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異形誕生至今已有38年了,但這個物種仍然能夠引起恐慌,這無疑充分證明了該系列的創造者雷德利·斯科特的電影技能與異形設計師HR·吉格爾的作品噩夢般的藝術魅力。
自2007 年的《異形大戰鐵血戰士:安魂曲》之後,異形基本就在大銀幕上缺席了,而《異形:契約》這次將大家最喜歡的(也是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不會願意面對的)太空怪獸帶了回來。令人高興的是,這個銀幕怪獸一如以往地能夠讓觀眾不寒而慄。
在探索其他外星種族的《普羅米修斯》和持續數十年之久的異形系列中他導演的上一部電影——1979 年的第一部《異形》之後,斯科特在《異形:契約》中終於將異形、抱臉蟲和各種從人體內爆裂出的東西帶了回來。
而且值得慶幸的是,導演還沒有丟掉那些行之有效的電影技巧。目前異形系列包含八部電影,有些很糟糕,有些很平庸,另外一些則很偉大,而它的開創者清楚知道這個被當做片名的的外星生物才是整個系列真正的頭號明星。
但是《異形:契約》究竟怎麼樣?與這個系列中的其他經典作品相比又如何呢?
8.異形大戰鐵血戰士:安魂曲
《異形大戰鐵血戰士:安魂曲》是特效師出身的斯塔勞斯兄弟的導演處女作,他們的第二部電影是《天際浩劫》,這一情況基本上能夠解釋很多問題。
這部續集的怪獸設計確實令人毛骨悚然,也有很多出人意料的血腥場面,但在光鮮的表面之下卻有一個仿佛被破胸體洞穿了一樣慘不忍睹的漏洞,嚴重缺乏令人信服的故事和人物。
《異形大戰鐵血戰士:安魂曲》緊接著第一部,從那個不幸中招的鐵血戰士的胸部爆裂出了一個被稱為鐵血異形的全新生物,是異形和鐵血戰士的雜交。鐵血異形劫持了一艘飛船,最終迫降在了科羅拉多州南部的一個小鎮外,然後從那裡開始屠殺眼前的一切活物。
到這裡為止它基本上還有一部好電影。鐵血異形是一個很酷的主意,但這部電影沒能有效地利用它。某些場景的照明特別糟糕,甚至簡直沒有燈光可言,使得動作戲很難能夠讓人賞心悅目,完全浪費了一個原本可能令人難忘的怪獸。
這部電影甚至也沒有一個吸引人的故事來掩蓋其缺陷。其中充滿了沉悶的人類角色和更多無趣的情節,例如瑞奇和傑西無果而終的浪漫愛情,感覺完全沒有意義。
幸運的是,《異形大戰鐵血戰士:安魂曲》結尾用一枚核彈轟轟烈烈地炸掉了所有一切,沒有給下一部續集留下一點懸念。
所以我們不禁感到稍微有點安心了。
7.異形與鐵血戰士
第一部AVP 電影略優於它的續集,但真的沒有好太多。
這兩部電影有很多共同的問題。愚蠢的角色做出愚蠢的決定,並且說著愚蠢的臺詞;兩者的故事顯然都未經周密考慮,而且都有意無意削弱了CGI怪獸動作戲。
不過,第一部更勝一籌,它的故事情節與怪獸大戰結合得更好。《異形大戰鐵血戰士:安魂曲》花了太多時間在城裡各種無趣的人類次要情節之間跳轉,而AVP很大程度上主要關於異形與鐵血戰士的戰鬥。
而且當異形與鐵血戰士真正開打的時候確實很有趣(至少照明保證了動作戲一覽無遺),有那麼一會兒,你幾乎會忘了這部電影其實很平庸。
對於不熟悉異形和鐵血戰士的觀眾來說,會更容易發現這個故事缺乏一致性。在一個閃回場景中,可以看到幾個鐵血戰士對付數以百計的異形不存在任何問題,但在這部電影的其他場景中,這些鐵血戰士僅僅面對幾隻異形就有些力所不逮了。
同樣,第一部的人類角色也是敗筆。從他們一出現,你就已經知道了每個人都是炮灰,也就是說沒有一個能夠讓你在乎。
《異形與鐵血戰士》也許剪輯成一個十分鐘的短片,只展示兩個外星野獸之間的戰鬥,這樣會更好。那是這部電影唯一有趣的地方,但其餘部分根本不值得一看。
6.異形3
《異形3》通常最容易被人們所提起的是其搬上大銀幕的過程中麻煩不斷的幕後軼事,而不是這部電影本身。
而且也許是因為這些麻煩直接反映了電影裡。這部影片讓人感覺就像是倉卒之間拼湊起來的,總是沒有自己的執行準則。
所有的動作戲基本上都是一群禿頭男人在走廊裡跑;異形似乎移動得非常快,但是有些人卻能跑得過它;一些CG 特效(例如信使異形的誕生)有點拙劣;紐特和希克斯,這兩個很受歡迎的角色,從一開始就死了,顯然因為影片不知道該怎麼處理他們;在《異形2》展示了一支異形大軍之後,第三部裡的異形竟然縮減到了一隻,而且感覺遠沒有那麼可怕。
當然,這部電影也有積極的方面。西格妮·韋弗飾演雷普利依舊錶現得很好,第一次做導演的大衛·芬奇也表現出他後來全面綻放的耀眼才華,艾略特·戈登塞爾的配樂也令人害怕。《異形3》有不少優點,可惜沒能很好地協調成一體。
從整體上來說,這部電影凌亂而無趣。監獄裡的眾多囚犯很難分得清楚,你甚至不知道誰死了誰還活著,所以很難對他們上心。整部電影感覺就像是斯科特第一部的低配版本。
5.異形:復活
《異形:復活》是一部怪誕的電影。它延續了異形系列的片名,也出現了異形,但其中充滿了黑色幽默,而且採取了一種幾乎異想天開的方式來製造恐怖,直接與該系列的其他幾部電影形成了鮮明對比。
這部影片主要的問題在於其基調的選擇。很可能是由於編劇喬斯溫登的參與,它成了目前為止該系列中最輕鬆、最古怪的一部。
在一個場景中,一個科學家詭異地模仿他面前玻璃籠子裡的異形的面部動作和裸露的牙齒,在此之前他還隔著玻璃吻了異形。此外,還有一個場景,雷普利竟然在打籃球,甚至盲投進籃!
甚至連恐怖氛圍、血腥場面感覺也很有幽默感——至於這是不是故意的還有待商榷。
在某一時刻,當馬丁·佩雷斯將軍向犧牲的戰友敬禮時,異形從背後襲擊了他。在死之前,他從腦後掏出了一塊自己的大腦組織,睜大了眼睛盯著它。
真是有點太詭誕了。
像喬斯·溫登一樣,導演讓-皮埃爾·熱內以其風格活潑的電影而知名,所以,或許他倆這組最佳搭檔並不適合一部異形宇宙的電影,證據就在這部電影裡。
儘管這是一部令人愉快的電影,但感覺不適合出現在異形系列中。
4.普羅米修斯
如果導演雷德利·斯科特開誠布公地坦白《普羅米修斯》的真正性質,而不是遮遮掩掩對這部電影是否是1979年《異形》的前傳不置與否的話,《普羅米修斯》可能會受到更強烈的歡迎。
他扭扭捏捏的做法使觀眾們在看這部電影之前就產生了一個混亂的感知,可能也影響到了他們離開電影院時的想法。"我剛才看的是什麼?開頭那場戲是什麼意思?這一切意味著什麼?!"
但如果你深入《普羅米修斯》就會明白,它實際上就是一個《異形》前傳,而且擴展了異形系列的傳奇(你別指望是一部傳統的異形恐怖電影),你甚至可能會覺得它相當有趣。
這部電影確實感覺稍微令人耳目一新,因為它偏離了前幾部異形電影中邪惡的外星生物攻擊被困在密閉空間裡的無助人類的敘事公式。這是一部更克制、更引人深思的電影,講述了一群探險家在一座荒涼星球上的歷程。在此基礎上,影片成功了。
但也是同樣的原因,它讓許多人失望。直到最後一個鏡頭也沒有看到任何異形、沒有太多的恐怖鏡頭,驚嚇程度也很有限。雖然《普羅米修斯》解答了一些問題,但也留下了更多疑問,導致這部電影整體讓人感覺毫無意義。
令人沮喪的是,它還犯了常規恐怖電影中人物行事愚蠢的毛病。其中一位船員遇到了一個粘糊糊的銀灰色外星生物,竟然當做寵物一樣試圖撫摸它。另一個船員注意到他的眼球裡出現了不明生物,但沒有向任何人提及。
這可能不是大部分影迷想要的異形前傳,但並不意味著它沒有優點。《普羅米修斯》是有缺陷,但是如果你知道它的定位,無疑還是很值得一看的。
3.異形:契約
《異形:契約》比《普羅米修斯》稍微好一點。
它改善了上一部電影較弱的一些方面;《普羅米修斯》沒有異形或抱臉蟲的動作戲——說實話那是我們看異形電影最主要的原因,但《異形:契約》裡有很多。《異形:契約》也減少了行走和談話,節奏稍快,而《普羅米修斯》則有點拖沓。
此外,《異形:契約》裡麥可·法斯賓德的戲份更多了,而且他的角色依舊令人興奮(這次他扮演兩個類人型機器人)。其中一些身體恐怖場景精彩地結合了令人信服的CGI 和實際效果,真的讓人緊張不安。
但可悲的是,它也包含了一些斯科特前一部電影的缺陷元素。
大多數人物角色的行為都相當愚蠢(如果你在一個神秘的未知星球上,你會戳一個生長在地上的黑色真菌嗎?如果你的船員身體抽搐,似乎有東西要從他的背部崩裂出來,你會給他一個擁抱嗎?)。而且像《普羅米修斯》一樣,這部續集留下的問題要比解答的問題更多。
但從整體上看,《異形:契約》極好地結合了《異形》的恐怖和懸疑、《異形2》的動作場面和《普羅米修斯》的普適性。
雖然每一方面它做的都不夠完美,但也要清楚,你絕對不會希望看到斯科特單純製作一部精彩的老式異形電影,而不打算回答那些從一開始就沒必要提出來的問題。
無論怎樣,這部電影已經為導演計劃的更多續集做好了鋪墊。
2.異形
1979年雷德利·斯科特這部開啟了異形系列的科幻恐怖電影的輝煌之處在於它的簡單性;一批太空人調查附近星球傳來的遇險信號,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將可怕外星生物帶回了他們的飛船。然後混亂隨之而來。
這種極簡主義限定了影片的焦點,其他更曲折更複雜的續集往往達不到這一點。斯科特確保影片的張力,使恐慌感洶湧而至,保持緊張局勢不斷加劇。
傑裡·戈德史密斯的配樂也幫忙打造了一種持續的不安感,可怕的生物設計得到了極好地運用,斯科特就像掛著一根釣魚竿,讓異形通過每場殺戮展現殘暴邪惡魅力, 引觀眾上鉤。
不錯,一些特效(特別是在普利與異形的最終較量中,太空梭外面的異形)不是很好,但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只是瞬間讓人有點分心。
《異形》現在已經誕生38年了,但它仍然是太空恐怖片的黃金典範。
1.異形2
在某種程度上,《異形》或《異形2》哪個更勝一籌這個問題其實並不成立,因為這就像比較蘋果和桔子哪個更好一樣。
《異形》是一部完美的科幻恐怖片,它的續集《異形2》則是一部完美的科幻動作片,這兩部電影都在嘗試做不同的類型片,最終獲得了同樣的成功——孰優孰劣其實取決於你更喜歡哪種類型電影。
當時還不太出名的詹姆斯·卡梅隆擔任這部續集的導演,繼續講述埃倫·雷普利在休眠57 年之後,不情願地返回到了第一部電影中首次發現異形的星球上。在那裡,她遇上了大量噩夢般的野獸,被迫與一群過分自信的殖民地陸戰隊成員並肩戰鬥,奮勇求生。
《異形2》之所以如此成功是因為它與大多數的續集導演不同,它並沒有複製第一部電影,而是將其做得'更大'。《異形》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得益於其狹窄的走廊和緊張的環境;續集放大這一要素顯然沒用。
因此,卡梅倫擴大了異形的數量——也提高了預算投入,將它們放置在一部動作片,使他能夠放手製作一部更大更好的續集,同時通過對抗異形也沒有脫離雷德利·斯科特第一部電影的概念太遠。
結合比爾·帕克斯頓和蘭斯·亨利克森職業生涯最具代表性的表演,完美升級的動作戲,以及另一種簡單而不凌亂、為影片提供焦點的敘事,這部續集成為了一部頻繁被提及的驚險科幻槍戰片。
《異形2》不只是這個系列中最好的電影,它也是如何製作一部成功續集電影的教科書案例。[Danny Meegan]
你會如何為異形系列電影排名?歡迎在下面留言評論留下你的次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