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花:2021年關鍵詞

2020-12-23 騰訊網

2020年,短暫而又漫長。

短暫的是,從春天疫情爆發開始,似乎還未真正恢復到正常的生活,冬天已經來臨;漫長的是,從一月至今,如何認知疫情,如何應對疫情,似乎是個遠未獲得答案的求索。

就在這樣對立衝撞的時空裡,世界格局變幻莫測,矛盾和衝突跌宕起伏;在全球經濟大衰退之下,中國成為唯一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在數字經濟已經展露鋒芒之時,疫情又幫助其按下了快進鍵,幾乎在一夜之間,我們全部成為「數字居民」;中小企業全力以赴在危機中自救,大企業呈現出更大的責任擔當。

「快」與「慢」,「生存」與「發展」,「全球化」與「雙循環」,「疫情防控」與「恢復經濟」,「數字產業化」與「產業數位化」,相互交織,錯綜複雜,如何認知?如何界定?如何判斷?如何選擇?

我們已經都感受到了,自2020年後,世界真的變得完全不同了,不再是我們曾經熟悉的那個世界。

如果說過去三年,我反覆強調,突破自我認知局限,去駕馭未知與變化,那麼來到這個完全不再熟悉的世界,更需要我們快速迭代認知,擁有深度學習的能力,尋找到與未知和變化共處的能力,並從不確定性中獲益。

所以,對於將要來到的2021年,我依然不是用預測的方式,而是用認知的方式來談談我的想法。

理解2021年的經營環境

1. 數位化按下快進鍵

數位化的過程,從消費端到產業端,發展的越來越快。數位技術讓各行各業都發生了深刻的變革,無論是工作方式,商業邏輯,行業生態都在巨變之中。數位技術正在全鏈條重塑產業價值,重構產業生態的每一個環節,也由此重建產業的空間。

2020年疫情更是加速了數位化的進程,在線化和數位化已經成為企業的必選項。根據中國信通院的統計報告,數字經濟整體規模在2019年已經佔到GDP的36.2%,數字經濟本身已經成為驅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2. 不確定性中顯現機會

無法預測未來、不確定性已經成為基本的環境特徵,這一點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所以,核心並不是不確定性本身,而是如何在不確定性中把握確定性,最重要的是,如何在不確定性中找到機會。

我很喜歡《反脆弱》中的一句話:「當你尋求秩序,你得到的不過是表面的秩序;而當你擁抱隨機性,你卻能把握秩序,掌控局面。」

無論是2020年疫情危機中崛起的企業,還是數位化浪潮中崛起的企業,共性的特徵,就是於不確定性中找到機會。變化最大的好處,就是帶來無限新的可能性,這些可能性正在湧現。

3. 新經濟範式

數據作為生產要素,拓展出各個產業領域的無限想像空間,讓我們看到每個行業在新範式下,得以重構重生新價值。新的經濟範式,打破傳統工業時代,相對穩定、封閉、垂直的線性模式,走向相對開放、互動、互聯的協同模式。

「直播帶貨」也許是一個典型的例證,在社會化協作的基礎之上,出現了非常個性化和靈活的商業模式,完全不同於以往零售模式,其帶來的效率與價值創造,在疫情衝擊的背景下,越發凸顯。

滴滴造車、犀牛智造、美的智能等等一系列新模式的出現,讓人們看到在數據與數位技術的驅動下,價值聚合、互動互聯、即時跨界、共享協同等新增長點層出不窮,新經濟範式帶來的價值難以預估,同樣,也需要傳統範式下的企業要有自我革命的決心,否則就被淘汰。

4. 進化是硬道理

「新基建」、「雙循環」、「十四五規劃」,這一系列明確的方向指引,也同時預示著只有發展才有生存的機會,過去如是,未來依然如是。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這一輪的發展不同於以往,這一輪的發展是共同進化的過程。不是在原有基礎上的線性發展,也不是原有模式的延伸,更不是以過往成功的經驗為借鑑,而是新的增長方式,自我進化與迭代,甚至是自我革命的方式。

每一個人,每一個企業都需要突破自我的局限,打破傳統的界限,快速更新自我,這樣才能找到新的定位和新發展空間。

上面這四點,就是我對於2021年經營環境的認知。

2021年的經營選擇

順著上面對環境認知的理解,相對於2021年而言,可以藉助於這些認知,我們做出經營上的選擇,來安排企業發展的策略,我的選擇如下:

1. 價值創造

聚焦價值創造無論環境如何變化,技術如何改變,在企業發展的基本原則上是不變的,那就是聚焦、專注於顧客與顧客價值創造上。與顧客在一起,是企業存在的永恒基礎,那些被淘汰的企業,本質上是顧客淘汰了它。

馬化騰最近在為騰訊文化出品的年刊中寫了一段話:「我們以一種用戶的心態去本能地捕捉用戶價值,不是理性,而是本能。」這就可以理解疫情期間騰訊快速推出相關產品和服務,幫助到數以億計人的生活、工作和學習。

2021年的經營策略選擇,我依然以聚焦價值創造為首選,如何真正去理解顧客需求,解決顧客痛點;如何創新顧客價值,幫助顧客成長,是獲得企業增長的根本來源。

2. 數位化能力

擁有數位化能力如果企業不能真正理解數位化帶來的改變,因應做出改變,哪怕是現在還在一個相對優勢的位置上,也可能依然會被淘汰出局,擁有數字能力成為企業的基本功。

所以一些CEO明確說:「未來所有的企業要麼是數位化原生企業,要麼是數位化轉型的企業,那些沒有數字能力的企業不再存在。」這個說法有些極端,但是卻能夠表明在接著下來的發展中,企業擁有數字能力多麼重要。

一個企業是否擁有數字能力,成為企業是否能夠有機會走向未來的分水嶺。數字能力就是「連接」、「共生」、「當下」的能力。這不是一個嚴格的定義,我僅僅是從內在的邏輯和含義出發,幫助我們去理解「數字能力」,而更多企業的實踐和技術模式創造,已經在詮釋著這個定義。

3. 連接共生

人人連接共生 「連接」與「共生」的能力,意味著每一個領域,都在打破邊界,形成全新的價值。

2020年的疫情,讓我們更深刻地理解到連接與共生的價值。數位技術帶來的可能性,深入到各個領域,並且已經展示在我們眼前。

騰訊醫療就是運用騰訊的人工智慧技術,幫助醫生做輔助診斷,大幅度提升診斷的準確率;阿里巴巴的犀牛智造開啟了「新製造」的想像空間,華為進入汽車領域,如果按照工業時代的邏輯,這是不可想像的事情。這三家企業都是以數位技術能力,延展到不同的領域之中,給原有領域帶來了全新價值和無限可能性。

4. 組織學習

持續組織學習「堅持向一切先進的學習,包括向自己不喜歡的人學習。」這是任正非在榮耀松北會上的講話,持續向先進學習在華為發展歷程中貫穿始終,也是華為得以成為領先者的關鍵要素之一。

我們可以確定的是:學習者掌握未來。對於企業而言,組織學習力成為企業戰略性變量。

真正的組織學習可以做到以下三點,第一,組織能持續獲取知識,在組織內傳遞知識,並不斷創造出新知識;第二,能持續增強組織自身能力;第三,能帶來績效改善。概括地說,組織學習是持續創造新知識的過程,是持續增強組織能力的過程,是改善績效的過程。

結束語:英雄主義特質

今天,我更感受到,擁有「英雄主義「特質的領導者和組織是多重要。

2020年春天,疫情肆虐的時候,卻有一組人,用自己的生命與素昧平生人的生命緊緊聯繫在一起,人世間處處看到人高貴的無私。

他們是守護在一線的醫護人員,是最美的逆行者,是出錢出力的企業家,是雷神山的建設者,是封城中穿梭的快遞小哥·····正是這些真正的英雄,讓人們在錯亂不安中,看到了希望,並戰勝了挑戰。

同樣我在很多企業身上也看到「英雄主義」特質,騰訊、阿里、華為等企業的全力以赴,用技術賦能每個人,確保防疫、工作、生活得以快速恢復;智慧樹網確保2000多所大學在讀千萬大學生「停課不停學」,這些擔當和努力,讓人們感受到技術的溫度。華為,在遭遇疫情和美國打壓的雙重衝擊中,所展示出來的,正是一種英雄氣質。

在外部對華為的理解中,顯現出來的是華為的價值觀「以客戶為中心,以奮鬥者為本,長期堅持堅苦奮鬥,堅持自我批判,自我糾偏的自我反省之路 「。但是,當我深入其內在的基本假設中時,發現更有一種「英雄主義」的價值取向。

這種英雄主義的價值取向,可以從兩個維度去看,一個是「危機意識」,一個「優秀是一種習慣。」「危機意識」是任正非帶領華為人,淬鍊自身英雄主義氣概的方式。「優秀是一種習慣」是亞裡斯多德的觀點,也是我理解「英雄主義」特徵的來源。

真正的英雄主義人格是「一顆偉大心靈的回聲「,是一種使命與責任的擔當,是一種推動進步的艱苦卓絕的努力。

2021年,變化與不確定性依然是一種根本性的存在。如果你自己和你的組織擁有「英雄主義」的特質,對你和你的組織而言,變化與不確定性會成為難得的機遇,從而創造出不同尋常的成就。

讓我們如羅曼羅蘭所言「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就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後還依然熱愛它」。(本文完)

相關焦點

  • 陳春花:面對陌生環境是企業基本狀態,未來要多些英雄主義特質
    其中,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BiMBA商學院院長陳春花從企業微觀層面分享了她對2021年的關鍵詞以及對企業的建議。陳春花表示,2020年最大的感受是,過去所熟悉的世界不在了,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是企業所要面對的基本狀態。她從四個維度闡述了自己對2021年企業面對的整體經營環境的理解。
  • 陳春花:年底了,2021年計劃怎麼定?
    作者|陳春花 來源|春暖花開(ID:CCH_chunnuanhuakai)導讀:計劃管理是企業管理的基礎,但卻是最容易被企業家和管理者所忽視的。企業發展得好不好,計劃管理是其中的一個關鍵。距離2020年的結束只剩下一個月的時間,每年這個時候,都是我們集中思考明年計劃、設計行動方案的時間。那麼,如何有效地為2021年制定計劃?每年到了這個時間點,我一定要跟大家講的一個內容就是,我們怎麼為下一年做計劃。我常常發現管理者對於管理中最基本的東西準備得不夠充分,造成在日常工作中有非常多的浪費,或者太辛苦。你為什麼會辛苦?
  • 陳春花談華為:真正強大的企業身上,一定有英雄主義色彩
    鈦媒體註:「2020正和島創變者年會」於上周在江西南昌舉行,北大國發院教授、正和島首席管理學家陳春花教授就「超越和共生」分享自己的分析。 就「為什麼一定要超越和改革」這個問題,陳春花教授認為主要有以下四點變化所致:首先是這個世界不一樣。
  • 2016金蝶用戶大會:陳春花等解讀"重新定義管理"
    27日,2016中國管理·全球論壇暨金蝶用戶大會在廣州長隆舉辦,大會以「重新定義管理」為主題,金蝶集團創始人、CEO徐少春,北大國發院教授、華南理工大學教授陳春花等大咖出席盛會,帶來新時期企業如何「重新定義管理」的前瞻觀點。徐少春在致辭中表示,如今的中國企業,雖然掌握著21世紀的先進技術,卻仍滯後地延續著19世紀的管理思想及20世紀的管理流程。
  • ...區副主席陶冬:2021年,表層關鍵詞是「弱復甦」,深層關鍵詞是「K...
    飽受疫情肆虐的2020年即將結束,2021年,這個世界會好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了瑞士信貸私人銀行亞太區副主席陶冬,請他向大家解讀2021年。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陶冬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首句話是:過去三年間,當別人問我下一年的關鍵詞是什麼時,我已連著說了三年「不確定性」或者「動蕩」。2021年,我要改一改,這一次叫作「弱復甦」。
  • 陳春花:手把手教你做2021年計劃(管理者必讀)
    2021年馬上到來,管理者該如何制定有效的2021年計劃? 讓我們一起來聽聽數位化時代中國企業組織管理的引領者——陳春花老師的具體建議。以下,Enjoy: 作 者:陳春花 來源:春暖花開(ID:CCH_chunnuanhuakai) 每年到了這個時間點,我一定要跟大家講的一個內容就是
  • 陳春花:疫情下5個改變讓員工幫你走出危機
    陳春花第一次從老師轉變為一家大公司的操盤人,是在2003年,她受創始人之邀到山東六和上任不久,就遇上了非典疫情。山東六和是一家民營畜牧業集團,主要業務以飼料生產為主,員工有1.3萬人。她記得當時道路不通,很多農村也都封閉,這就導致原材料供應的中斷。此外,公司最重要的出口業務也受到了嚴重波及。
  • 陳春花:「企業戰略底層邏輯要從競爭模式轉向共生模式」
    本報記者 屈麗麗 北京報導2020年6月8日,《中國經營報》「探尋﹒迭變商業新邏輯」中國企業競爭力夏季峰會在線上舉辦。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BiMBA商學院院長陳春花教授作了題為「變量時代,企業如何應對危機把握新機遇」的開題演講。
  • 展望未來 福田歐輝2021年發展四大關鍵詞預測
    2021年伊始,為推進國內大循環、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從中央到地方,各部門和機構將陸續推出一系列頂層設計、規劃布局以及扶持政策,新能源和智能網聯產業再贏利好,汽車行業發展脈絡越發變得清晰和明朗,車市的未來之路,從未如此篤定。
  • 2021年「灣區」「國潮」成為廣東螢屏關鍵詞
    會上,廣東廣播電視臺副臺長、廣東衛視總監曾少華為廣東衛視2021年重點項目「帶貨」,並通過「灣區新戰略、國潮新經典、影視新高地、記錄中國、美好新生活、服務新升級」六個關鍵詞,展望廣東衛視2021年的發展新路向。
  • 陳春花:2019,企業怎麼幹?
    「2019年,不用去判斷宏觀經濟環境,因為它一定是多變的;也不要問自己是『升維』還是『降維』,因為未來一定是多維的。」
  • 《視界訪談》:2021關鍵詞——開放型經濟——視界網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開啟之年。歷經極不平凡的2020年,站在新起點上,如何邁好第一步、走好新徵程至關重要。為此重慶社會科院和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聯合策劃為你帶來的《視界訪談》——《2021關鍵詞》系列訪談節目,我們將邀請多位智庫專家圍繞他們心中的「2021關鍵詞」,由小及大暢談未來重慶經濟社會發展之路。本期專家是重慶社會科學院國際經貿與物流研究所博士、研究員鄧靖。近年來他一直從事內陸開放經濟研究,主持主研了重慶市多項重大決策諮詢課題,所撰寫的諮政建議多次獲得重慶市領導批示肯定。
  • 陳春花:如何安度「職場中年危機」?
    以下文章來源於春暖花開 ,作者陳春花 春暖花開「春暖花開」是傳播管理者踐行者陳春花知識的自媒體,內容涵蓋最新的管理思想、商業評論、演講實錄、著作連載與人生感悟。作者:陳春花來源:春暖花開(ID:CCH_chunnuanhuakai)在科學技術和商業模式都日新月異的今天,90後、00後新生代似乎能更快地適應各種變化,面對職場中年危機,我們該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持續成長?
  • 進來翻牌你的2021關鍵詞!
    走進校園 是為了更好地走向社會 新年鐘聲已經敲響 你是否已經躊躇滿志 準備翻滾著進入2021的懷抱 2021,你是否能找到心心念念的TA?
  • 陳春花:企業凝聚力的四個來源
    陳春花:企業凝聚力的四個來源  陳春花 • 2020-07-22 09:50:55 (圖片來源:攝圖網)作者|陳春花 來源|春暖花開(ID:CCH_chunnuanhuakai)導讀:一盤散沙難成大業,緊握的拳頭打出去才更有力量。企業的凝聚力的強化與其成員的目標緊密相關。
  • 直面健康關鍵詞,2021做個「三好」青年
    2020年是不尋常的一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所有人的生活節奏。步入歲末,回首這一年的經歷,梳理困擾年輕人的「2020年健康問題關鍵詞」時,我們發現,有與疫情相關的焦慮、強迫行為、疫情肥,也有年輕人常年關注的焦點:脫髮、熬夜、抑鬱……(12月22日中國青年報)不得不說,健康已經成為了當下青年的剛需。為了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許多年輕人選擇一個人到大城市打拼。加班、熬夜、外賣……成了「996」們的標配。
  • 複雜形勢下,2021年大城市住房市場形勢怎麼變?賈生華提到5個關鍵詞...
    作為老百姓與房產商、投資者,2021年應該要注意些什麼?本期【預見2021】專題,我們一起來聽聽研究中國房地產市場多年的「老專家」——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教授、浙江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賈生華對中國房地產市場未來走勢的思考。關於2021年的中國房地產市場,他提到了5個關鍵詞。
  • 2021國家公務員面試技巧:關鍵詞分析法
    2021國家公務員面試技巧:關鍵詞分析法 2021國家公務員面試準備已經開始。國家公務員面試形式主要為結構化和無領導。
  • 陳春花:我們在計劃管理中常犯的錯誤
    (圖片來源:攝圖網)作者|陳春花 來源|春暖花開(ID:CCH_chunnuanhuakai)導讀:應該承認,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很多中國企業習慣於一種自然增長。在上周的文章「年底了,2021年計劃怎麼定?」中,我講到了計劃管理的意義,以及如何做計劃管理。我們必須深刻明白計劃管理的重要性:因為指向未來,所以疏忽不得;因為指向行動,所以環環相扣;因為是一門專業工具,所以必然有過硬技術要求。今天的文章繼續就「計劃管理」這個重要話題展開討論。
  • 「晚安」希望2021年的關鍵詞是:穩定、接受以及爭取
    年的自己少妥協地說一點「好吧」,多果斷地拒絕別人說「不好」。2020是辛苦的一年,但愛依舊能讓人變得柔軟,希望2021世界更好,大家都醉倒在快樂裡。2020 is a hard year, but love can still make people soft. I hope the world in 2021 will be better and everyone will be drunk in happi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