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巡迴賽球員父母的「冠軍培養法則」,高爾夫父母必看!

2020-12-16 騰訊網

今天跟大家聊聊五位巡迴賽球員父母的故事。

他們對孩子的愛容不下一絲絲質疑,在幫助孩子在高爾夫路上前進(實現自己的夢想?),他們可以

為孩子打官司;

為孩子當全職教練,

為孩子當保姆,當經紀人……

他們盡職盡責,簡直是所有父母的」榜樣「!

05

比爾·特萊恩(BILL TRYON)

當泰·特萊恩16歲的時候, 他的父親決定讓他報名準備參加美巡賽。可是,美巡賽規定會員必須滿18歲,這阻止了他才華橫溢的兒子前進。因此,比爾決定將PGA告上法庭,質疑參賽年齡要求。幸運的是,時任美巡主席蒂姆·芬臣網開一面,讓16歲的泰·特萊恩成為美巡史上最年輕的球員。

比爾對兒子的控制從泰出生的那天就開始了。當泰四歲的時候,比爾在他們的五英畝土地上為他建了一個迷你高爾夫球場。兒子的潛力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給大衛·利百特發送了一段泰的揮桿視頻。

當大衛·利百特作出積極回應時, 從銀行抵押貸款變成「百萬富翁 」的比爾把家搬到了奧蘭多,這樣泰就可以離天價學費的學院更近一步。當泰11歲的時候, 他的父親意識到他瘦弱的身材阻礙了他的發展, 於是他僱了一個私人教練,鼓勵他喝蛋白奶昔, 吃大量的塔可鍾( 墨西哥式食品的連鎖餐飲品牌)。結果呢?在一年內, 泰獲得了30磅和增加30碼的開球距離。

比爾對兒子的幫助很大嗎? 現在,泰·特萊恩作為消失的青少年高爾夫冠軍選手的身份,經常被媒體討論。後來,泰也在韋伯網巡迴賽打過一段時間,因為混的不好,2011年之後就杳無音訊了。

04

阿馬吉特·馬薩魯(AMARJIT MATHARU)

△第二排左二:基蘭·馬薩魯

業餘選手基蘭·馬薩魯(Kiran Matharu )被認為是歐洲版的魏聖美。2004年,她以11桿的巨大優勢贏得了尼克·費度系列賽冠軍,自那之後,她的廣告贊助商接踵而至。

她的爸爸阿馬吉特是一個失敗的職業高爾夫球手,他毫不掩飾自己的急躁。他拒絕讓還是青少年的基蘭打同年齡水平的比賽,故意把她放在最高水平的比賽競爭中。

他也非常坦率地表示,他正試圖通過基蘭實現自己的夢想,並說:「當她13歲時,我知道她是我一生中見過的最偉大的高爾夫球手。」

2012年,基蘭失去了她的歐洲女子巡迴賽全卡。直到現在,我們一直沒能找出她最近在忙些什麼。

03

樸勝哲(JOON CHUL PAK)

△樸世莉與父親一起高舉1998年美國女子公開賽的獎盃。

當樸世莉16歲的時候,她害怕墓地。雖然大多數父母會保護他們的孩子免受這種恐懼,但是樸勝哲有了一個更好的主意。他在他們家附近的墓地裡搭起了一個帳篷,讓樸世莉在接下來的三個月裡每周在那裡睡五個晚上。

黃昏時分,樸世莉會在附近一個水庫的岸邊練習切杆和沙坑球,然後腦海一直迴蕩著父親告訴過她的最恐怖的鬼故事。在韓國冬天寒冷的黎明,她還要在公寓樓的15層裸露的樓梯上來回奔跑。」我想培養她的自信和堅韌,「樸勝哲說。

你可能不同意這位父親的方法。但是當樸世莉贏得2001年美國公開賽的冠軍時,當她看到父母是多麼驕傲時,她淚流滿面,這是她一生中第一次哭泣。

25場LPGA職業勝利,包括5個大滿貫賽冠軍,樸世莉奠定和鼓勵了韓國女子「接管」世界女子高爾夫的基礎。

02

馬克·奧海爾(MARC O』HAIR)

17歲那年, 還在上高中的西恩·奧海爾(Sean O『Hair)轉為職業球員, 並與父親籤訂了合同。這份合同保證了馬克能從兒子未來的高爾夫事業中得到10%的回報,為了最大化這個百分比, 馬克設計了一套嚴厲的訓練和比賽制度。

西恩早上5:00練習長跑和舉重;7:00到16:00在球場練習18洞。他每天每打一個柏忌就意味著他要再跑一英裡,而當他打出80桿出頭的時候,他就被迫在超高溫的天氣下跑8英裡。在將近四年的時間裡,為了從周一資格賽進入全國巡迴賽的正賽中,馬克和肖恩走了超過20萬英裡。

在這段時間裡,為整個家庭提供收入的壓力沉重地壓在了西恩的肩上,可他只掙了5000美元。馬克經常打西恩耳光, 形容他"幹得不錯"。

在2007年拋棄父親作為球童之後,西恩開始慢慢在PGA巡迴賽上紮根。到目前為止, 他已經獲得了四次PGA巡迴賽的勝利,並在2015年的世界排名中排名第42位。他還在2010年的美國公開賽中獲得第七名,這是他迄今為止在大滿貫賽中最好的一次成績。

不知何故,現年36歲的西恩設法將父親的記憶放進內心深處。西恩說:」這只是你不再去想的事情。這是過去的事了,感覺就像是另一種生活。老實說,這幾乎就像從未發生過一樣。「

最近幾年,馬克·奧海爾試圖讓他的兒子履行10% 的協議的努力近年來已經消失了。可以說,他們不會互送聖誕賀卡。

1

傑克·克拉斯(JACK KLASS)

在所有有關悲哀、幽默和恐怖的故事中,貝弗利·克拉斯( Beverly Klass)的故事可能是最令人難堪的。在1967年,大多數美國孩子都會沉浸在棒球卡片裡,學著給最好的朋友梳頭髮,然而貝弗利卻在「享受」一種不同的童年。

10歲時,在父親傑克的堅持下,貝弗利成為了職業選手,開始參加 LPGA巡迴賽。那一年她參加了包括美國女子公開賽在內的四場比賽,並在三場比賽中成功晉級。

關於傑克對貝弗利語言和身體虐待的故事很多。在一次比賽之後,傑克對孩子的虐待呈現在公眾面前。在貝弗利開玩笑說打出一個雙柏忌時,他給了她一個大大的耳光,貝弗利被扇倒在樓梯上。

"當我打得好的時候,爸爸媽媽都喜歡我,"貝弗利在被問及她的童年時說,"但是當我打得不好的時候,爸爸不喜歡我,甚至在球場上大喊大叫,用皮帶抽我,直到我的背部流血。"

在貝弗利成為職業選手的幾個月之內,LPGA 強制執行了一項裁決,規定18歲將是獲得全面參賽資格的最低年齡。貝弗利在1976年重返LPGA巡迴賽,但是,對她才華的濫用阻止了她發展她應得的職業生涯。

五位父母培養五個孩子,有的功成名就,有的曇花一現。父母的愛,到底是成就了他們,還是毀了他們?

上面的孩子已經長大,父母已經老去;他們有的老死不相往來,有的終於達成和解。可是關於愛與控制的故事,依然每天在每個高爾夫家庭上演。

希望每個父母對孩子的愛,像陽光一樣包圍著孩子,又給孩子光輝燦爛的自由。

﹏﹏

相關焦點

  • 高爾夫球具領軍品牌籤約五位中國女子職業高爾夫球員
    北京時間8月19日,高爾夫球具領軍品牌泰勒梅高爾夫TaylorMade Golf宣布籤約五位中國女子職業高爾夫球員:殷若寧、張芸傑、林冶舟、黃芷瑩、楊嘉欣。在本周啟動的CLPGA中國女子高爾夫職業巡迴賽2020賽季,五位選手將使用泰勒梅球具。
  • TaylorMade籤約五位女球員,亮相女子中巡首戰,為中國高爾夫注入新能量!
    高爾夫球具領軍品牌泰勒梅高爾夫TaylorMade Golf籤約五位中國女子職業高爾夫球員
  • 心理學ABC法則:樂觀的孩子,是父母培養出來的
    所以說,讓孩子有一個樂觀的心態,避免他們陷到負面的心理問題去,成為很多父母想要解決的問題。心理學ABC法則:樂觀的孩子,是父母培養出來的:我們常說,"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心態樂觀不樂觀,跟父母的培養有很大關係。在心理學上,有一種"ABC"法則,可以幫助父母更直觀地了解到如何培養樂觀的孩子。
  • 籤約五位女球員亮相女子中巡首戰
    在本周啟動的CLPGA中國女子高爾夫職業巡迴賽2020賽季,五位選手將使用泰勒梅球具。泰勒梅品牌高爾夫服飾也將成為賽場上的別樣景致。2019年,在廣汽中國業餘公開賽贏得山東站、上海站、四川站三站冠軍;2020年1月,以資格賽狀元身份獲得本賽季職業巡迴賽參賽卡。她也是一位被寄予厚望的新星。 「很開心能加入到Team TaylorMade大家庭,希望能和泰勒梅一起取得更多的成績!」
  • 最美高爾夫女性:主播與球員拼性感
    美國《高爾夫雜誌》近日評選出11位最美高爾夫女性,她們中不僅僅只是高爾夫球員,還包含了高爾夫主持人、教練以及著名男球員的女朋友等等,一起來看一下吧
  • 2017潮汕高爾夫公開賽暨捶堂巡迴賽•潮汕站 雙料冠軍誕生
    2017年10月26日,「健康中國·美麗潮汕」2017潮汕高爾夫公開賽暨捶堂巡迴賽·潮汕站,在中信汕頭高爾夫球場拉開了首輪的大幕。獨具潮汕高球文化特色的開幕式吸引了在場所有人的眼球,原廣東省副省長/原廣東省高協主席許德立先生、汕頭市體育局局長翁小慶先生、潮汕高爾夫公開賽組委會主任林小虎先生、旅遊衛視捶堂巡迴賽創始人呂糧先生、體操奧運冠軍李小雙先生和著名影視演員黃海冰先生一起為大賽敲響戰鼓;高爾夫頻道總裁許建平、明星代表陳保元、黃迪基、酷高集團董事長黃峰、澳洲潮商會會長馬國平、中基一號總經理閆一凡、高爾夫球金話筒/
  • 中國巡迴賽 I 十二張圖,帶你回顧中國足球高爾夫2019賽季!
    CFGA 2019中國足球高爾夫巡迴賽(China Tour)於11月中旬前結束,第三屆亞洲杯也已經過去了一個月;作為中國足球高爾夫發展中的
  • PGA巡迴賽高爾夫球員錦標賽宣布取消
    今日,高爾夫球員錦標賽宣布取消。球員錦標賽是PGA巡迴賽上的年度高爾夫錦標賽,始於1974年。球員錦標賽目前在高爾夫比賽中提供最高獎金(2019年為1250萬美元),超過美國公開賽提供的1200萬美元獎金。該領域通常包括世界排名前50名的選手,但與大型錦標賽和世界高爾夫錦標賽的賽事不同,它屬於PGA巡迴賽所有,不是其他巡迴賽的官方賽事。
  • 那個「不懂球的胖子」,把8歲的女兒培養成了高爾夫冠軍!
    小猴好奇的是,這位中國第一位世乒賽、世界盃和奧運會男單「大滿貫」得主,怎麼把女兒培養成了高爾夫冠軍呢?王瑾的父親王吉新曾是國家桌球隊108將之一,後擔任遼寧省桌球隊主教練,培養出王楠、胡玉蘭等多名世界冠軍,先後榮膺新中國體育運動開拓者、中國桌球隊50年貢獻獎等殊榮。他很看好女兒的這個男朋友。
  • 無處不在的努力 | 職業球員父母的闖關心得
    每天遇到新的問題並解決是高爾夫球員打怪升級的日常;每位職業球員在練習高爾夫的過程中總會遇到高潮與低谷;不同年齡段的專注度、技術、體能、心理,不僅是對球員本人的挑戰,也是父母自身不斷修行的過程。面對以上必經的歷程,讓我們一同來聆聽兩位巡迴賽上家長的闖關心得。
  • 美國高爾夫巡迴賽冠軍獲獎衛生紙
    美國高爾夫巡迴賽冠軍獲獎衛生紙【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真是「大獎」啊!就在全球紛紛取消體育賽事之時,美國亞利桑那州的高爾夫巡迴賽卻仍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一場女子組別賽事的主辦方近日還專門為冠軍準備了特別獎品——衛生紙。法新社30日報導,美國低級別女子高爾夫迷你職業巡迴賽——「仙人掌巡迴賽」上周在亞利桑那州巴克艾市如期舉行。
  • 最美廣外人 馮珊珊:在高爾夫球場馳騁的日子
    馮珊珊,中國內地第一位踏上美國女子高爾夫巡迴賽(LPGA)的球員,也是中國內地(無論男女)首位問鼎世界頂級大滿貫賽事的高爾夫球員。截止目前,她是唯一一位同時擁有美國女子高爾夫巡迴賽、日本女子高爾夫巡迴賽、歐洲女子高爾夫巡迴賽和中國女子高爾夫巡迴賽全卡的中國球員。至今為止,馮珊珊已獲得12個職業賽事冠軍,一個全運會冠軍,最高世界排名第三。
  • 徐寶美獲得中國女子巡迴賽 九月JCB MIP球員獎
    北京時間10月20日消息:2015中國女子職業高爾夫球巡迴賽九月「JCB MIP球員獎」公布,女子中巡韓國球手徐寶美獲得JCB MIP球員稱號。這是她首次贏得這一人氣獎項,同時獲得了由巡迴賽頒發的獎盃及巡迴賽合作夥伴JCB提供的三千元現金獎勵。
  • 假如頂級賽事+巡迴賽停辦 中國高爾夫球員有多難?
    假如頂級賽事+巡迴賽停辦 中國高爾夫球員有多難? 每年的下半年對於中國高爾夫球員而言都是相當重要的時段。
  • 從蘇格蘭到海南,一部高爾夫普及史
    除此之外,美國也是世界上擁有最多高爾夫球場的國家,數量達上萬家;2018年世界排名前20的球場中,美國的球場佔了近半數,美國公開賽、精英賽等賽事被視為高爾夫球界的頂級賽事。若說美國高爾夫還有什麼影響世界的事跡,毫無疑問是培養出了一位傳奇球員——泰格·伍茲。他的出現,使得高爾夫賽事的關注度不斷擴大,他也被許多「望子成龍」的父母視為培養孩子的目標。
  • 培養一個高爾夫球員多少錢? 一年23萬多不多
    原標題:培養一個高爾夫球員多少錢? 一年23萬多不多 李淑青和兒子徐李潤澤  文+編輯 劉靜  培養一個球員到底要花多少錢?2013年度《 朝向白皮書》 告訴我們:平均每年要花17萬元人民幣;球員媽媽李淑青搖搖頭說:「這遠遠不夠。」從事青少年教學多年的汪志毅教練和曾文弘教練則都表示:這個費用還可以更節省。  李淑青有一個讓她很驕傲的兒子:徐李潤澤在2013年(8歲)7次參加比賽,5次獲得冠軍、2次獲得亞軍。  2011年,李淑青帶著6歲的徐李潤澤正式成為南山高爾夫學校的一員。
  • 中國女子職業高爾夫巡迴賽重啟
    參賽陣容上,賽事擁有眾多來自國內的頂尖球員,包括2019年賽季四冠王及獎金王張維維,2019香港女子公開賽冠軍劉豔、2019年巡迴賽最佳新人杜墨含等。同時由於國際旅行禁令和14天隔離政策,國際球員無法報名參賽。
  • 怎麼培養青少年的高爾夫職業道路
    青少年打高爾夫球概括地看,需要具備幾方面外部條件:1,家庭中高爾夫文化的底蘊。如果家裡的長輩是很少甚至沒接觸過高爾夫的,那麼從青少年階段開始培養孩子的高爾夫興趣,是一件相對困難的事。原因有很多,比如,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榜樣;對年紀小的孩子來說,興趣大於一切,而興趣的來源往往是父母能否陪伴,高爾夫的競技訓練和競賽跟任何一個競技運動一樣,是很孤獨甚至是枯燥的;2,父母在高爾夫教學或者運動方面的造詣。父母愛之深責之切,往往發生外行人指導內行人的事情,無法從科學客觀的角度指導孩子,甚至無法理解高爾夫訓練最重要的對象應該是「孩子」本身這件事。
  • 培養優秀高爾夫專家的韓國高爾夫大學
    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是專業培養韓國高爾夫職業選手,位於江原道橫城郡的韓國高爾夫大學。韓國高爾夫大學是韓國唯一一所三年制的高爾夫職業大學。在2011年建校的韓國高爾夫大學不僅擁有雄厚的師資力量和頂尖的教育資源,而且還培養了高爾夫指導以及高爾夫場運營等與高爾夫相關的頂尖人才。 韓國高爾夫大學開設的專業有高爾夫競技指導、高爾夫經營、高爾夫球場造景和高爾夫康復。
  • 熊孩子屢教不改,父母巧用「費斯汀格法則」,教育孩子事半功倍
    熊孩子屢教不改,父母巧用「費斯汀格法則」,不做無用功齊女士有一個5歲的兒子,從小就被家裡嬌生慣養,一直都是無法無天,對於這件事情齊女士也是非常無奈,對於一個媽媽而言,沒有什麼能比得上孩子的教育更重要,但是每當孩子淘氣不聽話的時候,齊女士單靠說教,根本沒有辦法震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