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吉林省文化和旅遊廳的工作部署,為做好吉林省公共數字文化工程,進一步加強我省數字文化館管理人員及技術人才隊伍建設,推動全省各級文化館數字文化資源的共建共享,有序推進復工復產活動的開展,吉林省文化館於5月27日-5月29日,面向吉林省各級文化館站業務骨幹,舉辦了「2020年第一期公共數字文化工程業務骨幹網絡培訓班」,並取得圓滿成功。
培訓首次採取線上網絡直播形式進行授課,為統計各學員收看情況,全省各級文化館在吉林省數字文化館平臺、微信公眾號通過信息登錄進行直播收看。同時,課程也向普通群眾免費開放,普通群眾也可根據個人信息登錄收看。
兩場直播累計收看量18,408人次(不含回放),登記收看人數共2132人。遠超以往線下培訓學員人數。
課程優化·理論實踐相結合
本次培訓班,省文化館邀請了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專家,中國文化館協會理論研究委員會委員阮可老師為大家講授第一講直播課,課程中,阮教授圍繞「新時代文化館發展轉型與職業使命」主題,為學員們分享數字文化館基礎建設等內容。為當前社會背景下,文化館人的探索方向及方式方法給出了合理建議。
同時,為了讓各位學員能夠在實操層面掌握數位化在新媒體方向的基本實施技巧,在第二講直播課中,邀請了河北傳媒學院影視藝術學院攝影教師周祥蕾,給大家分享「新媒體平臺微視頻製作基礎與推廣」的相關技巧。周老師為大家講解了攝影攝像的基本技巧,以及微視頻的拍攝處理和推廣方式,為各位學員在新媒體方向的實踐上提供幫助。
擴大範圍·參與人員多樣化
據統計,參與本次培訓的登記收看學員中,除各縣市區文化館/站的75家單位共205名相關業務骨幹學員以外,還有來自全省各單位的學員(如中共延邊州委宣傳部、四平市文聯、前郭縣圖書館、吉林市話劇團、蛟河市藝術團等多家藝術團、舒蘭市文化廣播總站等),以及長白山紅松林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撫松山裡紅演藝有限公司、永吉縣滿族藝術團有限責任公司、吉林省梨樹縣地方戲曲劇團有限責任公司、通化縣戲劇創作室等多家單位,參與了本次直播課程學習, 陣容龐大,受眾廣泛。據後臺收看時長統計,全部參與籤到的登記學員收看完整度均超過95%。
形式創新·線上線下相結合
網絡直播的課程形式,讓各單位的參與人數不再受限,均可進行學習。同時,很多地方單位在疫情防控前提下,自覺組織小規模集中收看,充分保證了學員的學習環境和收看質量。
梅河口市文化館
白城市群眾藝術館
敦化市群眾文化館
雙陽區文化館
吉林市豐滿區文化館
梨樹縣文化館
四平市鐵西區文化館
蛟河市文化館
除此之外,更有忙於疫情防控的工作人員,在防控一線也不忘抓住寶貴學習機會,邊站崗邊聽課,工作學習兩不誤。
舒蘭市文化館
直播過程中,省館認真收集了學員的反饋,並在課程結束後發起反饋問卷調查,除了收集對本次培訓的意見和建議外,還收集了學員對下一次培訓內容的需求,吉林省文化館將在後續的培訓中,繼續採取線上培訓方式,針對學員的反饋,定製化課程內容,推進我省在數字文化館建設方面的整體步伐,提高從業人員的業務技能,豐富公共文化產品供給,提高數位化服務能力,逐步滿足群眾個性化多樣化文化需求。
課程回看地址:
來源:吉林省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