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愛相親,她像朱安一樣,等候男人到八十多歲,卻記不得男人模樣

2020-12-27 書館和菜場

一直對臺灣電影有好感,它們大多數都不喧鬧,靜靜地表達,也能夠吸引人去靜靜地體會,在那種溫潤而又緩慢的氛圍下,總是會帶給我們一些久遠卻又是來自心靈深處的感動。或有關家庭,或有關人性,或有關成長,或有關愛情。

張艾嘉導演的電影《相愛相親》也是這樣。

它講述的是三代女性對待感情的態度,據說當時,片中的配角王太太還沒有合適的人選,張艾嘉馬上想到了劉若英,一個電話過去,劉若英就調整好正在進行的工作,來到劇組。

張艾嘉和劉若英之間的友情是很深厚的,早在《少女小漁》時,兩人就明白彼此的適合和投緣。在精神世界和藝術世界裡,她倆應該是屬於同一類人。

今天想說的並不是她們之間的情誼,而是《相愛相親》這部電影帶給我們的思考。

張艾嘉飾濱的媽媽惠英在母親去世後,最大的心頭事是想把葬在鄉下的父親的墳遷回城裡,和母親葬在一起,在她的記憶裡,她的母親和父親是深愛的。但是她的這個想法遭到了一個在鄉下生活的她父親的原配姥姥的激烈反對,在這位一生孤獨的八十多歲的老人心裡,死後能和丈夫葬在一起是唯一的精神支撐。

老人的態度得到鄉下族人們的極力支持,惠英幾次去找姥姥溝通都被村民打壓。在村民的認知裡,只有姥姥死後才能與他的父親葬在一起,而她的母親只是父親在外面的女人。

這件事越鬧越大,惠英的女兒薇薇是電視臺的記者,她隨同母親去鄉下時,拍下了姥姥趴在她姥爺的墳頭上誓死維護自己尊嚴這一落後而又事關自家家庭矛盾的過程。

當此事通過屏幕來到大眾面前時,一場有關感情有關倫理有關落後的恩怨引起人們的思考。

薇薇的母親和姥姥都是被人同情的卻也是無奈的。

母親是替自己的母親完成心願,在她的成長中,父親和母親相愛一生,有了她,他們是合法的夫妻,她替母親完成心願是理所當然,也是孝心驅動,何錯之有?

而八十多歲的姥姥,在鄉下等姥爺等了一輩子,與姥爺並沒有夫妻之實,更無共同生活的經歷,她有的只是村裡人認可的她是姥爺的原配。

對姥爺來講,他一輩子守候的就是薇薇媽媽的母親,而對姥姥來講,她一輩子守候的就是死了可以和自己的男人同葬。

上代人和上上代人的感情,令薇薇重新思考了自己的愛情,也讓她因為同情姥姥而有了一些親近。

最後,姥姥放棄了守候,不再阻止。因為當她來到城市,看到照片上自己丈夫的照片時,她是陌生的。

更可悲的是,薇薇給姥姥寄回一張將姥姥和姥爺P在一起的合影照片,因為雨水而被淋溼,姥姥小心地想擦乾雨水時,卻連姥爺的影像也輕易地被擦掉了,姥姥可能終於明白,她一生守候的人,其實在她的生活裡根本就不存在。

看這部電影時,看到姥姥,不由得想起魯迅先生的原配夫人朱安。

那也是一個一生守候一生空的女人。

這樣的故事,放在那個年代,可能是正常的,多少思想進步的有為青年,從來都不看家裡給自己定下的原配夫人,在他們有舞臺的地方展示自己,得到相親相愛的愛情,並與之生活一生。

但是那個在鄉下家裡的原配,或許不懂什麼叫愛情,只知道既然命運把自己安排給了這個人,那麼自己一生都是屬於這個人的,她們用一生去完成一種她們堅定的一個人的相愛相親。

有人說,朱安一生未安。其實何止朱安?何止片中的姥姥?

這是落後的思想對那些女人一生的禁錮。在守候兩個字裡,她們從少女到老人,所有的喜怒哀樂都在其中自行消解,她們把最後的希望摁在強悍的歲月裡,展示的卻是自己的那一生的強悍痛苦。

她們獨守空房,沒有丈夫的體貼,沒有丈夫的親近,沒有兒女的陪伴,沒有兒女的希望,除了活著等到死了那一天,她們幾乎沒有生活的一切。

其實這樣,雙方都是痛苦的,就連魯迅先生提到朱安時也說:她是我母親的妻子,不是我的妻子,她是母親送給我的一件禮物,我只有贍養的義務,愛情是沒有的。

而這些對於朱安們來說,更是殘酷的,她們其實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她們的眼淚流了也沒有心疼,只能是孤獨來,孤獨地走,一生欠安。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30歲相親女:「和相親男吃飯,他居然要我平攤餐費,小氣男人」
    01朋友小敏今年30歲,前不久相親了一個男的,原本還決定和他處處看,結果和這男的吃了頓飯,她當即就打消了繼續交往的念頭。小敏說,這男的太小氣了,吃頓飯還要和她AA,這樣的男人真心不能交往。說起相親,小敏心裡一萬個不願意,她覺得相親真的很難遇到優質的男人,寧願再等等,也不想把時間和精力花在相親上。不過,小敏一直被家裡催婚,很多事情也由不得她。小敏的父母認為,女生到了年齡再不嫁掉,像什麼話?小敏每次回家,都會被父母各種數落,要求她趕緊嫁人。
  • 魯迅死後朱安不斷收到贈款,債務卻高達四千元,她的飯桌吃了什麼
    「我們不能使得男人肩負終身供養女性的責任,因為不知明天和意外,哪一個會先來。如果被供養的女性不幸死在男人的後頭,這又該是誰的悲哀?」1936年10月19日凌晨5時許,魯迅在上海溘然長逝,年僅56歲。當月22日下午,上海萬人送殯,魯迅的靈柩被長長的隊伍簇擁至萬國公墓,徐徐落葬。
  • 35歲女生戀愛8次後相親,被嫌「不檢點」,怒斥「男人真不大度」
    後來,向玲的心真的傷了,她無力再承受這樣的結果。最後一次戀愛分手,向玲已經年過30歲了,她真的不能再這樣消耗下去。於是,向玲也開始和別的女生一樣,跑到相親市場相親。然而,現實是蒼白的,相親的男人只要得知向玲的戀愛經歷,都不接受她,甚至還嘲笑她「太隨便」,「不檢點」,「破爛貨」。這讓向玲很受傷,她自認為自己條件不錯,首先人漂亮,月薪1萬以上,還有自己的房子,儘管房子很小,但至少她比那些租房住的女生要好得多吧。
  • 無論多相愛,這四類家庭的男人需謹慎嫁,草率不得
    很多女人從小就嚮往著愛情,期盼與相愛的人走進婚姻的殿堂。但婚姻與愛情不同,愛情是兩個人的事,而婚姻是兩個家庭的事,而且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所以女人想要婚姻幸福,就不能被愛情蒙蔽了眼睛,忽視了男人的原生家庭。為了避免一些潛在的問題,婚前就應該了解清楚男方的家庭情況,如果是以下四種家庭,一定要「慎嫁」。
  • 36歲剩女的哭訴:「我月薪3萬,憑什麼不能要求男人年薪50萬」
    然而一到節假日回到父母家後,和親朋好友團聚的時候,剩男剩女便需要極強的承受能力。尤其是大齡剩女,在長輩的眼裡,覺得工作再好賺錢再多,但如果嫁不出去就是恥辱的表現,會被人冷嘲熱諷,還有安排一堆靠譜不靠譜的相親事宜。
  • 女人過了35歲沒有結婚,男人會怎麼看待?這4位男人實話實說
    其實這類人我倒是很佩服的,因為她們很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主見,普通男人的泡妞招數對她們來說是無用的,優秀的女人很少遇到渣男,這就是原因,因為她們看著就不敢高攀,普通男人也不敢靠近。 因為自己有實力,所以選擇很自由,就算是單身到三十五歲,父母催婚,她們也不會被父母的思想左右,面對輿論,也要堅持自己的原則,絕不隨便找一個湊合。
  • 「你比我有錢,憑什麼讓我買單」,男人相親吃霸王餐,惹惱服務員
    聽說那些同事找到新工作以後,工資都至少翻了一倍,雖然說物價什麼的也在同比增長,但他們沒有拿太低的工資,心裡不會像以前一樣不好受。 上面所講的事情很常見,沒有人不愛錢,沒有人不想多賺一點,沒有人不想給自己貼上「有錢」的標籤。能夠靠自己的努力賺錢的人,都值得尊重。反過來講,雖然愛錢,但卻不想靠自己的努力賺錢的人,則不值得尊重,活得不好也實屬咎由自取。
  • 她苦等50年,在78歲嫁給心上人,真相背後是痴情還是殘忍?
    她與他在最美的年華相遇相愛,但由於各種原因,他棄她娶了別的女人。為此,她準備用自己的一生來等候,如果今生無緣,那麼來生也要與他在一起,何等痴情!好在有幸,在她78歲時,她終於如願嫁給了自己的心上人。如果無法愛,那麼不如狠心一點,不要給她任何幻想,不要讓她想著有任何的希望,也許這樣做,當事人在感情上短時無法承受,但不至於她用一生去等待不確定的未來。正如魯迅對原配朱安,郭沫若對原配張瓊華。
  • 放棄愛而不得的女人是什麼感受?兩個已婚男人的答案讓人扎心
    雖然放棄了折騰,但在心裡永遠放不下,只要她說有事,一句話我就會飛奔過去,雖然不能在一起,但能做的,我從來沒有放棄過機會對她好,也許這一生,在我內心我都會守護屬於自已的一片小天地。這就像一個永遠不會見天的秘密,在我的內心最深處,只有我知,天知地知。男人的苦並不是一般人能體會的,說到花心,其實並不是這樣。
  • 相親路上不要太自信,女人過了30歲,很難再隨心所欲「挑選男人」
    也許是現代人壓力太大,所以都變得太現實,抑或是因為社交恐懼症太嚴重,時間寶貴追求短平快,所以相親市場上一直很熱絡。 相親本身就是一個從陌生到熟悉的過程,這個過程中需要兩個人靜下心來去交流溝通,培養感情。如果一上來自己變的很浮躁,不斷的否定對方,別說相互了解,連基本的人際關係都發展不起來。
  • 32歲女生相親譏諷剩男:「你年齡35,月薪1萬,哪有資格娶我?」
    但小香又不肯隨便找個男人結婚,她說,婚姻是一輩子的事,肯定要找個合適的男人,不能真心相愛,絕不將就。就這樣,小香拒絕了很多她認為不合適的男人,最後沒辦法,只好回家鄉去相親。年齡35歲,上班族,工資一萬,家境一般,但買了房首付六千多。小香聽了之後,有點小失落,覺得他根本達不到她的要求。她月薪比他高了好幾千,年齡比他小几歲,覺得不合適。於是,心裡有點打退堂鼓,可偏偏這時男的開始問她的情況,這讓小香挺反感的。
  • 「月薪1萬都沒有,哪來的自信相親?」大齡女的傲慢,被男人回懟
    我國人口總人數已經超過14億,在這麼大的人口基數裡,男性比女性多出三千多萬,不禁讓很多男人發出感慨:男人娶媳婦是越來越難了。物以稀為貴,這也讓女人的地位在婚戀市場始終高於男人,特別是在農村,這個男性遠大於女性的地方,找媳婦更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 「我可以陪25歲窮男人奮鬥,但絕不嫁30歲,還一無所有的男人」!
    前段時間有一個遠房親戚要給她介紹男朋友,她本來想著兩家並不熟悉,乾脆推掉算了,但對方一再說起,她也就答應去見一見。見面之後她才了解到對方的詳細情況,那個男人今年31歲,在一家公司做職員,每個月的收入4000左右,名下無房也無車。
  • 40歲男人相親25歲女大學生,被拒絕:我80萬年薪,為何拒絕我?
    剛畢業的露露,今年25歲,但是家裡就催著她去相親了,她家裡是一個比較窮的家庭,父母都是幹農活的,為了把她供到大學,後來逼不得已把家裡的兩頭牛都賣了一頭,才能供她上大學湊學費,畢業之後她找了一份不錯的工作,沒有辜負她父母的期望。
  • 大齡女相親遭拒,只因說了這句話:讓男人來養你,其實是場悲劇
    作者:瓊笛01百合今年已經32歲了,從30歲開始相親,迄今為止算得上是經驗豐富了。可是眼看著身邊和她同齡,甚至比她年紀還大的幾個姐妹,都陸續通過相親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攜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只有百合始終還形單影隻,這讓她很是不理解。同時不理解的,還有百合的表姐,表姐曾經問她,是不是你相親的時候說錯什麼話,給男方留下不好的印象了。
  • 愛,就不會在乎家境,這一點上男人和女人是一樣的
    在那段感情中,永麗付出了很多,兩人分手後,她再也不想開始新的戀情,朋友們給她介紹,都被拒絕了。隨著年齡的增長,在父母的催促下,她不得不認命接受相親。去相親的時候,永麗是真心想找一個和自己三觀一致的男人,踏踏實實過日子。可是,第一次去相親,男人的問題讓她心裡一涼,她覺得這個男人現實的有點過了。
  • 35歲大齡剩女的相親:30歲男人連個20萬存款都沒有,就沒必要見了
    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看看35歲大齡剩女的相親:30歲男人連個20萬存款都沒有,就沒必要見了蔡女士,35歲蔡女士如今已經三十五歲了,生活在一個四線城市,對於她這樣的年紀已經算是大齡剩女了,身邊的朋友們孩子也都能夠上學了,可是蔡女士卻遲遲沒有另一半。
  • 50歲男人的真心話:人到中年,男人最愛的還是這一種女人
    50歲男人的真心話:人到中年,男人最愛的還是這一種女人「我現在是真的後悔了,如果上天再給我一次機會的話,我一定不會出軌,也不會執意地與前妻離婚。」陳先生說起自己的第一段婚姻,臉上的表情特別痛苦。可以看得出來,他是真的後悔了。
  • 84歲國產「小鮮肉」,運動健身到位,八十歲仍是男人而非老人
    01耄耋之年的健身奇蹟傳統上管七八十歲叫什麼?耄耋之年!王德順,1936年8月生,籍貫瀋陽,今年84歲,正是耄耋老人。你是不是認為80歲老頭多半是老病纏身,佝僂蹣跚,雙目無神?還是先洗洗眼睛吧!來人,上照片!
  • 魯迅1936年去世時,原配朱安的一句話,道出多少賢惠女人的苦楚!
    1936年魯迅離世,面對眾多悼念者,原配朱安說出了唯一的一句怨言在我國的近代史上,有這麼一個女人,她的一生沒有太多的大起大落,更沒有悲天感人的故事,從出生一直到其去世,整個的生命歷程顯得平淡而無味。與她所處的那個時代的大多數的女人並沒有任何的不同之處,如果不是因為她的丈夫,可能今天的我們根本就沒有聽到過她的名字,她就是朱安,而她的丈夫叫魯迅。朱安是魯迅的原配夫人,他們兩人是屬於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魯迅並不知情的前提之下,就已經確定了朱安是魯迅的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