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呂麗 通訊員 由佳承 威海報導
記者見到時新傑副主任的時候,她剛剛結束病房巡查,頭上的一次性防護帽還沒來得及摘下。談到11月11日,在山東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獲得的 「山東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稱號時,她表示,她就是幹了一個醫務人員該幹的事兒,盡了一個醫生的本分。能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毅然走上一線,她已經是了不起的那個「她」了。在煙臺奇山醫院,她和她的同事為守護病患的生命安全,傾盡全力守護了26天,直到新冠確診患者清零。
舍「小家」,逆行出徵
早在疫情剛剛出現的時候,作為呼吸與重症專業出身的時新傑,心裡就明白,自己的專業知識一定能在抗擊疫情中發揮重要的作用。丈夫也是醫院的同行,他對妻子的想法表示了全力的支持。她的公公是一名老黨員,聽說兒媳想報名去支援前線,老人拍著胸脯對時新傑說:「現在是最需要你的時候,我支持你,家裡的一切不用你掛念!」最讓她擔心的是已經上了高中的女兒,乖巧的女兒對她說:「你一直跟我說想去一線,這是你作為醫生的天職。我希望媽媽能夠保護好自己,平安歸來。我會做好自己的功課,你想去就放心去吧!」轉頭女兒躲回自己的房間,蒙在被子裡偷偷哭泣。看著女兒哭紅的眼睛,時新傑的心裡也有很多不舍,她知道等女兒長大,也會知道什麼叫擔當,到時候女兒會更理解自己的做法。
時新傑出發去支援奇山醫院的當天,風雪交加。威海市中心醫院黨委書記鄒東明、院長叢海波等院領導為時新傑送行,他們給時新傑精心準備了防護物資等用品,並再三囑咐道:「身在防控疫情最前線,你一定要保護好自己,才能更好地治病救人,期待你平安勝利歸來!」「我一定全力以赴,不負重託!」時新傑爽快堅定,話語裡蘊含著她必勝的信念!
果敢擔當,「藝」高人膽大
一到煙臺,沒有時間適應環境,時新傑和她的同事馬上就投入到緊張的工作當中。作為省級專家組成員,她每天都要探討治療方案,並根據病人的恢復情況及時調整方案,有時候還需要連接省裡的專家組,探討病歷。到達的第二天,時新傑因為搶救病人整整36個小時沒有休息,一直守在患者身旁,密切關注患者的情況。直到患者的生命體徵趨於平穩,她才去休息了一會兒。後來有一個危重症患者情況危急,需要做氣管鏡,正在大家準備申請調用毓璜頂醫院專家的時候,時新傑冒著被感染的風險主動提出來:「我能做氣管鏡!」這些艱辛和風險,在時新傑眼裡都是應該做,不值得一提的事兒。
成功穩住患者病情
作為威海市臨床重點專科——市中心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時新傑具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工作能力強,面對疫情的嚴峻形勢,紮實的專業基礎和一個醫生尊重生命的至高信念給了她直面病毒的勇氣和底氣。記者問她報名去前線的時候心裡怕不怕的時候,她給出了坦誠的回答:「剛開始也有點怕,邁出這一步就好了。在疫情剛開始的時候,我是申請隨時聽從組織安排去湖北支援的,後來能去支援煙臺奇山醫院,我心裡既興奮又坦然,作為醫務工作者這時候我責無旁貸,能夠去一線,能發揮我的專業特長,為抗擊疫情出一份力。隨著我們對病毒的了解越來越多,我們舉國同心,全力抗擊疫情,我們醫院也給了我們很大的支持,面對疫情,我們越來越有信心。」
時新傑表示:「當時,我們整個團隊都很辛苦,壓力很大,但是我們的專業、我們的團結努力就是病人最大的希望。這段經歷對於我來說是非常難忘的人生經歷。這二十多天裡,是我們互相學習、快速提升的一個過程,也是用我們的專業素養與病毒搏鬥的一場惡戰,更是對從醫初心和工作實踐的一場大檢閱。」
歡迎回家
記者手記:在這場抗疫的戰鬥中,時新傑和她的同事主動請纓參戰,身先士卒,深入「雷區」,用柔肩擔重擔,以無畏築防線。她們以特有的職業精神進行病情的研判和處置,以妙手回春之力挽救重症患者,用滿腔的熱忱和無私的奉獻,詮釋 「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精神。她們為遏制疫情擴散蔓延和保障人民健康撐起了「半邊天」,是綻放在抗疫「戰場」上的「鏗鏘玫瑰」!讓我們致敬了不起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