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終於搞明白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其實沉香的產地應該分為三大系。其中以柬埔寨菩薩省,越南芽莊這類產地的奇楠沉香,稱為「奇楠」。其他產地的沉香均很少發現奇楠,該產地的普通沉香也沒有奇楠種一說。
奇楠是很特殊的一類沉香,但它絕對歸屬於沉香行列裡,因此沉香有的特徵它都應當具備.最容易判斷的就是油脂線.我們暫且不管沉不沉水.就算是油脂非常飽和了,局部區域也會有油脂線的存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全黑"的沉香,特別是奇楠.奇楠的魅力不在於它的油脂,而在於它的香韻.所以從外觀看來往往奇楠都是低油線的,並且極少有沉水,顏色也多偏淺色.
這是因為外表的奇楠已經逐漸被風化了,一般行家購買奇楠需要看切口,切口裡會出現類似嘛辣牛肉乾的特徵,油脂是呈粘性的.這也是奇楠區別於沉香最大的一點判斷手法。
紅土沉細部奇楠區別於沉香的最大一點,是奇楠的紋理結構多疏鬆,這是相對於那些高油脂含量的沉香來定義的.我們舉例把加裡曼丹的沉香用來說明.一顆油脂非常高的加裡沉香珠子,它的外表甚至是內部都是異常堅硬的,就算是用機器來車制,轉數都要達到一定的高度了,才能夠車得動沉香.其他產地的沉香也是類似,結油越多的越堅硬.但是奇楠就完全相反,越是油脂含量高的,它越覺得柔軟.一些頂級的奇楠,車下來的粉末用手捻起是可以捻成團的.而且珠子用指甲也能刻畫出印記.所以說,別相信奇楠,奇楠只是一個傳說.傳說是用香油泡出來的,已經泡疏鬆了.這個當然是玩笑,但是很形象的形容了奇楠的外觀.新手最實用的一點就是看珠子外觀,奇楠成亞光反射,像是要沁出油了.
油線豐富的沉香手珠奇楠中分為"白奇","綠奇","黑奇"三類.簡單說來,白奇楠其實就是奇楠中的生奇,類似於沉香中的生結,個別有沉水的.綠奇楠也就是熟奇楠,醇化了一定程度的.然後黑奇楠並不是它很黑,奇楠的這三類也並不是根據外觀顏色來分類的.所以看了這個就不可以再出去說白奇楠就是白色的,綠奇楠就是綠色的了,呵呵.黑奇楠是因為它的結油很特殊,偏硬.而白奇楠和綠奇楠的油脂都偏軟.再細的分類和鑑別這裡就不羅嗦了。在市場上,一般奇楠是不會在網上交易,如果商家有奇楠要出手,一般是不接受電話或信息詢問,而是當面交易。
一丶來是為了買主能上手鑑別,二丶來因為價格過高,當面交易可以避免一些弊端。從價格上來判斷奇楠,最差品質的奇楠的餘料粉末,在市場上的價格約在五千單克左右.奇楠成品,品質差的一般都是在八九千單克,沉水的或者是頂級的,都在萬元單克之上.
一般像1.6CM的奇楠手串,最普通的品質,預計價格都是在25、6萬.這個一點都不誇張.別說是現在,就算是百年前宋朝的時期,大臣們就到佔國(現在的越南和柬埔寨)去收購奇楠,那個時候,一片手腕大的奇楠,大臣需要花上萬兩黃金才能換回來。所以只有頂尖的大臣和皇帝才能看見奇楠。
民間就傳說,見一眼奇楠需要修得三世福分,更別說擁有了。這一點在一些文獻上能夠找到,所以初學沉香者,千萬別相信奇楠,那只是一個傳說。
然後越南大部分沿海區域和柬埔寨沿海區域產的沉香習慣上稱為「惠安」沉香,東南亞這些國家的木材一般集中在越南西貢進行集中加工,然後再發往各地。惠安系的沉香多空洞,很難雕刻成器或是車成大尺寸的珠子。
料子也相對於第三類要少一些,「惠安」沉香多用於薰香,稍微較大和實心的料子都做為隨型小雕件,若能車成珠子的,不僅價格高,珠子的尺寸也不會過大。越南富森紅土也是其中之一,惠安系的沉香香韻在奇楠之下,略高於打拉根,香味悠揚而醇厚。從外觀上說,惠安沉香與奇楠的產地區域無太大差異,所以惠安系的沉香也少見油脂線飽滿的,顏色上也趨於暗淡淺色。
惠安系的沉香也少見油脂線飽滿的,顏色上也趨於暗淡淺色。惠安系沉香以牙莊和菩薩沉香為佳品,香韻一流。一塊一兩大的芽莊和菩薩沉,常溫下香味就已經非常濃鬱了,一米之內皆能聞到。
但因產量極少,價格也越發走高。富森紅土僅次於上面兩個產地,但是也算是惠安系裡的「招牌產品」,常顆粒,少大料,並且顏色暗淡,多用於薰香,少材成器。
和奇楠種一樣,富森紅土也沒有幼年紅土一說。這些新名詞僅僅是從臺灣人那裡為了開拓市場而挖掘過來的。富森紅土沉香東南亞沉香產區地圖第三類產地是最大的一系。
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汶萊,巴布亞紐幾內亞,這些太平洋及印度洋島國所產的沉香,從古到今的貿易通道一般是將木材類先集中在馬六甲(古)和新加坡(今)等口岸,然後發往全球各地。
所以這些產地的沉香習慣上稱為「星洲」沉香。在星洲系裡面,按國家來分,西馬和東馬是屬於馬來西亞沉香。蘇門答臘(產量極少),加裡曼丹,打拉根,蘇拉維西,安汶,伊利安,是歸屬於印尼沉香。
汶萊是單獨是一個小國,也產高品質的沉香。然後與印尼伊利安省接壤的巴布亞紐幾內亞也是單獨的一個國家,產量較多,特徵與伊利安沉香相類似。這類產地的沉香,可能玩沉香有些時日的朋友就會說,打拉根是裡面最好的,香韻一流。
這一點確實沒錯。但是我們從地圖上可以看出,打拉根是一個小島,屬於東加裡曼丹省的(加裡曼丹分為東西南北四省),並且加裡曼丹與東馬和汶萊是屬於一個版塊的,所以這個產地的沉香因太平洋氣候和地理位置等因素,外觀特徵和香韻非常的類似。內陸一些商家,習慣上也喜歡把東加裡曼丹的沉香叫做是打拉根,要說有區別,也只能上手品香才能判斷出來,外觀上基本是毫無區別。
在這個版塊的四個產地上,沉香都是以清晰飽滿的油脂線出產的,外觀多為黑褐色。東南加裡曼丹以及和打拉根的沉香油脂要比西北加裡曼丹和汶萊更為飽滿,油脂是以成片出現的,而東馬的油脂線較為清晰。
沉香木珠裡的油脂成片出現圖7:東馬的油脂線較為清晰而加裡曼丹西北方產地和汶萊的沉香油脂線多清晰,與木質相分明,容易形成「虎斑」,外觀上也是非常迷人的。
形成「虎斑」狀的沉香手珠雖然東馬和西馬同是馬來西亞,但因地理位置的差別,沉香的特徵也有一定的區別。西馬的位置靠近東南亞各國,因為在一定程度上,西馬的沉香外觀與惠安系的有一定的接近。西馬沉香油脂線多不飽滿,甚至油脂孔多空洞,外觀也不黑不亮,類似於惠安的暗淡淺色西馬沉香但香韻上,西馬就不可與惠安相提並論了,因此西馬的沉香價格上相對於其他產地的沉香較為實惠。
當然,西馬也會出一些精品沉香,油脂飽滿,與東馬的相類似,價格上也可能會高於東馬。大千世界,凡事都不一定,小妹僅根據常規來做總結。
印尼東部還集中著一些產地,蘇拉維西省的沉香也類似於東加裡曼丹,極易形成「虎斑」,要說有區別,可能東加裡曼丹和打拉根的油脂更為飽滿,容易形成又黑又亮的油脂,並且導致沉水品質,而蘇拉維西的沉香在形成「虎斑」的同時,並沒有積累上足夠的油脂,因此沉香除了「虎斑」之外的木質多為淺色,油脂線裡也未必是飽和的油脂沉香除了「虎斑」之外的木質多為淺色,油脂線裡也未必是飽和的油脂.價格上,蘇拉維西的沉香要略低於東加裡曼丹和打拉根。
繼續往東看,是安紋。安紋也產沉香,但是產量不比加裡曼丹。安紋的沉香品質也不低,香味非常一流,甚至可以和打拉根相提並論。外觀特徵上,安紋和伊利安及巴布的沉香相類似。結油過程無規律可尋,經常一顆珠子可以得到一種類似太極圖的花紋,甚至「北半球」是全黑,「南半球」一點油脂也沒有。這類產地的沉香非常適合做念珠,湊足了108顆以後,晃眼一看,外觀層次是非常迷人的。
做成大珠子的不多,因為很大尺寸的珠子給買家一看,一半都是木頭,不容易被人接受。從香韻來說,也絲毫不亞於西印尼各產地,但是價格上,也不分上下。巴布是與印尼接壤的另一個國家,沉香的產量也不低,價格的決定因素只有看成品的品質。伊利安和巴布的沉香特徵和安汶很接近,都是屬於結油毫無規律的。
一些品質好的沉香可以沉水。加雅布拉則是伊利安省北部的一個港口,產量很少,但油脂非常飽滿,多有沉水的雕件.現在習慣上把巴布和伊利安的沉香,在加雅不拉集中後出口的沉香也稱為加雅不拉.巴布和加雅不拉的沉香都略帶有一些奶香味.很容易辨別.也屬於僅次於打拉根之外容易被大眾接受的香韻了,因此原材料價格每年都在上漲。
外觀層次是非常迷人的108粒沉香佛珠星洲系的沉香,一般質地結實堅硬,也多為實心,容易車製成珠子,或是雕刻成擺件。尤其以加裡曼丹和打拉根為最。
最後一點說的是海南沉香。其實從嚴格意義上來講,在上個世紀70年代初,海南的沉香已經被開採枯竭了。現在市場上的海南沉香除了是幾十年很早前傳下來的以外,現在大家說的海南沉香是另外一種沉香——白香木。
因為沉香是一種稀有資源,並且每年的原材料價格都以驚人的速度在增長,海南的地理位置在中國的最南端,接近太平洋等島國,所以氣候是適合沉香的生長的。因此那裡一些沉香商家開始了大量的人工種植白香木(沉香的前身),沉香的形成,是需要大量的時間和意外的結果才能導致白香木結出油脂的,這樣才能算是一塊沉香。而完全沒有結油的白香木只能算是一種木材,不應歸於沉香類。
文中還說過,三種誘因決定沉香的性質。當然人工割樹,讓其結油也是一種。但是這也需要大量的時間和順利的分泌過程。白香木的生長年限多為100~500年,形成沉香又需要若干年。現在海南的白香木多為2~3年生長期(屬於幼苗)就開始人工迫使其結油,然後隔幾個月或者幾周就開採了下來,其結油的程度可想而知道。總有人拿了一串白白淨淨的沉香手串問,這是海南沉香的嗎?呵呵,說它不是,但它確實也是。
說它是呢,它又毫無油脂。國家沒有這方面的嚴格規定,但是從嚴格意義上來說,結出油脂的這一塊才是沉香的話,那麼油脂就是沉香,而白香木只是它的載體。這就好比一塊海綿,如果水是沉香油的話,當海綿吸足了水,這叫沉香。那麼如果是乾乾的海綿呢?不用說,想大家自然都有答案了.
寄語
外表的美麗往往是一種負擔,有時還會為生存帶來麻煩。相反,平平常常倒能活得自由自在。所以,放下外表虛榮的美麗,踏踏實實地去體會真實簡單的生活,這樣你將獲得更多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