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已佳麗三千,為何還把李元吉齊王妃納入後宮,真相無關腹黑

2020-12-14 指動歷史

斬草務必除根!

玄武門刀光劍影,血流成河……24歲的李元吉命喪尉遲恭箭下,他的5個兒子梁郡王李承業、漁陽王李承鸞、普安王李承獎、江夏王李承裕、義陽王李承度也全被處死。

跟「三胡」(李元吉小名)親近的人,皆屠戮殆盡。

只有一個人例外:李元吉的齊王妃。

齊王妃不僅沒被處死,還成了李世民的枕邊人,廝守長達21年。期間,齊王妃給李世民生下一個兒子,即曹王李明。而且,李世民還打算把齊王妃立為皇后……

後宮佳麗三千,李世民為何獨愛這一個?

1、齊王妃擁有強大身世背景

玄武門之變後,齊王妃和李元吉的眾多姬妾,先是被囚禁在一間宮殿裡,這個類似於甄選的過程持續了很久。最終,齊王妃被李世民收入後宮。原因無他,是她有特殊的身世背景。

齊王妃本楊氏,是隋觀王楊雄的侄孫女。楊雄是隋文帝楊堅的族子,在隋朝屢立戰功,曾跟隨隋煬帝攻打吐谷渾、高句麗,權勢燻天。楊雄之弟楊達同樣顯赫,其女兒是後世武則天的生母,其曾孫女則生下了唐肅宗李亨……

楊家在特別講究門弟出身的晉隋時代,無疑是現象級的存在。何況,龐大的楊家子弟已成體系,與各權貴家庭盤根錯結,糾結不斷。

李世民經過甄選,把齊王妃納入後宮,正是出於與豪門旺族聯姻的打算。李唐新立不久,李世民又是通過殺兄斬弟的政變掌權,為穩固政權,聯姻楊家就成了其中一個選項。

帝王家的任何一門婚姻,都是政治的產物,不可能擺脫政治的羈絆。對於宏才偉略的李世民來說,根本不可能存在滿足個人私慾、向李元吉報復而娶弟媳的可能!

2、鮮卑族的傳統使然

李世民娶弟媳明顯違背漢族倫理,其實終唐一朝的皇室婚姻關係始終比較混亂,與漢民族提倡的倫理道德觀格格不入。

但是,對於具有「父死子納、兄死弟娶」婚姻習俗的民族來說,「娶弟媳」再正常不過了。

儘管對於李唐皇室「究竟是不是鮮卑族」還有爭議,卻無人否認李世民的生母一系是地道鮮卑人。根據鮮卑人的婚姻習俗,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後收齊王妃並生下一子,沒有絲毫值得大驚小怪的。

關於李唐王朝的婚姻關係,始終被後世所詬病,並冠以「髒唐」之名,比如後世的唐高宗李治娶了李世民的妃子武媚娘、唐玄宗李隆基把兒媳楊玉環納為妃子……

上述在漢民族看來極其混亂不堪的婚姻,恰是鮮卑人的生活日常。李世民、李治、李隆基均是政治嗅覺極其敏感的帝王,以他們的政治嗅覺水平,是絕對不會冒天下反對之大不違在婚姻上犯錯的。

因此,李世民娶弟媳只是一種草原民族的習俗,無關漢民族的倫理道德。

3、鮮卑族有「送子」習俗

貞觀初年,李世民下詔改葬李元吉,同時追封他為海陵郡王。隨後再次改封為巢王,並把曹王李明過繼給李元吉,讓李明擔任祭祀官,此舉等於延續了李元吉一脈的煙火。

讓今人詬病的是:這個李明是李世民和齊王妃的兒子。對此,有人解讀認為,李世民在用這種方法羞辱李元吉,表現了一種陰暗的心理,是一種腹黑的表現。

李世民哪有這時間整這閒片子?把李明過繼給已死的李元吉延續煙火,不過是鮮卑族的另一種習俗而已。

在鮮卑族中,如果兄弟倆中的一方,其兒子戰死或夭折,再無子嗣繼承家業,兄或弟就要把自己的一個兒子過繼出來。這種作法在漢民族中也非常流行,目的就是為了承續兄或弟一脈的煙火不斷絕。

通過不斷改封李元吉可知,李世民內心對這個弟弟還是心懷愧疚的,畢竟當年把5個親侄子全被殺死了。隨著政權的穩固,李世民也大生惻隱之心,迫切需要彌補當年這一喪心病狂之舉的過失……

4、李世民和齊王妃有無真情

後宮佳麗三千,李世民為何獨愛齊王妃?現在,讓我們來看一下現代人的下列解讀:李世民之所以在弟弟死後,就把弟媳收入後宮,是因為兩個人早就暗渡陳倉、勾搭到一起了;李世民霸佔齊王妃,是為了報復李元吉,把兩個人所生兒子過繼給弟弟,更是腹黑到極點……

說實話,這完全是瞎猜!

《新唐書》記載:齊王妃生下李明後,李世民更加寵愛她,有立其為皇后的打算。李世民後宮佳麗無數,為何要立齊王妃為皇后?難道用報復、腹黑、暗渡陳倉等能解釋了?

唯一的原因就是:李世民和齊王妃之間有真情。

當然,關鍵時刻被魏徵攪了,他進諫:「陛下不可以辰贏自累。」

辰贏是春秋時期秦穆公的女兒。辰贏先是嫁給晉懷公,卻被始亂終棄,秦穆公一氣之下把晉懷公拉下馬來,轉而扶持晉文公繼位,同時把辰贏又嫁給晉文公。

晉文公在秦穆公幫助下繼位,以迎娶正妻的禮儀迎娶了辰贏。此後,辰贏的兒子公子樂被派到陳國當質子。母以子貴,但是因為陳國弱小,辰贏在晉國的地位也隨之下降了。後來晉文公、晉襄公相繼死掉。權臣趙盾欲立公子雍為君,狐射姑欲立辰贏之子公子樂為君。

史書記載,趙盾說了一番話,核心意思是辰贏先後嫁過叔侄兩代晉君,所生的兒子一直在弱小的陳國,不能給晉國以幫助,新立國君要考慮地位高低,而且有外援國家的……

在魏徵看來,齊王妃本是李元吉的王妃,不是李世民的正室,雖然生下十四子李明,也深受李世民的寵愛,但因此就立為皇后,畢竟存在地位、出身等問題,這就是辰贏之累。

不過,退一步說,如果沒有魏徵的進言,齊王妃會不會就此成為李世民的最後一任皇后?

完全有這個可能。

當然,歷史不能假設。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李世民要霸佔李元吉的妻子?是因為她貌美,還是別原因?
    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殺後,他們的兒子也都未能倖免於難,全部被李世民誅殺。連親兄弟都能毫不猶豫的斬殺,親侄子又算什麼?既然李世民已經決心斬草除根,不留後患,可偏偏對於那些女眷們卻「心慈手軟」了一把。李世民登基為帝後,坐擁後宮佳麗三千,卻將李元吉的王妃楊氏強行霸佔了。李世民這又是什麼操作呢?
  • 玄武門之變後,唐太宗納了弟媳齊王妃,為何對太子妃不敢下手?
    看李世民不爽的,並不是只有李建成一個,李世民的弟弟李元吉也看他這個二哥不爽,想想也是,有這麼一個出色的兄弟,不正是趁著自己無能嗎,於是乎,李建成就和李元吉站到了一起,他們時時刻刻在想該如何收拾李世民。
  • 李世民霸佔李元吉的老婆,背後用意超乎了想像
    李世民通過玄武門之變,殺死李建成和李元吉,成功逼迫李淵退位,完成了自己的皇帝大業。自古面對皇位的競爭都充滿著殘酷,兄弟相殘的事情也不算罕見。但是,為何李世民非要霸佔齊王妃呢?難道真的僅僅是人們所以為的見色起意?歷史遠比我們認為的精彩,李世民霸佔弟媳婦,並成功開創了大唐皇族的混亂男女關係,背後其實是李世民極端腹黑的體現。
  • 李世民殺了李元吉和他的四個兒子,為何還敢把弟媳楊氏納入後宮
    如果說以上作為只是心狠手辣,那麼他在將李元吉全家殺死之後,居然將他的妃子楊氏納入後宮,這就是讓人髮指了!可以說就是亂倫。然而,李世民是個絕頂聰明的人,他納楊氏入宮,不僅僅是因為楊氏漂亮,更重要的是看上了楊氏背後所代表的家族力量。
  • 李世民嬪妃眾多,為何敢霸佔李元吉妻齊王妃,卻不敢佔李建成妻
    在玄武門之變之後,李世民成功地在兵變中殺了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並將太子和齊王所有的兒子都殺了,之後,李世民又把齊王李元吉的妻子齊王妃安排在自己的後宮裡,而太子李建成的妻子鄭觀音,在她老去的時候,獨自帶著幾個女兒。
  • 李世民妃嬪眾多,為何玄武門之變後,還要娶李元吉的妻子楊氏
    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中,殺死了自己的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後又逼迫父親李淵退位,成為唐朝第二位皇帝。不僅如此,他還將李元吉的妻子楊氏,納入自己的後宮。 李世民在玄武門一戰中大獲全勝,也就意味著他的皇位到手了,當上皇帝後,後宮佳麗自然少不了。根據史書記載,李世民的後宮,雖說不上三千佳麗那麼誇張,卻也有將近二十個妃子。
  • 過年貼在門上的門神,他們的由來竟然和秦王李世民有關
    唐高祖李淵共有三子,長子李建成(太子),次子秦王李世民,三子齊王李元吉。這三個人中,李世民膽略超群,為李淵打下大唐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李建成作為李淵長子,雖然各方面都不如李世民優秀,但因為是長子而被立為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兩人關係親密,他們時常結交賄賂李淵後宮的妃嬪,結黨營私,排擠李世民。而李世民也圖謀除掉二人,謀取皇位。
  • 殺人奪妻,李世民連自己親弟弟也不放過,一代明君竟如此不堪!
    他想支開李世民,可李世民並不傻,更何況已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因此就發生了著名的「玄武門之變」。他不僅殺了大哥李建成,還有他的親弟弟李元吉,以及他們的兒子,還真是「無情最是帝王家」,親兄弟都不放過。並且在殺了兄弟後,他還去和李淵匯報,李淵早已心知肚明,這個時候要是再不讓位,估計自己也會很危險,因此李世民在李淵沒去世時,就當上了皇帝。
  • 李世民一箭射不中,李建成逃脫,玄武門之變結果如何?
    誰知,秦王李世民已經帶著十餘位「凌煙閣勳臣」在玄武門等候多時,李建成、李元吉走到臨湖殿,發現情況有點不對勁,便往回走,準備回府邸。此時,李世民走出來,向兩人打招呼,李元吉心虛,直接射李世民三箭。也許是過於緊張,李元吉居然沒有射中,李世民則不客氣,直接彎弓射箭,一箭射死了李建成。
  • 此人用情最專,明明可以多人運動,卻置於後宮三千佳麗於不顧!
    然而在古代的封建王朝,皇帝不但可以擁有後宮佳麗,而且可以任意的冊封貴妃,比如說,看上某個女人,非常喜愛,自己便可以冊封為后宮的職位。大明「專情小王子」朱佑樘。此人在位18年,公元1487年9月即位,公元1505年6月份去世。是明憲宗朱見深的第3位皇子,是明朝的第9位皇帝。
  • 李元吉死後她被李世民強納入宮,生下兒子,卻難逃被拋棄的命運
    李世民與李建成、李元吉本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他們都是李淵的竇皇后所生,但是生在皇家,為了爭奪皇位,李世民卻將自己手中的箭射向了自己的親兄弟。圖片來源網絡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淵的二兒子,戰績卓越,但是李世民的大哥李建成卻是名正言順的嫡長子,公元626年,不甘心自己始終為人臣的李世民在房玄齡等人的建議下,李世民發動了玄武門之變,親手將自己的哥哥和弟弟射殺在自己的箭下。為了斬草除根,李世民甚至將自己的親侄子、侄女們也一同殺害了,但奇怪的是李元吉的王妃楊氏卻留下了一條命。
  • 為何有「髒唐」之說?李世民殺掉李元吉後,強娶弟媳霸佔為妻
    這樣一來,既可以瓦解李世民的勢力,又可以在臨行的機會秘密處決掉李世民。想得挺好,計劃也比較完美,但是被別人知道了,並且傳到了李世民的耳朵裡。思考一番後,李世民決定先下手。李世民先是說李建成、李元吉勾搭繼母,淫亂後宮,後來在他們入宮的路上下了手。
  • 說說後宮「佳麗三千」的皇帝,為何要稱自己為「寡人」
    「朕」這個稱呼還沒有什麼獨特的地方,但稱呼自己是「寡人」、「孤」有點奇怪了,孤、寡人從字面意義來說不就是孤家寡人,孤獨的意思嗎?皇帝可是真龍天子,眾星捧月,群臣簇擁,後宮佳麗三千,怎麼會孤獨,成為寡人呢?
  • 李元吉被殺後,李世民為何還強佔他的妻子?這招簡直太聰明了
    心腹大患的解決,無疑讓李世民喜悅不已,但既然做出弒兄殺弟的舉動,此事自然也不會輕易完結。此後,他逼宮李淵,迫使李淵交出權力,又將李建成及李元吉的子嗣殺了個乾乾淨淨。真正做到了斬草除根,也穩住了自己的地位。不過在這之中,身為李元吉的妻子楊氏,卻是個例外。讓人大跌眼鏡的是,李世民竟將她直接納入後宮寵幸。
  • 後宮佳麗三千,朱見深卻鍾情大他17歲的萬貞兒,是堅貞還是病態?
    後宮佳麗三千,朱見深卻鍾情於大17歲的萬貞兒,是堅貞還是病態?苦難中衍生的愛情萌芽朱見深作為一代帝王,要啥美女沒有,為何偏偏對一個比自己大17歲的萬貴妃情有獨鍾?這恐怕已經不是「御姐控」了,而是妥妥的「阿姨控」。
  • 唐玄宗後宮佳麗三千人,為何獨寵楊貴妃一個人?
    可是人家皇帝娶媳婦兒還就講究外貌,要是長相醜陋,別說皇帝看不上,就連說人家俗的人都看不上。所以這一點無可厚非,畢竟咱們都是看顏的嘛。  第二,興趣相投,有共同語言  大多數嫁入宮中的女子,其實都是不幸的。有的和皇帝歲數相差過大,根本就沒有共同語言。相較於這些人,其實楊貴妃是幸運的。因為她和唐玄宗都有一個共同的愛好,那就是倆人都喜歡音樂舞蹈。
  • 李元吉排行第四,威望又不高,為何要參與皇位之爭?
    接著,尉遲恭闖進宮中,強迫李淵發布聖旨,將事變罪名扣在李建成、李元吉身上,承認李世民行動合法性。東宮、齊王府2000餘將士放下武器,停止戰鬥,李世民成為最後贏家,是幸運之王。玄武門事變後,李世民處死李元吉五個兒子,並將齊王妃楊氏納入後宮,生下第十四子曹王李明。貞觀十六年(642年),李世民將曹王李明過繼給李元吉,承襲宗祠,著實是一種羞辱。
  • 霍邑之戰:李世民、李建成聯手,唐軍旗開得勝
    接著,李世民將李建成與李元吉十幾個兒子全部處死;太子妻妾、齊王妻妾,大多納入自己後宮,其中以齊王妃楊氏最出名,她還給李世民生育子女。玄武門之變,李建成、李世民兄弟內鬥,釀成宮廷政變,血流成河。曾幾何時,李建成、李世民兄弟情誼非常深,他們曾聯手作戰,在霍邑擊斃隋朝悍將宋老生。霍邑之戰,唐軍旗開得勝,為李淵進軍關中,攻取長安打下基礎。
  • 後宮佳麗三千人,這是真的嗎?那古代君王是有多「性福」?
    那後宮佳麗三千是真的嗎?其實,這種說法是有些依據的,在最多的時候數量可達到一萬多。據悉隋煬帝後宮有5000名妃嬪,而在歷史上擁有妃嬪最多的是晉武帝司馬炎,擁有妃嬪數量多達1萬多人!其實這裡的妃嬪指的是後宮的女性。
  • 李世民將弟妹收入後宮,卻恰好把嫂子忽略,原因是為何?
    玄武門的事變發生後,李世民將他的弟妹都收入後宮,卻恰好把嫂子忽略,原因是為何?其實當時李並沒有那個精力去考慮這些事情,而且他的嫂子鄭觀音也恰好懷上了孩子。如果之後誕生一個男孩,後續也會對這個孩子的處理也是非常難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