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年12月28日北京地鐵7號線開通以前,中國只有上海這一座城市有7號線。上海地鐵7號線於2009年12月5日開通運營,廣州地鐵7號線於2016年12月28日開通,深圳地鐵7號線在2016年10月28日開通。北京目前沒有3號線。
截至2019年底,未開通地鐵的省會城市僅剩太原、西寧、銀川、拉薩、海口。
2、開通之後又停運的地鐵——天津地鐵1號線。1976年1月試通車, 2001年10月9日停運,2006年6月12日又重新開通運營。昆明地鐵6號線。2012年6月28日昆明地鐵6號線開通試運營, 2016年3月5日暫停運營進行改造工程。
3、貫通運行的地鐵——由於種種原因,不同的地鐵線路會實現「貫通運行」
昆明地鐵1、2號線。目前昆明地鐵2號線起於北部汽車站,終於環城南路;1號線由環城南路到大學城南或昆明南火車站。但目前這兩段是貫通運營的,待1號線西北段建成後這兩條線將拆分運營,並在環城南路站實現同臺換乘。北京地鐵4號線與大興線為貫通運營。鄭州地鐵2號線與城郊線目前貫通運營,並開行大小交路。南京地鐵S1機場線和S7寧溧線貫通運營。(
4、拆分運行的地鐵——廣州地鐵2、8號線。2010年9月25日,廣州地鐵實現2、8拆分,在此之前,2號線的運營區間是三元裡~萬勝圍。未來成都地鐵1號線廣都支線也將變為15號線的一部分。
5、環線運行的地鐵——很多城市都在建或已建成「地鐵環線」,但截至2019年12月29日,全國開行地鐵環線的城市只有北京、上海、成都、鄭州,其中成都和鄭州的環線是一次性建成的。目前重慶的環線也尚未成環。
已運營的「雙環線」僅有北京,規劃/在建的雙環線城市只有成都。
6、「地鐵」一詞的英文應怎麼稱呼?在香港是MTR,臺灣是MRT,大陸多用Metro一詞,如Guangzhou Metro, Shenzhen Metro等。但北京地鐵英文名是Beijing Subway(使用Subway一詞的僅此一家),重慶為Chongqing Rail Transit,南寧為Nanning Rail Transit,反映在其Logo上的簡寫是NNRT。
7、換乘線路最多的站點——上海地鐵世紀大道站為2、4、6、9號線的換乘站;南京南站為1、3、S1、S3線的換乘站;深圳地鐵車公廟站為1、7、9、11號線的換乘站。
8、中國大陸的連續同臺換乘——香港的「連續同臺換乘」給了我們良好的借鑑,目前國內還有如下連續同臺換乘站:
武漢——2號線與4號線洪山廣場、中南路站杭州——1、4號線的彭埠、火車東站;1號線與3號線的武林廣場、西湖文化廣場站(3號線未開通)南寧——1號線與2號線火車站、朝陽廣場站重慶——5號線與6號線冉家壩、大龍山站天津——5號線與6號線天津賓館、腫瘤醫院站
9、連續超過3站以上可互相換乘——天津5號線與6號線可以在文化中心、天津賓館、腫瘤醫院站互相換乘。上海3號線與4號線可以在寶山路~宜山路區間10個站各站相互換乘。香港荃灣線和觀塘線可以在太子、旺角、油麻地互相換乘。
10、地鐵線路交叉而不換乘——軌道交通由於可以互相換乘而給客流帶來指數級的增長,然而在不少城市(尤其上海及深圳咯!)地鐵線路相交卻不能換乘。
北京——13/15號線清華東路西口站附近。上海有許多,暫時不列出。廣州——3號線與1號線在體育中心/石牌橋站附近相交,但兩條線路在下一站體育西路站可以換乘。待18號線開通後,廣州或出現許多此類站點。深圳——1號與7號線在華強路/華強南站附近相交不能換乘,1/9線在羅湖/人民南站附近相交不能換乘,1/7/9線在大劇院/紅嶺南站附近相交不能換乘,5/11線在寶華/寶安站附近相交不能換乘,2/9/11線在紅樹灣/紅樹灣南附近相交不能換乘。
11、「三號線換三號線?」——廣州地鐵體育西路站,如果你乘坐3號線,可能需要在此站下車再換乘3號線,因3號線的眾多交路中,有兩個相互獨立的交路。
3號線目前有以下交路——番禺廣場 ↔️ 天河客運站體育西路 ↔️ 機場北番禺廣場 ↔️ 同和(僅高峰期)番禺廣場 ↔️ 機場北(僅低/平峰期)
12、脫網運行的地鐵——大連3號線目前不能與其他線路換乘。在此之前,大連曾出現三條完全獨立的軌道交通的情況:2003年5月1日3號線開通,2014年5月1日12號線開通(當時命名為有軌電車202延長線),2015年5月22日2號線開通,此時三條線路均沒有任何交匯點。2015年10月30日1號線開通,2017年6月7日1號線延長至河口後才結束12號線脫網運行的狀態。
北京地鐵9號線與房山線,2010年12月28日房山線開通,2011年12月31日9號線開通,但均獨立於線網之外,2012年12月30日9號線北段開通後才結束脫網運行的狀態。武漢11號線在2018年年底2號線南延段開通之前為脫網運行狀態。廣州知識城線在2018年年底14號線主線開通之前為脫網運行狀態。
13、郊區開往郊區的地鐵——通常來說,一個城市的第一條地鐵都是貫穿城市,連接較大客流地點的。但濟南首條地鐵1號線起點在濟南西站,終點卻在更遠的長清區。無獨有偶,濟南的第二條地鐵3號線依舊沒有「穿城而過」,兩條線目前相互獨立。
濟南地鐵2019年底運行圖,穿城而過的線路尚未建成
14、實現了市區內辦理登機牌及託運的地鐵——北京大興機場線、香港機場快線、桃園機場捷運。在市區即可辦理行李託運。
15、誤導人的站名——深圳地鐵1號線機場東站,航站樓搬遷導致從機場東站無法抵達機場。(線路圖及列車有標註后瑞站可抵達機場航站樓)。深圳地鐵2號線蛇口港站,由於蛇口舊碼頭停用,乘客抵達蛇口港站後需要轉乘接駁巴士才能抵達新的蛇口郵輪中心乘船。高雄捷運市議會站,市議會已經搬遷。這些例子可以看出規劃的短視,及為什麼不宜使用建築物名稱作為地鐵站名稱的原因。
16、最長站名——貴陽地鐵1號線國際生態會議中心站,和上海6號線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站,達8個字。(不考慮南京的雙站名、三站名)
17、「三站名」地鐵站——南京地鐵的南藝·二師·草場門。地鐵使用雙站名如「南醫大·江蘇經貿學院」或「臺北101/世貿」已經讓不少人感覺不方便,使用三站名的目前僅此一個。
18、全線所有站點英文名均採用拼音——西安地鐵。西安地鐵所有站點的英文均為拼音,如市圖書館SHI TU SHU GUAN,北客站BEI KE ZHAN等。
19、全國重名最多的地鐵站——會展中心站。分布在長春、大連、石家莊、南寧、深圳、天津、西安、鄭州等城市,並且出現在更多城市的規劃圖中。其他重名較多的地鐵站名有奧體中心、大學城、世紀大道、人民廣場。
20、偏愛使用醫院名作為地鐵站——成都地鐵,看病一脈。目前成都地鐵站為醫院名稱有:中醫大省醫院、市一醫院、市二醫院、省骨科醫院、軍區總醫院,其中不少還是(現在或將來)重要的換乘站。另一偏愛使用醫院作為地鐵站名的是鄭州地鐵,單單5號線環線上就有6個醫院站名。弔詭的是鄭州也有一站叫「省骨科醫院」。
21、同一城市內重名的地鐵站——上海地鐵4、6號線均有浦電路站,但卻是獨立的兩個站點,相距400餘米不能換乘。武漢地鐵7號線與8號線徐家棚站。
22、穿越各城的提示音和廣播——瀋陽地鐵、西安地鐵、南京地鐵、南昌地鐵和深圳7/9號線的廣播開始前提示音樂是一致的。北京地鐵4號線、深圳地鐵4號線與港鐵的播音員一致。長沙地鐵的電扶梯英文廣播由港鐵播音員錄製。
23、男聲報站——廣州地鐵,另外,成都、上海、深圳、南京也有男聲報站。
24、童聲報站——成都地鐵3號線的「盼達號」列車為童聲報站。(現在已經看不到啦)天津9號線有童聲提示聲。
25、英文不標準的報站——成都地鐵。成都地鐵的中英文報站為同一人錄製,播音員很努力但也讀得不太標準,主要是重讀、弱讀的問題。
26、四語或五語報站——臺北捷運與高雄捷運為四語報站,順序為國語、英語、臺語、客家話。高雄捷運在美麗島、西子灣、左營、高雄國際機場、高雄車站另有日語報站提示。大連地鐵部分實現五語報站,順序為普通話、英語、日語、韓語、俄語。
27、報站中會提示換乘國鐵線路的地鐵站——深圳地鐵福田站、深圳北站,北京地鐵霍營站,東莞地鐵東莞火車站、虎門火車站。
深圳地鐵4號線到達深圳北站前的廣播報站是「下一站,深圳北站,可換乘5號線、廣深港客運專線、廈深客運專線。Next station: Shenzhen North, the interchange station with Line 5, Guangzhou-Shenzhen-Hong Kong Special Line, Xiashen Special Line」(中文部分由普通話和粵語播送兩遍)。北京地鐵8、13號線到達霍營站之前會提示S2黃土店站,13號線抵達霍營站前廣播為「列車運行前方是霍營站,下車的乘客請提前做好準備。霍營站是換乘車站,換乘地鐵8號線,或去往S2線黃土店站的旅客,請在此站下車。」。
28、地鐵設計最高時速排名
1、北京大興機場線 160km/h2、溫州S1線 140km/h3、香港機場快線及東湧線 135km/h4、香港西鐵線 130km/h5、廣州地鐵3、14、21號線 120km/h深圳地鐵11號線 120km/h東莞地鐵2號線 120km/h上海地鐵16號線 120km/h香港東鐵線 120km/h
29、已運營的最大編號的地鐵——廣州地鐵21號線。其他排名如下:
21號線——廣州17號線——上海16號線——北京、上海15號線——北京
30、無人駕駛的地鐵——廣州地鐵APM線、香港南港島線、臺北捷運文湖線、北京地鐵燕房線、上海軌道交通浦江線
31、廣州地鐵的乾兒子——南寧地鐵。南寧地鐵在標識設計、廣播報站方面與廣州地鐵有諸多相似點。
32、裝修最簡單的地鐵——南昌地鐵。南昌地鐵幾乎全線所有站點都使用白色低成本的設計,甚至地標滕王閣站也沒有特殊裝修。
33、擁有「展線」的地鐵——貴陽地鐵。我們知道火車爬坡往往需要藉助「展線」,使用連續的彎道來減緩坡度。貴陽地鐵在貴陽北站與八鴿巖站區間有一個270度大彎,究其原因,這兩站的高差高達160米,使用展線將其坡度減少到34‰。為什麼重慶沒有這麼大的展線呢?因為重慶部分線路使用了「單軌」這個開掛的交通工具,爬坡能力最高可達60‰,自然不需要大規模的展線。
紅點站分別為貴陽北站與八鴿巖站
34、擰麻花的地鐵——蘭州地鐵。蘭州處於狹長的河谷地帶,規劃中的地鐵1、2號線有四處相交站點。武漢地鐵的2、11號線,在虎泉、光谷廣場、光谷火車站三個站點換乘。
此外,(部分)已建成的「擰麻花」的地鐵還有(擁有兩個及以上換乘站,且非環線、快線、連續換乘)廣州5、6號線,在坦尾、區莊換乘;1、6號線,在東山口、黃沙換乘深圳7、9號線,在車公廟、紅嶺北換乘,同時這7號線和2、3號線也存在兩處換乘;1、3號線,在老街、購物公園換乘;1、2號線,在大劇院、世界之窗換乘南京1、3號線,在南京站、南京南站換乘蘇州2、4號線,在蘇州火車站、石湖東路換乘武漢2、6號線,在常青花園、江漢路換乘;2、7號線,在王家墩東、螃蟹岬換乘;3、7號線,在武漢商務區、香港路換乘;重慶1、2號線,在較場口、大坪換乘;2、3號線,在牛角沱、魚洞換乘;3、10號線,在江北機場T2、重慶北站南廣場、南坪(10號線在建)換乘青島2、3號線,在李村、五四廣場換乘天津地鐵5、6號線及其相交線路上海眾多線路由此可看出,組團發展、路網不規律,或長條形結構的城市容易出現線路「擰麻花」的狀況。
蘭州地鐵規劃圖
35、不能換向的地鐵站——北京地鐵八角遊樂園站。紐約有較多地鐵站從入口進入後只能前往一個方向的站臺,不能由付費區前往另一方向站臺。而北京的八角遊樂園站也是這樣的結構。
36、國鐵與地鐵同臺換乘——成都地鐵犀浦站與成灌線。
37、國鐵地鐵統一站房——北京的清河站13號線地鐵、國鐵站臺處於同一水平面、平行布置,清河站是京張高鐵始發站,這種類型布置的大型樞紐在全國尚屬首次。
38、國鐵站使用地鐵站的設計——長株潭城際鐵路的樹木嶺、香樟路、湘府路站的站臺設計和長沙地鐵2號線類似。
左圖為長株潭城際鐵路,右圖為長沙地鐵2號線。相似部分在於中英文字擺放的位置、長條上的箭頭。國鐵的其他地下站並沒有見此設計。
39、國鐵站對應的地鐵站名(不完全列舉)
地鐵站與國鐵站完全同名——福田、慶盛、犀浦、開福寺地鐵站在國鐵站名後加一個「站」字——北京站、廣州南站、深圳北站、雙流西站地鐵站名標註「火車站」——廣州火車站、蘇州火車站、武昌火車站地鐵站就叫做「火車站」——火車站(南寧火車站)地鐵站標明火車線路——武進沿江城際(鐵路武進站,位於常州)地鐵站標明火車站列車種類——動車南站(溫州S1線)標明「客站」以和原「貨站」區分——北客站(西安北站)、成都東客站使用該地區片區名——西直門(北京北站)、羅湖(深圳火車站)、布吉(深圳東站)使用約定俗成名稱——城站(杭州火車站)、火車北站(成都)火車站兩側廣場均設有地鐵(輕軌)站——長春站&長春站北、長沙火車站&錦泰廣場(長株潭城際站)、南昌西站&西站南廣場、重慶北站北廣場&重慶北站南廣場以火車站為名的地鐵站無法直接到達火車站——廣州北站、昆明火車站成都是一個東南西北火車站命名方式均不同的,如:成都火車站—火車北站,成都南站—火車南站,成都東站—成都東客站,成都西站—成都西站(前者為國鐵火車站名,後者為地鐵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