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中的抗議
今天,有屯門區區議員發起遊行,旨在抗議社區內的仁愛診所應特區政府要求改造為新冠肺炎的指定診所。近百人的抗議人群上午11點從新墟出發,沿青山公路遊行至仁愛診所旁。據了解這起遊行活動已獲發警方不反對通知書。參加遊行的民眾手持反對標語,人群中甚至不乏「港獨」黑旗。
此事要追溯到上個月底,香港特區政府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蔓延的風險,決定在7間聯網醫院間尋覓個別普通科門診,並改造為新冠肺炎指定診所。這些診所一般用於接收新冠肺炎輕症患者,緩解醫院的收治壓力,降低病人在醫院交叉感染的風險。
回到此次引發遊行抗議的仁愛診所,診所內設有母嬰健康院和眼科中心,每天有不少長者及孕婦、嬰兒出入。診所附近的商場也是人流頗高的商業區,參與遊行的市民擔心診所收治肺炎病人後會引起社區傳播。有人也擔心收治病人會將前來購物的客人趕跑。抗議人群的潛臺詞可能是:「肺炎診所別建我家附近就行。」
實事求是地講,社區內的一間社區醫院突然間要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社區民眾出現一些情緒波動甚至牴觸心理是可以理解的。當疫情出現時,社區民眾的生活與以往多少有了不同,出現日常生活的不方便、甚至大費周章都是可能的。
民眾一方面有權表達自己的不滿與合理擔憂,但另一方面是否想過隨著日本滯留港人陸續返回,香港的醫療壓力會進一步增加。在醫院接受治療的病患、參與救治的醫療工作者也許就是自己的親屬、鄰居、好友。當他們在戰鬥的時候,在直面風險的時候,自己是否也能付出一些代價,相應減輕一些他們的壓力呢?
當然人群中不乏那些另有目的、別有用心的政客,試圖煽動民眾影響港府防疫政策的施展。他們口口聲聲「擔憂社區發生病毒感染」,另一方面卻糾集民眾上街群聚,一旦發生集聚性感染,這個責任誰來擔?
自新冠肺炎疫情在香港暴發以來,圍繞隔離檢疫中心選址、集中收治診所選址等問題已經引發了多場爭議。鄰避效應的背後是逃避與擔當的博弈,是公心與私心的抉擇。
總而言之,「各家自掃門前雪,哪管他人雪上霜」的心態無助於儘快撲滅疫情。
此時此刻的香港,需要政府與民眾之間的相互體諒、換位思考,正如港府前不久召開防疫抗議記者會的主題詞:同心抗疫,共渡時艱。
特別感謝
連日來,香港特區政府派出三個架次的包機,將因為「鑽石公主」號郵輪疫情滯留日本的港人帶回家。此次郵輪事件共造成70名香港人確診,30人屬密切接觸者,這100人目前正在日本接受治療與進一步觀察。另外的香港旅客分別乘坐三班包機陸續返港,並被送往駿洋邨進行隔離檢疫。
今天早晨6點半,入境處處長曾國衛、保安局副局長區志光在香港機場會見傳媒記者,總結整個撤離行動。區志光表示,感謝多個單位及人士的幫助,特區政府才能順利將滯留港人接回香港。包括特區政府駐東京經貿辦、醫管局、國泰航空等均作出了貢獻。此外還要特別感謝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和外交部駐港公署在此次撤離行動中的大力協調。
新增4例
衛生署及醫管局今天召開記者會通報疫情最新情況,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今天香港一共新增4個確診病例,其中一個是剛剛乘包機返回香港的「鑽石公主」號遊客。
截至目前,香港累計確診病例74宗,累計治癒出院12宗。
此外,從2月8日起香港實行強制隔離檢疫措施,根據強制檢疫規例,除豁免人士外,所有赴港人士曾在內地逗留過的,不分國籍與所持證件,均需要接受14天的強制隔離觀察。首批663人已於昨天午夜零時完成了14天的強制隔離,並未發現確診個案。
在被問及醫管局是否出現了防護裝備不足的問題時,醫管局總行政經理劉家獻表示,醫管局目前的醫療防護設備仍然有一個月的存量。採購部的同事正在進行全球採購。劉家獻承認在採購的過程中遇到一些阻力,一些國家正將相關防護物資列為「戰略儲備」,嚴禁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