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韻律之美--文化--人民網

2020-12-23 人民網

原標題:漢語韻律之美

在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瓢裡鎮,文化志願者在為群眾寫春聯、送福字。潘志祥攝/光明圖片

在浙江諸暨東白湖鎮斯宅村,斯民小學學生將書寫的春聯送到百年千柱屋的居民家中。新華社發

語言是有節奏的,人們說話聲音的高低、長短、強弱都有自己的節奏。漢語聲調的抑揚頓挫賦予音節優美旋律,讀起來會產生美的感受。魯迅先生曾說,漢語「(字)音美以感耳」。漢語之美美在韻律,所以古往今來,無論詩文創作,還是給孩子起名,人們不僅會注意內涵意蘊的美好與吉祥,而且還要求讀(聽)起來聲調和諧、字音響亮,因為漢語的字音具有強烈的音樂美。

1.聲韻調的音樂美

漢語的字音包含聲、韻、調三個部分。漢語拼音字母的元音都是樂音,每一個音節中都少不了元音,所以單個字音就具有音樂美,而兩個音節構成雙聲、疊韻關係,更具有音樂美。

古人作詩聯對常常利用漢語的雙聲或疊韻作為修辭手段,如杭州梅竹亭有一聯「雪裡梅花紅爛漫,霜間竹葉碧玲瓏」中的「爛漫」與「玲瓏」。雙聲、疊韻運用於詩文,會增強詩的音樂性,以達到美的藝術效果。王國維《人間詞話》云:「餘謂苟於詞之蕩漾處多用疊韻,促節處用雙聲,則其鏗鏘可誦,必有過於前人者。」而疊音詞、擬聲詞的音樂性更強。古典詩詞中準確地運用疊音詞、擬聲詞,不僅增強詩之音樂美,還增強詩詞之抒情效果,如「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之「蕭蕭、滾滾」,使詩情畫意耐人尋味。

漢語有四個聲調。古四聲分為平、上、去、入,文人將其作「二元」分類,謂之「平仄」。平聲歸入「平」,上、去、入讀起來不平,統統歸入「仄」。聲調的變化會產生抑揚頓挫的節奏,語言學家謂之「韻律」。國人講求韻律有著悠久的傳統,無論是創作詩、賦、駢文、詞、曲還是散文,都很講究韻律,因為韻律是漢語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啟功在《詩文聲律論稿》中把詩歌比作「七色板」和「積木」。他說:「把漢語一個字一個字拼接起來,就成了詩的句子,『積木』的背景是有顏色的,擺的時候照著顏色塊的變化來。由單字拼合成詩句,它也有個『顏色』的問題,就是聲調的變化,詩歌特別重視平仄、高矮,高矮相間,如同顏色的斑斕,這樣拼成的詩句才好聽,才優美。所以要談漢語構成,先得說漢字,先得說漢字的聲調。高高矮矮、抑抑揚揚的漢語詩歌是有音樂性的,詩句的音樂性正來自漢語單字的音樂性。」

2.詩歌的押韻規律

詩歌更能體現漢語韻律之美。不必說古典詩、賦、駢文、詞、曲,就是現代詩歌,甚至流行音樂的歌詞、兒歌等也都講究聲韻的和諧悅耳。押韻是詩歌最基本的要求。

1955年,葉聖陶先生創作了一首兒歌《小小的船》:「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兒兩頭尖。我在小小的船裡坐,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這首兒歌除了能激起兒童對宇宙的無限想像外,讀(聽)起來還有很強的音樂美感。而駱賓王的《詠鵝》:「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這首膾炙人口的詩歌,更有一種鮮明的節奏感和韻律美。章太炎說:「中國自古無無韻之詩,有之自胡人史思明始。」

唐代成熟定型的律體詩歌,講求一定的格式和韻律,特別是對平仄的要求非常嚴格,最集中體現了漢語的韻律之美。律詩的字數、句數固定、整齊,增強了詩的韻律與節奏。律詩要求只押平聲韻,而且一韻到底。除首句押韻自由外,要求隔句押韻。押韻規則要求按照這一規律在固定位置上重複出現同一個韻,這樣就產生了韻律節奏,「這種節奏把渙散的聲音組成一個整體,如同樂曲中反覆出現的一個主音,貫穿起整首樂曲(袁行霈語)。」同一聯出句、對句最後一字一仄聲對一平聲,形成「一逗」,整首詩讀起來有一種強烈的節奏,產生一種抑揚起伏變化的音樂美。《文心雕龍·聲律》有「同聲相應」「異音相從」,講整齊與變化、抑與揚有規律地交替與重複,達到音律和諧,增強詩的藝術魅力。

律詩講究平仄,在句式構成上遵循「聲調雙疊,平仄相間」,啟功喻作按照句子的尺寸在一根「長竿上」截取,以構成律詩的基本句式。律詩的篇式由基本句式按照「粘」「對」「押韻」的規則構成。格律在句中表現為,一般每兩個字為一「音頓」「節奏」,現代漢語稱之為「音步」。「仄仄」與「平平」的交替變化,偶句最後一個字音為韻腳,用平聲字,聲音可以拉長,有一種樂音的美。一首詩中同一聯出句與對句的每個音步的平仄要「對」,上一聯的對句與下一聯出句的音步平仄要「粘」,韻腳的平聲與其出句最後一字的仄聲相對,韻律起伏變化,也產生一種強烈的節奏美。古人有所謂的「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強調節奏點上的字平仄不能隨意變換,也體現了律詩的格律要求。律詩的平仄要求最大地體現了漢語的韻律美。律詩還要求中間兩聯必須對仗,如王維《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和「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兩聯,對仗工整,韻律和意境都很美。

3.無處不在的漢語韻律

漢語的韻律無處不在,散文中亦有韻律之美。朱自清先生的《春》,開頭「盼望著,盼望著」,詞語的重複喚起飽滿的情緒,表達了內心對春的渴望;「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前兩字平平對仄仄,「來」「近」也平仄相對,讀起來有一種旋律的美。另外,全文選擇輕柔的平聲字,聲調的「揚」傳達了歡快昂揚的情緒。

歐陽修的《醉翁亭記》讀來節奏歡快、韻律交錯,如「朝而往」與「暮而歸」;「前者呼」與「後者應」;「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平仄、節奏、韻律非常美。文中「也」的反覆運用,如同一首歌的主旋律,迴環往復,使整個文章有了大韻律,強化了一種肯定、愉悅的情緒。

中國古代一直都是詩文並稱,散文雖然形式上看句式排列不整齊,看似不管平仄,事實上,「散文句中也有各節抑揚的問題,篇中也有句式、句腳的排列問題。只是字面的對偶、句式的長短、句次的排列等都不那麼嚴格機械罷了」(啟功語)。漢人的文章講究平仄節奏的變化,六朝駢體文更講究聲律,唐代古文運動破六朝駢儷之風,但是文氣依然有內在的節奏,有抑揚呼應,而且這種文風一直是古代散文的靈魂,諸子散文如此,歷史散文亦如此。

記得初學寫作時,老師總是叮囑:文章寫完以後,讀讀聽聽,感覺一下是否順耳,聲音不和諧的地方要調整,看看用單音詞還是用複音詞好。這一語感,哪怕我們不懂聲律理論,熟悉漢語就能分辨出來,這就是漢語的韻律美,這就是我們的文化血脈。

從《聲律啟蒙》「雲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等,漢語疊音的和聲美、平仄的跌宕美、押韻的迴環美、語詞的旋律美,就已經植入蒙童心田。其後,在詩歌的浸潤中,在文化的影響下,漢語韻律滲入到每一位漢語學習者與傳承者的觀念中。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

(責編:劉穎穎、丁濤)

相關焦點

  • 漢語韻律之美
    漢語聲調的抑揚頓挫賦予音節優美旋律,讀起來會產生美的感受。魯迅先生曾說,漢語「(字)音美以感耳」。漢語之美美在韻律,所以古往今來,無論詩文創作,還是給孩子起名,人們不僅會注意內涵意蘊的美好與吉祥,而且還要求讀(聽)起來聲調和諧、字音響亮,因為漢語的字音具有強烈的音樂美。
  • 光明日報語言文字版:漢語韻律之美
    漢語聲調的抑揚頓挫賦予音節優美旋律,讀起來會產生美的感受。魯迅先生曾說,漢語「(字)音美以感耳」。漢語之美美在韻律,所以古往今來,無論詩文創作,還是給孩子起名,人們不僅會注意內涵意蘊的美好與吉祥,而且還要求讀(聽)起來聲調和諧、字音響亮,因為漢語的字音具有強烈的音樂美。
  • 沒有正確的漢語韻律啟蒙,你的孩子永遠學不好詩詞
    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漢語言文化具有光輝的歷史,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之一,所創造的詩詞曲賦有著音樂一般悅動的韻律……近年來,隨著《中國詩詞大會》等文化節目的熱播,以及武亦姝、李宜幸等選手的精彩表現。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詩詞曲賦更是淋漓盡致的讓大家再次領略到中國古典文學的博大精深以及漢語言文化的精美神妙,同時也掀起了一股大家對詩詞曲賦的學習熱潮。「用一句網上流行的話來說,熟悉古典文學中的名篇佳句,就能讓人在感嘆夕陽之美時脫口而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 走進押韻狂魔朱廣權,帶你感受中國文字的韻律之美
    漢語的韻律,可以是一門學科,稱為「韻律學」,韻律主要是通過詩詞聯這種文學形式為載體來展現。並且,還可以拓展到美學的各個領域,對形象思維美學內涵的表述。押韻,又作壓韻、諧韻,拼音是yā yùn,是一種詩文創作的修飾技巧,即將韻母互相諧音的文字放在詩文固定的地方(一般在句尾),詩文讀起來就十分順口、悅耳,這種現象就叫做押韻。
  • 一首《聲律啟蒙》讓你的學生輕鬆感受漢語之美!
    ……  最近,在央視播出的大型文化節目  《經典詠流傳》中,音樂人趙照用歌聲演繹的《聲律啟蒙》,唱出了漢語獨特的美,趙照演唱的這首《聲律啟蒙》,遵循著漢語獨有的音律之美,探求著中華經典的足跡,用現代音樂賦予了經典新的生命力。
  • 發現詩詞之美 打開漢語之門
    他不僅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詩詞也能應對自如。對母語不是漢語的學習者來說,詩詞在他們學中文的過程中,會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呢?  由詩詞到文化信息  曾子儒說,中國詩詞博大精深,學無止境,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參加《中國詩詞大會》,是「陶陶然樂在其中」。
  • 漢語之美,字字珠璣
    漢語之美,美在歷史,美在風骨,美在字字珠璣。一、偏旁之美姽嫿: guǐ huà,形容女子體態嫻靜美好。二、音韻之美漢語之美,還在於音韻,無論是普通話還是各地方言,各自的音韻都富有魅力。形式多變,可豪放、可含蓄,讀之朗朗上口,意韻無窮。比如《洛神賦》中這段: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回雪。
  • 長興百葉龍--節奏韻律之美
    韻律原指音樂(詩歌)的聲韻和節奏。詩歌中音的高低、輕重、長短的組合,勻稱的間歇或停頓,一定地位上相同音色的反覆及句末、行末利用同韻同調的音相加以加強詩歌的音樂性和節奏感,就是韻律的運用。平面構成中單純的單元組合重複易於單調,由有規則變化的形象或色群間以數比、等比處理排列,使之產生音樂、詩歌的旋律感,稱為韻律。有韻律的構成具有積極的生氣,有加強魅力的能量。
  • 丹青 | 繪畫的韻律之美——陽光筆記
    【秋樹搓枒】 國畫 扇面 2016年繪畫的韻律之美——陽光筆記文/陽光韻律,通常是用在音樂、中國畫歷來注重畫面的筆氣、墨氣、色氣,有了這三「氣」,「形」(畫面)就有了氣勢、氣度,隨之就產生了「生動」感,整個畫面也就有了韻律的節奏美。而這些「氣」和「形」,主要靠墨和色來表現——韻以輔氣,墨以輔筆,形以輔色,神以輔意,氣韻雙高,筆精墨妙,形神兼備。中國畫的「氣」,決定了畫的高低:韻高畫高,韻低畫低;無氣則無畫,無韻則無好畫。凡畫畫者總要追求好、追求高、追求美,實質上就是在追求韻。
  • 《詩詞格律》:幫助我們了解詩詞中的韻律美
    漢語作為我們的母語,是我們從出生開始就會接觸到的一種語音,而語言的藝術表達也漸漸變成了詩詞歌賦格律。進入學校以後,我們在平仄聲中開始了對於漢語言文化的探索。語文作為了解這些文化的重要載體,我們會在其中接觸到很多知識,古代的、現代的、白話文、文言文等等數不勝數,但是有的時候,我們缺乏對於這些知識的歷史認知,學起來就會感覺到異常的困難。
  • 韻律與節奏:成功在於節奏之美
    一些無腦人士,漲了看多,跌了看空,基於此,昨天陰線之下,一派看空之聲。如下圖,前面二次早晨之星(一個是類星)。星上沿支撐位,今天展示出強勁支撐。如題圖,好的舞蹈,是隨節奏而起,以獨特的風格給人以美的享受。證券之運行,也是如此,或震蕩上行,或循階而上,或沿通道而上,或突破整理態勢(箱體、三角形)。市場經常只問結果,不過過程。而我們不斷的學習,正是為了完善過程,以期最快地達到最美的結果 。
  • 黃建南油畫欣賞——音樂講究韻律詩詞注重韻律書畫也是講究韻律的
    藝術是相通的,畫家要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的途徑有很多,可以多欣賞優秀的繪畫作品,分析這些作品的成功之處以及給人的感覺,還可以從文學、音樂、雕塑等其他門類的藝術中汲取養分,它們都有利畫家更深刻地理解藝術的內涵,提升作品的品質,問題來了:油畫藝術作品的「韻律美」怎麼體現?
  • 三字腳與五言詩的韻律
    14後來又提出漢語是音節計時音步 (syllable timing) , 而英語是重音計時音步 (stress timing) 。15 (P2) 王洪君認為漢語的標準音步沒有音系學意義上的重音, 所謂「重音」是由韻律詞詞界推導出來的。
  • 中國傳統文化,雲南現代服飾文化,節奏與韻律
    本文乃作者琴雪講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節奏與韻律常常是對聽覺感官而言的,它們用於形容某一歌曲音樂具有鮮明的節奏、韻律感,但現階段我們把它擴展運用於視覺藝術中時則主要指:物象的排列組合形式給人節奏韻律的感受
  • 漢語的凝練和諧之美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詩詞天地,ID:shicitiand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文章原來題目是:漢語之美,震撼人心!(建議收藏)中文有多美,觀之形式多變,可豪放、可含蓄,讀之朗朗上口,意韻無窮。沒學習漢語,就不會知道「紅塵」是怎樣的紛紛攘攘難以舍斷,「斷腸」又是怎樣的入骨相思無法言說,「江南」是怎樣的煙雨朦朧,「明月」又是怎樣一種鄉愁...
  • 漢語詩詞的意境之美,李清照用十四個字就難倒了整個翻譯界
    因為這簡單的幾個字中卻蘊含著深厚的意蘊,如何把這種意蘊,如何把漢語特有的美,用英文儘量展現出來——哪怕不能百分百,多一分也是好的,卻是十分的艱難。國內外有許許多多的翻譯家不懈努力,希望能將其翻譯的盡善盡美。冰心是第一個用英文向西方介紹李清照的詩詞。
  • 閱聽悅享聽|《笠翁對韻》感受中國語言韻律之美
    閱聽悅享聽|《笠翁對韻》感受中國語言韻律之美 2020-05-10 02: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寶寶起名:納蘭詞中很有意境與韻律之美的女孩名字
    《納蘭詞》是我國著名詞人納蘭性德的優秀文學作品,是我國文學史上的一抹濃厚色彩,並且其中的詩詞大都很有意境與韻律之美。
  • 龍開勝書法剛柔並濟地力透紙背,具有音樂韻律之美、靜虛空靈之美
    當然,寫字與書法兩者都要體現出美感,但美的境界不同,一種是朝著實用美的趨勢而發展,一種是朝著藝術美的趨勢而表達,並經過感情之動態而弛思造化,衝破「法」而獲得「意」,以抒發自己的感情,使字的氣勢神韻表現出藝術的美和魅力,給人以薰陶。那麼怎樣欣賞中國書法呢?
  • 成都餐飲空間設計中的韻律美如何體現-品築設計
    餐飲空間設計中的節奏韻律之美隨處可見,比如窗臺前的多肉植物、地面上的斑馬線等,都會在餐飲空間設計中展現韻律美。下面,專業餐廳設計公司-品築設計通過重複韻律、漸變韻律、輻射韻律,為餐廳老闆談談成都餐飲空間設計中的韻律美如何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