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高景莉王建文記者馮紅林)「路見不平一聲吼啊,該出手時就出手啊,風風火火闖九州啊……」,一首《好漢歌》,唱出英雄好漢行俠仗義、出手相助的正義形象。5月17日,一起突發起火事件,讓陝建七建集團二公司項目安全組施工員李龍瞬間變身「救火英雄」。
救火,出自本能的逆行而上
「這次多虧了他們,要不然我們老兩口的家就燒沒了,真不知該怎麼感謝才好!」5月17日,家住西安市灞橋區新振興小區34號樓一層的住戶熱淚盈眶的說道。老人口中的「他們」,正是以李龍為代表的負責紡織城「三供一業」改造項目的六名施工員們。
5月17日下午5點50分,正在西安市灞橋區紡織城「三供一業」改造項目施工現場的李龍,突然聽到旁邊的新振興小區傳來嘈雜的叫喊聲,看到小區34號樓上方屢屢上升的濃煙,他意識到出事了。擔心屋內住戶安全和火勢擴大,在危急時刻,李龍率領五名施工員兄弟逆行而上,迅速趕往發生火情的34號樓一層住戶附近。眼看著火勢越來越大,他沉著冷靜,有條不紊地指揮大夥兵分兩路滅火,一邊安排工人迅速前往工地庫房取滅火器,一邊帶頭入戶敲門,在無人應答的緊急情況下,他砸玻璃、關煤氣、斷電源、滅明火...所有動作一氣呵成。經過半個小時的緊張撲救,終於將火撲滅,有效防止了火勢進一步蔓延,避免了火災造成更多更大的損失。
李龍視個人安危不顧,勇於救火的消息,不脛而走,迅速在七建集團傳播開來,被大家交口稱讚。談及此次救火事件,李龍講道,「當時情況危急,屋內濃煙滾滾,灶具已被引燃,必須馬上撲滅,我只是做了我該做的事情。幸好前段時間參加過集團二公司組織的消防安全演練,使我面對火情不慌不亂、胸有成竹。」隻言片語,足以見得李龍出自本能的奮不顧身和謙虛低調的工作作風,也足以彰顯集團各單位嚴防「安全紅線」,各項安全工作紮實推進、落地有聲。
工作,發自內心的任勞任怨
李龍目前負責紡織城「三供一業」改造項目現場施工管理,曾擔任過一年的安全員。入職八年以來,他是兄弟們眼中的「好脾氣」「好人緣」;在同事們眼裡,他履職盡責,任勞任怨、兢兢業業。
2013年9月,為了趕工期,在華泰世紀華城二期項目上,他連續五六天,每晚加班加點和項目部同事們配合塔吊、完成屋面吊渣等工作;2018年6月,在官廳小學項目建設中,晚上突遇大雨,他和門衛、技術人員們連夜作戰,用水泵抽水、排水...將項目損失降到最低;同年11月,「三供一業」項目三棉北院社區施工時,高壓電纜被挖斷,為確保住戶正常用電,他配合電力局維修人員連夜奮戰到半夜5點;2020年5月,「三供一業」生活南區因暴雨導致小區車輛無法正常出行,他連夜安排機械,現場組織鋪路,實施防雨措施,最終,圓滿完成路面搶險工作。
「這些都是本職工作」李龍一再強調,「工作八年以來,我沒有啥轟轟烈烈的感人事跡,有的都是這些瑣碎且普通的工作日常。」簡簡單單的話語,足以突顯李龍發自內心的任勞任怨和務實肯幹的工作勁頭。
「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傑怕熊羆。」正是有了李龍這樣見義勇為的「七建榜樣」,才有了七建精神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和社會責任的正能量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