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任期僅剩兩周,美國兩黨會聯手趕走川普嗎?

2021-01-08 騰訊網

記者 | 安晶

美國總統川普的支持者襲擊國會大廈一事震驚了國際社會。從北半球到南半球,各國領導人紛紛發聲譴責。對美國共和黨而言,比美國國際形象受挫更重要的是,此次暴力事件讓共和黨的政治前途蒙上陰影。

副總統彭斯以及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火速與川普拉開距離,譴責暴力行動。共和黨前總統小布希發表聲明,把襲擊國會大廈的行為稱為「暴動」。

美國主流媒體、學者和前官員也相繼發聲,要求川普立刻下臺;還有媒體透露,川普內閣部分成員正在討論是否動用憲法第25條修正案罷免川普。

與此同時,民主黨議員正在起草條款,準備再度彈劾川普。

憲法第25條修正案

早在2018年,就有傳聞稱美國官員與部分川普內閣成員密談,以動用憲法第25條修正案罷免川普。

但憲法第25條修正案制定的初衷並非針對總統的不當行為,而是對總統職位因疾病、死亡等原因出現空缺後的繼任程序進行規定。

這條修正案

有一個概念模糊的名字Presidential Disability and Succession(無法行使總統職權及繼任)。究竟哪些情況可被判定為無法行使總統職權,修正案沒有進行明確說明。

美國憲法第25條修正案。圖片來源:美國憲法中心

修正案的第一項條款是規定總統被罷免、死亡或者辭職後的繼任者,第二項條款是針對副總統空缺情況,第三項條款針對總統主動轉交權力的情況。只有第四項條款為罷免總統提供了操作可能。

這項條款規定,如果副總統以及內閣大部分成員或者國會大部分成員認定總統「不能履行總統職務的權力和責任」,並向參議院臨時主席和眾議院議長提交書面聲明,則副總統將立刻出任代理總統。

至於哪些情況能被視為總統無法履行職務,條款沒有任何說明。

第25條修正案於1965年得到國會批准,批准的背景是1963年甘迺迪遇刺事件。如果甘迺迪倖存但陷入昏迷或者身受重傷,誰來行使總統權力曾引發激烈爭論。

由於有此背景,第25條修正案第四款中還規定,如果總統向參議院臨時主席和眾議院議長提交書面聲明,宣布自己「無法行使總統職權的情況不存在」,則總統將恢復職權。

總統提交聲明後,如果副總統以及內閣大部分成員或者國會大部分成員依然認定總統不能履行總統職權,則由國會負責最終拍板。

要想罷免總統、讓副總統擔任代理總統,眾議院和參議院必須分別投票,兩院都有三分之二議員投票支持,才能成功罷免。

相比彈劾總統,用修正案罷免總統更快捷。彈劾案需要經過調查、聽證和審判,動用第25條修正案則不用經過聽證審判程序。

據CBS新聞報導,川普內閣部分成員正在討論使用第25條修正案讓川普提前下臺。這些成員還沒有正式知會副總統彭斯。

包括國務卿蓬佩奧和財長姆努欽在內,川普內閣共有15名部長,其中三人為代理部長。修正案中所規定的內閣大部分成員意味著需要至少8人願意在書面聲明上簽字,認定川普不能履行總統職務。

有媒體評論認為,在通常情況下,想要兩院大部分議員支持罷免川普幾乎不可能。如果由彭斯和川普內閣成員發起罷免行動,將大大挺高成功可能。

然而雖然相比彈劾,動用第25條修正案罷免川普的程序更為簡單,但要想成功依然難度巨大。

新一屆國會已經宣誓就職。民主黨保持了對眾議院的控制,席位數量卻有所下降;在參議院,民主黨與共和黨為50比50,只有加上當選副總統哈裡斯作為參議院主席的一票,民主黨才算多數。

要想使用第25條修正案罷免川普,不僅需要說服彭斯和其他內閣成員,還要拉攏兩院的共和黨議員。而拱手為民主黨送上「成功聯合共和黨罷免共和黨總統」的歷史性大禮包,並非大部分共和黨議員所願。

更現實的問題是,根據第25條修正案規定,當國會介入時,兩院需要在21天內進行投票。

但川普的任期到1月20日就終止。就算彭斯和內閣大部分成員提交總統不能履職的說明,到川普離任前,國會尚未完成投票。

自從憲法第25條修正案實施以來,美國從未使用該法律罷免過現任總統。

前總統小布希和裡根因接受手術動用過修正案,將權力臨時交給副總統;尼克森則動用修正案指派福特為副總統。

針對6日的騷亂,小布希已經發表聲明,在不點名的情況下譴責川普。小布希把對國會大廈的襲擊稱為「暴動」,「自選舉以來,一些政治領袖的滷莽行為就讓我震驚」。

他告誡對選舉結果心懷不滿的選民:「我們的國家比一時一刻的政治更重要。」

截至目前,至少一名共和黨官員公開要求川普下臺。佛蒙特州州長斯科特(Phil Scott)在Twitter發文,要求川普對國會大廈遇襲事件負責。

在喬治亞州丟掉參議員席位的共和黨人洛夫勒(Kelly Loeffler)則宣布改變計劃,不再對喬治亞參議員選舉計票提出反對。周三,民主黨拿下喬治亞兩個參議員席位,10年來首次掌控國會兩院。

用彈劾禁止川普再參選

國會大廈遇襲後,眾議院民主黨議員奧馬爾(Ilhan Omar)宣布起草彈劾條款,準備再度彈劾川普。

圖片來源:Twitter

截至1月6日晚,至少32名眾議員要求彈劾川普。

2019年9月,針對川普要求烏克蘭總統調查拜登父子一事,眾議院啟動對川普的彈劾調查。經過聽證、審理等一系列程序後,共和黨把持的參議院於2020年2月投票否決了對川普的兩項彈劾條款,判定川普無罪。

對於新一輪彈劾,知情人士透露,民主黨將把重點放在一項罪名:煽動暴力騷亂。此前有民主黨議員指出,川普威脅喬治亞州務卿、要求其重新計票的行為涉嫌操縱選舉結果,也可構成彈劾罪名。

然而與動用憲法第25條修正案一樣,時間是最大問題之一。

距離川普卸任僅剩兩周,彈劾案程序複雜、耗時數月,到眾議院啟動彈劾調查時,川普可能已經離職。更不用說,要將川普定罪需得到至少三分之二參議員支持。

截至目前,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尚未對是否再度彈劾川普置評。

既然無法趕在川普離任前完成彈劾進程,為何還要發起彈劾案?有民主黨議員認為,這次彈劾的目的不在於讓川普下臺,而是阻止其再度參選美國總統。

美國憲法第一條第三款中規定,除了免職之外,彈劾案的判決還可以為「不得享有合眾國屬下有榮譽、有責任或有薪金的任何職務的資格」。對於遭彈劾的總統而言,意味著不得再次參選總統。

美國憲法第一條第三款。

至於這一判決是否需要得到三分之二參議員支持才能成立,憲法並沒有說明,屬於尚待討論地帶。

美國康奈爾法學院認為,不同於免除職務,判定不得再擔任公職屬於酌情定案判決,與三分之二參議員支持才罪名成立的規定沒有直接聯繫。因此,在實際操作中,可能僅需參議院多數支持就能成立。

在美國歷史上,不得再次擔任公職的判決曾出現在對法官的彈劾案中。1913年,美國商業法庭的一名法官因涉嫌賄賂遭到彈劾。參議院以39票對35票的結果判決該法官永遠不得再任公職。

相關焦點

  • 子夜法例:歷屆美國總統的任期最後,為什麼喜歡給繼任者挖坑?
    導語:子夜法例,指的是美國總統在任期的最後時刻,也就是新總統已經選出來,而舊總統還沒有上任的這段時間,舊總統強行推動的某些法例和行政令。其目的就是為了保護自己的「政績」,給繼任者挖坑。歐巴馬第二任總統任期末強推的「醫保法案」,以及現在川普政府叫囂要對華更加強硬,都可以看做是「子夜法例」的表現。那麼,為什麼歷屆美國總統的最後任期,都喜歡給繼任者挖坑呢?
  • 國會騷亂後,外界關注川普任期內的最後13天|川普|美國國會|...
    美東時間7日凌晨,美國國會正式確認拜登以306張選舉人票當選新一屆總統。此時距離川普支持者闖入國會大廈已經過去12小時。隨後川普發布聲明稱,儘管他不同意選舉結果,但承諾將在1月20日有序交接政權。在美國大選經歷了兩個月的騷亂、拉鋸和鬧劇後,處於漩渦中心的川普留在白宮的時間只剩下最後13天。儘管權力在流逝,但外界仍對他任期內的最後時刻表示擔憂。
  • 川普任期倒計時,還會有變數嗎?美國歷史上大選結果神逆轉故事
    美國電視有線新聞網(CNN)報導,儘管川普總統任期已經按天算的倒計時,但仍舊沒有公開承認敗選的事實,甚至拒絕承認拜登獲勝的結果,而CNN還爆料稱,川普激烈的表示"如果想讓我在拜登就職時候離開白宮,那只有一個情況,就是把我從窗戶上扔下去!"
  • 川普總統任期內的美國經濟真相
    1、關於經濟增長率 川普任期的前三年美國的經濟年均增長率分別為2.22%、2.93%、2.33%,年均增長率為2.5%。這與歐巴馬政府最後三年的增長水平相近(2.3%),歐巴馬時期在2014年中期的增長率則更高(5.5%)。
  • 美國會確認拜登當選美國第46任總統 川普聲明「偉大的第一個任期...
    綜合CNN、《華盛頓郵報》7日報導,美國國會剛剛清點完所有選舉人票,副總統邁克·彭斯正式宣布拜登獲得306票,戰勝了川普的232票,拜登當選美國下一任總統,也是美國歷史上第46任總統。今日早些時候,川普的支持者衝進國會大廈,引起騷亂和暴動,會議暫停了幾個小時。
  • 美媒:川普總統任期以「美國大屠殺」而結束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7日報導,在川普總統任期結束的前14天,數百名川普支持者聚集華盛頓特區舉行示威活動,向正在進行的國會聯席會議施壓。不久,示威活動演變為暴力騷亂,部分抗議者進入美國國會區域,攻破國會大廈安保防線,議員們被緊急疏散。現場,一名女子中槍身亡。
  • 美國總統大選拜登雖然獲勝,但是川普仍有手段,或靠以色列翻盤
    但是還有一個人沒有認輸,美國現任總統川普並不打算就這麼失去美國總統的權力,他正在為自己的翻盤做著各項的準備。很多人都不理解,到現在為止川普應該說大勢已去,總統選舉的結果已經被權威認定了。川普為什麼還要折騰,他的總統任期也只有短短的一個月了,拜登明年就會成為美國的新總統。難道還有什麼辦法能夠改寫目前的局面嗎?
  • 川普:我幹了美國總統能幹的「最大的事」
    美國總統川普自詡幹了一件「(美國)總統所能幹的最大的事」,甚至標榜自己這一步儼然「為美國未來四五十年定下了基調」。當地時間9月26日,白宮玫瑰園中,「靴子落地」。美國傳奇最高法院大法官露絲·巴德·金斯伯格病逝剛一個星期,川普便宣布提名埃米·科妮·巴雷特填補空缺。9月26日,美國總統川普(左)和美國聯邦第七巡迴上訴法院法官埃米·科妮·巴雷特出席在華盛頓白宮玫瑰園舉行的提名公布活動。
  • ...丨川普身陷國會暴亂「輿論漩渦」,部分議員秘密商議罷免總統
    部分國會議員商議罷免川普據白宮記者萊恩透露,部分參眾議員正在華盛頓一個未公開的地點開會,討論如何援引憲法第25修正案,立即讓川普下臺。6日早些時候,加州的民主黨國會眾議員已經向副總統彭斯喊話,要求他立即援引這一法案,趕走川普。該議員在推特上寫道,「對我們國會大廈的襲擊是一次政變企圖,所有涉案者都應該被依法起訴。
  • 川普威脅要否決國防法案,美兩黨議員聯合對抗總統
    【環球時報記者 任重】美國兩黨議員將在2021財年國防授權法案投票問題上,聯合對抗總統川普!美國國會眾議院計劃8日對該法案進行投票,不過川普威脅要否決這一法案,而原因卻與法案內容沒有直接關係。總統的這種做法不僅引起民主黨的憤怒,也讓共和黨不滿。
  • 美國大選步入最後衝刺階段!川普首屆任期內最後一張「成績單...
    另一方面,美國新一輪刺激法案能否在大選前達成可能會在本周揭曉,屆時必定給市場提供新的動力。在這種情況下,各主要類別資產勢將持續波動。加拿大央行、日本央行、歐洲央行也將在本周公布利率決議。另外,本周市場焦點依舊是圍繞英歐經貿談判、美國兩黨刺激計劃談判、美國大選進展的一些不確定性。  經濟數據方面,投資者需關注全球多國GDP數據,以進一步窺探經濟復甦情況。
  • 如果美國總統候選人無法繼續參選,會發生什麼
    屆時,各州立法機構會不會允許喪失行為能力的候選人名字仍留在選票上,將成為一個問題。根據美國複雜的選舉人團制度,共和黨新候選人基本上會得到前一位候選人的選票。這時候,各州選舉人可能面臨另一道法律問題,候選人變了,他們還要依照法律、遵守此前承諾遵守的普選結果嗎?如果另選他人又會受到怎樣的懲罰?選舉能否推遲有觀點認為,推遲選舉可確保候選人重啟競選進程,不失為一種公平的解決辦法。但在美國歷史上從未有過總統選舉被推遲的情況。今年7月,川普曾提出這種可能性。
  • 美國國會敦促副總統彭斯罷免川普!真的能成功嗎?美媒給了答案
    【南方+1月7日訊】據美國媒體報導,儘管川普將在不到兩周的時間就將結束總統任期,但是由於數百名川普支持者衝破障礙進入美國國會大廈,向正在進行大選投票結果認證的國會聯席會議施壓。因此不少美國國會民主黨議員已經呼籲彈劾川普,並在當選總統喬·拜登(Joe Biden) 1月20日宣誓就職之前把川普拉下臺。那麼川普真的能下臺嗎?除了彈劾還有其他方式罷免他嗎?這真的能成功嗎?
  • 熱點問答:美國會推遲總統選舉日期嗎
    熱點問答:美國會推遲總統選舉日期嗎徐劍梅 孫丁 鄧仙來美國總統唐納·川普7月30日提出推遲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投票日期的可能性,理由是郵寄投票將使選舉結果「不準確」和「具欺騙性川普這番表態所為何在?美國會推遲選舉日期嗎?川普說了啥?川普在社交媒體上宣稱,郵寄投票是一場災難,是外國幹預美國選舉的一種簡單方式。他聲稱,以廣泛的郵寄投票,「2020年(總統選舉)將是歷史上最不準確和最具欺騙性的選舉。這將使美國非常難堪。」但川普未就他郵寄投票的說法提供證據。
  • ...在美國總統川普消磨任期最後兩個月之際,其政府高級官員說,他...
    【川普欲創建對華報復聯盟】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1月23日發表了題為《白宮考慮對北京採取新行動》的報導稱,川普政府官員說,美方最野心勃勃的行動將是創建一個由西方國家組成的非正式聯盟,以在中國動用其貿易實力時聯合採取報復行動。根據這項聯合報復計劃,當中國抵制從相關國家進口商品時,結盟的西方國家將同意採購相關商品或提供補償。
  • 總統任期即將結束,川普發推宣布一事,給莫裡森「論功行賞」了
    俄羅斯媒體《塔斯社》報導稱,美國總統川普在任期即將結束之際,突然發推稱,已給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印度總理莫迪和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三人頒發「功績勳章」。據悉,美國功績勳章分為四個不同等級,這次3位前任和現任國家領導人得到的是最高級別的大指揮官勳章。而巧合的是,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亞本身也是美國所推動的四方安全對話機制的成員國,所以川普政府在自己任期的最後,對這三位國家領導人授予該勳章,也被國際社會認為是在進行「論功行賞」,因為過去幾年這三個國家一直幫美國穩定「印太戰略」。
  • 美國選舉「大戲」迎來劇終?國會確認新總統前夕,川普「絕望...
    美國新一屆國會參眾兩院從美東時間下午1點(北京時間1月7日凌晨2點)開始舉行聯席會議,對2020年總統大選的選舉人票進行清點和認證。就在會議前幾天,美國媒體曝光了總統川普的電話錄音,他在錄音中敦促喬治亞州州務卿設法推翻喬治亞州的總統選舉結果,但遭到對方拒絕。
  • 川普任期最後15天是否會發動戰爭引發瘋狂猜測
    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任期即將結束之際,美國和伊朗又恢復到「拿著大棒、大聲說話」的緊張對峙狀態,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Hillary Clinton)1月6日表示,川普可以給美國和全世界送上一份禮物,不要發動對伊朗戰爭。
  • 川普會不會成為美國「史上最差」的總統?
    在美國廣大民眾的心裡,川普是美國歷史上執政能力最差,執政成績最糟糕的總統。即便一直背負美國「最差總統」的胡佛也比川普強得多。美國歷任總統排名截止目前為止,美國共計誕生了45任民選總統。【二】、至於世人最為熟悉,英明神武「什麼都懂」的川普大統領,最終的得分為12分,排名為第45位也就是倒數第一,可謂實至名歸。與其為伍的是倒數第3位的哈裡森(美國第9任總統,在任僅一個月即去世,幾無政績可言)和倒數第二位:布坎南(美國第15 任總統,執政能力極差,導致美國經濟大衰退,且無力調和南北衝突,對美國南北戰爭的爆發負有責任)。
  • 最新民調顯示,川普這次終於超過歐巴馬,成為美國最「失敗」總統
    【南方+12月25日訊】據美國媒體報導,根據一項最新民意調查顯示,略多於50%的登記選民表示,歷史會將唐納·川普評價為一個「失敗」的總統。這項民調由《今日美國》和薩福克大學12月24日公布。當被問及歷史將如何看待川普的總統任期時,16%的受訪者表示,他將被視為「偉大」的總統,13%的人認為「好」,16%的人認為「還可以接受」,50%的人認為他是一位「失敗」的總統,5%的人尚未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