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の中にはすぐ分かるものと すぐ分からないものの2種類がある すぐ分かるものは一度通り過ぎればそれでいい けれど すぐに分らないものは長い時間をかけて少しずつ分かってくる」
世上的事分兩種--「馬上明白」、「不能馬上明白」。馬上明白的事,過目即曉;不能馬上明白的事,要花時間一點一點去領悟。
---《日日是好日》
今天,我們將採訪一位有趣的日語老師,她曾在日本知名公司實習工作,慢慢摸索著自己的「生存之道」;結束工作後的她,毅然放棄國內保研機會,而是選擇來到日本留學,接著完成之前還「不能馬上明白」的事。
裘潔
南傳國際亞洲語教研室 日語教師
日本京都大學
文藝表象論專業碩士
現在,裘老師將自己的故事分享給大家,希望對還在迷茫選擇未來的同學們有所幫助。
*以下內容將以Q&A形式進行具體呈現。
Q:談談你和日本的緣分?
A: 大三上學期,日本三大財團之一住友化學株式會社面向東南亞地區招收海外實習生,我很幸運地成為了當年15名實習生之一,被分到了千葉工廠的會計部門。在去日本之前,我做了所有我能想到的準備:學習商務日語、百度在會計部門的實習經驗、查找千葉縣的資料、向曾去實習過的學姐討教經驗、甚至通過同為日語專業的高中同學聯繫到了將要一起去日本實習的小夥伴。
多年的學習經驗讓我充分相信,「預習」工作做得足夠到位的話,結果應該都還不賴。當然,我的首次赴日經歷若正如所想般那麼順利,就沒有任何提及的意義了,現在看來或許也會覺得寡淡無味吧。2014年7月21日,到達東京的當晚,我在便利店掏出了一張一萬日元的紙幣(沒有準備零錢)買了一瓶120日元的飲料,接過飲料和找回的9880日元零錢(超多張)時,無意間和店員對視了一番,略帶不滿的眼神讓我有些不安,與這座城市的格格不入之感也幾乎貫穿了接下來一個半月的工作生活。
---「他們說的日語我聽不懂」
實習部門的分配據說是根據專業及面試表現安排的,同行的其他小夥伴要麼被分到了對口的專業實習,日語專業的除我之外都是總務、人事等行政崗位,而我,卻被安排到了從未接觸過的會計部門。沒準兒是我的面試表現很優秀,對方覺得我能勝任呢。我曾一度這樣安慰並激勵自己,但隨之即來的挫敗感讓我很快認清了現實。
在這個以生產合成樹脂、合成橡膠為主的化工工廠的會計部門,一個月左右的工作時間裡(除去假期),我先後去了財務和預算兩個小組,一周學習,一周實操。儘管已被特殊優待分配了諸如「現物照合」、「固定資産整理」、「設備予算」等對正社員而言十分簡單的工作,但面對鋪天蓋地的外來語及專業詞彙,不得不承認很多時候他們說的日語我竟「聽不懂」。我努力嘗試了一切可以想到的方法卻仍未能在短期內改變這種吃力的狀態,在素以嚴謹、認真聞名的關東地區,辦公室裡永遠都是安靜到肅殺的氛圍,那段時間我連喘口氣都覺得很難。
---「終於結束了」
實習生活在艱難的摸索中終於結束了。我清楚地認識到當下的知識儲備及經驗並不能勝任這份工作,以及自己的日語還不夠用。因為留有遺憾,所以,還想再來一次。但這次,我決定換個身份,換個地方。
Q:在京都大學就讀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你不必著急,也不必焦慮,時光自有安排,你過去走的每一步,在未來,都算數。」
A: 2015年1月19日,在大三學年剛結束的寒假某天,我收到了心意教授的內諾,興奮到無以復加,以留學生的身份再次踏上這片土地,迎接我的不知道將會是怎樣的挑戰,但當下這份內諾肯定對我來說來得太及時了。大四一年,我放棄了國內保研,從容不迫地安排著學習生活。畢業論文,畢業旅行,當然還有習慣性對即將開啟的留學生活做著力所能及的「預習」工作。「至少不會比上一次更糟糕吧。」
說起京都大學給我的體驗,最大的感覺還是和京都這座城市一樣從容。沒有東京不夜城般的永不停歇,也沒有國內大城市建設得如火如荼。京都的節奏永遠是細水長流,不緊不慢。騎單車路過出町柳的鴨川,看見河上悠閒盤旋的鷹,經歷春賞櫻,夏看柳,秋觀楓,冬望雪的四季變化,實屬人生一大幸事。
在崇尚自由學風的京大,每個學生更是張揚個性,做著自己想做的事情。教授們的風格迥異更將京大獨有的氣質發揮到極致。主動適應不同老師的節奏與要求,是京大生的必備素養之一。修士課程大多以ゼミ(seminar)的形式進行,老師提前或當堂布置論文或閱讀材料,大家就其中的問題進行討論並做個人發表,絕大多數時候,同研究室的博士生也會參與課堂。值得高興的是,在我擅長且熱衷的專業領域,我的表現一直都還不錯,被認可的感覺會讓我在每堂課後如釋重負,也讓我有了更多的信心去發掘自己的潛能。
Q:以留學生身份深入日本社會文化生活,是什麼樣的感受?
「京大生的光環加持,讓我有了更多機會。」
A: 在日本,一邊兼職一邊學習是大學生生活的常態,平衡好二者之間的關係更是個人能力的一種體現。入鄉隨俗,我當然不願意做個只會讀書的學生,何況既能賺得零花錢又能切身體驗日本的社會文化,這樣好的事情上哪兒找去。更幸運的是,有了京大生的光環加持,我總會被更多的機會眷顧。地產公司的翻譯、京大教學助理、中文學校的漢語講師、私塾的託福講師等,兩年時間內,我實現了一次又一次小小的「跳槽」,兼職的時薪也從1000日元漲到了3000日元 。在所有的兼職中,讓我感觸最深的的當屬在京都料理教室擔任料理課講師的經歷。
這份工作主要是面向來日旅遊的外國遊客(歐美遊客為主),以英語授課的方式提供傳統日式家庭料理教學,並通過帶領外國遊客參觀京都傳統市場--錦市場、品嘗日本酒等深入體驗日本的生活方式及文化。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去應了聘,居然真的成功了,連我自己都沒想到老闆竟願意僱用一個外國人(後來證明他的決定相當明智)。
於是,我成為了這家料理教室唯一一名外國人料理講師。兼職的過程自然樂在其中,日文英文切換日漸自如,我學會了做地道的日式家庭料理、對錦市場裡每家店鋪的情況如數家珍、深入學習了日本的清酒知識等,每一項新技能的掌握都讓我成就感滿滿,更難得的是可以從第三方視角去感受、了解日本。「日本的垃圾桶為什麼這麼少?」,「日本餐廳的油炸食物很多,但為什麼日本人整體都很清瘦?」這些新奇又有趣的問題被拋出,隨即「各國代表」(日本老闆、中國留學生、歐美遊客)暢所欲言,在輕鬆的料理過程中感受思維碰撞,這種體驗簡直美妙絕倫。「我太幸運了。」
Q:作為日語老師會給大家哪些學習建議?
「如果你不相信自己,那請你相信我」
A: 我的很多學生在剛開始學日語的時候會表現出強烈的不安,「老師,你覺得我能學好日語嗎?」「老師,我的英語糟糕透了,好擔心日語成績也上不去。」「老師,我不知道怎樣才能學好日語。」
站在老師的角度,我非常清楚很多同學對語言學習的興趣並不濃烈,況且在過去十多年的英語學習過程中也沒能找到什麼行之有效的的語言學習方法。所以往往在這個時候,我都會告訴他們:「如果你不相信自己,那請你相信我。」接受老師的引導和幫助,期望值不要定得過高,投入時間,並持之以恆,你會發現日語學習,不過如此。
人生是一連串的選擇和不斷做出決定的軌跡,很多東西都是需要閱歷和積累的,不是一蹴而就能帶來的。不要總覺得自己進步得太慢,不要抱怨自己很辛苦,當你一點點地去付出、去努力,有時甚至還要承擔一些風險、遭受一些挫敗的時候,你會發現,積累起來的東西會讓你心裡非常踏實,進而獲得自信。
裘老師的日語課堂不僅是日語基本知識的傳授,更是帶有情境的日本文化介紹,豐富的內容讓課堂不再枯燥。
她希望自己的學生們面對語言學習時,能夠持續關注語言背後的深層次含義,唯有反覆如此才能真正學會並運用好這門語言。
諮詢地點:
南京市江寧區弘景大道3666號
行政樓315
諮詢電話:
025-86179065;025-86176605
15161469036 楊老師
13776574992 尚老師
15256351792 鄒老師
13770976460 徐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