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海·悅動|有一群女孩,她們要打籃球到80歲!

2020-12-09 瀟湘晨報

「教練,我想打籃球。」這是著名體育動漫《灌籃高手》中,三井壽對安西教練說的一句話,這句臺詞已經火了20年。

圖說:《灌籃高手》中,三井壽對安西教練說「我想打籃球」

「我想打籃球」,這也是鄭釵和她的MELODY女籃俱樂部球友們的心聲。16年前,正是這句話催生了一支業餘女籃俱樂部;也正是這句話,讓這個俱樂部不斷成長到現在。她們的夢想樸素又遠大:享受籃球,打到80歲。

-五大元老-

對於男生來說,可能很難想像女生打籃球的種種困難。去哪兒打?和誰打?畢竟球場基本都是男孩子的天下,很少有人會帶女孩兒一起玩。

16年前,鄭釵就有這樣的困擾。那時她在上海讀大學,曾身為高中校隊隊員的她,很想在大學裡繼續打籃球,但是學校裡沒有女生校隊,同學裡也很少有女生喜歡打籃球,周圍沒有志同道合的球友,也沒有可以固定打球的球局。「我想打籃球!」2004年5月,鄭釵在一個網絡論壇裡發出帖子,尋找同樣想打籃球的女孩兒,並且成功組織了第一次線下球局,但當時連她在內一共只來了5個女孩。

圖說:女孩也能享受籃球的樂趣 受訪人供圖(下同)

因為人少,後來5個女孩兒只能組隊和別的人打了一場球,但畢竟是個好的開始。當年5月22日,「MELODY」上海業餘女籃俱樂部成立了,同年的12月有了第一支球隊——精靈隊。從2004年俱樂部成立到現在,有許多隊員加入又離開,但是鄭釵卻堅持了下來,更讓她欣慰的是,仍有4名隊員和她一起從2004年堅持到了現在,成為俱樂部的「五大元老」。

16年來,MELODY歷經許多困難,例如人員、場地、管理問題等等。但是大家用對籃球的熱愛和夢想,克服了種種困難,現在已經成長為上海乃至全國具有一定規模的業餘女籃俱樂部之一。

-三支球隊-

MELODY,是歌星陶喆一首歌的歌名,那也是鄭釵特別喜歡的一首歌,所以在成立俱樂部時,她立馬就想到用這個名字。如今在上海,一大群女孩兒,因為熱愛籃球,因為MELODY,而聚在了一起。

MELODY旗下現有三支球隊,精靈隊(2004年12月成立)、月亮隊(2011年5月成立)、蜂后隊(2017年10月成立),三支球隊每周都有固定訓練,基本每個月都會組織比賽。除了三支球隊的60多名正式隊員,還有幾十個女孩兒也是俱樂部球局的忠實參與者。

圖說:球員們來自各行各業

通訊、物流、建築、設計……她們來自各行各業;學生、媽媽、設計師、HR……她們在社會上扮演不同角色;率真,可愛,嚴謹,勇敢……她們擁有不同的性格。每周一次的常規訓練,每月一次的比賽,並不是喜歡打籃球就可以堅持下來的,但她們卻持續了這麼多年。每一次訓練或比賽之後,汗水浸透球衣,疲勞甚至受傷都時有發生,可是她們從沒有想過放棄。

MELODY的三支球隊每周都有固定時間和場地訓練,所有費用大家均攤,所有球隊事務也是大家合力完成。考慮到隊員們居住或工作在不同區域,鄭釵也將三支球隊的訓練場地分布在不同的地方,方便大家就近參加,「雖然大家都有本職工作,有的甚至沒有雙休,但是球隊的訓練大家都會儘量參加,這也是一份歸屬感」。

-一個夢想-

MELODY俱樂部的標語有些特別:球場因妳而不同。鄭釵說,她們是刻意選了女字旁的「妳」,「突出我們是女籃」。什麼叫球場因妳而不同?她的解釋是:「球隊的每個人出現在球場上,都會帶給球隊正能量,所以球場因她們而不一樣。」

圖說:球隊裡還有外籍隊員

在MELODY,除了熱愛籃球這個共同的原因外,許多女孩加入俱樂部的初衷各不相同,有的是強身健體,有的是塑造性格,有的是擴大朋友圈。精靈隊有兩位外籍隊員瑪麗安和艾瑪,兩人分別來自加拿大和美國,都是國際學校的老師。艾瑪是去年加入球隊的,她說自己自從來到上海後,通過籃球認識了很多朋友,「球隊很歡迎新人,也比較友好,這個我很喜歡。另外球隊訓練和打球的水平也比較高,所以我們在場上都很有競爭力,並且也很好玩」。瑪麗安已經加入球隊3年,她說因為隊友們很友好,所以她很享受大家一起打球,「她們都很有經驗,很有默契,也很熱愛籃球。在球隊中我更加體會到團隊協作的重要性,我每周都期待和她們一起打球」。

當隊員們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難題時,籃球場便成為她們獲取鼓勵和能量的地方。月亮隊的於灣灣坦言,堅持打球不但讓她多了一種減壓方式和有規律的鍛鍊,也能夠認識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喜愛籃球的朋友,「大家在一起打球很開心,因為快樂是可以感染和傳遞的」。

圖說:打球可以幫助大家減壓

3年前,鄭釵開始組織業餘女籃聯賽,口號就是「打到80歲」,她笑言這也是大家的夢想,「我覺得可能是到了80歲,我們已經躺在床上不能動時,才是停止打球的時候」。(新民晚報記者 李元春)

意無涯

一群女孩,用熱愛和汗水堅持著心中的夢想,籃球,已經成為她們每段生命歷程最忠實的陪伴。

為什麼會喜歡上打籃球?籃球場就像世外桃源,在這片420平方米的地面上,沒有世俗中的各種紛擾,只有相互依靠的姐妹,和為之付出汗水的夢想。

打籃球的女孩簡單、率真,球友們的每次團聚訓練,最大的感受就是開心。她們在場上是值得信賴的隊友,在場下又變成無話不談的好姐妹。所以雖然每次訓練下來都累得不行,但是每周能夠跟好姐妹們相聚,也成為了她們堅持的一大動力。除了收穫友誼,還收穫了更好的自己。為了更好地跟上球隊,大家訓練很認真,養成了堅持運動的習慣。有時候會贏球,在誇獎中多了點自信;為了和隊友相處融洽,會想如何更好地溝通;為了讓球隊更好,也儘自己所能為球隊做一些事情……籃球這項運動,賦予女孩勇敢和永不放棄的拼勁,不管是進攻和防守,都需要打出自己的強硬和勇敢,這也磨練了她們的意志品質,讓大家找到了更好的自己。

圖說:請為她們鼓掌

性別、時間、年齡和身體,都不是放棄夢想的理由。幾十年之後,如果你在球場上看到一群老奶奶在打籃球,請不要驚訝,請為她們鼓掌!(李元春)

練門道

女籃注意事項

■ 打球前摘掉耳環、戒指、項鍊等物品,避免劃傷。

■ 可以選擇一些寬鬆一點的球衣,最好穿運動內衣。

■ 充分熱身,讓膝蓋和腳踝得到足夠預熱,避免拉傷扭傷。

■ 要集中注意力,避免砸傷。

■ 如果遇到生理期,要注意保暖,不要做太劇烈的動作。

圖說:打球前要做好熱身

行有跡

精靈隊訓練場館

滬南體育活動中心

地址:黃浦區方斜路515號

月亮隊訓練場館

上海英米籃球俱樂部

地址:靜安區天通庵路168號

蜂后隊訓練場館

百靈鳥運動中心

地址:浦東新區金滬路1311號

【來源:新民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夜上海·悅動|花樣遊泳,讓女孩們蛻變成美麗白天鵝
    圖說:黃雪辰(右)就是從上海本土的花遊俱樂部走出來的 資料圖 周國強 攝由於初入花遊項目的都是不到10歲、身材還沒有定型的小女孩,因此教練只能通過隊員身材比例和參考父母體型來選材。很多時候,教練員和運動員自己都不清楚這雙腿是否具備「天生麗質」的潛力。而對旨在有所發展的花遊運動員而言,後天的訓練同樣是塑造美腿的途徑。
  • 夜上海·悅動|愛踢球的男孩女孩,歡樂特別多
    圖說:踢球的孩子很快樂 官方圖(下同)女孩也愛球最近兩個月,每到周末的上午,老克勒足球公園的場地內,總是會準時出現幾十名身穿紅色球衣的小姑娘。肆意飛揚的馬尾辮、銀鈴般的笑聲和吵鬧聲,讓這群孩子格外引人注目。
  • 北京有80萬大齡女孩,她們單身的原因是什麼
    在古代,人們都說人生三大喜事,其中之一就是洞房花燭夜。也就是說,人到了一定的年齡就應該談婚論嫁,過一個完整的人生。生活在北京這種一線大城市的年輕人,特別是女孩子。(這裡要說的是,我都不知道怎麼取稱呼這一群人,順女孩子吧,有的已經四五十歲可,因為沒有結婚,姑且叫做女孩子吧。)給身邊接觸的朋友都深有體會,沒有結婚的真的是一大把,她們小的也有三十多歲,大的都快五十歲了,基本的特徵就是都沒有結婚。為什麼這麼多的女孩子不願意結果呢?其實,還是她們的自身的條件確實讓很多男生望而卻步。第一,二高是基本的。就是學歷高,工資高。
  • 夜上海·悅動|一塊滑板,一群人,肆意馳騁在城市的每個角落
    圖說:《熱血滑板》 電影海報-「柯南」埋下的種子-相比過去,上海這個冬天不算太冷,但要在周末離開暖氣,對不少年輕人而言依然是件難事。然而有這樣一群特別的人,他們穿著輕薄的運動衣,帶著滑板定期來到徐匯濱江,用年輕人的熱情抵禦著瑟瑟寒風。
  • 不肯停歇的籃球追夢人 前上海女籃翻譯鄭釵的故事
    2004年5月,鄭釵在一個網絡論壇裡發出帖子,尋找同樣想打籃球的女孩,並且成功組織了第一次線下球局,不過當時連她在內一共只來了5個人。但畢竟是個好的開始。當年5月22日,「MELODY」上海業餘女籃俱樂部成立了,同年12月有了第一支球隊——精靈隊,這支球隊一直堅持到了現在,甚至有5個人已經有了16年「隊齡」。
  • 夜上海·悅動|練武術,讓孩子從「弱不禁風」到「虎虎生風」
    姐妹倆是上海剛鋒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的學員,自從一年多前開始在俱樂部練起了武術,她們就養成了早起晨跑的好習慣。王先生說:「練武術,也要有好的體能,所以當初一到剛鋒來上課,我就開始讓她們晨跑,這個習慣已經堅持到現在,也算一個不小的收穫。」
  • 澳洲13歲女孩遭一群非裔女生圍毆踩頭,最終被打成腦震蕩
    據《先驅太陽報》6月21日報導,澳大利亞墨爾本地區的一名13歲女孩遭遇了極為嚴重的校園霸凌事件。6月19日,一段群毆這名女孩的現場視頻被上傳到社交平臺,隨即引起了軒然大波。
  • 那些關於打籃球的文案
    「穿上球衣,穿上球鞋,叫上兄弟們一起出來打球,打完籃球,坐在夕陽下,喝著一塊一瓶的水,聊著自己喜歡的女孩」 2.希望這個夏天能夠投籃準一點,突破快一點,快樂多一點,難過少一點。 3.籃筐是每個有籃球夢的人眼裡最美的風景 4.練球雖累,但他不苦。姑娘雖美,但我不配。故事很長,也不難講。打完這場球,再談理想。
  • 當年我有一群上海朋友
    當時,我略有失望,可是拿回來一看,啊,真是一本好詩,真是非常好的翻譯。翻譯詩只有詩人可以做到。洛爾迦是位詩人,也是對抗佛朗哥法西斯政府的戰士。在他三十八歲的時候,就被法西斯當局,秘密槍殺了。這和魯迅先生為了忘卻而紀念的五位青年作家的命運,如出一轍。
  • 從「芭比娃娃」到「美國女孩」:玩偶背後的時代變遷
    西方許多媒體都曾經報導過如今充斥人們生活的纖瘦女性的形象,比如完美得不像真人的芭比娃娃,會讓小女孩和年輕女性對自己感到不滿意。比如2006年來自英國的一項研究顯示,當給162個5-8歲的小女孩看不同的圖畫書之後,再問她們與身體特徵相關的問題,看過芭比娃娃圖像的女孩顯示出對自己身體更低的滿意度和對纖瘦更大的渴望,而這種幼年影響可能會增加未來發生飲食失調和體重循環的風險。
  • 伊朗女孩9歲就敢結婚,而我國女孩至少要到20歲,3個方面看出差距
    反觀我國規定的22歲是非常合理地,因為對於一個人來說,真正開始懂事的年紀是18歲,而再往後4年,到了22歲,這個男人也就更加的有責任心和有擔當了,有足夠的能力來照顧一個女孩甚至一個家庭了,而20歲的女孩基本也都成熟了,不再那麼幼稚,這對於南方來說,也減輕了一個負擔,畢竟男方需要的是一個能理解的伴侶。
  • 炎亞綸和範丞丞一起打籃球,大15歲的他,竟比範丞丞更有少年感
    每個人都有一兩個自己的興趣愛好,或是打球、跑步,又或是唱歌、跳舞,不但能鍛鍊身體,還能展示自己的才華,明星也不例外。炎亞綸和吳尊都喜歡打籃球是眾所周知的,前段時間他倆還聚在一起打過籃球。最近,炎亞綸和範丞丞一起參加了「天貓高校名人堂--籃球學長」的活動,與NBA籃球明星馬布裡和蒙克·巴特爾一起見證籃球巔峰之夜的對局。
  • 夜上海·悅動|在上海的高樓大廈間,打一場城市中的沙灘排球
    申之魅對於上海市民來說,沙灘排球這項運動,既熟悉又陌生。因為女排精神,排球運動早已十分普及,而上海由於鮮有沙灘排球場地,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接觸到這項陽光、時尚的運動。陳剛喜出望外:「我們公司終於有了一項男女同事能一起參與的運動了。」儘管看過沙排比賽,但真要打起來,規則還要好好研究一番。陳剛發現,正規比賽兩人上場,對業餘愛好者來說難度頗大。於是,陳剛和同事們制定了一套新規則,一個隊6人,4人上場比賽,三次擊打後排球必須要過網。工會給每個部門配備了一隻排球,還指派了專業教練,員工的參與度頗高。
  • 荊州女孩火了!和李易峰打籃球,被全場點讚
    微信商務合作:13085117579、15927922278都說打籃球的男孩充滿魅力,那打籃球的女孩呢?顏值高的,沒她球打得好;球打得好的,沒她顏值高……她的名字叫王義園,是一位22歲的荊州籍大學畢業生,更是一位痴迷於籃球的女孩。
  • 8歲B罩杯!女孩性早熟越來越多,她們最易被騷擾
    當時她剛滿10歲,在自家附近的小便利店中。那個男人站在收銀臺前等待結帳的隊伍裡,從後面上下打量著拉莫斯的身體。他看上去和拉莫斯的父親年齡差不多。但從他的眼神裡,拉莫斯看不出他有多友善。作為一個發育較早、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要大的小女孩,拉莫斯的心智發育很難跟上身體發生的迅速變化。來自年長男人的凝視讓她感到焦慮和不安。
  • 夜上海·悅動|一根跳繩,躍動青春
    上海城市業餘聯賽花樣跳繩錦標賽、上海國際交互繩大獎賽等兼具競技與表演的項目,不僅為市民們奉獻了一道道視覺盛宴,也讓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了跳繩運動的全新魅力。已多次登上國際舞臺的上海體育學院花樣跳繩隊,更受到許多青少年的追捧,不少人在現場觀看表演後紛紛感嘆:「原來跳繩還能這麼玩。」
  • 越老越愛玩,一群「80」後玩瘋了……
    今年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建黨98周年,大連旅順一家養老小鎮的夜晚,長者們為這一紅色主題放聲高歌,場內激情澎湃,輕舞飛揚,「80後」叔叔阿姨們在為了祖國翩然而舞。1主題舞會,跳的不是舞,是心態今年春天以來,這個小鎮的每個夜晚都是值得期待的。從「夜上海」、「喀秋莎之夜」、「舞動中國風」到「知青之夜」,一場場專題舞會精彩地詮釋了夜之美。
  • 當女生說「喜歡看男生打籃球」,她們心裡,可能正在想什麼
    特別是學生時代,相信很多人都經歷或者見證過類似的場景,純純的男孩女孩,因為籃球場上的一次邂逅而結緣。在很多女生心目中,會打籃球的男孩子都是超有吸引力的,那麼,當女生說她們喜歡看男生打籃球時,背後可能有哪幾層意思呢?首先,所謂的「喜歡看男生打籃球」,其實更有可能是喜歡看「那個男生」打籃球。
  • 7歲女孩舉起80公斤槓鈴,曾在美國獲得青少年比賽冠軍!
    怪力女孩年僅7歲,能舉起80kg槓鈴,多次獲得比賽冠軍12月9日,加拿大渥太華,一7歲女孩能硬舉80公斤槓鈴,挺舉42公斤槓鈴。雖未受到認證,但其父親一直堅信她是世界上最強壯的7歲兒童。女孩曾獲得美國11歲以下和13歲以下青少年舉重30公斤級全國冠軍,成為了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青少年冠軍。據悉,女孩每周花9個小時進行體操訓練,還要花費4個小時進行舉重訓練。
  • 從98斤減到80斤 女孩大姨媽缺席半年
    浙江在線8月2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張苗 通訊員 孫美燕)「等下有個20歲的小姑娘要來看病,她是我女兒,快半年沒來月經了。」昨天上午,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的生殖內分泌科診室裡,一位中年婦女滿臉愁容地在副主任醫師酈美根耳邊悄悄說道,「因為減肥減的,你一定要好好勸她多吃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