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產業生態圈www.ecosports.cn
相信你一定聽說過達沃斯,這裡每年有50多場大型國際會議,200多個小型國際研討會,再加上大名鼎鼎的世界經濟論壇,給當地帶來每年3億瑞士法郎(約20億人民幣)的收入。
但實際上,這裡並非天生就是世界大會的舞臺,在這之前,達沃斯其實一直在做冰雪生意,有過成功,也一度面臨困局。
達沃斯是怎樣做冰雪的?又是如何靠著國際會展起死回生的呢?跟圈哥百科一起,走進達沃斯世界吧!
文/ 李 亞麗
編輯/ 郭 陽
圈哥百科(EcoPedia),為你解答體育商業世界裡的那些問題,發現更大的體育世界。
你是否聽說過達沃斯?
這並不是一個體育名詞,而是一個瑞士小鎮的名稱。達沃斯(Davos)是位於瑞士東南,是阿爾卑斯山系最高的小鎮,人口約1.3萬,是國際冬季運動中心之一。
但這裡在國際上享有盛名,其實不是因為冰雪,是因為1971年開始的「世界經濟論壇」(其前身是「歐洲管理論壇」)。至此,達沃斯開始的頻繁出現在經濟和政治的舞臺上。
2018年1月23-26日,第48屆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WEF)如往常一樣在瑞士達沃斯上演。
原來,世界經濟論壇是以研究和探討世界經濟領域存在的問題、促進國際經濟合作與交流為宗旨的非官方國際性機構。此番年會的主題為:在分化的世界創造一個共享的未來。區塊鏈、加密幣、人工智慧等近來被熱議的技術及應用也被深入地剖析引導。
在那幾天,世界大國領導人,最有錢的富豪,引領世界的商業都會出現在達沃斯。因此,全球的目光在這幾天也都集中在了達沃斯的身上,讓這裡光彩奪目。
一個有意思的小片段是,在烏鎮網際網路大會上不太露臉的馬雲,正是在去年的達沃斯論壇上宣布成為國際奧委會的合作夥伴。而今年,他又與比爾-蓋茨、加拿大總理、應該前首相、約旦國王王后、荷蘭王后、WTO總幹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等人聚餐,狠狠地扳回了一城。
在如今的國際舞臺的光鮮亮麗背後,達沃斯其實是一座冰雪小鎮,而且,多數人未曾想到的是,這裡竟然曾經面臨著很大的生存危機,一度面臨著停業的局面……
滑雪+冰球,達沃斯的冰雪成長史
原來,成為具有全球性知名度的經濟小鎮之前,達沃斯已經是頂級的冰雪之城。
1877年,歐洲最大的天然冰場在達沃斯落地,冰場位於達沃斯小鎮的中心,佔地約1.8萬平方米,近似於2.5個標準足球場大小。據了解,當時許多世界級的速度滑冰運動員均到此進行訓練。如今,除了該天然冰場,達沃斯還配置有兩個人工冰場。
二十世紀起,達沃斯建設了世界第一條雪橇道、第一條滑雪索道,以及第一個高爾夫球場。
1913年,達沃斯因舉辦班迪球(圈哥註:Bandy,俄式冰球)歐洲錦標賽而引起關注,大批來自英國和荷蘭的遊客開始來到達沃斯享受冰雪旅行,這也使達沃斯的滑雪場開始真正聞名世界。
海拔1529米,覆蓋320千米雪坡,擁有97千米長的滑雪道,達沃斯位於瑞士東南部格裡松斯地區,是阿爾卑斯山系最高小鎮,也是歐洲最大的高山滑雪場。
這裡有坐擁帕森(Parsenn)、雅各布(Jakobshorn)、皮斯恰(Pischahorn)、格勞賓登(Rinerhorn)、馬德裡薩(Madrisahorn)、沙茨阿爾卑(Schatzalp)六大滑雪山區,其中位於克洛斯特區(Klosters)的帕森山最受歡迎,是英國皇室冬季最愛的度假勝地,公主夢的姑娘們可以去這裡「活捉」英國王子。
達沃斯有許多滑雪學校,提供3歲以上人士的滑雪小組課程,每組4-8人,費用約為每小時20瑞士法郎。同時,學校也提供私人課程,可自行決定授課地點,費用為半天200至250瑞士法郎。
指導員大多持有瑞士的滑雪指導員資質SSA (Swiss Snowsports Association),且擁有豐富的滑雪經驗。
達沃斯也有職業體育的身影——HC達沃斯(HC Davos)是瑞士職業冰球聯盟(National League)下的冰球隊,是瑞士最成功的俱樂部之一,在NL聯賽中共獲31次總冠軍。
1923年起,HCD每年在達沃斯舉辦國際冰球錦標賽邀請賽——斯賓格勒杯(Spengler Cup),這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際冰球錦標賽,每年在聖誕節和元旦前後舉辦。
因此,達沃斯也逐漸成為國際冬季運動中心之一,除了滑雪和滑冰,這裡還有很多與冰雪運動相關的元素。
冰雪之外,達沃斯的其他布局
冰雪項目畢竟難以觀察貫穿全年,這裡的人民發現了這一點之後,也開始積極的開展其他的運動項目,山地馬拉松、越野自行車等項目也開始在達沃斯及其周邊展開。
每年夏季,達沃斯所在的瑞士阿爾卑斯山區都會舉辦山地越野馬拉松,這是世界上歷史最為悠久的山地超級馬拉松賽事之一,到目前為止已舉辦了超30屆。
馬拉松賽道是典型的歐洲高山草甸與單軌,賽事組主要包括瑞士高山馬拉松、瑞士公路馬拉松和瑞士雪道馬拉松三個大型類別。
高山馬拉松組別裡包含K78、K44和K36在內的7個組別;瑞士公路馬拉松是歐洲著名的超馬賽事之一,其中包含T214和T133兩個高難度賽事;而瑞士雪道馬拉松裡則包含了L43和A21等四個組別。不過,這場比賽的重心是擁有32年歷史的瑞士高山馬拉松K78組別,以及超長距離的公路馬拉松T214,賽道長度為214km,累計爬升超過11000m。
這裡還有冬季體育運動博物館(Wintersport Museum),陳列了從古至今的冬季體育用品,及與其相關的資料。
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冰雪以及其他產業的不斷布局,這一切的一切,幫助達沃斯成為了歐洲最好的度假勝地之一。
冰雪熱下滑,達沃斯選擇做國際頂級商務會所
二十世紀70、80年代,在經歷巔峰時期之後,由於競爭加劇、市場飽和、全球變暖等問題(具體問題可以看:歐洲滑雪產業的熱鬧與困局),即便貴為國際頂級旅遊景點和冬季運動中心,但「冰雪小鎮」達沃斯的熱度開始走向下坡,營收大不如前。
面對這樣的局面,達沃斯開始轉變思路,他們的選擇是——利用瑞士中立國的優勢,打造國際頂級商務會所。
下定決心之後,就要開幹了,1969年,達沃斯會議中心建築初具規模。很快的,1971年,世界經濟論壇前身「歐洲管理論壇」開始在此舉辦,直至今日。
在國際性高端會議的放大效應下,達沃斯一躍成為具備世界性知名度的「國際頂級商務會所」。
每年,來自全球政商、國際機構、公民社會、學術、媒體、藝術等不同領域的1000餘家國際企業的2500餘名業界領袖將參與到WEF會議當中。
除了世界經濟論壇,據統計,每年在達沃斯舉辦的300人到1500人規模的大型國際會議約有50多個,小型國際研討會數量將近200個。
這些高端會議為達沃斯樹立了高標準、可信任的服務形象,反過來也促進了當地的基礎設施建設,通過將當地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特色鮮明的人文生態和獨具匠心的經營管理相結合,「滑雪勝地」的優勢也在國際名聲的影響下進一步被放大,最終達沃斯小鎮吸引了更多的商務會議和來訪遊客,實現一種良性循環。
據統計,這些國際會議產生的經濟效應每年能給達沃斯帶來約3億瑞士法郎的收入,佔達沃斯年GDP總量的40%。而來自全球各地的遊客與日俱增,據了解,如今小鎮每年可接待230萬名遊客,尤其在滑雪旺季,有多達70萬人慕名前來。達沃斯的旅遊業較過去得到了更好的發展。
正是這種經營思路,成就了今天的「達沃斯」。
中國「達沃斯」?體育小鎮的機遇與未來
2007年,世界經濟論壇主席施瓦布和中國總理溫家寶共同提議,設立了「世界經濟論壇新領軍者年會」,又稱「夏季達沃斯」。自成立以來,每年在中國大連和天津兩城輪流舉辦。
相比於「冰雪小鎮」達沃斯,大連和天津的成功申辦更多取決於城市區位和政策優勢,故以此而產生的旅遊經濟效應,並沒有風格獨具的達沃斯小鎮突出。
從達沃斯的成功範例來看,對我們的體育小鎮來說,不失為一個優秀的借鑑。
對於我們的特色小鎮而言,如何發掘並依託當地的特色,逐步建立與之匹配的硬體設施,營造文化和內容,並且運用高標準的經營理念,再結合上恰當的推廣方式,最終實現「達沃斯」這樣的成功,是值得我們思考和借鑑的地方。
正如拿破崙在翻越阿爾卑斯山時所喊出的豪言壯語:
「Will never say: impossible!」
在打造中國特色小鎮的道路上,雖然目前還沒有太多成功範例,但永遠不要對自己說:不可能。
體育產業生態圈www.ecosports.cn原創稿件,歡迎轉發,未經授權嚴禁轉載,尋求轉載請添加圈哥微信(ID:tiyuchanye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