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技 傍 身 闖 天 下
——呂梁山護工就業扶貧工作綜述
圖為在好大姐職業培訓學校,呂梁山護工第二十八期學員正在接受新生兒護理培訓。記者 劉亮亮 攝
呂梁山護工培訓就業工作獲得全省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護工代表馬金蓮獲得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奮進獎,許連紅榮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最近,不斷有好消息飛進呂梁山,在冬日的老區土地上升騰著新的希望。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以「呂梁山護工」品牌為代表的就業培訓事業在創新中蓬勃發展,讓「三轉婆姨」們實現華麗轉身,成為呂梁市農村婦女就業史上的一個創舉,一次實實在在的蛻變。截至目前,累計培訓32期5.83萬人,實現就業3.15萬人。
創新獎背後的呂梁探索
「護理新生兒時,要注意衛生,在每次護理前要洗手,穿衣服時動作要輕柔。」走進呂梁衛校的護工培訓教室,記者看到,學員們正在老師的指導下認真學習母嬰護理實際操作。專業化的培訓教學、軍事化的學員管理、統一的教材、統一的官方證書、統一的護工系列標準,呂梁走好了培訓、持證、就業三部曲。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把開展護工護理培訓就業工作放在我市脫貧攻堅重要戰略位置統籌部署,成立了呂梁市護工護理培訓就業領導組,由市委分管副書記擔任組長,政府分管副市長擔任副組長,成員由人社、扶貧、財政、農業、經信、商務、衛健委、宣傳、工會等部門主要負責人組成,領導組下設辦公室,各相關縣(市、區)也成立相應的領導機構,全面負責護工護理培訓就業工作,從組織上保證護工護理培訓就業成為有規劃、有人管、有人抓、有落實的扶貧項目。
在頂層制度設計上,市政府出臺了《「呂梁山護工」培訓就業工作五年規劃(2016—2020)》和《「呂梁山護工」培訓管理考核辦法》《「呂梁山護工」就業補貼辦法》《「呂梁山護工」資金管理辦法》等文件,為全面開展「呂梁山護工」培訓就業工作,從規劃設計、體制機制、資金撥付等方面予以保障。
5年來,市、縣兩級政府充分發揮主導作用,統籌各類職業培訓資源,切實抓好護工護理培訓工作,以養老陪護、病患陪護、月嫂、育兒嫂、家政服務為重點培訓內容,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中18-52周歲有就業意願的勞動力進行培訓;整合各類培訓就業資金,市縣兩級財政每年投入資金達到4000萬元以上;加強培訓基地建設,建立健全貧困人口脫貧培訓就業服務體系,建立呂梁山護工就業服務信息平臺,加強就業跟蹤服務。同時加大宣傳力度,充分調動貧困群眾主動參與培訓的積極性,努力營造踴躍培訓、提高本領、走出大山、脫貧致富的良好氛圍,努力實現「培訓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的目標,讓貧困群眾帶上護工技能「想出去、能出去、安心出去」。
奮進獎背後的呂梁幹勁
「沒想到會獲得這麼高級別的榮譽,根本不敢想。」說起獲得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奮進獎的事,馬金蓮依然有點兒難以相信,「但是作為國家精準扶貧的受益者,這次獲獎更加堅定了我帶領大家創造美好幸福明天的信心和決心。」這是一名曾經的貧困家庭婦女、如今的家政服務公司經理的高光時刻,更是一個4年奮鬥改變命運的「呂梁山護工」的傳奇故事。
35歲的馬金蓮是柳林縣薛村鎮人,由於父母體弱多病,作為家中老大,她早早便輟學承擔起了家庭重擔。她擺過地攤,賣過水果,但多以賠錢收場,加上家人陸續生病,更是欠下累累外債,這讓勤奮努力的她對生活一度失望。
2016年,馬金蓮參加了呂梁市開展的「呂梁山護工」培訓,她的人生也因此轉變,她走出大山到北京從事家政工作,「走不出去覺得家就是世界,走出去覺得世界就是家。」這是馬金蓮走出去最大的感受。2017年,開闊了眼界的她回家鄉成立了「呂梁市懿星家政服務有限公司」,當起了呂梁山護工的娘家人。2018年,馬金蓮在家政公司基礎上又成立了「柳林縣懿星職業培訓學校」,共組織培訓各項職業技能47期,受益人數2285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658人,上崗就業1735人,人均年收入3萬餘元。2019年年底,馬金蓮又將自家村裡的房子改擴建成佔地1200平方米、設30張床位的「呂梁市懿星養老服務中心」。在追夢逐夢的旅程中,馬金蓮敢闖敢拼,一直都幹勁十足。
近年來,精準扶貧帶來了鄉村觀念的轉變,越來越多像馬金蓮這樣的農村婦女通過系統的家政技能培訓,走出大山,在北京、太原、青島等地找到了工作,成為家政市場的「香餑餑」。隨著越來越多的護工外出就業,「誠信、勤勞、專業」成為「呂梁山護工」的標籤,「呂梁山護工」也成了呂梁脫貧攻堅的金字招牌。
「出海夢」背後的呂梁遠見
呂梁衛校今年迎來了一批大齡學生,平均年齡都超過了30歲,他們在這裡進行為期3個月的赴日本介護系統培訓。要去日本當護工,必須先過語言這一關。34歲的熊俊鳳書本上寫滿筆記和標註,格外認真。
去年冬天,熊俊鳳在網上看到呂梁山護工在呂梁衛校培訓赴日介護護工後,她毅然報了名。回了老家夫妻兩人商量後,決定一起參加「呂梁山護工」赴日介護培訓。5月12日,夫妻倆一起到呂梁衛校報到,參加呂梁山護工赴日介護的封閉式管理培訓。其實她在去年經過呂梁山護工培訓後已經到北京上了班,家裡的日子芝麻開花節節高,今年得知呂梁免費培訓赴日護工,薪資待遇高,已經就業的她想嘗試更高的挑戰,帶著丈夫又一起當起了學生。「北京燕達金色年華養護中心企業也挺好,但我考慮到,赴日介護培訓在日本就業後,不僅學得技能多、掙錢多,而且日本就業幾年回來更『吃香』」。
與其他科目不同,赴日介護培訓除了病患陪護、家政服務等專業培訓外,還必須掌握日語培訓、日本傳統文化、風俗習慣等一系列內容。「不管是掌握語感,還是背誦詞彙,真的比我想像中還要難。但我目標堅定,有了這個日語能力等級證書就可以去日本了。如果走出去的話,世界就是我的家,加油。」熊俊鳳堅定地說。只要通過專業技能考試、日語N4以上資格考試,就會由第三方派遣公司協助辦理籤證,並安排就業崗位。每次力不從心想要放棄時,想要給家人更好生活的信念又讓她咬牙挺了過來。
外出就業是貧困人口和護工脫貧的最好選擇。通過實現外出就業,補齊了轉移性收入佔比高、經營性收入佔比低的關鍵短板,提高了貧困群眾工資性收入,實現「出去一月、脫貧一年」的扶貧效果。特別是從2017年至2019年,連續三年邀請國家衛健委、人社部、全國婦聯指導舉辦就業推介會,呂梁山護工合作機構達到177家,就業區域輻射山西、北京、天津、山東、陝西等8省20多個城市。今年,一批赴日介護將前往日本就業,有力助推呂梁脫貧攻堅決戰決勝。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負責人表示,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堅持把「人人持證、技能社會」作為造福人民的普惠性民生工程抓緊抓實,進一步擴大培訓規模,多層次、多形式開展廚師、電工、焊工、駕駛員等技能培訓,積極開拓國內外市場,讓更多身懷技能、手持職業證書的老區群眾,走出大山、走向城市、走出國門,實現穩定增收致富。
來源:呂梁日報
記者:劉小宇
長按二維碼,點擊「識別圖中二維碼」
即可關注
呂梁市新聞辦官方微信「呂梁發布」
覺得不錯請分享
原標題:《【綜述】一技傍身闖天下——呂梁山護工就業扶貧工作綜述》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