『人才培養』為目標,人是條件,不是工具。」許靜直言,現代大學能做的事情很多,不僅要傳承文化,而且要引領知識創新,還要為國家發展戰略獻計獻策。「不同的學校當然會有不同的戰略定位和教學資源的調配,本科、專業碩士、博士生以及智庫等,我也不認為有什麼不好。但具體到新聞傳播教育的培養方向,我卻覺得值得進一步討論。教育不是開公司,不能一昧地講競爭,講機會成本,講投資回報率。教育應該賦能,為改變社會的不平等而努力。我們提供的各種條件,不是為了讓學生們迅速佔據食物鏈的上端,而是讓他們的人格和心智更健全,有學識、有見識、有膽識、更有公益心,從而能更好地服務他人與社會,讓生活更美好。」

相關焦點

  • 清華大學新傳學院本科改革持續引學界專家熱議
    目前,學界和業界關於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本科教育改革的持續熱議,這些討論中,既有對進行改革的現實發問,更有關於新聞傳播教育改革以及新聞人才培養的思索。 對此,人民網傳媒頻道分兩批進行了採訪。
  • 取消新聞學專業本科招生,有無道理?
    近日,清華大學副校長彭剛在新聞學院教職工大會上宣布,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從2020年起,將取消本科招生;決定大幅度擴大新聞學院碩士研究生規模,今後學院的人才培養主要在研究生層次進行。早有意見在新聞一線奮鬥了24年的高級編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黃芝曉老師,2000年被復旦大學特聘為新聞學院院長,黃芝曉老師本身也畢業於復旦新聞系,他當然知道復旦的新聞專業在全國是數一數二的,但他還是向學校提出取消新聞學院本科階段招生,把全部資源放在研究生階段的建議。
  • 新聞傳播學院院長@高考學子,我在新傳學院等你!
    祝賀你們戰勝新冠疫情造成的困難,在國家大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作為師長,我真誠希望你們選擇清華大學,選擇新聞出版、媒體傳播、知識服務專業方向,在傳播中國、溝通世界、奉獻人類中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讓精彩的人生,在偉大事業中永存。
  • 國內各美術學院有哪些強勢專業
    國內各美術學院有哪些強勢專業 如何選擇到自己心儀的大學,是考生和家長關注的問題,美術高考由於專業考試的特殊性,考生和家長在考前就要了解各院校的專業特點,和各自的優勢專業,以便根據自己的專長和興趣選擇大學,但專業老師和文化課老師以及大眾媒體中很多介紹院校和專業的文章也都有各自立場,經常提供給考生和家長很多截然不同的意見
  • 湖南信息學院舉辦本科教學改革與創新論壇
    湖南信息學院第二屆本科教學改革與創新論壇現場。紅網時刻11月25日訊(記者 鄭濤 通訊員 楊浩)11月24日,湖南信息學院舉辦第二屆本科教學改革與創新論壇,旨在聚焦問題、交流思想、分享經驗,深入推進教育教學高質量內涵式發展。
  • 高職本科引社會關注,在土木工程專業上,它與普通本科有啥不同?
    2020年12月1日教育部表示,將積極推動現有的部分獨立學院轉設為職業技術大學(高等職業本科),由此也引發了人們對於高職本科學歷的討論熱潮。那麼,高職本科(土木工程專業)和普通本科(土木工程專業)有什麼區別呢?
  • 多少分能上河南大學「數學類」專業?今年河大這個學院全面推行本科...
    其中,河南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是「按大類招生、按學院培養」招生培養改革的首批試點學院之一。 2020屆本科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 數學與統計學院的按學院培養,是指本科新生通過大類招生入校後,學院按照統一的培養模式進行一學年的通識教育培養
  • 清華大學透露強基計劃新動向:成立5大書院,大類招生、通識教育!
    清華大學新雅書院是清華大學2014年9月27日設立的通識教育實驗區,新生入學時不分專業,首先接受以數理、人文和社會科學為基礎的小班通識教育,一年後自由選擇清華大學各專業方向(臨床醫學等個別專業除外),或選擇交叉學科發展。
  • 清華大學新聞學院停招本科生;2019年全國人均工資單出爐
    據通知,今年參加河南省對口招生的高校共有80所,其中本科高校15所。對口本科招生計劃按照教育部要求進行安排,對口專科招生計劃由各高校在招生規模內自主安排。學校及培訓機構動態清華大學新聞學院停招本科生?招辦:今年起人文與社會大類不再含新聞學方向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簡稱「新聞學院」)團委官方微信公眾號「清華清小新」發布消息稱,學校研究決定大幅度擴大新聞學院碩士研究生規模,今後學院的人才培養主要在研究生層次進行。之後,此事被解讀為清華大學新聞學院取消本科招生。
  • 清華大學:五大書院定製高水平通識教育課程 輔修專業達38個|高招...
    與去年相比,清華今年的本科招生計劃將繼續保持穩定,同時新開五大書院來落實強基計劃。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全球環境國際班責任教授餘剛在宣講會中也提到,全球環境國際班將堅持少而精的招生的方式 ,招收15人左右。在統招方面,與往年一樣,清華大學依舊採取16個大類招生的方式,其中可能有部分的專業涉及到名稱的更改或者是大類中細分專業的修改,考生後續可以從清華大學出版的詳細本科招生材料中了解。
  •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景觀學系本科二年級開放式終期評圖回顧
    2020年6月6日,景觀學系本科二年級《風景園林設計(2)》課程順利完成開放式終期評圖。 2020年6月6日上午8時,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景觀學系本科二年級《風景園林設計(2)》課程開放式終期評圖在線上圓滿舉行,採用騰訊會議室和騰訊直播間進行共享。
  •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2020年藝術史論專業錄取辦法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2020年藝術史論專業錄取辦法 2020-04-14 21:45 來源: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作者:
  •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顧問委員會2020年會議舉行
    十四億人口的現代化是關乎全人類的大事,對待中國發展改革開放,既要有信心,也要有耐心。中國將堅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政策,加快形成全方位全領域的全面開放新格局;與世界各國增進相互了解和信任,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堅持創新合作,使發展成果更好惠及中國人民,不斷發展的中國必將有益於全人類;繼續擴大教育對外開放,加強國際科技交流,為中國與世界的交流融合發揮獨特作用。
  • 詩詞才女武亦姝就讀的清華大學新雅書院,有多麼的獨特?
    許多家長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有武亦姝一半的才華,能夠像她這麼的優秀,我們知道,武亦姝在高考當中也取得了很不錯的成績,通過了清華大學的領軍計劃,考上了清華大學的新雅書院。01那麼學霸武亦姝所選擇的新雅書院有何與眾不同之處?
  • 985本科和雙非碩士,誰更有「含金量」?網友:結論太現實
    圍繞著這個話題,網友們曾有過不少的辯論。總而言之,可以說各有各有的「難處」,高考和考研也不好放在一起做比較。那麼,985本科和雙非碩士,誰的「含金量」更高呢?結論可能有些太現實。何為985,何為「雙非」在討論問題之前,不妨了解下基礎的概念。「985工程」推出的目的是為了建設一批世界一流的高水平大學,目前共有39所建設高校。
  • 清華大學教學委員會召開2020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學校正式成立了本科培養改革領導小組,推動改革再上新臺階。邱勇回顧了近期學校紮實推進的幾項重點工作,並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學校在黨委的堅強領導下,統一部署,以全面紮實細緻的工作做到疫情防控不鬆懈、教學科研不停步、改革發展不放鬆。
  • 中國地質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本科招生有學位
    一、【院校簡介】: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位於北京市海澱區學院路,學校的前身是1952年院系調整時期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天津大學等院校的地質系(科)合併組建的北京地質學院,是建國初期著名的「八大學院」之一。
  • 高考成績陸續發布,建築專業志願填報指南:清華大學城鄉規劃專業
    從國家城鎮化戰略的制定到社區環境的建設,都與城鄉規劃專業密切相關。學習城鄉規劃專業,可以培養領導力,實現建設國家的抱負;學習城鄉規劃專業,可以成為優秀的設計師,營造優美宜人的人居環境;學習城鄉規劃專業,可以運用新技術,探索未來城市的建設運營。
  • 河北傳媒學院獲批2019年度國家首批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河北傳媒學院獲批2019年度國家首批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2020-02-19 10:18 來源:河北傳媒學院 作者:
  • 乘勢而為,持續推動清華教育教學改革|清華大學召開強基計劃書院...
    邱勇指出,強基計劃將進一步提升清華大學本科人才培養水平,藉助強基計劃的實施,清華大學將更加深入全面地提煉本科教育理念、推動本科教育改革。要把通識教育做強,充分運用優質資源,繼續發揚優良傳統,全面提升通識教育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