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9月29日消息(記者王晶)10月6日至13日,第三屆亞洲殘疾人運動會將在印度尼西亞雅加達舉行。本屆亞殘運會設視力、肢體、智力三個殘疾類別共18個競賽大項,屆時將有來自43個國家和地區的約3000名運動員參賽。
日前,參加第三屆亞殘運會的中國體育代表團已組隊完畢,中國殘聯主席、中國帕運委員會主席張海迪擔任團長。代表團共377人,其中運動員232人(男運動員110人、女運動員122人),教練員、工作人員、競賽輔助人員145人。運動員平均年齡24.9歲,其中年齡最小的是13歲的廣東籍桌球運動員黃文娟。
此次中國體育代表團運動員來自全國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有工人、農民、學生、自由職業者等,均為業餘運動員。其中,125名運動員是首次參加亞殘運會,57名運動員曾獲得2016年里約帕運會冠軍。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中國體育代表團參賽運動員人數超上屆。據殘聯相關負責人介紹,本屆運動會是代表團境外參加遠南運動會和亞殘運會運動員人數最多的一屆,運動員將參加視力和肢體兩個殘疾類別15個大項的角逐。同時,參賽重殘運動員多,中國體育代表團將在田徑、硬地滾球、盲人柔道、遊泳、桌球、輪椅擊劍、盲人門球等7個項目中共有62名肢體和視力重度殘疾人運動員參賽。
據記者了解,本次參賽項目與東京帕運會緊密相關。參賽的15個大項中有8個大項是東京帕運會的資格賽或積分賽,包括田徑、硬地滾球、自行車、盲人柔道、射擊、遊泳、輪椅擊劍、輪椅網球。另外,本屆亞洲殘疾人運動會還設立了盲人門球、坐式排球、輪椅籃球三個集體項目,中國體育代表團分別派出男、女隊共6支隊伍全部參加。
亞洲殘疾人運動會起源於遠東及南太平洋運動會,首屆遠南運動會於1975年舉辦,共舉辦9屆。1994年我國北京成功舉辦了第六屆遠南運動會。2010年遠南運動會更名為亞洲殘疾人運動會,廣州舉辦了第一屆亞殘運會。2018年10月印尼雅加達將舉辦第三屆亞殘運會。2022年第四屆亞殘運會將在我國杭州舉辦。
我國自1982年第三屆遠南運動會起組團參賽,從1986年第四屆起連續8屆奪得金牌、獎牌總數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