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提升水廠現代化水平是新形勢下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水廠視界」分享國內外水廠的先進技術、管理方法、水質標準及科研成果等,希望能為國內水廠的安全生產、水質提標與技術發展提供參考和借鑑。
中原環保股份有限公司馬頭崗水務分公司(簡稱「馬頭崗水務」)是國務院批覆的《國家重點流域水汙染防治「十二五」規劃》中規模最大、功能最全、汙染物減排最強的城市生活汙水處理項目。項目投運以來,大大改善了鄭州市北部區域地面河流水體質量,對保護淮河水系、改善生態環境有著重大意義。同時,自主開發出「水務+光伏」的分布式光伏發電新模式,已成為亞洲最大的「全流程智能自動控制+光伏能源回用」的現代化汙水處理廠。
馬頭崗水務位於河南省鄭州市東北部,服務範圍為鄭州市東北部區域,服務面積約209平方公裡,佔地面積1057畝,總投資約16億元,總設計汙水處理規模60萬立方米/日,目前出水水質執行河南省《賈魯河流域水汙染物排放標準》。一期工程建設規模30萬立方米/日,汙水處理採用多點進水前置缺氧A²/O工藝;二期工程建設規模30萬立方米/日,汙水處理採用「改良A²/O+混凝、沉澱、過濾+次氯酸鈉消毒」工藝。
工藝介紹
一期工程於2007年9月建成通水。2011年8月,一期升級改造工程通過環保驗收,設計出水水質執行GB18918-2002一級B標準,汙水處理採用多點進水前置缺氧A²/O工藝,汙泥處理採用濃縮、脫水處理工藝。二期工程於2014年9月建成通水,設計出水水質執行GB18918-2002一級A標準,汙水處理採用改良A²/O以及混凝、沉澱、過濾、消毒的深度處理工藝,汙泥處理採用濃縮脫水處理工藝。
近年來,通過科學調控、細化管理,馬頭崗水務處理水量逐年提升,日處理最高水量達到84萬噸,COD、NH3-N削減量逐年提升。投運至今,馬頭崗水務累計處理汙水量20.71億噸,出水水質達到河南省《賈魯河流域水汙染物排放標準》,部分指標達到地表水四類水體要求,極大地改善了區域水體質量,對緩解流域內的水環境汙染、保護淮河水系生態環境發揮了積極作用。
能源優化與資源回用
水務+光伏
馬頭崗水務作為鄭州市區汙水處理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現代化設施最完善的汙水處理企業,廠區佔地面積大,周圍空曠,光照充足,用電量大,建設分布式光伏電站項目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中原環保充分發揮資源優勢,綜合利用場地空間,自主開發「水務+光伏」模式的分布式光伏發電,將綠色清潔能源利用與汙水處理廠節能減排深度融合,有效提升資源和能源利用效率,實現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雙贏。
馬頭崗水務在廠區內安裝了約15萬平方米的光伏板,總容量高達17兆瓦,光伏正式運行後年發電量2070萬度,能滿足全年四分之一以上的用電量,大大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粉塵的排放,環保效益突出,節能減排效果顯著。
水資源循環利用
馬頭崗水務通過在汙水處理環節中增加深度處理工藝,達到循環利用標準後與自身生產工藝相結合,增加中水回用利用率,生產的中水實現中水回補,同時作為賈魯河河道景觀用水、滎陽國電發電廠的工業用水、馬頭崗水務中央空調循環用水等得到充分利用。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