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吵架的時候怎麼才能贏呢?
聽到很多朋友說,最鬱悶的是晚上躺在床上準備睡覺的時候,突然發現:白天我要是那樣回他一句肯定特別解氣!可為啥白天的時候總是反應不過來呢?
並不是別人多有理,明明好多理由可以反駁,卻說不出來,只能自己生悶氣,委屈。事後卻想起來一堆反駁的話,但已經遲了。
為啥會被對方壓制呢?是權?是勢?是氣場?是利益? 常在江湖飄,哪能不挨刀?常在江湖走,咋能沒後手?
回想為數不多的幾次慘烈戰況,被對方cue到時,我的第一反應腦袋空白一瞬間,然後氣勢上先蔫了,心裡不停嘀咕,就對方提到的問題或者事件:莫不是我真的有錯?
然後聽對方霹靂吧啦一頓講,我就找回思路,很想一條條反駁,奈何氣勢總跟不上,嘴巴又不伶俐。
有時候還會迫於對方的身份……擔心傷感情,不好意思直接反駁。
結果,每次被「爭論」之後都氣的要死,靜下來會不斷回想:啊啊啊,明明自己佔理,還被別人說得無語,自己平白被噎了一句,卻不知道該如何回擊,事情過了,心裡卻放不下,氣也消不掉……
悔得拍床捶腿。後悔又氣憤!
接著吵吧,拉不下臉,窩窩囊囊忍過去吧,心裡實在難受。
如果你也有前面提到的類似的感受,那不妨再嘗試一下對號入座。
你是否經常被身邊的人說「想太多」or「玻璃心」;你是否更喜歡獨處,在人多的場合反而顯得力不從心;你是否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了衝突的情況下意識地選擇迴避;你是否會習慣性地要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生怕給別人添麻煩;你是否會儘量顧全身邊人的想法,即使這樣會損失一部分自己的利益;……
你是否每次發生與他人發生衝突後,總是習慣性地責怪自己?
都是我太慫了、我剛才直接懟回去就好了、下次不能再這樣了……
但大部分吵架輸了的人, 當時拉不下臉,過後再來一次,也還是拉不下。
關於後面你會越想越氣,這個氣是來自於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就吵架的那件事生別人的氣;
另一方面可能是在吵架中,你沒有發揮出自己原本的"實力"而生自己的氣~
你深信「做個好人」就能使自己免受他人的拒絕和傷害,還抱有一種「我對別人好,別人也應該如此對我」的錯誤邏輯。
1+1=?
悲傷這種情緒可以有多少種分類?
這兩個問題你哪個回答的快一點?我猜應該是第一個?
你知道為什麼麼?因為你思考過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你一時語塞,因為你以前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
這個世界上可能有靈光一現的妙答,但是不太可能有面對任何沒有思考過的問題,都能在三秒內做出精準回答的神童。
那些看起來反應又快懟得有理有據的人或許曾經也是被懟的啞口無言的人。
和別人吵架或者發生衝突。事後我能想到108個理由去反駁,激怒,羞辱,嘲笑……對方,但是當事情發生的時候誰能反應這麼快啊?只有形成了這種思維定式,把反駁修煉成了條件反射的人才能反應這麼快。
但是,我們之所以不能很快的去反駁對方,是因為我們本能的就知道那樣做是不對的,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誰會願意和這種把反駁練成了條件反射的人做朋友呢?
首先你與他人爭論,你是為了爭論的勝利,是自己的觀點讓對方信服。不過信服了又怎樣?
只是為了別人的一句:好好好,你說得對。有意義嗎?
因此,不要做沒必要的爭論!不要做沒必要的爭論!不要做沒必要的爭論!
當你發現在爭論過程中你和對方不在一個比較平臺上,或者說不在一個點上,就沒有爭下去的意義了。
再者,如果你發現在爭論過程中你與對方所表現出來的三觀不同,大相庭徑。那你也沒必要在爭論下去了,三觀不同ta不可能服你的,到頭來ta勉勉強強的說是,你也不舒服。
所以我覺得對於觀點,或者客觀事實,應該去討論。
討論,去找那些志同道合的人去討論,這樣才有意義。
就好像,無神論者和有神論者解釋這個世界,爭論神是否存在,有意義嗎?沒必要的。
這時候的是或不是只不過是妥協與退步罷了,而不是心悅誠服。
當你吵架沒吵贏時,其他人會走近問問情況,然後安慰一下:TA對誰都這樣。
你看,方法一來了——與其他了解情況、明事理的人交流,獲得對這件事情更為客觀的看法。
其實,不管你吵沒吵贏,只要你不再反覆回想這事兒,你就贏了。
是啊,只要你惦記著,就會越想越氣。事情已經過去了,再找人重新吵一頓也不現實。這時候,如果自己的心態還久久不能恢復平靜,確實頗有輸的嫌疑。
這時候,你實際上是進入了思維反芻的狀態,已經無法冷靜地從這件事裡吸收對自己有益的營養了,並且容易給自己帶來二級傷害。
反芻,原本指某些動物進食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將半消化的食物從胃裡返回嘴裡再次咀嚼。心理學家用反芻來比喻對於我們經歷的某些事情,思維中的某些想法的反覆思考。
吵架這是常有的事兒,即使你心如止水,但也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一個悄咪咪的嘲諷,可能你就中招了,恨不得擼起袖子與對方大幹300回合。
所謂念念不忘必有迴響,越想越氣,對方的聲波攻擊真實生效了。
從另一種角度上來說,你為何要生氣呢?這不是著了別人的道嗎?
不要聽別人在說什麼,而是要看別人在做什麼。別人反對,但是於你又有利,那做便是了。
幾句話就讓你停下來,那他就是0成本的,達到了自己的目的,還成功反殺你了。
但如果吵架咄咄逼人,吵贏了?我們事後會怎麼樣?
會有逞口舌的快樂嗎?我覺得不會,我覺得事後我們更有可能覺得自己言重了,會不會傷害到別人,所以,如何調整的不是吵贏,而是自己的玻璃心。
吵贏了,獲得不了什麼,當然,說不上話,也不會損失什麼。
可悶悶不樂,念念不忘,越想越氣的心態和情緒卻是實實在在影響到自己的。
所以應該把注意點都集中在如何克服自己的玻璃心上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如果對方窮追不捨,繼續高冷地哼哼兩聲,轉身走人。
此法萬能。
最後,附上莫生氣口訣,與君共勉——
人生就像一場戲,今世有緣才相聚。
相處一處不容易,人人應該去珍惜。
世上萬物般般有,哪能件件如我意。
為了小事發脾氣,回想起來又何必。
他人氣我我不氣,氣出病來無人替。
生氣傷肝又傷脾,促人衰老又生疾。
看病花錢又受罪,還說氣病治非易。
小人量小不讓人,常常氣人氣自己。
君子量大同天地,好事壞事包在裡。
他人罵我我裝聾,高聲上天低入地。
我若錯了真該罵,誠心改正受教育。
要是根本沒那事,全當他是罵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