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王愷雯】1月11日晚,2020臺灣地區正副領導人選舉結果出爐,蔡英文獲得連任,得票817萬餘張,得票率為57.1%。另兩組候選人中,中國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張善政得票552萬餘張,得票率為38.6%;親民黨候選人宋楚瑜、餘湘得票60萬餘張,得票率為4.3%。
同時舉行的臺灣地區民意代表選舉結果也於當晚揭曉。在臺灣地區立法機構總共113個席次中,民進黨獲得61席,國民黨獲得38席,臺灣民眾黨獲得5席,「時代力量」獲得3席,「臺灣基進」獲得1席,無黨籍及未經政黨推薦者獲得5席。
(觀察者網 製圖)
民進黨雖較選前減少7席,卻仍可在「立法院」實現單獨過半,再度「完全執政」;國民黨略增3席,但黨主席吳敦義剛好被卡,無緣「立委」。
「立法院」向來是各黨爭奪的主要戰場,今年除藍綠兩大黨外,「第三勢力」小黨林立,不分區「立委」更創下政黨報名紀錄,令競爭空前激烈。聯合網稱,政黨票長度創下76.5釐米的記錄。
但從選舉結果來看,各小黨「突圍」並不算成功,宋楚瑜的親民黨一席未取,「時代力量」當年的風光不再。而去年成軍的臺灣民眾黨雖躍居第三大黨,但與此前柯文哲「運氣好會有10席」的預測有不小出入。
左起:民進黨黨主席卓榮泰、國民黨黨主席吳敦義、民眾黨黨主席柯文哲 圖源:臺媒
綜合臺媒消息,總體而言,113席「立委」中,民進黨獲得61席,比上屆減少7席;國民黨獲得38席,比上屆增加3席。
臺灣民眾黨首次進入「立法院」,獲得5席;「時代力量」獲得3席,比上屆減少2席。另一首次進入「立法院」的「臺獨」政黨「臺灣基進」獲得1席;無黨籍獲5席。
近兩屆「立委」席次 「聯合新聞網」截圖
面對正副領導人、「立委」雙輸的局面,國民黨黨主席吳敦義11日宣布辭去黨主席一職,「我自應承擔敗選的責任」。與此同時,他競逐「立委」也宣告失敗。
吳敦義位列國民黨不分區「立委」名單第14位,按國民黨獲得約33.3%的政黨票,只能有13人「入閘」,因此剛好被卡,緊隨其後的名嘴謝龍介同樣無緣「立委」。
吳敦義 圖源:ETtoday新聞雲
國民黨有幾員大將惜敗。
現任「立委」李彥秀在臺北第四選區敗給民進黨的高嘉瑜;父子連任四屆「立委」的顏寬恆,在臺中第二選區敗給「臺灣基進」的新人陳柏惟。
在臺北市第五選區,防務專家、國民黨「立委」林郁方第二次不敵無黨籍(前「時代力量」)「立委」林昶佐,以3%的差距落敗。
國民黨老將洪秀柱今年挺進綠營鐵票倉,在臺南第六選區挑戰去年全島票王、民進黨「立委」王定宇,但未能成功。洪秀柱其後坦言,這次的選舉從一開始就亂了套,國民黨初選規則改了又改,黨主席絕對要為選舉結果負起最大的責任。
不過,國民黨還是打贏幾場硬仗。在臺北第三選區,現任「立委」蔣萬安戰勝聲勢頗高的民進黨新人吳怡農,成功連任;臺中第三選區,楊瓊瓔險勝現任無黨籍(前「時代力量」)「立委」洪慈庸,第二度挑戰終獲成功;臺中第八選區的江啟臣也大幅領先民進黨候選人翁美春逾20%,三度連任。
蔣萬安(左)、吳怡農 圖源:聯合新聞網
江啟臣雖高票當選,仍語重心長地表示「高興一晚就好」。他批評國民黨「已與時代脫節,黨內同志必須徹底檢討,黨內結構必須脫胎換骨,國民黨更需要全面改革。」
曾表示「兩岸未來選項只有統一」的臺軍退役中將吳斯懷,此前雖遭到綠營猛烈攻擊,但因他位列國民黨不分區「立委」名單第4,此次也無懸念進入「立法院」。
此外,6席原住民「立委」中,國民黨取得3席,民進黨2席,票王則是無黨籍的現任「立委」高金素梅,連任六屆。
高金素梅 圖源:ETtoday新聞雲
民眾黨躍升第三大黨,親民黨、新黨無緣「立法院」
柯文哲領軍的臺灣民眾黨,此次拿出28人的不分區「立委」名單,另有17人競逐區域「立委」。不過選舉結果並沒有此前外界預計的高,僅拿下5席不分區「立委」,獲得約11.2%的政黨票,區域「立委」則交了白卷。
儘管如此,這5人也足以將民眾黨送上「立法院」第三大黨的位置,只是成為「立法院」關鍵少數的希望宣告破滅。
值得注意的是,政黨票一旦跨過5%,不但可在「立法院」分到議席,更可提名下屆臺灣地區領導人,而此前柯文哲曾拋出競選2024的想法。
柯文哲率民眾黨感謝選民 圖源:中時電子報
原本被國民黨列為不分區名單第8位的邱毅,去年主動放棄這一較安全的位置,加入新黨不分區名單,位列第一。但此次選舉,新黨僅拿到約1%的政黨票,未跨過5%的門檻,無緣「立法院」。
上屆贏得3席「立委」的親民黨本次一席未取,僅獲得約3.6%政黨票。
「時代力量」又有話題人物當選
憑藉「太陽花」上位的「時代力量」,在2016年一度成為「立法院」第三大黨,然而2019年因路線之爭引發骨幹出走風波,元氣大傷。
但該黨從來不缺話題人物。「洪仲丘案」受害者之姐洪慈庸出走後,「時代力量」今年又推出「內湖隨機殺人事件」被害者「小燈泡」的母親王婉諭,她在不分區名單上位列第三,排在黨主席、現任「立委」黃國昌之前。
此次「時代力量」拿到7.7%%的政黨票,剛好卡在不分區名單的第三位,王婉諭成功入閘,黃國昌則被擠在門外。
小黨席次增加,仍無法左右「立法院」
本屆選舉,國民黨、民進黨以外的第三勢力政黨競爭空前激烈,包括柯文哲在內,不少人都希望藍綠兩大黨席次皆不過半,令第三勢力可以成為制衡雙方的「關鍵少數」。
比起前三屆均未過10席,本屆小黨和無黨籍雖然取得14席,但民進黨也再度獲得超半數議席,拿下「立法院」主導權。且隨著親民黨全軍覆沒,泛藍勢力也更萎縮。
民進黨得以再度「完全執政」,但外界對其將來表現卻不怎麼放心。聯合報就指出,蔡英文2016年首次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時,就宣稱民進黨政府將是最會溝通的政府,「謙卑謙卑再謙卑」猶言在耳。但當其「完全執政」後,除了被質疑與社會缺乏溝通,也不夠謙卑。此次選舉前,蔡英文當局更強推所謂「反滲透法」,無視立法的「程序正義」,更顯露出執意立法的強橫,連深綠陣營都提出抨擊。如今外界也質疑其將如何展現「大黨」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