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豎式計算在數學計算中佔著重要的位置,學好豎式計算有利於提高計算的效率、準確度,快速提高學習成績。
數學的計算有很多技巧,但是為什麼在小學的課本裡重點講豎式計算呢?
從兩位數加減法豎式計算、再到一位數和兩位數的乘除法豎式計算……
從整數到小數,這些按階梯式的去學習,是有助於孩子理解數學的。
計算過程中好像也沒有太多的技巧似的,但實際也是有很多技巧可學。
一、熟悉豎式計算規則
1、豎式計算加法時,要把(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算起,個位相加滿(十),要像前十位進(1)。
2、豎式計算減法時,要把(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算起,個位不夠減,要向(十位)借1當(10)來減.
這是二年級一位數加減兩位數和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豎式計算規則。
掌握這個概念,那麼孩子100以內的加減法就成了20以內的加減法了。
孩子會計算錯誤,一般是數位沒有對齊,
數位有對齊,算錯的可能性大大的降低了。
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有豎式計算錯誤時候,一定要強調「數位對齊」
這是孩子做錯豎式計算題目的一個重要原因。
下面是整數乘法的豎式計算法則:
3、一位數乘多位數的豎式計算
(1) 相同數位對齊;
(2) 用這個數分別去乘多位數每一個數位上的數,從個位數乘起,即從右往左乘;
(3) 乘到哪一位就把積寫在哪一位數位對應的下面;
(4)如果要進位的,哪一位的乘積滿幾十,就向前進幾,然後再繼續往下乘。
4、兩位數乘多位數
(1) 把數位較多的因數寫在上面,數位較少的寫在下面;
(2)下面的因數要與寫在上面的因數的數位要對齊;
(3) 用第二個因數(即寫在下面的因數)的個位數與寫在上面的數的個位相乘,把相乘得到的積的末位寫在個位上,再與十位上的數相乘寫在十位上,……
(4)要僅為的,哪一位的乘積滿幾十,就向前進幾,然後再繼續往下乘;
(5)再用寫在下面的因數的十位與寫在上面的因數的各個位數分別相乘,把相乘得到的積的末位寫在對應的十位上。
(6) 然後把每次乘得的數加起來。
總結,整數乘法法則:
第一,相同數位對齊;
第二,從右起,依次用第二個因數每位上的數去乘第一個因數,乘到哪一位,得數的末尾就和第二個因數的哪一位對個因數的哪一位對齊;
第三,然後把幾次乘得的數加起來。
(整數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數相乘,然後看各因數的末尾一共有幾個0,就在乘得的數的末尾添寫幾個0。)
到這裡已經是四年級的內容了。
5、除法用豎式計算時,從(最高位)開始除起,若不夠除,那麼就用(最高位)和下一位合成一個數來除,直到能除以除數為止。
乘法和除法的這些規則看似很多,但孩子只要一看就能夠掌握這些計算規則。
除此之外,加減乘除法的驗算方法也是我們必須掌握的:
加法的驗算可以用減法:如一個加數+另一個加數=和,驗算的時候就是(和)-(加數)=(另一個加數)。
減法的驗算可以用加法:被減數-減數=差,驗算的時候就是(減數)+(差)=(被減數)
乘法的驗算可以用除法,如:一個因數×另一個因數=積,驗算的時候就是(積)÷(因數)=(另一個因數);
除法的驗算可以用乘法,如:被除數÷除數=商,驗算的時候就是(商)×(除數)=(被除數);
這些能夠相等,那麼就說明題目做對了,
但是如果不相等就說明題目做錯了,這個時候就要檢查做得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