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博會:在共同開放中聯通中國和世界

2020-12-22 今日中國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不僅要年年辦下去,而且要辦出水平、辦出成效、越辦越好」,是中國對國際社會的莊嚴承諾。2020年11月4日,備受矚目的第三屆進博會在上海順利開幕。在全球疫情形勢嚴峻、世界經濟持續下行、市場信心遭受重創的背景下,中國如期、安全、高效地在線下舉辦第三屆進博會具有特殊的意義。習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講發出了推進全球共同開放的時代強音,重申了中國構建更加開放的新發展格局、積極助力世界經濟復甦的立場主張,為動蕩中的世界局勢提供了積極預期,為困惑中的國際社會注入了正能量。

2020年11月4日晚,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開幕。圖為記者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新聞中心觀看開幕式的電視直播

  進博會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

  作為國際合作平臺,進博會已成為中國主場外交的重要載體,展現了中國開放包容的國家形象,促進了中外人文交流與民心相通,擴大了中國的「朋友圈」和影響力。隨著中國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進博會對國內改革發展的溢出效應也日益顯現。

  一是高質量發展的機遇。進博會已成為中國重要的招商引資和產業升級平臺,一批優質展品相繼落地,許多參展企業紛紛加大在華投資,進一步融入中國市場和產業生態。它還有助於引導中國外貿企業加快開展以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為導向的海外投資布局,促進貿易投資聯動,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

  二是高品質生活的機遇。以舉辦進博會為契機,越來越多優質進口產品進入到中國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為了更好適應國內消費者的多元化、個性化需求,跨國公司不僅加大了在華產品和品牌投放,還在主動開展從「在中國製造」向「為中國製造(定製)」的轉型。不僅是在一線城市,許多內陸三四線城市也因進博會出現了消費升級趨勢。

  三是高水平開放的機遇。與舉辦進博會同步,中國持續降低進口制度性成本,48小時送達的北美大龍蝦、72小時送達的紐西蘭鮮奶背後反映的正是中國的開放升級。圍繞「展品變商品」,一批貿易便利化政策舉措從「量身定做」到「複製推廣」,進博會正成為集中展示中國制度型開放成果的重要窗口。

  目前,中國既是全球最主要的生產基地,也是日益成為規模最大、成長最快的消費市場,並呈現出「世界工廠+世界市場」的雙重特徵。這就要求中國更主動地擴大開放、擴大進口,更高效地配置和運籌全球資源,更充分地利用國際市場加速國內產業升級和消費升級進程,構建新發展格局。在此背景下,精心辦好第三屆進博會,不僅有助於中國穩定和擴大多元化進口渠道,深化與經貿夥伴的利益聯繫,還有助於推動跨國公司持續看多和加碼中國市場,使中國在新一輪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重構進程中佔得先機和主動。第三屆進博會總展覽面積比第二屆擴大近3萬平方米,世界500強及行業龍頭企業回頭率超過70%,有數百項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進行「全球首發、中國首展」。不少行業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展示其首發產品,人們可以近距離感受全球科技、產業和消費的最新潮流。這既是中國市場強大吸引力的體現,也是中國市場持續增長壯大的動力。

  持續推動全方位高水平對外開放

  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強調,「當前,世界經濟面臨諸多複雜挑戰,我們決不能被逆風和回頭浪所阻,要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面對疫情催生的新一輪「逆全球化」思潮和行動,中國將繼續高舉開放、合作、共贏的旗幟。在各國紛紛取消或延期重大展會和賽事的背景下,如期、安全舉辦第三屆進博會本身就意味著中國抗疫取得的重大成果,不僅可以向世界展現強大的中國力量和制度優勢,展現中國市場的巨大機遇和潛力,更可以全面展現中國推動全方位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決心與信心。

  中國的對外開放不僅在於承諾,更在於行動。一年來,習近平主席在第二屆進博會上宣布的擴大對外開放系列舉措已經全面落實,中國在持續擴大進口、放寬市場準入、優化營商環境、保護智慧財產權、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深化雙多邊和區域合作、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等方面都取得了積極進展,不僅有力支撐了國內改革發展,更推動了世界經濟。

  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依託我國大市場優勢,促進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習近平主席在第三屆進博會開幕式上也重申,「中國將秉持開放、合作、團結、共贏的信念,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新發展格局是「更加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這為新時期中國持續推動全方位高水平開放指明了方向,要求在開放範圍擴大、領域拓寬、層次加深的同時,努力實現開放方式創新、布局優化和質量提升。例如,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推動中國從沿海開放為主向沿海、內陸、沿邊全面開放轉變,著力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要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更有效地利用外資和更主動地擴大進口,在穩定出口的同時穩妥推進對外投資,形成面向全球的貿易、投融資、生產和服務網絡,提升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中的地位;要推動製造業和服務業更大範圍、更深層次的開放,加快電信、醫療、教育、文化等領域開放進程;要從向發達國家開放為主向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同步開放轉變,實現中國出口市場多元化、進口來源多元化以及投資合作夥伴多元化等等。

  在共同開放中助力世界經濟復甦

  作為一項中國方案,進博會為全球共同發展帶來了新契機,為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貢獻了中國力量。自2018年以來,進博會為廣大參展企業搭建了進入中國市場的便捷平臺,許多跨國公司迎來了在華產品銷量快速增長、品牌價值快速提升、產品渠道快速下沉的「兩升一降」新局面,有助於擴大全球投資貿易規模。值得關注的是,進博會為廣大發展中國家和不發達國家提供了擴大對華出口的綠色通道,改變了許多國家以歐美為主要出口對象的傳統貿易路徑。它的平臺效應讓小微企業、冷門展品、最小展位同樣獲得了大量的市場關注,有助於促進包容均衡普惠的經濟全球化。同時,虹橋國際經濟論壇為各方探討世界經濟前沿議題、加強經貿政策溝通提供了舞臺,為及時了解中國對外開放新舉措提供了窗口,有助於各方共同為世界經濟發展大計貢獻智慧。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說,「經過3年發展,進博會讓展品變商品、讓展商變投資商,交流創意和理念,聯通中國和世界,成為國際採購、投資促進、人文交流、開放合作的四大平臺,成為全球共享的國際公共產品」。

  受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影響,全球貿易、投資和人員往來均遭遇了斷崖式下滑,本就增長乏力的世界經濟雪上加霜,「全球化終結論」「脫鉤論」等悲觀論調此起彼伏。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最主要的增長極,中國精心舉辦第三屆進博會為穩定市場信心提供積極預期,為做大全球貿易增量和發展蛋糕提供動力引擎,為各方共同應對全球大變局提供交流對話平臺,為世界經濟寒冬增添一抹暖色、點亮一盞燈火,體現了負責任全球大國的使命與擔當。

  習近平主席呼籲,面對共同挑戰,我們要致力於推進合作共贏、合作共擔、合作共治的共同開放。作為大國,中國率先示範,以身作則。舉辦進博會是中方堅定支持貿易自由化、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大舉措,是以擴大本國市場開放為切入點,為促進各國共同發展而搭建的包容性巨大的開放合作平臺。以此為政策宣示,中國向世界明確承諾將持續擴大開放、擴大進口,「讓中國市場成為世界的市場、共享的市場、大家的市場,為國際社會注入更多正能量」。

  在過去很長時期內,中國對世界經濟的貢獻主要在於其強大的工業生產和出口能力。未來,擴大進口、向世界各國分享中國內需消費市場的巨大紅利,同樣是中國對國際社會的重大貢獻。隨著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擁有14億人口尤其是超過4億中等收入群體的超大規模內需市場正在快速崛起。以舉辦進博會為集中體現,中國擴大進口將覆蓋到高端製造業、先進服務業、日用消費品、優質農產品和資源性產品等各個行業領域,這為各國提供了龐大、穩定、可持續的進口需求。未來10年,中國累計商品進口額預計將超過22萬億美元。對世界各國而言,這不僅有望創造可觀的貿易收入、帶動相關產業的長期發展,更將創造出持續增長的就業崗位,切實改善和提高本國人民福利。

  鄒 磊 上海市委黨校開放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

  

相關焦點

  • 進博會向世界交出亮眼"成績單"
    本屆進博會申請註冊人數超過50萬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都預測,中國經濟今年將增長2%左右。中國領導人在進博會開幕式講話中努力讓外國企業相信,它們實現增長的機會就在中國。   據日本《朝日新聞》報導,在新冠肺炎疫情導致世界經濟停滯的背景下,經濟持續復甦的中國頗受期待,各國家和地區企業積極參展。
  • 在開放中創造機遇 在合作中破解難題
    世界上的有識之士都認識到,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歷史大勢,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這次疫情告誡我們,各國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重大危機面前沒有誰能夠獨善其身,團結合作是應對挑戰的必然選擇。面對各種全球性問題,只有積極推動開放合作,在開放中創造機遇,在合作中破解難題,才能實現共同發展。
  • 施耐德電氣全球執行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尹正:進博會承載著企業對...
    2018年首屆進博會上,我們與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建材、寶武集團、小米集團等企業都達成合作。尤其是與寶武集團籤約,在多個熱軋車間無人行車項目以及寶山基地冷軋C008鍍鋅線智慧管理平臺項目中展開合作。2019年,雙方在智能製造上的合作進一步深化,拓展到1880熱卷庫無人行車項目。
  • 提信心展恆心顯決心 習近平進博會演講引各界熱烈反響
    「在疫情全球蔓延、國際經貿形勢嚴峻的背景下,進博會如期舉辦讓全世界見證了中國持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魄力與決心。」 「習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講對世界經濟形勢作出了基本判斷,鮮明地表達了中國的態度和立場——攜手推進共贏共擔共治的共同開放。」
  • 疫情下的進博會:當中國市場成為世界市場
    如同習近平主席所指出的那樣:中國將秉持開放、合作、團結、共贏的信念,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將更有效率地實現內外市場聯通、要素資源共享,讓中國市場成為世界的市場、共享的市場、大家的市場,為國際社會注入更多正能量。
  • 三次參與進博會:沃爾沃「在中國 為世界」 展現安全、健康、可持續...
    作為世界首創以進口為主題的國際大型展會,本屆進博會釋放出的加大對外開放信號,使得更多企業加碼在中國市場的投資和投入。前10個月,沃爾沃汽車在中國大陸市場累計銷量近13萬輛。在全球銷量中佔比接近25%,較去年進一步提升。
  • 進博會的吸引力不容置疑
    且不說來自五大洲3600多家企業參展、超過40萬名境內外採購商雲集,也不說短短6天累計意向成交額達數百億美元,單是眾多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籤約參展第二屆進博會,就能充分說明進博會毋庸置疑的吸引力。當前,在全球範圍內,逆全球化思潮、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有所抬頭。中國舉辦進博會,將助推多邊貿易和經濟全球化。進博會萬商雲集,為中國高水平開放寫下生動註腳,將推動中國與世界共同進步。
  • 進博會 | 中國中車籤訂31項技術裝備採購協議
    在第三屆進博會上簽訂了31項技術裝備採購協議受中國中車代表團團長、中車黨委副書記、執行董事長樓齊良委託,中國中車總裁助理寧文澤在籤約儀式發表致辭。11月4日,樓齊良、寧文澤出席進博會開幕式並聆聽了國家主席習近平的主旨演講。樓齊良表示,聆聽了習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講備受鼓舞,中國在確保防疫安全前提下如期舉辦這一全球貿易盛會,體現了中國同世界分享市場機遇、推動世界經濟復甦的真誠願望。中國中車成立以來,習近平主席三次視察中車,為中車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
  • 非凡2020丨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11月15日,東協10國及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的經貿部長通過視頻形式共同籤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世界上參與人口最多、成員結構最多元、發展潛力最大的自貿區一錘定音。
  • 5G聯通世界 慕課創造未來 中國聯通助力世界慕課大會成功舉辦
    12月9-11日,世界慕課大會在清華大學召開。會議以「學習革命與高等教育變革」為主題,是首次以慕課為主題舉辦的全球性會議。中國聯通作為本次大會唯一運營商合作單位應邀出席會議,並全程為大會提供5G、網際網路、專線三網通信服務,圓滿完成了大會的網絡保障任務。參會代表及觀眾紛紛感慨,「有了聯通5G,網絡無遠弗屆!優質教學資源以最快速度和最低成本傳播到世界各地!」
  • 你好,進博會丨世界500強來了一半 第二屆進博會都有哪些看點
    2017年,習近平主席宣布中國將從2018年起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這是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作為2018年四大主場外交之一,首屆進博會共有156個國家、3個地區和13個國際組織參加,其中二十國集團成員、金磚國家、上合組織國家全部參展,58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35個最不發達國家參展。
  • 6+365 永不落幕的進博會
    第二屆進博會開幕前夕,央視主播坐上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的雙層大巴車,在上海的街頭轉了轉,去探尋上海的變化。主場館「四葉草」是進博會的標誌之一。「四葉草」的大名是上海國家會展中心,平時各類展會在這裡舉行,今年為了迎接第二屆進博會,「四葉草」內外做了很多升級。
  • ...這屆進博會「不簡單」|進博會|納琳威|中國市場|美時醫療|多特瑞
    特殊的背景下,第三屆進博會如期舉行「不簡單」。作為中國政府堅持改革開放、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務實舉措,連續兩屆成功舉辦後,國際採購、投資促進、人文交流、開放合作等四大平臺作用日益凸顯,並受到國內外廣泛讚譽。
  • 心得體會範文:關於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感想5則
    在進博會平臺效應的帶動下,數量眾多的世界一流產品、一流技術和一流服務,通過進博會進入中國,有力推動了自主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逐步融入中國產業生態,有效地發揮出了化學效應和物理效應,在這一過程中,進博會對擴大開放、深化改革的推動作用得到充分體現。通過三屆進口博覽會的成功舉辦讓世人看到:中國不僅正在成為世界工廠、也是世界市場、更是第一大消費市場,蘊藏著無限機遇。
  • 專家解讀進博會: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最佳連結器
    中國網: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於2020年11月4日在上海開幕。經過前兩屆的成功舉辦,進博會正成為在全球廣受歡迎的貿易盛會。正如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本屆開幕式的主旨演講中所說,經過3年的發展,進博會讓展品變商品、讓展商變投資商,交流創意和理念,聯通中國和世界。如期舉辦進博會具有什麼特別意義?進博會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著怎樣的作用?
  • 進博會開幕之際,人民日報刊發國紀平文章:新時代,共享未來
    因為結緣進博會,多家企業在中國建立總部、增設門店、投資生產研發基地。商用直升機製造商義大利萊奧納多公司,不僅籤下採購大單,還找到了中國夥伴,把生產基地設在了長三角。第一年籤約、第二年開工、第三年交付,第一架中意合資直升機即將亮相本屆進博會……參展商變投資商,演繹著中國與世界共同發展的精彩故事。 進博會平臺,創新合作源泉被進一步激活。
  • 疫情下,500強和行業龍頭為何鍾情進博會
    總展覽面積比上屆規模擴大近3萬平方米,近50家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今年首次參展,更有近百家企業早早籤下未來三屆進博會展位。進博會「磁場吸引力」究竟何在?大江東工作室向幾位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當家人討教了答案。「疫情不會影響我們在中國發展的決心」
  • 世界第一自行車品牌FRW法拉利上海進博會
    連續成功舉辦兩屆的進博會給世界帶來了無數驚喜,第一個驚喜就是中國政府竟然如此大度地敞開自己的市場,讓世界各國的優秀產品順利湧入;第二個驚喜就是中國的市場竟然如此寬廣,無論什麼產品,只要足夠優秀都能在這裡找到立足;第三個驚喜就是中國人民的購買力實在太恐怖了,只要來參展好產品幾乎就沒有賣不動的;第四個驚喜,來進博會不僅僅能做中國的生意,還可以有效拓展全球市場。中國進博會成了全球商業界的奧運會!
  • 盛世與盛會:英國的萬國博覽會和中國的進博會
    在英國,自維多利亞女王登基後,當時的英國在世界工業中一馬當先。同時資本的高速聚集和運作,英國也成為當時全球的金融中心。英國為了展示史無前例的昌盛和強大,於1851年舉行了世界史上的第一次現代博覽會,當時叫做「萬國工業博覽會」(Great Exhibition of the Works of Industry of all Nations)。
  • 世界頂級奢侈品牌自行車FRW輻輪王受邀中國上海進博會
    2020年初,一場席捲全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給世界帶來了巨大的創傷,全球經濟陷入困頓。在世界的東方,偉大的中國率先唱響了復甦之歌。中國市場的反彈強勁而有力,給世界各國帶來了希望和信心。