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哭了要不要立即抱?看看兩個讓人心碎的實驗,寶媽別再糾結啦

2020-12-16 騰訊網

5個月大的林林在床上哭的撕心裂肺,可是離他近在咫尺的媽媽卻依然狠心不去抱他。鄰居被寶寶的哭聲引來,一邊說著寶寶真可憐,一邊勸說林林的媽媽去抱抱孩子。

然而這位新手媽媽卻有著自己的一套說辭,孩子哭的時候不能抱,不哭的時候才能抱,這叫做哭聲免疫法,眼下非常流行的。林林媽媽還告訴鄰居,孩子不能慣著,一旦父母向孩子的哭聲妥協,他們便會變本加厲。

什麼是哭聲免疫法?

哭聲免疫法最早是由美國心理學家約翰·華生提出來的,簡單的概括就是哭了不抱,不哭才抱,他當時做了一個非常有名但同時也臭名遠揚的實驗。

他把一名 9 個月大的名叫小阿爾伯特的嬰兒,放在了小白鼠和一些毛茸茸的物體旁邊。小阿爾伯特起初對小白鼠很好奇,可是每次他一靠近小白鼠,華生就會人為的製造出巨大的噪音,一直都沒有中斷過。

後來華生停止了噪音,可是即便如此,小阿爾伯特對小白鼠和毛茸茸的物體已經產生了非常恐懼的心理,認識甚至。只要一看到它們就會崩潰大哭。這種恐懼心理一直存在孩子的心裡很久,對孩子的心理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正是通過這樣的一個實驗,華生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孩子是可以被訓練的,於是便提出了哭聲免疫法。可怕的是竟然有越來越多的父母視之為真理,認為只有當孩子不哭的時候抱起他們,才能讓孩子更獨立。

華生把哭聲免疫法用到了自己孩子身上,可是兒子和女兒在成年後卻相繼自殺,原因竟然是因為他們長期缺少父母的關愛。所以哭聲免疫法到底是否真的有用,其實答案很有可能是否定的,也許孩子暫時會變得聽話,但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遲早會有反抗。

孩子一哭就抱,真的會慣壞他們嗎?

英國心理學家哈利 · 哈洛的恆河猴實驗完美的給出人們答案:當然不會。

他給一個小猴子找來了兩位代理媽媽,一個是用鋼絲做成的媽媽,外表冷冰冰的,可是身上卻掛著奶瓶;而另一個代理媽媽是用絨布做成的,只是雖然溫暖,卻無法給小猴提供食物。

測試長達165天,在這段時間裡哈利發現除了小猴產生飢餓會尋找金屬媽媽之外,其餘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絨布媽媽旁邊,尤其是當它感到害怕的時候,更是會緊緊的依偎著絨布媽媽。

由此不難看出,小猴對媽媽有著一種天生的依賴感,媽媽的溫暖和愛會讓它捨不得離開,只有在媽媽的懷抱裡,自己才會有安全感,才能更好的生活。

父母應該如何正確對待寶寶?

寶寶哭會有著不同的原因,並不是像很多人想像的那樣,只要寶寶哭就是因為要喝奶,只有真正的知道寶寶為什麼會哭,才能夠對症下藥,儘快的找出辦法滿足寶寶的需求,從而緩解他們的情緒。

父母不能對孩子的忽視而不見,而是可以通過做一些親子互動的遊戲幫助孩子轉移注意力。如果寶寶的哭漸漸的有所緩和,那麼父母便可以放心,但是如果寶寶越哭越厲害,那麼不妨把他們抱在懷裡輕輕安慰,相信寶寶一定能夠儘快平靜。

哭了不抱,其實是對寶寶的一種情感忽視,這對寶寶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容易依賴他人

當寶寶哭的時候,如果父母對寶寶選擇忽視,那麼寶寶必然會覺得自己的情緒沒有被發現,所以他們會繼續哭,而且聲音越來越大,這其實也是對父母的一種暗示。但是如果父母遲遲不作出回應,那麼寶寶的心態自然會崩塌,這會讓他們感到既害怕又無助,反而會因為缺失愛導致對愛格外依戀,從而成為一個習慣性依賴他人的人。

影響生長激素分泌

當寶寶無法感覺到父母的關愛時,寶寶會出現情感缺乏,這會影響他們生長激素的分泌。因為這時的寶寶會更在易於生存,所以如何生活下去才是他們真正面對的問題,而身高等方面的身體發育則是被拋之其後。

影響寶寶的認知

如果寶寶在出生後的三個月內成為了父母哭聲免疫法訓練的犧牲品,那麼很有可能產生認知上的錯覺,在成長過程中認為父母不愛自己,認為自己非常差勁。同時也會導致他們的智商有所下降,影響寶寶的智力發育。

相關焦點

  • 一歲內寶寶頸椎易受傷,寶媽別大意,快看看孩子有沒有這3個表現
    @大白兔奶茶:前幾天帶寶寶來醫院檢查身體,竟然檢查出孩子的頸椎有點受傷,原因是家裡人經常抱寶寶。醫生一番解釋,我們才意識到問題的重要性。回到家不管是誰,我都不讓他們再抱寶寶了。雖然說寶寶的脊椎在人體內部,不容易被看出是否有異常,但是爸媽們也是可以通過寶寶們的日常姿勢看出端倪的。
  • 寶寶放下就醒,抱著就睡,寶爸寶媽做好這三步,讓寶寶自主入睡
    小編發現閨蜜的兩個大大的黑眼圈格外顯眼,整個人看起來毫無精神。我問她是不是帶寶寶太辛苦,她說每天晚上都睡不好。她家寶寶剛剛六個月,每晚都要她和老公換著抱,好不容易哄睡著,當他們小心翼翼地把孩子輕輕放在床上,手剛一離開,寶寶馬上就醒,她已經好久沒有體會過一覺睡到天亮的感覺了,她直言哄娃睡覺真的太難了。
  • 蒙臉實驗:寶寶的不同反應都代表什麼意思?寶媽了解下
    但是如果有父母的參與,會更好的刺激孩子的成長發育,例如蒙臉實驗就是讓父母用跟孩子做遊戲的方式來了解孩子的發育情況,這樣既可以拉近親子關係,也得以讓父母及時掌握孩子的發育進程。小戴在跟幾個寶媽聊天的時候,發現大家都很了解自己孩子的發育情況。
  • 「恆河猴」實驗:孩子一哭要不要馬上抱?1歲前要「慣著」
    當媽後糾結的事情越來越多。就以孩子哭來說,不管是網上還是現實生活中都很多人都說,經常抱孩子,會把孩子寵壞,以後有的累!上次帶沐寶出門逛,走到河邊的時候就聽到有小寶寶在哭,聲音越來越大,越來越急,我都忍不住走上前去看看,這時候聽到推著車車的奶奶對一旁的一位大姐說:「這孩子最近老是哭,尤其是他媽媽在的時候,就是慣的,一哭就抱,現在一放下就哭……」這讓我想起來,沐寶五個月的時候,回老家呆了一陣子,那段時間沐寶總是哭,鄰居有個阿姨就在我婆婆跟前說
  • 冬天寶寶的兩個部位發涼,寶媽別忽視了,這時寶寶身體已經很冷了
    「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現在的天氣越來越冷,很多寶媽為了不讓自己的寶寶感冒,開始給孩子穿上厚厚的棉服,有的父母還經常摸摸孩子的身上,看看孩子是否很冷,其實孩子在有些部位發涼,並不一定說明孩子身上很冷。
  • 有種苦惱叫「寶寶吐奶」,第一步不是抱起來拍,寶媽做錯卻不自知
    其實,寶寶吐奶仔細分析下來分兩類,一種屬於正常現象,還有可能是病理性表現,寶媽要做好判斷,找到更適合自家寶寶的護理方式。 這樣一來,喝完奶很難自然地流暢下去,出現溢奶、吐奶的情況再正常不過。 這些都屬於正常現象,寶媽不用太過擔心,隨著寶寶月齡的長大和器官的發育,便會漸漸有所改善的。在平日的護理問題上,要注意餵奶的量和次數,奶完寶寶不要立即放下或者玩鬧嬉戲,先要拍嗝或者豎抱一會兒。
  • 為啥寶寶被抱起來走就不哭了,大人一坐下又哭不停?答案很暖心
    寶寶每天都要被抱著走,寶媽身體吃不消 相信寶媽們都會有這樣的經歷,那就是在娃小的時候,總是想要爸爸媽媽抱著,而且光抱著還不夠,還要抱著他來回的走動才行。
  • 「不哭才抱」的孩子怎麼樣了?看看過來人的案例,別毀了孩子
    有人說必須抱,孩子那麼小又不會說話,做父母的怎麼能看著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卻不管呢?萬一哭出個好歹該怎麼辦啊!還有人說,要等孩子哭完了再抱,既不慣著孩子也給了他安全感。 面對孩子哭鬧不止,家長究竟用哪種應對方法,才是正確的呢?
  • 想成功斷奶,寶媽狠心離開一周,再見面寶寶的舉動讓人心疼
    經過母乳餵養的寶寶,都要經歷一次斷奶,說到斷奶,過來人說出來都是淚,因為要斷奶,寶寶就會哭鬧不止,讓媽媽很受煎熬,所以許多媽媽都會採取這個方法,直接離開孩子幾天,等再回來就成功斷奶了,這種方法雖然很有效果,但真的好嗎?
  • 多數寶媽抱早了,過來人:這個時間儘量不抱
    因為剛出生的寶寶不像大人一樣,抵抗力那麼強,身體免疫系統還很差,如果遇到冷熱交替,很容易感冒咳嗽;若是在外面接觸到細菌和病毒,更容易引發一系列的疾病,後果很嚴重。而且每個寶寶的情況不同,若是孩子體質較差,則最好更大一些的時候再出門。
  • 大寶和二寶同時哭,先抱哪一個?90後寶媽的做法,網友紛紛點讚
    文|孕嬰育兒經越來越多的家庭選擇要二胎,很多女性在生完二胎後也當起了全職媽媽,雖說全職在家照顧寶寶,但一個人帶兩個孩子,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比如,有網友就提出一個問題,大寶和二寶同時哭的情況,而且孩子都很小,媽媽應該先抱哪一個?事例:琳琳是個90後二胎媽媽,大寶女孩3歲、二寶男孩4個月,原本兒女雙全的琳琳應該是很幸福了,但由於家中老人身體不好,不能幫忙帶娃,只能由琳琳自己一個人帶兩個孩子。
  • 「金鼠寶寶」什麼時候出生有福氣?這3個時間點,寶媽們別錯過
    前言告別了2019年,迎來了2020年,2020年是鼠年,很多父母都在策劃著生一個鼠寶寶,很多父母不知道在什麼時候要一個鼠寶寶才是最有福氣的,在這3個時間點,寶媽們千萬別錯過了。媽媽笑著說金鼠寶寶能夠帶來福氣,並且跟小潔解釋了以前的屬相跟生辰是能夠給人的一生帶來好運的,也能夠給人帶來大作為,聽完媽媽的話,小潔才瞬間恍然大悟,也立即回家跟丈夫商量著準備備孕,爭取在鼠年生一個金鼠寶寶。分析金鼠寶寶在這3個時間點出生最有福氣。
  • 寶寶吃飯總是嘔吐怎麼辦?寶媽別著急,試試這些方法來緩解吧
    相信很多寶媽都經歷過寶寶吃著吃著飯就吐了的情況,這時候寶媽就會很緊張,明明飯菜沒有問題,我們全家人吃都沒事,為什麼寶寶吃著就吐了呢?於是有的寶媽顯得六神無主,不知所措,總以為寶寶生病了。但其實寶寶的飯量本身就小,再加上日常吃的零食,很可能寶寶已經吃飽了,已經吃不下了別的東西了,但是又不敢和家長說,只能硬吃,所以導致腸胃不舒服,最後吐出來。四.寶寶情緒問題引發的嘔吐這種情況也是很常見的,寶寶在進餐的時候由於情緒的變化,或者是一直哭,身體不舒服導致的吐出飯菜。
  • 問了30位寶媽,終於知道了最適合送寶寶的禮物,別再費力不討好
    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為此,我特意在寶媽群裡集思廣益,讓寶媽們幫我出主意,有三十個寶媽各抒己見,這豈不是相當於我擁有十個孔明軍師了?類似的一些DIY 的、裝飾類的東西儘量別送,有了寶寶真的還是喜歡實際一點的東西。明珠:別送衣服、別送衣服、別送衣服給小朋友買衣服是大家覺得非常穩妥的選擇,但你有沒有想過,你送的衣服真的不一定能被大人相中,小孩穿上也不一定合身。
  • 冬天寶寶的兩個部位發涼,寶媽別忽視了,說明寶寶身體已經很冷了
    很多寶媽在天氣冷時,會憑感覺給寶寶穿衣服,可能就會穿得比較厚。媽媽的初衷很好,主要是害怕凍著孩子,但也不可盲目給孩子穿衣。若是孩子衣物穿得過多、過厚,反而是一種負擔,孩子容易出汗,也更容易著涼生病。寶寶冬天的兩個部位發涼,說明身體已經很冷了,寶媽別掉以輕心1、後背涼寶媽想知道寶寶是不是冷,可以用手摸一下寶寶的後背以及後頸處,若是比較涼,寶媽就要趕快給寶寶添加衣服。
  • 寶寶一過滿月就哭鬧暴躁?「二月哭」說來就來,應對方法都在這了
    媽媽們也是因為新手才會如此,因為有經驗的寶媽一定聽說過「二月哭」。「二月哭」就是寶寶出生進入第二個月的時候,就會經常不定時的哭鬧,而且還不容易安撫。多數時候是因為寶寶在經歷腸絞痛!第一次應對寶寶「腸絞痛」的新手媽媽們肯定拍著腦袋不知所措。
  • 睡覺要抱、放手就醒,應對寶寶「落地醒」,三個方面寶媽要掌握好
    有沒有寶媽遇到這種情況,寶寶睡覺的時候一定要抱著,如果不抱著就不肯好好睡覺,即便是等睡著了將寶寶放下,寶寶也像有感應一樣,瞬間哭鬧不肯睡,尤其是小月齡寶寶,這種情況更是普遍。每天都在辛苦照顧寶寶的寶媽,肯定都想著趁寶寶睡覺的時候休息一下,可一旦遇到必須有人抱才肯睡的寶寶,那真是身心俱疲,自己又沒有麒麟臂,有不是金剛芭比,真的是太難了!
  • 寶媽別再以愛的名義偷懶,「奶睡」哄娃可能對寶寶有害,不容忽視
    說起奶睡,寶媽們真是「一把辛酸淚,滿紙荒唐言」。哄娃睡覺這件事,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知道有多難。什麼是奶睡?指的是寶寶並不餓,僅僅睡覺前需求經過「餵奶」這一行為來把孩子哄入眠,事實上孩子或許並未吃進去多少奶水。
  • 「寶媽問答第17期」寶寶半夜一直哭鬧是什麼原因?
    乳糖酶也一直在吃醫生: 再觀察看看血有沒有變多,我覺得是乳糖不耐受,可以看換成水解奶粉吃一段時間,如果不死心:可以乳糖酶吃到孩子大便不帶血,緩慢撤掉乳糖酶,觀察大便會不會再次變成之前的樣子。3、寶媽:醫生,昨天晚上把寶寶臉熱成這樣了,請問可以擦點兒什麼嗎醫生:這個大紅點,抹點百多邦,然後注意保持涼爽就可以了4、寶媽:我們的兩個半月了,溼疹口水疹還有腸絞痛,怎麼處理醫生:口水疹可以幫寶寶用一點護膚的產品,腸絞痛建議多給寶寶做一下排氣操
  • 你的寶寶到底吃飽了沒?四個信號可以看出,母乳寶媽對照自查
    每當寶媽看到孩子哭鬧不適,總覺得孩子沒吃飽。寶寶們到底有沒有吃飽,如何判斷呢?四個信號可以清楚辨別,母乳寶媽們放寬心,對照自查,看看你家娃是否真的吃飽了。你的寶寶到底吃飽了沒?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吃飽母乳寶寶到底是否吃飽了,可不能光憑哭泣來斷定,沒有哪個娃是不哭不鬧的,就算吃到撐,小傢伙一樣會哭鬧。想知道寶寶是否吃飽了,主要得看下面這四個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