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壇「天才」殞命的警示!該給孩子優秀的前程還是強大的內心?

2020-08-27 董伯育心


2020年7月2日下午一時許,著名圍棋職業棋手範蘊若不幸從家中墜樓身亡,其出事當天剛被確診為抑鬱症。據了解,在事發之前,範蘊若就已經出現了連續5天5夜無法入眠的反常現象。7月2日上午,他在家人的陪伴下前往上海一家醫院就醫,並被確診患有抑鬱症。之前他沒有向任何人吐露過他的病情。

範蘊若是中國圍棋職業棋手,職業八段,與範廷鈺、羋昱廷一同並稱為上海棋界「二飯一米」。 範蘊若於2009年成功定段,曾在嬌子杯圍乙聯賽中取得七連勝的輝煌戰績,在農心杯世界圍棋團體錦標賽中為中國第六次捧起農心杯冠軍。

範蘊若於1996年出生於上海一個普通家庭,他的父母別說下棋了,就連麻將都不會打。兒時的範蘊若在學打撲克牌時被發現有「天賦」,開始走上圍棋之路。在滬上圍棋啟蒙名師邱百瑞的圍棋班上,範蘊若坐在媽媽腿上聽課,只聽了幾堂課就能做出來一些大孩子都做不出的題目。

不久,範蘊若進入了上海應昌期圍棋學校,漸漸在滬上棋童界小有名氣。他在10歲時被父親徵求意見如何發展,他果斷做出了自己的人生抉擇:選擇圍棋,放棄了像其他孩子一樣的求學之路。

和大多數北上求學的棋童一樣,範蘊若在母親的陪伴下來到北京馬曉春道場「深造」。在他父親範中校的記憶裡,北京當時的聶、馬兩家道場,上海來的棋童大概也就五個人。像範蘊若這樣的棋童,當時的生活費(包括房租)加上學費,全家的投入一年至少10萬元,這應該相當於一般中等城市工薪階層四五個人員的收入。「房子肯定還是買不起,當初父母都把錢投資在了我學棋上。」範蘊若曾經笑言。

除了經濟上的壓力外,範蘊若還要面對圍棋行業較高的淘汰率問題。全國那麼多的棋童,一年僅20個定段的名額,要想從千軍萬馬中殺出重圍,可以說是極其困難的。何況,範蘊若出道的時代,是中國圍棋迄今為止最強勢的時代。我國棋手世界大賽冠軍拿得最多、新人的數量和厚度都遠超日韓。

這是群雄並起的好時代,對棋童們來說也是個壞時代。各世界大賽的冠軍輪番換人,已經很少能碰到像之前一個人統治一個時代的現象了。周睿羊、江維傑、時越、範廷鈺,中國已有的4位90後世界冠軍,如走馬燈般晃過,卻很少有能給公眾留下如當年聶衛平、馬曉春、常昊這樣深刻印象的。

上海圍棋隊主教練劉世振說:「我們那個時代,學棋就是玩兒,家長純粹是因為興趣,而教練也是寬鬆型的,不收學費,這樣就沒了壓力。因此,那時候小朋友學棋開心,人際關係也不錯。但現在,學棋的功利性很強,巨大的投入讓家長必須逼著小孩學棋,壓力太大。孩子們之間都是相互競爭的關係,顧不上太多的個性。」

憑藉聰慧和努力,範蘊若在棋盤上展現了自己的才華和天賦。在2012年至2020年的圍甲聯賽中,範蘊若憑藉自身的努力從新秀上升到主力,又從主力晉升為隊內主將。2017年,範蘊若更是力擒韓國隊主將樸廷桓,把農心杯的冠軍頭銜留在了中國,他的實力毋庸置疑。同時,性格很內向的範蘊若一面又保持著低調謙遜的本色,被同事公認為「好人、正直」,有著很好的人緣。

從範蘊若所處的時代、環境和其自身性格和成長經歷來看,他承受了過多的精神壓力,也許這是導致他得抑鬱症的主要原因。

試想一下,自幼成名的「神童」, 外界對他的期待和評價過多,他對自己的要求又過高,面對強手如雲的棋壇,十幾年來要背負多大的壓力去學棋、比賽和生活?

同時,在圍棋這個獨木橋上,家庭幾乎傾家蕩產支持他下棋,而圍棋的收益前景卻並不好。入選2019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精英榜的著名棋手時越在其博客上說:「(圍棋)收入卻並不如當年那樣讓人羨慕。能在圍甲聯賽拿工資的,全國也僅五六十名棋手,更何況圍甲一年二三十萬的收入,也就是個高級白領的水平,棋手的巔峰期又能有幾年?即使能打上世界大賽,獎金最高的應氏杯,四年才舉行一次,自己到手的也才100萬元人民幣左右。」可想而知,投入這麼多,卻難以看到讓人滿意的回報,這也應該是讓範蘊若產生思想包袱的一個原因吧。儘管他是真心喜歡圍棋,也未必會是追求物慾之人,但是一家人的物質生活(比如買房)也是一大現實問題。

因此,可以說是圍棋界殘酷的競爭和經濟上的壓力讓範蘊若背上了較重的包袱,而凡事追求完美的他又不善於表達和疏解自己的緊張情緒,加之家長關注不多,最終導致他沒有向任何人透露自己的抑鬱症情況,選擇了結束自己年輕的生命。

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現為情緒低落,興趣減低,悲觀,思維遲緩,缺乏主動性,自責自罪,飲食、睡眠差,擔心自己患有各種疾病,感到全身多處不適,嚴重者可出現自殺念頭和行為。抑鬱症嚴重困擾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約15%的抑鬱症患者死於自殺。世界衛生組織、世界銀行和哈佛大學的一項聯合研究表明,抑鬱症已經成為中國疾病負擔的第二大病。

抑鬱症產生的原因,除了遺傳和生化因素外,主要的就是心理-社會因素。尤其是在當今競爭日趨激烈的社會形勢下,應試教育沒有根本改觀,許多家長過度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只知道一味逼孩子「努力」「優秀」,或無形中讓孩子給自己套上「拼搏」的枷鎖,卻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導致相當一部分孩子產生抑鬱。

世界衛生組織曾指出,四分之一的中國大學生承認有過抑鬱症狀,高校已成抑鬱症重災區。我國現在接近3600萬在校大學生,也就是說接近900萬人曾有抑鬱心理問題。

到底該逼孩子「優秀」還是該讓孩子內心強大?答案不言而喻。

孩子畢竟是活生生的人,是人都有七情六慾,尤其是小孩子天性就有「愛玩」「淘氣」的需求。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一定要做到堵疏結合,既要嚴格要求,又要遵從孩子的天性,決不能讓孩子時時刻刻繃緊神經做一個毫無瑕疵的「乖孩子」。

一旦對孩子要求過高過嚴,或者無形中讓孩子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孩子就會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對於一些內向、「聽話」的孩子來說,他們更會刻意強迫自己做一些自己不願意做的事。長此以往,他們就活得丟失了自我,失去了人生的方向和動力。

韓劇《來自星星的你》中有這樣一段話:「你要記得,你有你的世界,不必強求自己迎合他人、滿足他人,不必逼迫自己成為別人喜歡的人,你就是你啊,獨一無二。」倘若廣大家長如果用這種觀點教育孩子,孩子怎麼不會活出自我、活得快樂?

同時,家長密切關注孩子的心理行為也是至關重要的。千萬不要把孩子的「懂事」「忍耐」「不與家長交流」當成好事,也許這背後正是孩子的痛苦克制和思想鬥爭。一旦這種忍耐到了臨界點,也許我們連後悔的機會都沒有!

俗話說,3歲看老。研究發現,孩子小時候是進行心理教育的好時機,心理教育的最佳時期不能超過12歲,即從出生到小學階段都需要耐心細緻的心理教育。一旦孩子長大成人,他的性格問題、「三觀」問題就難以改變了。

對此,家長要多學習一些簡單的心理教育知識,或者家庭備有一些適合家長、孩子閱讀和討論的實用性心理教育書籍,一旦發現孩子的情緒問題就要及時予以疏導、教育。當然,如果讓孩子學會自我疏導情緒、自我治癒心理問題是再好不過的了。另外,發現孩子的嚴重心理問題或反常現象後,要及時會同老師或者心理醫生進行糾治,防止問題越積越多、越積越大。

只有當孩子心理健康了,一切才有可能!


相關焦點

  • 天才少女只因一場跨國戀,殞命26歲花季,可憐更可悲?
    16歲就考上西安大學預科班的天才少女,因一場轟動一時的跨國戀,殞命26歲。父親感嘆:孩子英語拔尖卻毀了!乖女孩一夜之間成為重刑犯,她到底經歷了什麼?天才少女,前程似錦女孩從小就是學霸,讀書一直都是尖子生,16歲就早早考取了重點大學的預科班。
  • 內心強大的孩子,走得更遠。抓住「三力」教育,幫娃培養強大內心
    經不起一點失敗,受不了一句批評,甚至於在很多家庭中,父母和孩子是錯位的,父母從內心害怕孩子,怕孩子抑鬱,怕孩子自卑,怕孩子離家出走,走極端,對孩子言聽計從,然而卻依舊換不來一個內心強大的孩子。主持人汪涵曾在一次節目中,提到自己的育兒觀時說:「我把兒子當強盜養,野蠻其體魄,強大其內心。」馬雲也曾提出過一個「三力」教育,即,「培養孩子的智力、心力、體力,共同發展」。
  • 請告訴孩子,你可以不夠優秀,但內心一定要強大!
    那一刻我意識到,家庭教育不能止於督學說教,還必須讓孩子擁有一顆「強心臟」。於是,我緊挨著兒子坐下,說到:01在談論成績之前,爸媽希望你擁有強大的內心在懷你的時候,媽媽偶爾會想:為了讓你贏在起跑線上,爸爸媽媽要努力工作掙錢,送你去上好學校、學琴棋書畫。
  • 13歲天才圍棋少女跌落神壇,請告訴孩子:自毀前程,就在一念之差
    今年年初,韓國誕生了一位史無前例的「天才圍棋少女」——金恩持。為什麼說她是史無前例呢?原因有二,她是韓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現役棋手,也是以最快速度「自毀前程」的棋手。僅僅不到一年之間,金恩持「天才少女」的頭銜跌落神壇,成為了網民們口誅筆伐的「作弊犯」,甚至被要求從職業棋手中永久除名。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想了解孩子有多優秀,只有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才有欣賞的眼光
    文/爸媽快來看在孩子的成長裡,幾乎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足夠優秀,但優秀孩子的背後一定有一個會發現慧眼的父母,只有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才能夠具有欣賞的慧眼,但現實中很多父母都是急功心切,一看到孩子有缺點和不足之處都會緊急制止
  • 韓國天才圍棋少女比賽大勝棋壇老將,然而卻發現她用AI作弊....
    她小小年紀已經在韓國棋壇嶄露頭角,6歲起就經常被稱為「天才少女」,2015年登上過韓國SBS電視臺《英才發掘團》節目,經常擊敗前輩專業棋手,贏得各種比賽,今年1月,金恩持以12歲零8個月的年齡加入韓國國家隊,成為最年輕現役棋手。
  • 內心強大的人,即使面對感情的問題,也能保持著這些優秀特徵
    點擊右上角藍字就可以關注我哦一個人內心強大的核心特徵,往往是這個:無懼流言蜚語,坦然做自己。即使別人直面相罵,他也能淡定從容,安靜做事,做好自己該做的,避開讓自己很痛苦的,這不是懦弱,而是學會了不爭。很多時候,你越被外界幹擾,越容易迷失在紛擾中,就是這些時空中,你喪失了最珍貴的成長機會,又給了情緒狂亂的陣地,還給了傷害你的人一些可乘之機,算是正中下懷,相反的,你越不理不睬,做好自己該做的一切,卻更容易避開很多的困擾。
  • 法國16歲攀巖天才少女,從懸崖墜落殞命,曾被視為奧運希望
    可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這個孩子不僅僅是一個熱愛攀巖的小朋友,更是在這方面極具天賦的天才兒童。也是這個時候,她的父親才明白,不能將這個孩子當成普通的小孩看待,而是應該著重培養她的這一天賦,以便於成為攀巖界的明日之星。
  • 淺談當今棋壇三位壯志難酬的悲情棋手
    在當今棋壇的一眾棋手中,有的棋手天賦異稟,戰績驕人,比如楊官璘、鄭惟桐、胡榮華以及呂欽等;有的棋手則天賦一般,比如一些默默無聞的象棋大師們。若想在棋壇混,沒有一點天賦還是不行的,說的難聽點,天賦高的人吃肉,天賦一般的人只能喝湯了。
  • 內心真正強大的人,才能無懈可擊
    繼續努力的鬥志,自己不是天才,就算是天才,那百分之九十九也是後天形成的智商,幸運的、努力的孩子,有夢想指引著你們。每次做好準備後的事情都可以做到相對較好的狀態,而兩手空空反而會讓自己沒有底氣。偉人都說,時間是最公平的東西,越大才越明白其中的哲理。
  • 湖北天才蔣國兵:80年代高考狀元、美國核物理博士,卻殞命在他國
    天才蔣國兵1962年,蔣國兵出生在湖北省天門市,自小就天資聰穎的他,一直是那個「別人家的孩子」,學習和品德方面從未令父母操心過。1979年他參加高考,成為了湖北省80年代的的高考理科狀元,直接被清華大學錄取。
  • 棋壇14歲天才之星崛起,對殺王天一擊敗趙鑫鑫,勇冠四川大賽
    棋壇14歲天才之星崛起,對殺王天一擊敗趙鑫鑫,勇冠四川大賽 北京時間11月29日,「聯通杯」2020
  • 賈靜雯的女兒咘咘輸不起崩潰大哭:家長這樣做,孩子內心更強大
    但胡宇軒還是認真應戰,在連輸兩局的失利形勢下,從容應對連追兩局將比分追平,最終逆風翻盤贏得了比賽! 所以我們看,擁有好的心態,會讓自己發揮出實力,愈挫愈勇,而不會遏制自己的思維與前進的動力。作為父母,我們不僅要給孩子愛與優質的教育,還需要教會孩子坦然面對失敗與挫折的心態,培養強大的內心。人生不會按計劃好的那樣發展,培養孩子的強大內心,才能幫助孩子在未來的人生中,即使遭遇逆境,也能自信樂觀,冷靜堅定地面對突如其來的變化。
  • 內心強大心法:真正內心強大的人,不是無所不能,而是無愧於心
    文/唐若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許多人都以為內心強大的人,是無所不能, 能做很多事。事實上,真正內心強大的人,一定不是會做所有的事情,這只會讓我們陷入到焦慮的情緒中去,更是對內心強大的誤會。一個內心強大的人,往往是內心具備良知能力,這種良知能力才會帶領我們走得更遠。有一個哲人曾說過一句話,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內心強大的人追求內心無愧於心,符合天道的發展。
  • 棋壇最強天才柯潔上綜藝!微博曾引爭議互動4明星,還直播打遊戲
    應該來說,柯潔上這期節目收到的反響還是很不錯的,他的綜藝感也是非常強,一方面保證圍棋實力,一方面能直播打遊戲又能上綜藝。此前,這個才22歲的中國棋壇第一天才,曾在個人社交媒體上發表過一些爭議言論,還曾被質疑歧視女性,並且遭遇到了網友的圍攻。
  • 他是國足主教練李鐵的好兄弟,曾是中國足球天才,因車禍毀了前程
    說起中國最成功的青訓教練,那肯定非徐根寶莫屬了,他曾經為中國足球培養了許多優秀的運動員,其中就包括幾個月前攻破巴薩大門的武磊。而能夠和徐根寶相提並論的教練,恐怕也就只有來自遼寧的張引。他也培養了非常多的好球員,這些球員當中,許多人都曾在歐洲踢過球,其中就包括張玉寧,肇俊哲,李鐵等人。
  • 想讓孩子內心強大不受傷?扔掉「玻璃心」,培養他變成「厚臉皮」
    有趣的是,英語裡的「tough skin」也是個實打實的褒義詞,意味著一個人自我修復能力強大,這輩子基本算與抑鬱絕緣了。為什麼現在的孩子容易消極、失落甚至絕望?因為他們缺一張厚臉皮!憶往昔,我們吃過那麼多啞巴虧,還不是因為臉皮不夠厚?
  • 自我成長|接納自己,內心才能真正強大
    比如,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學習成績好,就無法接受自己孩子成績不夠好;看到別人自信、陽光,就無法接受自己的自卑和內向;看到別人老公事業蒸蒸日上,就吐槽自己老公不夠優秀等等,於是我們希望孩子、老公和自己變得更好,可是改變的過程很難,或無法短時間內達到標準,所以無法接納自己。
  • 觀影奪冠,我們內心還是不夠強大
    中國體育事業這些年來蓬勃發展,除了中國男足備受詬病外,其他體育比賽項目都不錯,在世界上取得了一枚枚金牌,我想中國男足要有一中國女排一半的精神,也會在世界上大放光彩,今天還是不聊那燒錢不拿獎牌的男足了。許是經常看到雙語的師生努力拼搏的樣子,看奪冠竟然沒有過多的激動。有一段讓我感觸很深,令人思考。就是在大賽前夕,郎平曾給隊員們訓話:曾有記者問我,為什麼你們那麼看重輸贏?
  • 秦昊的母親章宏女士:媽媽的「有趣」,鑄就了孩子內心的「強大」
    二、媽媽的「有趣」,鑄就了孩子內心的「強大」 秦昊是個「大器晚成」的演員,他曾為了找到自己心中合適的角色,連續3年沒有戲拍,父母非但沒有責怪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