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新美學:廢舊塑料瓶,變成社區遮陽傘

2020-12-23 上觀

用塑料瓶回收再生材料,設計製作成遮陽傘、雨棚等公共設施用品,回饋給社區,美化社區。今天,由五裡橋街道、上海日報社和可口可樂中國共同發起的「天下無廢,社會共享,共創社區再生環保新美學」主題活動,正式在8號橋文創園區拉開帷幕。

合作三方將以五裡橋街道為試點,開展為期一年的塑料瓶回收行動,利用可口可樂在循環經濟領域的經驗,提升塑料瓶回收效率,推動其加速進入循環價值鏈;並藉助三方的影響力撬動更多社會力量,運用塑料瓶回收再生材料聯合設計和製作遮陽傘、雨棚等公共設施用品,回饋給社區,旨在以具有美感、藝術性的形式實現塑料在社區內的良性循環,成為社區環保美學的一部分,同時推動社會各界對循環經濟的思考。

該活動將率先於龍華、橋二和海悅三個居民區展開,每月20日定為「天下無廢回收日」。塑料瓶回收後,將由社區「四葉草」環保志願團進行清洗、分揀後送至工廠,進入循環經濟產業鏈。接下來的一整年裡,還將不定期開展以「再生環保新美學」為主題的科普活動,通過展覽和講座,提升居民對塑料瓶分類的認知和社區塑料回收的效率。

開幕式現場,一場名為「不瓶凡」的再生主題展吸引了眾多居民前來打卡。展覽不僅展示了諸多由再生材料製成的書包、雨傘、環保袋和衝鋒衣等創意產品,還用「解剖可樂瓶」的生動方式向公眾科普了飲料瓶回收再生的環保知識。現場的「可口可樂刻字機」前更是排起了長隊——集齊10個廢棄飲料瓶,即可換取一瓶任意可口可樂全品類飲品,並在瓶身刻上專屬的「環保宣言」。這個兌換活動將持續一整年的時間,每月20日,居民都可以至指定站點進行兌換。

相關焦點

  • 廢舊塑料瓶不要丟,用處太多,環保手工變廢為寶妙用大
    廢舊的洗髮水瓶,沐浴瓶,酸奶瓶不要輕易扔掉,因為用處太多了! 家中的日用品,洗衣液,沐浴露,洗潔精之類,使用完後剩餘下的塑料瓶,顏色多樣,其實可以被很好的利用。
  • 你們手中的獎品從廢舊塑料瓶獲得「新生」,用點滴行動改變世界
    你們手中的獎品從廢舊塑料瓶獲得「新生」,用點滴行動改變世界 2020-05-29 21: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奧運球衣前身竟是廢舊塑料瓶!
    奧運球衣前身竟是廢舊塑料瓶!美國男籃在21日裡約奧運上以99:66的成績輕鬆碾壓塞爾維亞奪冠。加上之前的北京奧運會和倫敦奧運會,美國籃球隊已連續3屆斬獲男藍金牌。對於一直關注NBA的球迷來說,美國隊取得如此成績真是一點都不意外。此役美國隊有球星杜蘭特、考辛斯、湯普森等加盟美國隊可謂已坐穩半壁江山。
  • 廢舊塑料瓶換盆栽,文華學院創意宣傳綠色環保理念!
    為宣傳綠色環保理念,培養學生環保意識。文華學院的紅果HOGO環保協會於12月10日承辦了"塑料瓶換盆栽",此次活動面向全校,在短短一天之內就收集到了大約三千個塑料瓶,現場氛圍十分熱烈。  據悉,本次的"塑料瓶換盆栽"活動可根據收集塑料瓶的數量選擇換取不同種類的盆栽。
  • 廢舊塑料瓶別扔,這樣改造用處大了,還能省不少錢!
    但是你知道嗎廢舊塑料瓶能給我們帶來很多好處還能幫我們省錢!一起來看看吧!一個塑料瓶,拼接上一塊小麻布,再縫上一個抽繩,一個佔地面積小又美觀的頭繩收納瓶就完工了。在塑料瓶瓶蓋戳出幾個洞,便於多餘的水分流出;中間開口,方便倒土種花;底部開剪出一個跟瓶口差不多大小的洞,用於連接另一個塑料瓶。在家裡陽臺掛上這麼一組花盆,也是一處好風景。
  • 天津靜海法院深入包保社區開展環境保護廢物利用主題志願活動
    變廢為寶為增強環保意識,倡導社區群眾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將身邊物品「變廢為寶」。日前,靜海法院志願服務隊深入包保社區開展環境保護廢物利用主題志願活動。巧手製作活動過程中,志願者們將棉服填充物、塑料瓶等廢舊物品變成一個個精美的手工雲朵燈,令原本應該丟棄的廢品重煥生機,使之發揮最大的作用。志願者們以小組形式帶領社區居民合作完成作品,促進了與社區居民溝通交流,真正體會到廢物利用,變廢為寶的樂趣,增強了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
  • 臺灣紡織業回收塑料瓶做球衣 引領世界盃綠色風尚
    而這些球衣全部是以廢舊塑料瓶為原料製成。自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臺灣紡織品工業率先開展創新性嘗試,20年以來一直以資源回收利用為戰略重心。富勝紡織公司、儒鴻企業、興採實業和世堡紡織股份有限公司都是PET樹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類紡織品纖維研製領域的先驅。世堡紡織股份有限公司高層表示,目前,塑料瓶泛濫已成為大問題。因為塑料需要400年時間才能降解,不能再對其繼續進行填埋處理。
  • 宜黃縣廢舊上泡沫回收化坨機環保節能型
    宜黃縣廢舊上泡沫回收化坨機環保節能型長期以來,廢舊泡沫的回收問題一直備受業內外關注。塑料廢物數量的龐大嚴重製約我國的生態環境。廢舊泡沫機把垃圾變成寶物,廢舊泡沫造粒機設備不僅可以把廢舊泡沫變成製造工業原料的PS顆粒,而且對於投資者來講,每年還可得得到不菲的收入,投資泡沫機設備是一個非常明智的項目,在國內泡沫機設備已經在河北、安徽、義烏等地已經十分普遍,但是目前在中國的其他地區泡沫造粒機設備應用還不是很廣泛,所以說泡沫造粒機設備在中國還有很大的發展前景!
  • 廢舊雨傘別扔掉 杭州環保志願服務總隊回收1萬把
    修好後免費送給來杭州玩的遊客  昨天,毛大伯給85100000打來電話:杭州環保志願服務總隊要回收1萬把廢舊雨傘,因為雨傘扔到垃圾桶裡,很難處理,收廢品的三輪車也不收的,環保志願總隊打算回收再利用,主要是想在下雨天,送給來杭州的遊客,既從源頭上控制了垃圾增量,也是宣傳一下環保理念。
  • 倡導綠色生活,七個環保小竅門
    因此,含汞電池建議能掉棄於廢舊電池回收箱,做好廢舊電池回收工作。2 ) 節約用水隨時關緊水龍頭,別讓水空流。居家生活只要注意改掉不良的習慣,就能節水70%左右。3) 使用環保水瓶全世界產生超過 5000 億個廢棄塑料瓶,塑料瓶既不衛生也不環保,建議日常生活可用上能重覆使用的飲料瓶。除此之外,市面上一些產品其實也充份把廢棄塑料瓶分解、重整和轉化,把它們製成了實用又具時尚風格的包包,讓原本流向廢棄堆填區的塑料瓶能把生命延續下去,並得以重生。
  • 科技創新讓廢塑料瓶「變身」高分子環保材料滌綸短纖
    在新疆新輝達化纖有限責任公司,科技創新讓廢棄塑料瓶華麗「變身」為新型高分子環保材料滌綸短纖。目前,每年全疆回收的廢棄塑料瓶80%在這裡得到回收利用,在減輕對環境的汙染同時,變廢為寶,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
  • 【志願服務】靜海法院深入包保社區開展環境保護廢物利用主題志願...
    【志願服務】靜海法院深入包保社區開展環境保護廢物利用主題志願活動 2020-12-11 14: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氣墊鞋都用塑料瓶做的,網友:倒是挺好看
    >還能生物降解,這材質真的是環保又實用了。總之這些廢舊的材料成為了設計圈主流材質,其中老牌球鞋品牌Nike也緊追潮流,甚至利用起了廢棄的塑料瓶子,設計出了新款的氣墊鞋。沒錯,就是海邊撿回來的廢棄塑料瓶製作的這款Air VaporMax 系列,也難怪這鞋子一推出,連官方自己的都稱之為:垃圾鞋。這款一直以來主打的就是氣墊鞋,那這次的設計到底新奇在哪裡?
  • 新津社區開展青少年環保手工製作活動
    內容提要:日前,和平區勸業場街新津社區開展了以「爭當環保小能手 變廢為寶顯身手」為主題的青少年環保手工製作活動,通過廢舊物品再利用,開發孩子們的創造力和想像力,使他們真正懂得環保的意義。
  • 別樣家風助成長 一起看看這位新華人家裡的「環保經」
    家門口隔三差五就會堆起「小山」:一摞是廢舊紙張,另一摞是各種紙盒、硬紙板,旁邊還有一個桶,專門盛放玻璃瓶、塑料瓶。86平方米的房子裡,除了家具,還要擺放大大小小的桶,不同的桶盛放不同的垃圾;五顏六色的垃圾袋分布在家裡的各個角落……這樣的家即使有時凌亂,可在一家人心裡,也是最溫暖的地方。
  • 2018世界盃居然把礦泉水瓶變成足球衣!
    他們使用回收的礦泉水瓶作為原料,製成MIT「機能性環保紗」,不只排汗快、重量還輕上13%。2018世界盃足球賽將在6月中旬開站,根據外媒紡織業統計,世足賽球員的運動衣有超過6成是灣灣製造。據灣灣們自己的媒體介紹,這種球衣只由礦泉水瓶子轉換而成。
  • 廢舊輪胎變身橡膠瀝青,鋪就環保路
    這麼多的廢舊輪胎,最後會流向哪裡去呢?輪胎的橡膠具有耐磨、耐老化、防水減震等特性。將廢舊輪胎切割成碎塊顆粒,摻進瀝青混凝土裡攪拌用於鋪築路面。這種橡膠瀝青路面不僅抗老化、抗車轍,汽車駛過路面的噪音也能降低4個分貝。經過研究,輪胎在長年累月地通過瀝青路面後,受到不同程度的磨損。
  • 穿在球星身上的塑料瓶
    塑料瓶穿在身上?還是球星?沒錯,去年夏天的世界盃,9支強隊的球衣,就是由寶特瓶(塑料飲料瓶)回收加工成的,產地:臺灣。臺灣環保金點子多多,不妨一起來學習一下吧!最近,臺灣傳媒做了一系列民調,眾人公推歷經20多年持續發展、近年越發火紅的島內環保業中,最具影響力的經典勵志口號是:「全民一條心,垃圾變黃金。」「垃圾變黃金」,背後是艱辛付出,是創意十足的智慧與實實在在的行動。
  • 英億萬富翁繼承人用塑料瓶造船宣傳環保
    環球網實習記者朱盈庫報導 據美國世界新聞網2月26日報導,英國企業繼承人戴維·狄羅斯希爾德(David de Rothschild),準備駕駛他的「塑料瓶號」(The Plastiki)雙翼船(catamaran),從舊金山灣的蘇沙利度(Sausalito)前往東太平洋垃圾區(Eastern Garbage Patch),旨在宣揚環保理念。
  • 設立「環保回收日」,他們將垃圾分類教育與公益相結合
    為教育學生從小學習垃圾分類知識,養成環保習慣,11月30日上午,由多寶街黨工委、詹天佑小學、荔灣恆福社、多寶街社工站聯合舉辦的「環保公益新生態,垃圾分類我先行」校園「環保回收日」啟動儀式在詹天佑小學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