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一種專門「蹭」別人無線路由器網絡的產品曾被媒體關注。這種「無線網卡」插在電腦上會自動搜索鄰居的無線網絡,然後破解他的安全密碼,強行「共享」他的無線網絡,這就如強行蹭飯一樣,因此也被叫做免費無線網卡,售價約100~200元左右。儘管在第一季度遭遇全面禁售,「蹭網卡」這一畸形產業依舊火爆。本報記者日前在一些電腦城和網購平臺上看到,這種禁售產品依舊公開銷售,銷量仍相當可觀,其發射功率越來越大,破解手段也越來越先進。
今年第一季度,全國各地工商部門陸續對電腦城的「蹭網卡」展開了清查行動,淘寶網也在3月將此商品列為禁售商品,該禁售產品曾一度銷聲匿跡。
近日,這些「蹭網卡」銷售又捲土重來。在百度等搜尋引擎上,蹭網卡就出現在其首頁的「推廣連結」上。而在一些購物網站上,某商家白天將商品連結改成普通無線網卡,下午和晚上就改成蹭網卡,其銷售數量已過千。在廣州某電腦城,不少商家也在暗中銷售蹭網卡。
該禁售產品還出現「越打擊、越強大」的趨勢,其發射功率越來越大。比如在發射功率上,經過改造後,其功率動輒1瓦、2瓦等等,商家自吹「信號更 猛」,理論距離能達到5公裡。在破解手段上,這些商家還聲稱用戶只需憑藉「自動破解光碟一張,破解教材一份」,就能輕鬆破解被人加密的網絡。
原因:買賣雙方被利益驅動
「蹭網卡」為何全面禁售後仍銷售火爆呢?原因在於利益驅動。
從消費者角度來說,現在的無線網絡越來越多,只需花上百元費用就能一直免費上網,相比正常情況下每月百元左右的包月費用,這種低成本相當誘人。消費者所冒的風險也很低,蹭網行為造成損失不好估算,金額也不大,大多被歸結為「缺德」,很難真正進行民事或刑事懲處。
從商家來說, 普通無線網卡的價格大都在50元到80元之間,而「蹭網卡」的價格就飆升到了150元~360元(僅僅添加了1根天線和一張軟體光碟),其利潤最低也在數十元以上,相比於普通無線網卡十多元的薄利,賣家顯然更喜歡代理「蹭網卡」。
另外,電信運營商每月上百元的寬帶上網費並不便宜,在此情勢下,「蹭網卡」產業預計還將火爆下去。
連結:
銷售和使用
蹭網卡均有風險
根據現有電信法規,在未經他人允許的前提下,使用「蹭網卡」設備強行接入他人的無線網絡,是侵犯他人網絡使用權的新型盜竊行為,損害了網絡用戶的合法權益,要承擔民事甚至刑事責任。
消費者利用蹭網卡來破解他人網絡也是違法違規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的規定:盜接他人電信線路,複製他人電信號碼,使用明知是盜接、複製的電信設施或者號碼,屬於擾亂電信市場秩序的行為。
買賣「蹭網卡」也是違法的。有通信監管人士認為,國內銷售的進網設備必須要經過國家有關部門的批准,蹭網卡均是山寨產品,未獲進網許可,私自銷 售未經批准的進網設備屬於違法違規行為。工商部門也認為,這種三無產品,其生產和銷售不可能通過工商註冊,一切有關的經營行為都屬非法。
另外,使用蹭網卡也會「佔人便宜,毀己健康」。蹭網卡的發射功率大大超過國家標準,有的甚至是超出百倍以上,對人體長期來說是有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