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達文西曾經說過,"運動是一切生命的源泉。"一個喜歡運動的人在生活中會有很大的優勢,對於孩子來說也是如此,研究證明,經常運動的孩子不僅體質更好,還會長得更高,更聰明,並且更容易感覺到快樂。
朋友一家都非常喜歡運動,我經常戲稱他們為"鐵人三項",就連準媽媽懷孕的時候也沒有落下運動,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一家人經常出去運動,小朋友從小就表現出自己超強的運動細胞。
還沒學會走路,就已經會翻跟頭了。長大之後更是如此,別的孩子走幾步就要抱,他卻自己跑得歡快。不得不說,運動對於孩子確實有一定的好處。
雖然適當的鍛鍊有助於孩子的身心發展,但並不是所有的運動都適合孩子。這幾項運動,太早讓孩子接觸很可能會傷害到孩子。
第一種運動:遊泳。
孩子對水完全沒有抵抗能力,並且年齡越小越是如此,所以很多家長會在他們還小的時候讓他們學習遊泳,就能學會一項技能還能滿足他們愛玩的心。但其實,太早讓孩子學習遊泳並不是一件好事,要知道泳池很深,如果家長不在身邊,或者不小心走神的話,孩子很可能出現危險。
並且,年紀小的孩子抵抗力比較差,如果泳池沒有達到衛生標準,孩子很可能會感染病菌,如果嚴重的話後果不堪設想,所以,6歲之前的孩子儘可能不要學習遊泳,等到他們能夠明確地表達自己的意願,並且能夠清楚地明白自己是來學習的,而不是來玩的時,家長再考慮讓他們學習遊泳。
第二種運動:舉重。
孩子的很多器官、骨骼還沒有發育完善,如果這個時候就讓他們進行一些高強度的力量訓練,不僅達不到家長想要的效果,還很有可能傷害到孩子的身體。除此之外,因為舉重會給身體一個非常大的向下的力量,所以很有可能影響孩子的身高發育,如果孩子一時失手,那麼重的物品砸到身上,會是多麼嚴重的傷害。所以,12歲以下的孩子儘量不要練習這類運動。
第三種運動:極限運動。
近年來,極限運動的風很大,不少已經錯過的家長便把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指望孩子為自己"爭光",但其實,極限運動中的很多動作都是充滿危險。就連成人都無法確保自己在練習的時候不會受傷。尤其是年紀小的孩子還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身體,發生危險的可能性更高。
第四種運動:長跑。
有的家長認為,長跑不是短跑,不需要特別強的爆發力,只要能夠堅持下來就可以,於是便要求孩子達到自己的要求,無論颳風下雨,日復一日地帶著小朋友訓練。但其實,長跑對於孩子來說,是一項比較危險的運動。
因為長跑需要長時間的堅持和鍛鍊,但是孩子的骨骼其實並沒有發育好,經常進行高負荷的訓練,很可能會傷害到他們的骨骼發育。並且長跑對於場地和環境也有著一定的要求,如果是寒冷的冬天,骨骼會更加脆弱。而如果是堅硬的水泥路,對膝關節的衝擊會更大,嚴重的話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身高發育。
專家認為,運動最重要的是遵循孩子的生長發育特點,在不同的時間進行不一樣的練習。比如孩子還不會走,就可以多練習爬的動作;等到寶寶可以走平穩之後,家長就可以帶著他們公園走一走,或者是適當的跑一跑;
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家長可以帶他們做一些不一樣的運動,比如打球,跳高、快跑。並且在這期間發現孩子感興趣或者是特別突出的運動,將其發展為特長。
總結:運動雖然好,但是適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家長要懂得尊重孩子,讓他們自己選擇喜歡的運動。如果孩子沒有"情有獨鍾"的那一項也沒有關係。運動的目的是為了強身健體,不一定非要成為特長。如果家長發現自家寶貝完全不喜歡運動,就需要家長發動腦筋,在遊戲中想辦法和小朋友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