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講述了我三次去大昭寺的經歷。畢竟大昭寺是拉薩最著名的也是最重要的文化寶庫。
拉薩除了布達拉宮和大昭寺外,有三座寺院是一定要去拜訪的。
這三座寺院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建教最初的三座寺院——甘丹寺、哲蚌寺和色拉寺。
說到格魯派,就不得不說格魯派的創始人宗喀巴大師。
宗喀巴大師法名羅桑扎巴,「宗喀」是他出生的地名,現在在青海的湟中縣。
湟中縣著名的塔爾寺就是為了紀念宗喀巴大師而建的。
在格魯派的寺院中都能看到宗喀巴大師的畫像。
如何辨別是格魯派呢?
格魯派的僧人都戴著黃色的帽子,因此也叫「黃教」。
藏傳佛教其他教派也叫「紅教」、「白教」和「花教」。
甘丹寺
1409年,宗喀巴大師在拉薩建立了甘丹寺,1419年宗喀巴大師在甘丹寺圓寂。
甘丹寺成了格魯派的祖庭,可是說是最殊勝的寺院。
無論是從宗教還是歷史文化角度,甘丹寺都是最值得一去的寺院。
甘丹寺並不在拉薩市內,甚至跟拉薩還有一段距離。每天只有一輛班車去甘丹寺。
早上六點半在拉薩東郊客源站發車。票價十塊。
我沒有趕早班車,而是睡醒後直接背著包就向甘丹寺走去。
甘丹寺距離拉薩市區有60公裡,中途經過達孜縣。拉薩有通往達孜縣的公交車,大約二十分鐘就一輛。
我到達達孜縣後,繼續向甘丹寺走去。
從北京走到西藏走的都是109國道,而現在去甘丹寺我走上了318國道。
據很多自駕和騎行的朋友說,318國道風光特別好,就是偶爾下雨天路不好走。
我第一次走在318國道上,也切實感受到這裡的風景真的比109國道好太多了。
109國道上總是無盡的荒漠和戈壁。而318國道,剛出拉薩就是碧綠的拉薩河,特別漂亮。
走到下午,我搭了一輛皮卡車,他們把我放在甘丹寺的山腳下,指著路右邊跟我說從這上去就到了。
在地圖上看甘丹寺就在距離我100米的地方。可是怎麼也找不到該怎麼走。
後來遇到一個藏族大姐,她給我向前指了指,我才敢繼續向前走。
先走到一個小村子裡,然後在村口右轉,之後是沿著長長的之字路向山上爬。
可以說是拾級而上,一共有幾十個之字吧。
不要問我背著沉重的行李在海拔4000米的地方爬山是什麼感受。只想快點找個地方躺下。
爬到後面整個人都不好了,喘著粗氣,平復著心情,爬幾步就得歇一會。
而冬日的下午,很少有車輛上甘丹寺。最後終於有一輛車開了上來,並在我身邊停下,原來是駐紮在甘丹寺的警員去換班,他把我帶上了山。
在靠近甘丹寺就遠遠看到整個寺院的全貌。
整個甘丹寺依山而建,與大山完全融合在一起。
我到達寺院已經是下午四點了,我需要在這裡找個住宿的地方。
在甘丹寺外有個非常破舊的一排房子,平常少有旅客在此居住。只有旅店一家人住在這裡。
每個房子裡都有兩三張床,很破很舊也不乾淨。但只有這裡可以居住。
晚上就住在這裡。
我在這裡把行李放下,就去甘丹寺內參觀。
甘丹寺是一個開放性的寺院,沒有漢傳寺院的山門。
下午甘丹寺的所有殿堂都已經關門了,也沒有多少人。
獨自遊蕩在寺院內,靜靜欣賞這寺院。
在寺院的背後,就是山頂。
站在山頂上俯瞰遠處的山河。
這裡還有很多流浪狗在這裡曬太陽,看著夕陽慢慢落山。
在一個沒有關門的殿堂裡,有工人在做西藏特色的經書。
用傳統的印染技術,一張張把經書染好,之後再把所有的經書削平。
晚上我去拍甘丹寺的夜景,正好碰到甘丹寺外駐紮的兩個武警,跟他們聊了很久。
而我的相機,靜靜地在甘丹寺的對面,拍攝了甘丹寺的美麗星空夜景!
第二天早晨起來,我看到很多藏族人,爬上了山,他們要去繞山。
早上九點,所以大殿的門都已經打開。
藏族都朝聖者都進入大殿內一一朝拜。
還有為宗喀巴像塗金的虔誠信仰者。
我也帶著師兄的囑託,請了三壺酥油,在每個佛像前供酥油!
下午的時候,有從甘丹寺返回拉薩的大巴,我坐上大巴返回了拉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