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了!這種中國熱銷的保健品 卻是來自美國的造假騙局

2021-01-19 浙江在線

2018-11-23 00:01 |公共食談、人民日報

保健品是個好東西,自己吃錯不了,送人也很體面。因此,近年來,保健品市場愈發火爆。

每個長輩過年都能收到一兩盒保健品,已是大勢所趨。

保健產品的光環很多,抗衰老、抗氧化、美容養顏……這麼多好處如今都指向了紅酒、葡萄、藍莓中的成分——白藜蘆醇。

實際上,白藜蘆醇產品有益健康的概念,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跨國營銷騙局」。

中國熱炒的明星概念

卻被美國確認數據造假

白藜蘆醇是一種抗氧化劑,葡萄、藍莓中就含有這種成分,於 1939 年由日本科學家發現。

可能你沒怎麼聽說過這個名詞,但搜搜看就知道,越來越多的國人在買。

▼無人問津近 60 年

而在中國不到 5 年,熱度翻了 10 倍

圖片來源:百度指數

自白藜蘆醇被發現之後,在長達近 60 年的時間裡,人們並沒有發現它有多厲害。但一位名叫 Dipak Kumar Das 的學者於上世紀末將白藜蘆醇推上「神壇」。

Dipak Kumar Das 是美國康州大學心血管研究中心主任,因研究白藜蘆醇的有益特性而著名。

他聲稱白藜蘆醇有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功效,並認為這是法國人生活習慣極差但心血管病發病率歐洲最低的原因——因為法國人最愛的葡萄酒中含有白藜蘆醇。

有了權威人士的推薦和研究背書,白藜蘆醇逐漸進入公眾視野,被冠以「軟化血管、抗氧化、抗衰老」的光環。

但誰能想到,光環的背後卻是造假和黑幕。

發表了 117 篇關於白藜蘆醇的研究文章的 Das,由於學術造假而身敗名裂,於 2012 年被康州大學開除。

康州大學的調查報告稱,大量研究存在蓄意的數據偽造。

而最終被康州大學調查確認的 Das 造假研究文章,至少有 145 篇。

中國熱銷的明星產品

在美國卻被嚴格管制

如下圖所示,目前國內流行的某品牌「白藜蘆醇」產品,大多在電商平臺銷售,每一個產品包裝上都是滿滿的英文,並無中文標示和批准文號。

圖片來源:電商網站截圖

雖然白藜蘆醇產品價格不便宜,卻沒有阻擋眾多養生愛好者們的腳步,甚至還有大量年輕人將其作為「高檔養生禮品」送給長輩和朋友。

以前面截圖中某款明星產品為例,在其美國的官網用英文明確標出了一句話:

以上產品說明並沒有被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評估,本產品不用於診斷、治療和預防任何疾病。(下圖紅框處英文翻譯)

對比一下同款白藜蘆醇產品在中國的宣傳,簡直是「包治百病」了:

▼ 什麼情況都能吃

圖片來源:某產品宣傳頁截圖

一個美國權威機構看不上的東西,在中國卻被如此誇大、過度營銷。

看起來幾百塊錢一盒似乎不貴,實際上按商家的推薦,重病患者一年要吃掉 3 萬多塊錢。

但這幾萬塊錢換來的並不是實實在在的好處,而是潛在的各種風險。 

難道這是欺負我們人傻錢多?

在中國宣稱保健的成分

居然在美國有傷腎案例

有些人可能會說,就算白藜蘆醇那些好處是假的,但好歹它是個「抗氧化劑」,吃了或許有點別的好處吧?

的確,看了這些產品的宣傳,總有人會動心。

▼ 什麼好處都有

圖片來源:某產品宣傳頁截圖

這裡就不得不再講一個故事,來給大家提個醒。

2003 年有美國學者研究發現白藜蘆醇能延長酵母的壽命,後來還成立了研發白藜蘆醇的配方和衍生化合物的公司,並於 2007 年上市。

很快,這家生物公司被全球最大的藥企之一——葛蘭素史克收購。

正當一切發展得非常順利之時,2010 年葛蘭素史克公司卻中止了白藜蘆醇研究項目,原因是實驗裡出現了多個腎衰竭現象。

而國內熱銷的這類產品,卻沒有任何警示。

健康人可以吃,不健康的也能吃,更可怕的是,越重病患者還越要吃得多。

▼ 白藜蘆醇產品宣傳語,沒有任何禁忌

圖片來源:某白藜蘆醇產品截圖

我們查詢了原國家食藥監總局的備案信息,目前國內通過審批且尚在有效期內的跟白藜蘆醇沾邊的保健食品,僅僅只有一款「坤美靚牌白藜蘆醇膠囊」。

而它允許的功能聲稱卻是「增加骨密度」,主要成分也是碳酸鈣。

也就是說,目前國內並沒有任何一款合法的、具有「抗衰老、美容」等功效的白藜蘆醇相關產品。

說白了,這種看似高級的「進口」保健品,正在利用非法宣傳蒙蔽大眾,謀取暴利。

這樣的產品在各大平臺上銷售火爆,即便我們沒被騙,我們的朋友、長輩也可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買了、吃了。

你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神奇產品?有沒有見過同樣套路的騙局?

請大家務必擦亮眼睛,提醒身邊的人。除了自己不上當,也一定別讓家人被坑害。

(原標題《一種中國熱銷的保健品,卻是來自美國的造假騙局》。編輯 吳昱燊)


1542902491000

相關焦點

  • 這種在中國熱銷,宣稱「包治百病」的保健品,卻是來自美國的造假騙局
    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跨國營銷騙局」1中國熱炒的明星概念卻被美國確認數據造假白藜蘆醇是一種抗氧化劑,葡萄、藍莓中就含有這種成分,於 1939 年由日本科學家發現。但誰能想到光環的背後卻是造假和黑幕發表了 117 篇關於白藜蘆醇的研究文章的 Das,由於學術造假而身敗名裂,於 2012 年被康州大學開除。康州大學的調查報告稱,大量研究存在蓄意的數據偽造。而最終被康州大學調查確認的 Das 造假研究文章,至少有 145 篇。
  • 這種保健品很火!但真相是:無益健康還可能導致腎衰竭!
    保健品是個好東西,自己吃錯不了,送人也很體面。保健產品的光環很多,抗衰老、抗氧化、美容養顏……但這麼多好處如今都指向了紅酒、葡萄、藍莓中的成分——白藜蘆醇。  實際上,白藜蘆醇產品有益健康的概念,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跨國營銷騙局」。
  • 揭秘進口保健品常見騙局,提醒身邊人,別再上當了!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這個保健品的常見騙局。作為70後的我,接觸的保健品太多了,而且我也經常吃保健品,所以這裡面的彎彎繞繞啊,我今天就跟大家科普一下!如果您是從免稅店,跳蚤市場,商品交易會或網絡購買了進口的保健品和非處方藥產品的話,那麼你就要小心了。
  • 7天騙光一個村,揭秘保健品騙局七大招數
    為什麼簡單,抓住這四個法寶就夠了:小孩靠教育,女人愛美容,男人好美色,老人保健品。除了這四個,還有一個也至關重要,那就是「愛佔小便宜」的心理。今天就來講講那些保健品行業的宣傳騙局,還有農村中最常見的幾個騙局。
  • 7天騙光一個村,保健品騙局的7大招數!
    今天就來講講那些保健品行業的宣傳騙局,還有農村中最常見的幾個騙局。希望正在讀這篇文章的你能夠注意,更希望你能提醒自己的父母親人,千萬不要上當!保健品騙局的7大招數!保健品商家們,很少有底線可言。而當你遇到下面這些招數時,就要注意了!1.打親情牌任何保健品商家,對於進店的人都很熱情。輕則噓寒問暖,重則直接喊「爸媽」。在這種親情牌作用下,掏腰包自然順理成章。
  • 吃保健品「上癮」的年輕人
    林晴大笑著,毫不掩飾對保健品的依賴。當多數人對保健品的印象還停留在「為中老年打造的騙局」,已經有一批年輕人如同被「洗腦」一般,一頭扎進保健品萬能的神話。圈地狂歡:被一鍵清空的「保健品購物車」保健品,分為保健用品和保健食品,令年輕人陷入狂熱的屬於後者,在中國內地以外的地區又稱膳食補充劑。
  • 微商騙局再出新套路:上下家合夥詐騙了解一下!
    你很有可能碰上了微商騙局新套路:上下家合夥詐騙!案情回顧:墊付貨款後上下家都聯繫不上了近日,居民錢女士在家上網時,有一微信號加其為好友,讓其幫忙轉發保健品的廣告到朋友圈。因為對方是一個微信群裡的人,錢女士便沒多想,當即加好友,並將廣告轉發朋友圈。讓錢女士沒想到的是,剛發朋友圈沒多久,便有兩名微信網友請求加好友,諮詢保健品事宜。
  • 十大保健騙局
    助眠藥欺詐近年來,有關老年人購買保健品受騙的案件頻發,從一筐雞蛋或一些日用,到最終騙走老人的全部身家,大概只有幾個月的時間,但這種騙局卻對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質量,以及家中的子女關係造成了難以想像的巨大衝擊。
  • 警惕保健品十大品牌排行騙局!它們其實根本沒啥用!
    逢年過節, 大多數中國人走親訪友,都少不了送些保健品,不僅包裝精美顯得很上檔次,還健康養生盡顯心意,但其實,保健品並沒有說明書上介紹的那麼神奇,那些所謂"美容養顏抗衰老"的說法不過是商家營造的"騙局",就是為了掏空你的錢包。
  • 業內人士揭保健品營銷黑幕:瞄準留守老人,騙局環環相扣
    以各種方式獲取老年人信息 摸清老人心理騙局環環相扣陝西的陳大爺患心血管病已有多年。女兒要帶他去醫院體檢,他死活不肯去,堅持說:「人家說我有腦梗,要吃專門秘制的『瑪卡』才有效,不然的話,隨時都有生命危險。」最近,陳大爺又去參加了一個講座,買回來一些「皇家御用補品」。
  • 又一保健品「騙局」被揭穿:成本不到2毛,3億多男性被「忽悠」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無良的保健品商家相繼推出了一些欺騙性的營銷活動,為的就是吸引老年人的注意。眾所周知,醫療保健行業在人們心裡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暴利」的行業,特別是那些打著治病的幌子的保健品,也一直都是我國老年人追捧的對象。所以正因如此,保健品很容易被一些不法商家當作他們賺錢的工具。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經常都會看到一些老年人因為買保健品而上當受騙的新聞。
  • 林志穎被打假:長盛不衰的膠原蛋白騙局
    但從市場認知度看,膠原蛋白卻是「保健品界」的明星概念「膠原蛋白」已成認知度最好「偽概念」之一,遍布各個領域據中國保健協會今年年中發布的數據,他們預計,在未來三年內,中國膠原蛋白市場每年都會以20%的速度增長。而現實的感知也應證了這種「瘋漲」,根據媒體的綜合調查,目前在中國,膠原蛋白產品十分豐富,以各種形態出現,有口服液、粉劑也有片劑。
  • 中國將從月球帶回土壤,美國異常關心:阿波羅登月真的是騙局嗎?
    中國網友卻反應激烈:「沒門!不給!」「要不送給他們2克吧,顯示一下我們的大方!」「事出反常必有妖。美國人為啥這麼急著要月壤?他們自己不是有那麼多嗎?」有人說,NASA之所以著急想要月壤,是因為美國人心虛,擔心「阿波羅登月」的騙局被揭穿。
  • 謊言叩開美國大學:申請造假屢見不鮮
    在美國,來自中國的留學生比其他任何一個國家都多,僅2010年就有4萬本科生和6.6萬研究生。但與此同時,申請者造假的現象也讓美國大學感到不知所措,並且傷害國家的聲譽。「業已形成的看法是中國申請者不誠信,這會對中國的形象不利。」薩拉·史密斯說。她是住北京的美籍教育顧問。史密斯自己也對於懷疑中國申請者造假的美國大學提供解決方案。
  • 又一保健品「專家」騙局,以老中醫的名號,虛假宣傳產品功效!
    又一保健品「專家」騙局,以老中醫的名號,虛假宣傳產品功效!直播帶貨早已經成為很多行業的銷售渠道,在直播溝通交流的基礎之上,結合了電商經營,形成了現在越來越完善的直播帶貨體系。這種把戲可謂百試百靈,對不怎麼接觸外界的老年人來說非常容易上當受騙。加上劉洪濱甚至在多個直播臺成為頂梁柱,想換臺逃避都行不通。這種電視直播帶貨的套路想必大家早有耳聞,無非就是先找一個假裝患病的託,讓後服用這些包治百病的神藥一段時間,奇蹟般的康復了。然後請到這個託來講述一下自己的心路歷程康復過程等等。
  • 嫦五直播登月過程,「露腳」照被網友當證據:證明美國登月造假?
    此外還有一張嫦娥五號「露腳」照片也引起網友對「阿波羅登月」的質疑,甚至拿來當證據證明美國登月造假,這是怎麼一回事? 不過呢,對於美國登月造假的質疑已經有半個世紀了,但像當前的蘇聯都沒有發聲,因此實際上要說美國登月造假其實可能性不大的。美國沒必要如此花心思去創造一個世紀騙局,如果他們是造假的話,他們也不會將他們採集的「月球土壤」贈送給其他國家供他們研究。而且對於一些質疑,其實也能解釋得通。比如對於中國探月直播卡頓,美國探月直播流暢的這一問題來說,非常容易解答。
  • XPEL中國官網:隱形車衣常見的3個騙局!
    與此同時,各種騙局也層出不窮!作為,這裡有三個常見的騙局,都是比較常見的隱形車衣,希望能引起廣大車主朋友的注意,對你有所幫助! 騙局一:我們的隱形車衣是一個大進口品牌!隱形車衣起源於歐美,近五年來在中國一直很熱。
  • 歐陽自遠建議美國解釋「登月造假」,結果被拒,原因令人佩服
    美國得知這一重大消息,便將滯後的「阿波羅計劃」提前執行,在緊張的籌備中「阿波羅11號」飛向了太空並且登上人類嚮往的月球!美國這一舉動也被稱為「世紀騙局」,歐陽自遠建議美國解釋「登月造假」這一事件,結果被拒,原因令人佩服!1969年,「阿波羅11號」順利登空並帶著美國人的希望登上了月球。
  • 揭保健品騙局:老人為保住「會長」職位競相購買
    資料圖:廣東省公安廳內展示的涉案虛假保健品。 中新社記者陳驥旻 攝「保健品崇拜」折射兩代人尷尬父母吃「神藥」 子女落「心病」每逢早高峰, 安徽合肥市的不少寫字樓裡都會出現老年人排隊等電梯的奇特景象。保健品,將這群素不相識的老年人與年輕人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理財、保健品和電信詐騙,被列為當今老年人面臨的最常見的陷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曾專門提醒公眾,要警惕「專家義診、權威證明、免費試用、宣稱療效」等非法宣傳營銷「陷阱」。而在千家萬戶的門後,面對身陷保健品騙局而不能自拔的父母,究竟管還是不管、如何去管,都成了下一代人的苦惱。
  • 老年痴呆神藥面世:最後的保健品大佬要上岸了?
    【1】2019年11月,中國製造的第一款阿茲海默症新藥獲批上市,打破了全球醫藥界在該領域17年的沉默,卻也被一連串質疑推上了風口浪尖。2019年11月28日,一篇署名為饒毅的舉報信草稿曝光,實名舉報三位研究者涉嫌學術造假,其中就包括綠谷集團出品的阿茲海默症新藥「九期一」(代號GV971)發明人耿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