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的由來與三國大將呂蒙有關

2020-12-23 中國甘肅網

  原標題:輕鬆一課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的由來與三國大將呂蒙有關

  呂蒙是三國時期東吳著名的大將。他十五六歲的時候偷偷跑到軍隊中,混在士兵們中間和他們一起出去打仗。當時敵人很強大,東吳的軍隊不敢前進。呂蒙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走到隊伍最前面,用手指著前面的敵人說:「這幾個敵人算什麼,我去把他們捉來!」旁邊的士兵連忙阻攔說:「這可不是鬧著玩的。敵人那麼多,你一個人去太危險啦!」

  呂蒙卻好像沒聽見一樣,拿起大刀,衝向敵人的陣地。呂蒙邊跑邊喊,就像指揮著大隊人馬一樣,敵人一看呂蒙呼喊著跑來,還以為吳軍士兵發動大規模的襲擊了,嚇得丟盔棄甲,放棄了陣地,慌慌張張地四處逃跑,東吳軍隊大獲全勝,呂蒙也因此受到賞識,後來就當上了將軍。

  呂蒙自從當兵以來,四處徵戰,沒有時間學習。有一天,孫權對呂蒙說:「你從十五六歲起,一年到頭打仗,沒有時間讀書,現在做了將軍了,不能再不學習啦!」

  呂蒙說:「我實在是因為軍務太忙,沒有時間讀書呀。」孫權擺擺手說:「我不是要你做個博學多才的大學問家,只要你粗略地看看各種書,多知道一些事情,能夠拿歷史作為借鑑就行了。你雖然很忙,但能有我忙嗎?我每天還抽出點時間讀書,覺得大有好處。」

  呂蒙聽了大受啟發,開始發奮讀書。每天一有時間,他就拿起一本書,聚精會神地看起來,從書裡汲取知識。後來他讀了好多的書,就連一些讀書人也沒他讀得多。

  後來,魯肅做都督的時候,還用老眼光來看呂蒙,以為他只是個文化水平不高的武將。有一回,魯肅路過呂蒙駐防的地方,同呂蒙聊天。呂蒙問魯肅:「蜀國的關羽對我們威脅很大,您採取了哪些防禦措施,防止他的突然襲擊?」

  魯肅心想,呂蒙這個大老粗,能知道什麼,我跟他說也是白說,於是懶洋洋地說:「到時候再說吧!」呂蒙十分誠懇地向魯肅介紹吳、蜀兩國的形勢,提出了五點建議。魯肅聽了,非常佩服,不禁走到呂蒙身邊,拍著他的肩膀讚揚道:「我一直以為老弟只會帶兵打仗,今天同你談話,才知道你還是個有學問、有見識的人,真是文武全才呀,已經不是當年的阿蒙了。」

  呂蒙也笑著說:「人們離別三天,便要用新的眼光來看待;咱們兩個人隔了這麼久的日子沒見面,老兄怎麼能再用老眼光來看我呢?」

  呂蒙的這句話就是人們今天常說的「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文/呂嘉文

相關焦點

  •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的呂蒙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的呂蒙。呂蒙是後三國時期的明將,士別三日,刮目相看的成語就是說呂蒙的。著名的蜀國將領,關羽,最後也是失敗在呂蒙的手上,最終被處斬的。那我們就來看看呂蒙的故事,看他是如何從一個莽夫成長為一代名將的歷程。
  •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是三國歷史上呂蒙的典故,而在三國志戰略版遊戲...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是三國歷史上呂蒙的典故,而在三國志戰略版遊戲中,被動戰法士別三日也是呂蒙的傳承戰法。那麼這個可以說是呂蒙特色的戰法有著什麼樣的效果呢?它的強度又如何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篤志力學的代表,吳下阿蒙—呂蒙!
    因為東吳中有很多我喜歡的歷史人物呀,其實大家對於三國的了解大多都是通過三國演義進行了解的,三國演義主要針對描寫的是蜀國,對於東吳沒有側重描寫,但是依舊阻止不了東吳眾將的光芒!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位厚積薄發的名將,他的勤能補拙至今還被老師們掛在嘴邊,他就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的吳下阿蒙—呂蒙!喜歡看三國的書友們我想你們對或多或少對於呂蒙都沒有多少好印象!
  •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吳下阿蒙終成人人學習的典範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這個成語的意思很簡單,就是分開三個日子,再次相見,就應該另眼相看,不能總是用老眼光去看人。這個成語是出自三國時期呂蒙的身上,呂蒙是誰,是三國時期吳國的重要的將領。早年的時候跟隨孫權四處打仗,沒有將讀書這件事看在心裡,所以也就就沒有什麼文化可言,被人們稱作「吳下阿蒙」。
  • 呂蒙:士別三日刮目相看,這6個成語了解一下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呂蒙本是汝南人,年少時南渡依附姐夫鄧當,恰巧鄧當在孫策帳下效力,經常參與討伐山越,呂蒙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偷偷隨軍出徵,鄧當雖然發覺卻也攔不住呂蒙。出徵歸來就去找呂蒙母親告狀,母親擔心兒子就想責罰一下讓呂蒙長長記性。
  • 三國經典之呂蒙:三日不見,當刮目相看
    三國經典之呂蒙:三日不見,當刮目相看這一句話就是跟呂蒙有關的一個一句成語啊,傳說是呂蒙為武將所以很少閱讀書籍,有人勸他進行閱讀他只說這個書本的作用不大,所以並不覺得這是個需要改變的地方,不過很快經過一段時間,呂蒙進行學習,效果驚人,這也讓很多人驚訝。
  • 為什麼人們常用「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形容進步很大!
    相信很多朋友都會在日常生活中聽到「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但是卻不了解這句典故的出處,那麼這句典故這究竟是從何而來呢?這句話的意思是指別人已有進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典故為三國的孫權、魯肅和呂蒙之間的故事,呂蒙年少便隨軍出徵,徵戰各地,且屢建功勳,深得信任。與劉表部將黃祖作戰時,呂蒙為先鋒,陣斬陳就,受任橫野中郎將,賜錢千萬,在赤壁之戰中,呂蒙與周瑜、程普擊敗曹軍,圍曹仁於南郡,曹仁敗走,進據南郡,晉位偏將軍,任潯陽縣令。
  •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想提升自身氣質?讀書是最佳捷徑
    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這段話摘自司馬光《資治通鑑》,講的是孫權勸學的故事。也是成語「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的出處。吳主孫權劇照大意是說三國時期吳主孫權勸麾下大將呂蒙多讀書,呂蒙說自己軍務繁忙沒有空閒,孫權說:「我哪裡是要讓你成為專家學者?
  • 他是三國著名猛將,士別三日只能刮目相看,他就是呂蒙!
    今天為大家講述的這位人物是東漢末年三國時期吳國的著名將領,他就是呂蒙。呂蒙,出生於公元179年,字子明,他是吳國的得力戰將,為吳國的興盛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呂蒙在他年少的時候在武藝方面就體現出了不一般的感覺。年少的他曾經在他的姐夫那裡當過差。
  • 三國陣營再添一員:新英雄呂蒙繼馬超之後上線!
    王者榮耀目前總共有90多位英雄,而在這一眾英雄之中,三國陣營的英雄無疑是最多的了。
  • 士別三日,刮目相看,看到了什麼?
  • 王者新英雄呂蒙模型曝光,「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
    三分天地—吳國—呂蒙 呂蒙定位是戰士、刺客,前身模型 呂蒙,「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的主角,三國時期,白衣渡江,擊殺關羽。想想就非常期待,呂蒙這個英雄是不是也能在遊戲中成為關羽剋星的存在,趕緊來看看他的技能吧!
  • 跟著成語遊合肥第七期、第八期:探尋「周郎顧曲」 「刮目相看」的...
    聽說在合肥廬江縣的周瑜文化園裡有一座 " 顧曲闕樓 "," 跟著成語遊合肥 " 欄目組便來到廬江縣,欲登顧曲闕樓,聽一曲英雄三國,看周郎如何意氣風發。周瑜文化園位於廬城鎮周瑜大道朝墓巷,是國家 3A 級旅遊景區,距今已有 1800 年歷史。穿過一座高大牌坊,一道正面題有李白《詠赤壁》的影壁立於園區入口處,再現了赤壁之戰的波瀾壯闊。
  • 淺談「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三國志·吳志·呂傳》有言「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現在常常聽人動不動便講,「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顯然已經用熟用濫。殊不知這其中包含了很多道理,中國文化很多東西講究一個「悟」字,那麼這句話細細品來至少有三點:一、「士」究竟指誰?
  •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白衣少年苦讀經書終成一代名將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這句成語大家都明白什麼意思,也就是說,人是不斷進步的,你過幾天再來看一個人,就應該換一種眼光了。那麼這句話最早是出自誰人之口呢?他就是那個設計打敗關羽的呂蒙。呂蒙是東吳名將,他武藝高強,作戰勇猛,年紀輕輕就為東吳立下不少戰功,就連久戰沙場的關羽也倒在了他的手裡。
  • 三國裡誰的成語故事最多?不是諸葛亮曹操,而是名不見經傳的他
    在這段戰火紛飛的歲月裡,給後世留下了無數經典趣聞,很多成語也都源於此,比如:偃旗息鼓、單刀赴會、望梅止渴……東吳有位將軍在成語方面,堪稱三國頭號成語人物,與他有關的成語在三國人物中屬於最多的,比著名的諸葛亮、曹操等人還多。我們就從時間的順序上,說說那些與他有關的成語,這位成語將軍就是東吳大都督呂蒙。
  • 三國時期,呂蒙殺了關羽後為什麼自己也死了,答案讓你意想不到
    提到呂蒙,我們就會想起他殺了關羽,奪了荊州。呂蒙是東漢末年的名將,《三國志》有記載呂蒙擊敗關羽,奪取荊州後,使東吳的疆域擴大了。一千多年前,曹操、關羽和呂蒙都是當時的大人物。奇怪的是,關羽被呂蒙殺了之後,曹操和呂蒙也跟在他身後相繼上了西天。
  • 士別三日 必當刮目相看 呂蒙的故事
    在江標顓(江表傳)記載,孫權曾經告訴呂蒙和蔣欽:「你們都是指揮官現在這樣,你應該用知識充實自己。」呂蒙回答說:「我在軍隊中有很多事要處理,所以我恐怕沒有時間閱讀。」孫權接著說:「我不是說我希望你學習儒學,成為一名學者——官員。我希望你能做的是花一點時間閱讀和理解歷史。你有沒有像我一樣處理的問題?我小時候讀過「詩經」、「文書》、《禮記」、「左傳」和「國玉」,但不是「易經」。
  • 《三國群英傳8》呂蒙怎麼樣 武將圖鑑分享
    導 讀 在《三國群英傳8》中有呂蒙這一武將,這是東吳陣營中的一位武將,舉兵攻打關羽的建議就出自他手,可能有小夥伴對於遊戲中呂蒙的各項數據很好奇,那麼就來看看這篇
  • 呂蒙說過一成語,從此馳騁疆場,並非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呂蒙傳》,時間是在獻帝初平四年(公元193年)至獻帝興平元年(公元194年)之間。所牽涉的人物是後來的東吳名將呂蒙。原文如下:呂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鄧當。當為孫策將,數討山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