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鑑賞」一架秋風扁豆花,古詩詞裡的豆花,秋天獨有的花色!

2020-12-27 品讀好詩詞

秋風起,豆花開。一簇簇嬌美的扁豆花在秋日裡綻放,那淡淡的粉,瑩瑩的紫,頂著秋風,綴著晨露,明媚著秋的詩行,婉約著秋的韻腳,成了秋天獨有的花色。

明代王伯稠詩云:「豆花初放晚涼悽,碧葉蔭中絡緯啼」,揚州八怪之一的金農有詠:「昨夜庭前葉有聲,籬豆花開蟋蟀鳴。」,鄭板橋在「庭春雨瓢兒菜 滿架秋風扁豆花」的對聯中,把農家風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一籬秋色,數扁豆花最美。

郊居秋日有懷一二知己

唐-溫庭筠

稻田鳧雁滿晴沙,釣渚歸來一徑斜。

門帶果林招邑吏,井分蔬圃屬鄰家。

皋原寂歷垂禾穗,桑竹參差映豆花。

自笑謾懷經濟策,不將心事許煙霞。

秋花

宋-楊萬裡

憔悴牽牛病雨些,凋零木槿怯風斜。

道邊籬落聊遮眼,白白紅紅匾豆花。

秋日

宋-高翥

庭草銜秋自短長,悲蛩傳響答寒螿。

豆花似解通鄰好,引蔓殷勤遠過牆。

海州道中

宋-張耒

秋野蒼蒼秋日黃,黃蒿滿田蒼耳長。

草蟲咿咿鳴復咽,一秋雨多水滿轍。

渡頭鳴舂村徑斜,悠悠小蝶飛豆花。

逃屋無人草滿家,累累秋蔓懸寒瓜。

豆花

宋-董嗣杲

西風籬落草蟲鳴,喚起書生啜菽心。

雨瓣霏霏成晚莢,霞英藹藹爍秋陰。

三年得謫非無樂,七步燃萁謾有吟。

請看種分紅白色,南山南下此苗深。

小桃紅-寄鑑湖諸友

元-張可久

一城秋雨豆花涼,閒倚平山望。

不似年時鑑湖上,錦雲香,採蓮人語荷花蕩。

西風雁行,清溪漁唱,吹恨入滄浪。

秋日過子問郊居

明-王伯稠

映竹緣溪三兩家,陰陰樹影日將斜。

翩翩黃蝶穿疏蓼,唧唧秋蟲語豆花。

新秋示盛伯宣

明-劉泰

暑退新涼透碧紗,砧聲不斷是誰家。

酒醒小立殘陽裡,閒數籬邊紫豆花。

訪葛徵君

明-謝榛

西城閒訪葛洪家,籬落秋餘白豆花。

高枕自知無俗夢,數椽茅屋在煙霞。

新涼

明-王叔承

新涼樹杪來,風色動銜杯。

簷晚蜓蜻掛,籬晴蛺蝶回。

一溪秋水到,滿屋豆花開。

無限江南意,吳歌醉懶裁。

架邊

明-謝榛

閒庭秋一色,滿架豆花垂。

薄俗存吾計,衰年習土宜。

煙中晚雀定,露下候蟲知。

何限幽人意,臨風獨立時。

玉闌幹

清-朱彝尊

玉闌幹外秋蛩語,一架豆花清露。

蘭湯浴罷納新涼,攜縴手夜深爾汝。

綠窗人遠紗空護,網暗塵,蛛絲無數。

舊時梁燕也驚心,一回來卻又飛去。

扁豆花

清-查學禮

碧水迢迢漾淺沙,幾叢修竹野人家。

最憐秋滿疏籬外,帶雨斜開扁豆花。

望江南-山廬好,秋氣總澄鮮

現代-高燮

山廬好,秋氣總澄鮮。

幾架豆花風細細,半湖菱葉露娟娟。

涼意不能傳。

相關焦點

  • 記憶深處的扁豆花
    最憐秋滿疏籬外,帶雨斜開扁豆花。」晚明詩人曹學佺在《秦淮秋怨》詩中寫道:「四序皆蓄意,秋來殊可憐。疏籬豆花雨,遠水荻蘆煙。」這「豆花」就是在秋風秋雨中仍然盛開著的扁豆花!好一場豆花雨淋溼了都市的大街小巷、樹木綠地,淋溼了高樓屋宇、院落社區,也溼潤了我記憶深處的扁豆花。
  • 【詩詞鑑賞】寒露觀紅葉,一起欣賞古詩詞裡的紅葉吧!
    寒露時節,秋風颯颯,秋深葉紅。在「樹樹秋聲、山山寒色」的蕭殺之氣中,一簇簇、一片片的紅葉,身披冷露寒霜,攜凌雲之志、俠骨之風,漫山遍野、如詩如畫,一片色彩斑斕的美景。
  • 高三寒假複習之古詩詞鑑賞:人間歲月如流水,客舍秋風今又起
    客舍悲秋有懷兩省舊遊呈幕中諸公①岑參三度為郎便白頭,一從出守五經秋。莫言聖主長不用,其那②蒼生應未休。人間歲月如流水,客舍秋風今又起。詩詞如書畫,既講究虛實相生,也追求動靜相諧。動即運動,靜即靜止,靜止便於顯現事物的外形,運動利於傳達事物的精神,二者結合則能相得益彰,形成「應物象形」 「氣韻生動」的藝術效果。
  • 讀古詩詞,邂逅時光裡那場溫暖的秋雨
    如若這雨下在白天,工作之餘,就沏一杯濃濃的熱茶,立在窗前,看玻璃上的雨珠匯成一條線,如小河般汩汩流淌。如若這雨下在夜晚,則最美不過夜深人靜之時,或倚窗聽雨,或桌前讀書。一盞燈,一本書,一杯茶,窗外雨聲瀝瀝,室內寂靜安然,心中則是滿滿的暖。其實,人生往往就是這樣,哪有那麼多風和日麗,悽風冷雨的時候也要坦然面對,溫暖我心。
  • 讀古詩詞,品秋意漸濃
    感動於秋天曠野裡的小雛菊,一叢叢,一簇簇,笑意盈盈,眉眼靈動。看上去是如此的親切,自然,像極了鄰家的姐妹。就這樣熱烈燦爛地綻放,它們熱鬧的溫暖了一整個秋天。喜歡秋日安靜的池塘,幾叢半枯的蒲葦,幾株聽雨的殘荷。此刻,那一季的熱鬧和繁華都已經安然入夢。
  • 古詩詞裡的大寒,品味那些藏在古詩詞中的冬寒之美
    古詩詞裡的大寒,品味那些藏在古詩詞中的冬寒之美時間:2021-01-14 23:4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古詩詞裡的大寒,品味那些藏在古詩詞中的冬寒之美 大寒,一年中最嚴寒的季節,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過了大寒又立春,即迎來新一年的節氣輪迴。
  • 家鄉的扁豆花
    原來母親帶回了一個好消息,外婆家隔壁的二伯種了好幾畝地的扁豆花,摘花曬乾賣到鎮上的藥材鋪變了不少現錢呢,聽說比種花生芝麻強多了。 「趕在清明節期間,我也試試,就用田畈裡那塊最肥的地吧。」母親壓低聲音卻抑不住興奮的對父親說,「應付兩個孩子的學費和生活費應該沒問題」……母親疲憊的聲音裡滿是預支的希望。
  • 詩詞鑑賞-歲歲櫻花樹樹春,古詩詞裡的櫻花,滿樹爛漫,如雲似霞
    採桑子-梅花謝後櫻花綻宋-趙師俠百卉千葩一信通。                                                往期回顧:20首春雨詩詞,一朝春雨過,萬物皆清明詩詞鑑賞-十二首春柳古詩詞,感受春之勃勃生機,感受春柳之美8首最美的早春詩詞,時光靜雅,沉醉在著春光中!
  • 詩詞鑑賞-踏歌爭唱清秋詞,古詩詞裡的秋詞,是秋天最美的色彩!
    秋天,沒有春天般的萬紫千紅,也沒有夏天的綠色盎然,更沒有冬天的銀裝素裹,但是也有她獨特的美。秋天是一幅美麗的畫卷,充滿詩情畫意。秋天,滿處都是果實的顏色,金黃的稻穗,掛滿枝頭的紅柿子,穿著紅裙子的石榴,還有那脆甜的大棗,以及粒粒飽滿的玉米,和一筐一筐的花生。萬物始春,而成於秋,秋天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孕育著成功的希望。古詩詞裡的秋詞,是秋天最美的色彩!
  • 「詩詞鑑賞」入冬,殘秋之美—用詩詞懷念最後的秋天!
    蕭瑟秋風,落葉紛紛,橙黃橘綠......,構成了這個季節獨特的風景,讓人驚嘆又讓讓人流連。在這入冬的日子,我們用詩詞懷念最後的秋天!晚眺魏晉-孟賓於倚杖殘秋裡,吟中四顧頻。西風天際雁,落日渡頭人。草色衰平野,山陰斂暮塵。卻尋苔徑去,明月照村鄰。
  • 「一起讀詩詞」在「飛花令」裡邂逅最美詩詞——少年篇
    親愛的小學友們,這個假期和左左老師一起品讀詩詞吧!品讀詩詞,我們便可乘詩詞之舟,跨越千年,在時空中與名人雅士邂逅;我們便可徜徉在詩詞勝境中,賞春華秋實之絢爛、觀風霜雨雪之妙景;品梅蘭竹菊之淡雅、閱魚蟲鳥獸之靈性。讀詩,讀史,浩瀚的詩海中,不一樣的格律、不一樣的感嘆,講述的卻是同一段歷史、同一種悠情。
  • 秋天快樂!5首初秋古詩詞「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曲江池畔的秋天又來了。池子裡的荷花大多都已經結了蓮子。那嬌豔的荷花已經凋落,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仿佛沒有盡頭。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自古以來,文人墨客每到秋天都會感嘆萬物蕭條,但我卻覺得秋天要比春天更好。晴朗的天空,一隻仙鶴用翅膀推開雲層,一飛沖天。
  • 【詩詞鑑賞】古詩詞裡的平安,承載著中國人內心最簡單的願望與祝福!
    ,古詩詞裡的平安,包含著無盡的祝福與牽掛! 憶鄭元甫 宋-許棐 幾行雁字斜陽裡,聊當平安一紙看。 寄姿其韻 宋-李流謙
  • 【詩詞鑑賞】石竹山花卻自芳,古詩詞裡的石竹花,花團錦簇、花樣可人!
    石竹花,是我國著名花卉之一,花色繁多,花色有白、粉、紅、粉紅、大紅、紫、淡紫、黃、藍等;石竹花花樣可人,花團錦簇,自古以來就深受人們喜愛。中國古代文人墨客喜歡石竹者眾多,留下了許多描寫石竹花的詩詞! 石竹花 宋-王安石
  • 超全總結:幫你搞定中學古詩詞鑑賞!
    古詩詞鑑賞是歷年中考的必考題型,屬於難度較高的題型,失分率也相對較高。但其實古詩詞賞析是有題型規律的,我們今天就來看一下:失分究其主要原因,一是缺乏詩詞鑑賞的基礎積累,二是缺乏相關閱讀解題技巧。一、詩詞分類由於詞又稱為詩餘、長短句,曲又稱詞餘、樂府,為方便探討和識記,可暫且將其歸為詩這一大類。按照不同的標準,詩有不同的分類。這裡就不多贅述了,常見的古詩分類及主題情感見下圖。
  • 【詩詞鑑賞】又是一年立冬時,十首立冬​的古詩詞裡,感受立冬的...
    立冬時節,十首立冬的古詩詞裡,從字裡行間感受到的是陣陣冬天的暖意! 煙雨館立冬前一日 宋-葛紹體 西鄰蕉向熟,時致一梳黃。 立冬 宋-林希逸
  • 掌握這幾點古詩詞鑑賞不成問題
    古詩詞鑑賞題是語文科目中必考的一大題,包括的題型一般為詩句鑑賞,詩詞情感分析以及字眼解析。作為一道必考題,古詩詞鑑賞讓很多人頭疼,情感分析不正確,詞牌名套入詩詞解析,分不清哪一句,哪一字是詩詞重點。一不小心就翻了車丟了分,等到老師講解時才恍然大悟,原來如此怎麼簡單我怎麼想不到。
  • 「一起讀詩詞」古詩詞中隱藏的文化之美—小學生要知道的文化典故
    學習詩詞時,我們會經常聽到這個詞語。「典故」這個名稱由來已久,最早出現在《後漢書》中,意思是典制和掌故。在詩詞中,「典故」是指歷史故事和有來歷的詞語,或者有教育意義且大眾耳熟能詳的公認的人物或事件。「用典」是古詩詞中常用的一種表現手法,「典故」用得適當,可以起到很好的修辭效果。所以詩人就會經常使用「典故」來增強詩詞的感情色彩。
  • 結合中考真題,分析古詩詞鑑賞該如何答題(分值佔比越來越重)
    大多數時候,古詩詞鑑賞題,都是只考課外古詩詞。這對於考生來講,是一個難點。下面,我將結合近幾年的中考真題,分析古詩詞鑑賞題該如何答題,都有哪些方法。希望同學們,學完以後,能夠融會貫通,舉一反三,對於課外古詩詞再也不懼怕了。(2017 山東濱州中考)閱讀下面宋詞,完成後面的問題。
  • 「詩詞鑑賞」古詩詞裡的紫藤花,花團錦簇,如夢似幻!
    ,杜甫、岑參、楊巨源…,眾多文人墨客曾為紫藤留下千古佳句,我們一起來欣賞古詩詞裡的紫藤花吧!紫藤唐-許渾綠蘿縈數匝,本在草堂間。秋色寄高樹,晝陰籠遠山。愛儷園近現代-溫倩華一溪軟水漾晴霞,垂柳垂楊四面遮。偏是好春藏不住,畫橋流出紫藤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